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笔者通过检索近10年来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报道,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机制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除毫针针刺外,多配合电针、中药、西药等多种疗法综合治疗。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神经可塑性、脑-肠轴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等发挥抗抑郁的作用。当前,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多局限于临床观察,缺乏远期随访,二者亦存在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等问题,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及改进,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是现代最为常见的精神心理疾患,其高发病率及高自杀率已得到社会广泛关注。针刺治疗抑郁症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近几年来,许多研究者致力于从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等方面研究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从分子学角度探究针刺的作用机理。故对近10年来针刺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实验研究提供科研思路及方向,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快感缺乏为主要表现的常见情感障碍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针刺治疗抑郁具有独特的疗效,然而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研究从针刺调控神经核团功能、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等角度为切入点,归纳总结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电子检索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研究文献,对近10年来国内应用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进行分类及整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多以肾虚肝郁为主,针灸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有一定疗效,但其多以针刺观察临床疗效为主,缺乏对其机制的研究;临床治疗方案多样,但操作方法及疗效判定缺乏统一的标准,难以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今后应从临床疗效判定标准、针刺治疗标准化等方面加强对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抑郁症机制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进展,总结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方法及思路。从机制研究及动物实验方面进行综述。综述文献得知针灸治疗抑郁症疗效更加可靠、不良反应小,通过总结探讨,旨在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必要参考和理论依据,探索更安全可行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甚则产生自杀倾向,危害机体健康。针灸是治疗抑郁症的较好方法,对其症状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但目前尚缺乏针灸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的归纳性文献。因此,从针灸对抑郁症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神经内分泌、脑肠轴、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线粒体稳态、神经周围网、细胞焦亡、氧化应激等方面的调控作用入手,详细地对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进行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查阅了近5年来国内外所报道的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从针灸在治疗抑郁症及其相关伴随症状、针药结合的作用优势、针灸治疗的选穴方法等层面,概述分析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作用特点及研究进展,并总结认为针灸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卓有成效,且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本文旨在为临床应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抑郁症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和研究针灸治疗抑郁症机理研究的概况和特点。方法 收集针灸治疗抑郁症相关激励和机制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结果 到目前为止,机理研究已涉及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免疫功能、神经信号传导通路等方面,此外,部分研究还涉及不同递质、脑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平衡关系,有研究还关注了针灸对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和保护的影响。结论 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理研究,已经开始向纵深发展,并初步体现了针灸治病的多系统调节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最为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精神心理疾患,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发病率及自杀率逐年增高而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针刺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主要涉及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免疫炎症的变化进而影响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故本研究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的调节机制,探讨针刺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细胞免疫炎症变化的影响。旨在为针刺治疗抑郁症实验研究提供科研思路及方向,为临床应用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其机制研究不断深入。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参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对近年来针刺调控ERK信号通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分别从ERK信号通路的生理机制、与抑郁症发病的关系、针刺激活ERK信号通路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包括增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促进神经营养因子释放、抑制神经元凋亡)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收集整理近10年针刺治疗抑郁症机制的相关研究,从神经可塑性、神经内分泌轴、脑肠轴系统3个角度,归纳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为科研及临床应用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2.
姜默琳  张捷 《北京中医药》2021,40(5):519-520
针灸大家王乐亭创立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情志病,在改善抑郁症患者情绪、缓解躯体症状、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对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名老中医传统经验提供证据支持,为进一步推广该法和提高抑郁症临床疗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针刺、电针、灸法、针刺结合灸法、针药结合疗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目前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在临床应用方面仍然存在研究质量低下、治疗方案复杂、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疗效。国外文献报道亦较多,如丹麦Hellerup针灸中心Ballegard等长期系统地对针刺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进行临床观察,认为针刺对冠心病和心绞痛具有较满意的疗效,是理想的治疗手段之一。但针刺治疗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确。近几年针刺抗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人们从针刺对缺血心肌功能的调整、心肌细胞结构、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针刺抗心肌缺血的神经中枢机制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针刺戒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截至2011年12月的国内外有关针灸戒烟研究文献,从针刺戒烟方法、作用机制、疗效影响因素以及疗效评价研究等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灸戒烟有一定的效果,且已经开展大型临床研究,然多以针刺方法和近期疗效观察居多,缺乏对远期戒断疗效研究,尤其是持续戒断和生活指标的检测;临床治疗方案、操作规范和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很难进行相互间的比较;针刺戒烟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今后应优化并规范针刺戒烟临床研究方案,包括统一的治疗方法、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开展大样本的长期效果研究,确定针灸戒烟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主要探讨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针灸治疗的作用机制,从神经调节、肌电活动、内分泌、感觉和运动等方面探讨针刺对胃肠道的影响。得出结论针灸的效应机制主要通过针刺调节中枢的功能活动及调节和修复神经系统、调畅情志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述近年来针灸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机理研究及疗效研究。方法:通过检索针灸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相关文献20多篇,总结针灸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作用机理、方法和疗效。结果:针灸治疗老年性便秘主要是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发挥作用。临床上应用了传统针刺、针刺结合推拿、耳穴等多种治疗措施,且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针灸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确切,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毒副作用小、不产生依赖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汪艳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2):868-870
综述近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机制研究概况。分别从中医文献、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认为针灸治疗抑郁症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但机制研究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的抑郁症状方面的研究报道缺乏。参考文献41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归纳总结针灸治疗抑郁症躯体化症状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特点。方法检索近10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躯体化症状的文献,对于病种、试验设计、研究对象、干预措施、疗效评价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中医针灸已诊治一定数量的抑郁症躯体化症状,疗效明显,但临床试验质量普遍偏低,干扰因素较多,试验周期较短,缺乏随访或随访周期过短。以上问题对于今后针刺治疗抑郁症相关躯体化症状的研究可提供反思与方向。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报道进行综述,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方法如单纯针刺、针药结合、特种针法等进行归纳.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且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