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陈娅萍  林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6,(33):4742-4744
目的:分析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预防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 ICU)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6例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比较组,对比2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其中比较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行导管固定、维持气道畅通和严格无菌护理操作等。研究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设备、气管插管及患者的意识水平和呼吸道等基本情况进行风险评定,并结合患者特征完善基础护理,固定呼吸机管路,并对患者做镇静约束。术前进行访视与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非拔管率为7.93%,比较组非拔管率为19.05%,研究组非计划拔管率显著低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模式在预防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拔管上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使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对于胃管非计划拔管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消化内科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留置胃管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集束化护理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0例,对常规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给予基础性护理措施,集束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常规组中出现非计划拔管的患者为3例,发生率为10.0%;集束化护理组中出现非计划拔管的患者为1例,发生率为3.3%。结论集束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预防留置胃管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事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2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及意外脱管发生情况,以及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意外脱管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者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可降低ICU人工气道患者呼吸系统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气道管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预防ICU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入ICU时间先后顺序,将321例ICU患者分为实验组(161例)和对照组(16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时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穿刺点感染、血栓、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7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8月—2013年2月入住该科的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9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可减少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明显提高了心脏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集束化方案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0),观察组(常规护理+精细化管理集束化方案,n=40)。比较两组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堵塞及意外脱管情况,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留管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痰液黏稠度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痰痂形成率、气道堵塞率及意外脱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与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留管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精细化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方案,可改善气道管理,降低肺部感染与VAP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王玮  颜春燕  曹松梅 《重庆医学》2021,50(14):2513-2517
目的 构建预防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文献研究和德尔菲法构建集束化护理方案(包括患者教育、口腔护理、胸部物理治疗、早期运动4个方面);按入院时间将纳入研究的87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干预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肺不张的发生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方案执行依从性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方案执行依从性显著提高(P<0.05),肺不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构建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并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方案执行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ICU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共计56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ICU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人工气道持续时间、肺内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人工气道持续时间、肺内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ICU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同时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家属和患者的负担,应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运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肺部感染持续时间及呼吸功能训练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能有效的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缩短肺部感染持续时间,可提高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ICU患者肠内营养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肠内营养的患者纳入试验组,进行集束化干预策略:充分的风险评估,适当的肢体约束,妥善有效固定,加强沟通,适度的镇静镇痛,规范的护理操作与流程,医护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将同科室采用常规肠内营养管道护理方法的80例肠内营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肠内营养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为15.0%,试验组肠内营养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可明显降低肠内营养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应用在预防ICU气管内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U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气管内插管患者140例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结合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UE和100个机械通气日内U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过程中进行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气管内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和提高对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循证护理在预防人工气道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建立人工气道患者32例循证护理患者为循证护理组,急诊建立人工气道39例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前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结果循证护理组肺部感染发生率、CPIS 评分、PCT、CRP 分别为6.25%、(41.01±8.22)mg/L、(0.06±0.12)mg/L、(1.16±0.36)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地预防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和压疮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6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压疮严重程度、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疮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O2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术后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可降低压疮严重程度、压疮发生率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术后留置鼻胃肠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以降低置管后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食管癌患者150例划分为试验组。回顾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食管癌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杨裕珍  刘辅兰  汪莹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456-245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气管非计划拔管(UEX)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20例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机械通气机ICU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UEX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7、88.412,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快康复进程,提升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研究ICU人工气道建立中的集束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6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且作为观察组;另外于同一时间段内,再选取56例给予常规护理的人工气道建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即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APACHEⅡ评分、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100.00%、高于对照组,第1 d后,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ICU人工气道建立中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急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4年6月急诊及急诊ICU患者13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64例和干预组68例,制定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干预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急危重症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或急诊ICU患者住院期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气管切开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等。结果干预组呼吸道感染总发生率、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误吸、肺不张、痰痂阻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集合多种有效预防各类急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式,有序实施可减少自主呼吸及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气管切口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对2016年7月至12月的重症气管切开患者(n=65)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做为对照组,并于2017年1月至6月对我病区所有重症气管切开患者(n=60)实施集束化护理做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后气管套管堵塞率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气管切开开放时间缩短、住院天数缩短、平均住院费用下降及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PICC导管维护的效果.方法:在入住监护室内留置PICC导管患者中,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的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A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的8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B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发生PICC导管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观察集束化护理对预防PICC导管维护的效果.结果:发现集束化护理有效减少PICC导管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20.
张京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91-299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2013年入选病例1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同期入选病例152例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术后 VAP 发病率。结果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68例,感染率49.28%;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45例,感染率29.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可降低开颅手术患者 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