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2例早期肾肿瘤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肿瘤直径(2.5±0.8)cm。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为(137.9±31.1)min。2例未阻断肾蒂,10例单纯阻断肾动脉,热缺血时间为(34.4±7.5)min,术中出血(122.1±47.3)ml,术后住院(11.8±3.1)d。术后无出血、漏尿等并发症。病理检查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肾透明细胞癌10例,切缘均为阴性。随访5—14个月,患肾功能正常,肿瘤无局部复发、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直径≤4cm的早期肾肿瘤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肾肿瘤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病例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对照组病例行开放性手术,统计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肾肿瘤患者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72.61±6.65)ml,术后禁食时间为(1.06±0.23)d,住院时间为(6.21±0.98)d,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止痛药物应用率为12.5%,以上统计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疗效。方法经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小切口行输尿管癌根治术36例。在后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肾切除,输尿管尽量向下游离;然后下腹部做5~8cm切口,行下段输尿管及部分膀胱袖状切除,取出肾标本。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160±58.5)min,术中出血量为(260±66.5)ml,术后住院时间为(10±2.3)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阻断、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5月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56例,根据肾动脉阻断方式分为选择性阻断组18例和全阻断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肌酐、住院天数和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切缘病理检查均为阴性。选择性阻断组阻断时间(33.94±9.40)min、术中出血量(155.56±70.50)mL、术前肌酐(68.39±15.70)μmol/L、术后肌酐(96.39±26.40)μmol/L、术后肌酐降低百分比41%±24%、住院天数(9.17±2.70)d、术中输血1例(5.6%)、术后并发症1例(尿瘘);全阻断组分别为阻断时间(23.13±10.80)min、术中出血量(143.68±104.40)mL、术前肌酐(70.02±20.00)μmol/L、术后肌酐(105.70±38.30)μmol/L、术后肌酐降低百分比58%±34%、住院天数(11.37±3.20)d、术中输血2例(5.3%)、术后并发症2例(多器官功能不全1例、肾积水1例)。两组患者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肌酐、术中输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均〉0.05,术后肌酐及术后肌酐降低百分比较P均〈0.05。结论对于较小肾癌,选择性肾动脉阻断术手术时间延长,但肾脏组织热缺血区域小,出血无明显增加,利于保护正常区域肾单位,术后肾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单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肾上腺肿瘤患者6例,采用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130 min,术中出血量15~45ml,术后住院时间5~7 d。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经腹膜后入路单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性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UPJO)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行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UPJO患者125例(后腹腔镜组)、开放性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UPJO患者57例(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后腹腔镜手术组术中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0±55)、(180±45)min,术中出血量(30±10)、(120±50)mL,术后住院时间(6±1)、(9±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3.5%、术后成功率分别为97.3%、95.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盂离断式成形术是一种治疗UPJO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成功率高、恢复快和预后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用后腹腔镜技术行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14例活体(受者亲属)行供肾切取术,按常规方法移植给受者。结果14例均成功切取左肾并移植给受者,手术时间(120±30)min,术中出血量(30.0±8.8)ml,热缺血时间(151.8±72.1)s,受体血管开放后供肾均泌尿,术后无排斥反应及其他与操作技术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后腹腔镜技术行活体供肾切取术,对供肾功能元明显影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对腹腔镜下肾切除术69例患者(观察组)与同期32例行开放性肾切除术患者(对照组)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天数、恢复正常工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治疗费用、住院总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腹腔镜肾切除术损伤小、住院时闻短、患者康复快,适用于多种肾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肝脏Ⅰ、Ⅳa、Ⅶ、Ⅷ段血管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肝脏Ⅰ、Ⅳa、Ⅶ、Ⅷ段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37例接受常规开腹手术,而另37例行全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各项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腔境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留置导尿管时间分别为(2.6±0.8) d、(2.9±0.8) d、(13.2±1.3) d、(2.9±0.9) d,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分别为(4.28±1.12) d、(4.81±0.75) d、(17.4±2.48) d、(4.5±1.51) d,P<0.05】;腔境组术中出血量为(110.2±32.4) ml,明显少于开腹组【(155.6±40.3)ml,P<0.05】,腔境组医疗花费为(8437.0±206.7)元,明显高于开腹组【(6399±110.4) 元,P<0.05】;腔境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开腹组的16.2% (x2=5.045,P=0.028);随访36个月,腔境组肿瘤复发率为8.1%,与开腹组的2.7%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7,P=0.307);两组患者术后4 h疼痛评分呈现上升趋势,至术后12 h达到峰值,腔境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脏Ⅰ、Ⅳa、Ⅶ、Ⅷ段血管瘤患者的疗效与开腹手术相似,但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黎颖 《山东医药》2011,51(22):70-71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良性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经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良性胆囊结石27例(Ⅰ组)和23例(Ⅱ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中转开腹率、腹腔引流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量、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方面显著少于Ⅰ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的手术效果与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相仿,但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应用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的3D与2D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近期疗效资料,探讨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在3D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7例右半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其中行2D完全腹腔镜右半切除术的患者35例,设为2D组;行3D完全腹腔镜右半切除术的患者32例,设为3D组。对比其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病理情况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 结果两组之间,3D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明显小于2D组(均P<0.05),但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行走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肿瘤大小、远近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TNM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和5.7%,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928)。 结论重叠式三角吻合技术在3D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切实可行,安全可靠,具有满意的近期疗效。与2D腹腔镜手术相比,在3D腹腔镜下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消化道重建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左肾无功能重度积水5例,左肾萎缩1例,均行后腹腔镜下行肾脏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0~210min,平均130min;术中出血量40—200ml,平均80ml;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1~2d排气进食,术后1—3d下床活动,术后5~7d出院。术后随访患者均生存。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安全可靠,创伤微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比老年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与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该科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年龄62~83岁,中位年龄69.3岁,全部病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组为实验组30例,传统开放组为对照组16例,分别统计两组的年龄、性别、患肾位置、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热缺血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手术前后肌酐水平、肿瘤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患肾位置、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前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手术前后肌酐水平、肿瘤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热缺血时间方面,对照组优于实验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患者的局限性肾癌,虽然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在术中热缺血时间方面优于腹腔镜组,但腹腔镜肾部分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同样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在老年人群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手术时间、患肾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230 min,平均98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8~50 min,平均19 min;术中失血量10~700 ml,平均93 ml;术后住院时间4~38 d,平均7.5 d。患肾手术切缘无肿瘤残留,术后随访10~72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患侧残肾功能良好,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于治疗早期肾细胞癌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治疗提供经验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5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6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者34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者33例。在Excel表格记录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SPSS 20.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因腹腔粘连和术中出血难以控制而中转开腹,开腹组1例术后因感染性休克死亡,66例患者获得治愈;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55.6±15.4) min、(65.6±23.6) ml、(7.5±2.3) d、(2.4±1.3) d,显著优于开腹组的【(61.8±16.49) min、(103.9±35.6) ml、(14.3±2.9) d、(3.7±1.5) d,P<0.05】;术后第1、3、5、7 d,腹腔镜组疼痛评分分别为(5.9±1.3)、(4.4±1.1)、(3.1±0.8)、(1.5±0.8),显著优于开腹组的【(7.5±1.8)、(6.6±1.5)、(3.9±1.1)、(2.8±0.9),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显著低于开腹组的39%(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均是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嫌色细胞癌的效果。方法肾嫌色细胞癌5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 5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120~180 min,术中阻断血流时间20~43 min,术中出血80~200 ml。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4~30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嫌色细胞癌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邢瑞  孙鹏  孙罡 《山东医药》2007,47(9):62-62
采用经腹腔、腹膜后入路共行腹腔镜肾切除术34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1.5~3.0h,出血量50-400ml,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认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入路可提高腹腔镜肾切除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腹腔入路和腹膜后入路切除巨大肾上腺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在2010-10~2017-05期间收治的87例巨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其中行经腹腔入路肾上腺切除术47例,行腹膜后入路肾上腺切除术40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进食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8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经腹腔入路手术时间较腹膜后入路短,术中失血量较经腹膜后入路少(P0.05);经腹膜后途径患者术后进食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经腹腔途径患者短(P0.05)。结论两种入路均可切除肾上腺肿瘤,应根据病变性质、肿瘤大小、位置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行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3例和开腹手术组57例,两组均实施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淋巴结切除数目、术中脏器损伤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腹腔镜组2例髂血管损伤(1例中转开腹,1例镜下缝合),1例闭孔神经损伤(镜下缝合);两组均无输尿管及肠管损伤。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组住院时间较短(P〈0.05),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P〈0.05)。结论腹腔镜实施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杨尚风  黎颖 《山东医药》2011,51(6):68-69
目的观察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39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中21例(A组)采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治疗,18例(B组)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均无胆道损伤及术中、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 d即进低脂、半流饮食。随访1个月,均无腹痛、腹胀等不适。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所需补液量少于B组(P均〈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满意,与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相比手术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