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三两三方联合揿针治疗肝郁血瘀型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肝郁血瘀型经行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口服疏肝三两三方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率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3月,2组头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头痛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的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头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随访3月,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11.1%(3/27),对照组复发率38.9%(7/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三两三方联合揿针治疗肝郁血瘀型经行头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头痛情况,效果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天川汤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2例给予口服西比灵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自拟天川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天川汤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均于每月经行前1周开始治疗,连续治疗7 d,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头痛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 67%(33/36),对照组为72. 22%(2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或P 0. 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自拟清脑安神汤治疗肝阳上扰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头痛证属肝阳上扰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口服清脑安神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脑立清丸、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更加明显(P 0.05);症状积分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降低更加明显(P 0.05);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发作程度、持续时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头痛发作次数、发作程度、持续时间均有疗效,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更加显著(P 0.05)。结论:自拟清脑安神汤治疗肝阳上扰型头痛临床疗效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发作程度、持续时间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方头痛汤内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内服头痛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尼莫地平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两组总体疗效和头痛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发作天数、每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减轻头痛程度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1).结论:头痛汤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钩防四虫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顽固性偏头痛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比灵治疗,治疗组予中药钩防四虫汤加味治疗,治疗8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疼痛分级法(NR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在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伴随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两组比较有差异(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停药4周后随访,在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伴随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钩防四虫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偏头痛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虚论治气血虚弱型经行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门诊70例气血虚弱型经行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35例。观察组服人参养荣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3个月内头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人参养荣汤)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在经行头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人参养荣汤)病情改善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从虚论治,采用人参养荣汤加减治疗气血虚弱型经行头痛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通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10mg qn,治疗组予三通汤,每日1剂口服,两者均连续服用4周,观察治疗前后每周头痛发作的次数和头痛持续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统计学比较,治疗组在每周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疗效均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三通汤治疗偏头痛临床中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涛脑头痛饮联合西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8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西比灵、尼莫地平、阿米替林、谷维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脑头痛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头痛饮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0例予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胶囊进行治疗,统计治疗前后患者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和头痛指数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和头痛指数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通窍祛瘀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慢性每日头痛(C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例慢性每日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通窍祛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伴随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优于对照组的73.53%(P0.05);2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伴随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窍祛瘀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慢性每日头痛,能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焦虑、抑郁等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向瑾  曾毅 《河南中医》2012,32(11):1492-1493
目的:观察疏肝健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性不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1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予香砂养胃丸口服治疗,治疗组予自拟疏肝健胃汤治疗,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两组证候,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健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天龙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给予天龙汤口服治疗。观察两组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积分,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痛发作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伴随症状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较对照组6.7%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龙汤能明显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减轻头痛程度、减少头痛持续时间、缓解伴随症状,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天麻素片口服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隔日1次;观察组在推拿治疗的同时加服天麻素片,4片/次,3次/d.两组在必要时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疗程均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并记录每周疼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及服用止痛药的次数,观察颈椎活动度(RO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RO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疼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服用止痛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麻素片口服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天龙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给予天龙汤口服治疗。观察两组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积分,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痛发作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次数、伴随症状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较对照组6.7%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龙汤能明显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减轻头痛程度、减少头痛持续时间、缓解伴随症状,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川芎定痛饮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肝风挟瘀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川芎定痛饮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比灵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头痛次数、持续时间等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及随访4周头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VAS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定痛饮能减少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和疼痛持续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华英  夏雪  张孟维  罗琴琴 《河北中医》2023,(12):2063-2066+2070
目的 观察电针辨证治疗联合循经刮痧治疗紧张型头痛(TT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TT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均予盐酸阿米替林片口服治疗。电针组40例予电针辨证治疗,刮痧组40例予循经刮痧治疗,联合组40例予电针辨证治疗联合循经刮痧治疗,3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3组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头痛相关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比较3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3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血流速度。结果 电针组总有效率75.0%(30/40),刮痧组总有效率72.5%(29/40),联合组总有效率92.5%(37/40),联合组疗效优于电针组、刮痧组(P<0.05),电针组与刮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疼痛VAS、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疼痛VAS、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电针组、刮痧组(P<0....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5,(5):1022-1024
目的:总结分析中青年女性经期头痛应用柴胡疏肝散联合眼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中青年女性经期头痛患者,分为单纯接受柴胡疏肝散治疗的对照组和联合接受柴胡疏肝散联合眼针治疗的观察组,每组32例,对比两组头痛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月发作次数及平均每次头痛持续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4个月后,VAS评分、月发作次数及平均每次头痛持续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4个月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女性经期头痛患者应用联合柴胡疏肝散及眼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湿感头痛散治疗湿热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湿热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湿感头痛散治疗,对照组采用去痛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疗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评分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感头痛散治疗湿热头痛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平肝汤联合针刺对肝阳上扰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肝阳上扰型偏头痛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40例睡前口服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5 mg治疗;试验组使用平肝汤联合针刺治疗。2组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同时观察伴随症状。结果试验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阳上扰型偏头痛患者采取平肝汤联合针刺治疗,可以有效减低头痛发作次数,减短头痛发作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