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毛细血管扩张是影响面部美容的常见问题,也是皮肤光老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临床观察发现激光或强脉冲光治疗面部血管性病变有效且副作用较少。目前,常用于治疗毛细血管扩张所选择的波长包括560nm、570nm、590nm的强脉冲光和532nm、585nm、595nm的激光等,均取得一定疗效,但尚未见54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报道。最近,我们采用飞顿Ⅱ号多功能治疗仪540nm强脉冲光对59例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就医者随机分为三组,强脉冲光治疗组给予560~1 200nm强脉冲光治疗,Nd:YAG激光组使用1 064nm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强脉冲光与Nd:YAG激光联合治疗,各组均每4~8周治疗1次,共治疗1~5次,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治疗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按照毛细血管扩张7点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联合治疗组Nd:YAG激光组强脉冲光治疗组;治疗次数对比,强脉冲光治疗组Nd:YAG激光组联合治疗组。三组间红斑、水肿、色素沉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d:YAG激光组及联合治疗组紫癜的发生率高于强脉冲光治疗组。结论:强脉冲光联合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疗效好且治疗次数少,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平  姜琨  李琳 《中国美容医学》2013,(21):2123-2126
目的:观察595nm和1064nm双波长脉冲激光治疗血管瘤、微静脉畸形、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总结双波长595nm和1064nm激光器治疗血管性皮肤病患者的资料429例,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不同类型血管性皮肤病的治疗参数、治疗次数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血管瘤愈显率为63.6%,微静脉畸形52.7%,随着治疗次数增多,两者有效率达94.8%、91.9%;蜘蛛痣有效率为100%,毛细血管扩张症为80%。蜘蛛痣所需治疗次数最少,治疗参数较高;微静脉畸形需4次以上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疗效,所有血管性皮肤病治疗间隔3~5周时疗效显著。结论:双波长激光治疗血管性皮肤病安全、有效,其中蜘蛛痣和血管瘤疗效好,且治疗次数少,疗程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微静脉畸形需多次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选择双波长激光联合IPL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4.
王竞  刘斌  王艳春  宋璞  王延婷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1665-1667
目的:观察长脉冲1064nm Gentle YAG激光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厚型微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使用长脉冲1064nm Gentle YAG激光和595nm脉冲染料激光对14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长脉冲1064nm Gentle YAG激光能量密度150~240J/cm2,光斑直径3mm,脉宽20~40ms;595nm脉冲染料激光能量密度12~15J/cm2,光斑直径7mm,脉宽6~20ms;共治疗2~7次,间隔时间4~8周。结果:痊愈6例(6/14),显效5例(5/14),好转3例(3/14),无效0例。治疗后出现轻度色素沉着3例(3/14),均在数月后恢复,遗留增生性瘢痕1例(1/14),凹陷性瘢痕1例(1/14)。结论:长脉冲1064nm Gentle YAG激光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是目前比较安全、高效的治疗增厚型微静脉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Q开关532nm激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根据光老化皮肤损害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波长及模式进行1个疗程(4~6次)的强脉冲光治疗,2周后使用Q开关532nm激光对疗效欠佳的皮损进行局部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过强脉冲光和激光联合治疗后,128例患者的光老化皮肤损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皮肤质地的改善最为明显,治疗的总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细小皱纹及毛孔粗大的总有效率也达到了73.81%、71.1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Q开关532nm激光治疗面部光老化,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非侵入性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窄谱强脉冲光和54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笔者科室治疗的82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窄谱强脉冲光治疗;B组:42例,采用540nm强脉冲光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治疗即刻反应设置治疗参数。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血管消退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来评价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经过1~3次治疗,A组患者痊愈率55.0%,有效率87.5%;B组患者痊愈率35.7%,有效率85.7%,两组间的疗效分布、痊愈率及有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平均治疗次数为(1.90±0.632)次,B组患者平均治疗次数为(2.35±0.692)次,两组间治疗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红斑肿胀率(40.0%)低于B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不良反应均为可逆性。结论:窄谱强脉冲光较54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与倍频Nd:YAG532nm激光联合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毛细血管不同扩张程度的患者,前期用强脉冲光,后期用倍频Nd:YAG532nm激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观察局部毛细血管和总体皮肤改善情况,并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满意度回访。结果经治疗后,轻、中度毛细血管扩张有效率为100%,重度有效率为93.8%,总有效率为98.7%,患者满意度为96.1%。结论强脉冲光和倍频Nd:YAG532nm激光两者结合,能明显改善面部扩张的毛细血管,同时改善皮肤衰老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强脉冲光(IPL)540 nm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疗效.方法 5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IPL 540 nm)32例,B组(IPL540 nm配合外用rb-bFGF)25例.IPL540 nm治疗参数:能量密度为14~17 J/cm2,脉宽为10~12 ms,分别治疗1~4次,间隔时间4~6周,治疗结束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A组、B组经1~2次治疗后,治愈率分别为15.62%和64.00%;经3~4次治疗后,治愈率分别为62.5%和84.0%,所需治疗次数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平均治愈次数分别为3.1次和2.0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7例,时间6个月,A组5例出现面颊部暂时性色素沉着,3个月后自行消褪,其他患者均疗效稳定无复发.结论 IPL 540 nm联合rb-bFGF能明显提高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愈率、减少治疗次数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
胡瑾  马东来 《中国美容医学》2013,(21):2126-2128
目的:探讨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有效性。方法:18例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中4例皮损双侧分布,其余14例患者的皮损单侧分布。结果:18例患者均用脉冲染料激光(585nm)治疗,治疗1~3次后,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585nm脉冲染料激光是一种治疗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安全有效的方法。不良反应为部分患者治疗后局部会遗留暂时性的紫癜、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Nd:YAG 1064nm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Nd:YAG 1064nm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患者35例,毛细血管直径0.3~1.5mm,光斑直径1.5mm,能量密度280~420J/cm^2,脉宽20~50ms,重复频率1Hz,共治疗1~4次,治疗间隔6~8周。治疗后随访1~6个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痊愈18例(51.4%),显效11例(31.4%),有效6例(17.1%),无效0例,有效率82.9%。所有病例均无水疱,紫癜,色素沉着或减退、脱失及瘢痕形成等。结论:在调整好治疗参数的情况下,Nd:YAG1064nm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安全、疗效显著,可进一步临床观察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调Q1064nm激光治疗颜面部皮肤黑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笔者科室2007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激光治疗患者,符合临床诊断为颜面部黑变病的病例共22例,其中瑞尔氏黑病变12例,炎症性黑变病7例,摩擦黑变病3例。以上病例使用调Q1064nm激光,2个月治疗1次,共治疗10次,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在相同条件下照相,应用四分法根据照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调Q1064nm激光治疗后,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调Q 1064nm激光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颜面部皮肤黑变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Lux 1540nm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面部瘢痕患者60例,接受1 540nmnm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每隔4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评估治疗后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14例(23.33%),显效27例(45.00%),有效12例(20.00%),无效7例(11.67%),总有效率88.33%。不良反应为治疗即刻疼痛、红斑、水肿、炎症后色素沉着。结论:Lux 1 540nm铒玻璃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瘢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结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0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黄褐斑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给予Q开关1 064nm激光结合中医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单纯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两组对比治疗效果、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7.08%,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治疗组有2例出现色斑复发,复发率4.16%。对照组有12例出现色斑复发,复发率25.00%。结论:中医穴位注射结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其疗效优于单用Q开关1 064nm激光,该方法治疗有效、复发率低,且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非剥脱性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对23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其光斑直径6 mm,脉宽5~7 ns,频率10 Hz,能量密度1.8~2.0 J/cm2.一般需8~10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1周.结果 23例经8~10次治疗后,黄褐斑明显淡化或消失,局部出现轻度充血,无水泡和结痂形成,基本治愈率达52.17%.5例出现眼睑紫癜,3 d后自行消退,无色素沉着及瘢痕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其中7例(占30.4%)出现复发,继续治疗仍然有效.结论 非剥脱性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虽有复发,仍不失为一种比较可行的治疗方法 ,有一定效果,操作简单、安全,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非剥脱性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对23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其光斑直径6 mm,脉宽5~7 ns,频率10 Hz,能量密度1.8~2.0 J/cm2.一般需8~10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1周.结果 23例经8~10次治疗后,黄褐斑明显淡化或消失,局部出现轻度充血,无水泡和结痂形成,基本治愈率达52.17%.5例出现眼睑紫癜,3 d后自行消退,无色素沉着及瘢痕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其中7例(占30.4%)出现复发,继续治疗仍然有效.结论 非剥脱性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虽有复发,仍不失为一种比较可行的治疗方法 ,有一定效果,操作简单、安全,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940nm像素激光治疗面部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采用像素激光对57例面部色素沉着(激光、强脉冲光治疗后色素沉着23例、药物后色素沉着34例)患者实施治疗,波长2940nm,治疗3~5次,治疗间隔时间30天。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爱,经治疗后面部色素基本恢复正常,无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随访3~6个月,面部皮肤色泽如常,患者比较满意。结论:采用2940nm像素激光治疗面部色素沉着疗效可靠、操作简单、治疗耗时短,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色素沉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的临床疗效。方法:先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功率2~3w,光斑0.5~1mm,均匀扫描病损部位,光斑不重叠,病损严重部位适当重复,接着选用Q开关激光,波长1064nm,能量5~10J/cm^2,光斑直径2~6mm照射治疗。结果:痊愈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0%。结论: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维纳斯QS1064nm与755nm激光治疗太田痣9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维纳斯QS 1064nm与755nm激光治疗太田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临床982例太田痣患者根据色素深浅不同,采用QS 1064nm与755nm激光治疗。结果:治疗4次以上,3次、2次和1次的有效率分别为:100%、98.4%、83.59%、63.85%。982例中有674例(占68.64%)数次治疗后达到优效,一般需治疗3-5次。轻型、中型、重型与双侧型一般分别经3、4、5次治疗达到优效。结论:QS 1064nm与755nm激光在治疗太田痣皮肤病变中可依病变色素深浅而选择,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长脉宽Nd:YAG(1 064nm)激光治疗以毛细血管扩张、红斑为主要表现的酒糟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长脉宽Nd:YAG(1 064nm)激光对150例酒糟鼻患者的728处毛细血管扩张进行治疗,每2周治疗1次。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不同病程,不同治疗次数以及不同皮肤Fitzpatrick分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6%(696/728),总显效率65.6%(478/728),不同治疗次数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次以上疗效更好。结论:Nd:YAG(1 064nm)激光能有效治疗酒糟鼻毛细血管扩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调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匐行性血管瘤的有效性。方法:10例匐行性血管瘤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中3例皮损泛发,累及躯干和四肢,其余患者的皮损较局限。6例患者的组织病理检查均符合匐行性血管瘤的改变。所有患者均用可调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结果:10例患者经1064nm Nd:YAG激光治疗1~2次后,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可调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是一种治疗匐行性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