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癌性发热是指恶性肿瘤患者在排除感染等因素而引起的发热,其机理主要是肿瘤细胞迅速生长导致缺血、坏死、液化或经有效治疗后肿瘤组织迅速破坏、溶解,释放出大量炎症介质或毒性产物等引起。西医对此无特殊治法,多采用解热镇痛剂或物理降温,疗效不稳定且有胃肠道反应或发汗过多,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探寻中医药途径治疗癌性发热十分必要,自2003年以来,我们应用中药新药痰热清注射液(药品注册批件号:2003S01014)治疗癌性发热3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学认为,癌性发热主要由于肿瘤迅速生长而发生缺血、坏死、液化或肿瘤组织所释放的大量炎症介质或毒性产物引起[1~2].其热势缠绵,经久不愈,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从2009年6月开始使用喜炎平注射液静滴治疗癌性发热,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认为,癌性发热主要由于肿瘤迅速生长而发生缺血、坏死、液化或肿瘤组织所释放的大量炎症介质或毒性产物引起。其热势缠绵,经久不愈,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从2009年6月开始使用喜炎平注射液静滴治疗癌性发热,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属中医学"内伤发热"范畴.癌邪致病或应用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后,患者常处于虚实夹杂的疾病状态.肿瘤患者常因气阴两虚兼邪实郁滞而发热,故根据癌性发热"虚""郁"的关键病机,提出益气养阴、宣清郁热的治法,扶正祛邪、标本同治,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周军  杨洋 《河南中医》2011,31(9):1064-1064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汤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癌性发热患者给予青蒿鳖甲汤治疗,7d为1疗程.结果:54例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5%.结论:青蒿鳖甲汤治疗癌性发热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6.
癌性发热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可见于各种肿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之后的患者。临床上西医治疗癌性发热往往疗效不佳,仅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治疗癌性发热有中药辨证方、中药制剂、针刺穴位、放血等多种手段,治疗多以中药辨证方为主。根据临床经验癌性发热分为实证四型、虚证三型,中医辨证论治辅助其他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西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仲景方治疗癌性发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性发热缠绵难愈,一般治疗很难奏效.笔者应用仲景方加减治疗癌性发热,或抓主症或审证求因,时有奇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癌性发热3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晔  杨晨光  魏琳 《陕西中医》2001,22(9):516-516
目的 :探讨当归六黄汤对癌性发热的疗效。方法 :采用当归六黄汤加味 (当归、黄芩、黄连、黄柏、生地黄、熟地黄、黄芪等 )治疗癌性发热 3 0例。结果 :总有效率76 .7%。提示本方有育阴养血 ,培本清热之功 ,对癌性发热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多强调辨证论治。本文通过回顾1例癌性发热的治疗过程,认识到癌性发热的治疗不仅需要辨证论治,也需要与辨病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癌性发热会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观察通脉四逆汤加减对中晚期癌性发热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癌性发热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0例)与观察组(简称观察组,30例)。治疗组采用通脉四逆汤加减治疗,观察组采用解热镇痛药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发热症状的变化、Karnofsky评分。结果:临床观察显示,在发热症状变化、Karnofsky评分,治疗组均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四逆汤加减治疗中晚期癌性发热,能够有效的改善发热及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是治疗中晚期癌性发热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1.
癌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癌性发热多见于癌症进展期,由于其产生的机理复杂,临床上患者的发热程度表现也不一样,有低热、中度发热,也有39℃以上的高热,其热型以不规则热或弛张热为多见.中医学认为,癌性发热属于“内伤发热”范畴.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概括而言,为人体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加之热、毒、痰、瘀相互为病,不同时期可表现为实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对于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伤寒论》柴胡类方辨治癌性发热进行探析。癌性发热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积极治疗癌性发热,对于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分析癌性发热的特点、中医病因病机及《伤寒论》柴胡类方治疗癌性发热的中医理论依据。结果:柴胡、黄芩药对是柴胡类方的核心药物,在柴胡类方中起和解少阳的主导作用,柴胡类方具有和解少阳、宣达枢机、调畅气血等功效。结论:应用柴胡类方辨治癌性发热具有较好的疗效,《伤寒论》柴胡类方在癌性发热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搜集近10年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试验文献,得出癌性发热的病性为本虚标实;现研究多从虚实两方面来探讨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虚的病机有气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以及复合因素虚证发热;实的病机多为热毒炽盛、痰湿内蕴、血瘀发热,所有证型中以阴虚证最为常见等结论。研究表明中医辨治癌性发热疗效显著优于西医,无明显副作用且疗效更持久。  相似文献   

14.
李倩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163-1163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痰热清注射液入液静滴,对照组服吲哚美辛;疗程7~10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法治疗气虚型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型癌性发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健脾益气中药,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西药萘普生,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体温在疗程结束后均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或0.01);但是治疗组体温下降更加明显,治疗总有效率比例更高。结论:采用健脾益气法治疗气虚型癌性发热,疗效好,体温下降明显,痊愈率高。  相似文献   

16.
温阳法又称温里法、祛寒法,此法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等功效,主要用于中焦虚寒、亡阳欲脱、寒凝经脉、真寒假热等证。发热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表现之一,对于癌性发热的处理,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多采用解热镇痛药、激素等,不良反应严重,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致多数癌症患者难以忍受。癌性发热属中医“内伤发热”范畴,中医治疗此类发热有较大优势,不仅能扫荡热邪,且可扶正祛邪。但多数学者主要从气、血、阴虚发热、实热证入手进行辨证施治,往往忽略了阳虚发热,致使部分癌性发热疗效欠佳。笔者试从癌性发热的病机入手,探析运用温阳法治疗癌性发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何云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9):1292-1292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痰热清注射液20ml静滴,对照组给予双黄连注射液20ml静滴,均每日1次;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肺一丸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肺一丸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 3%,对照组为60. 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肺一丸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癌性发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癌性发热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学治疗癌性发热多以气虚、阴虚、阳虚及血瘀及痰热为治。长期临床实践发现癌性发热患者以阴虚气郁型为主,阴虚则内热,气郁化火伤阴致热,二者易互相胶结,故临床治疗当以滋阴理气为治。临床用滋阴至宝丹治疗癌性发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癌性发热是指肿瘤患者在排除感染等情况下出现的肿瘤本身引起的或因治疗引起的发热,目前现代医学对于癌性发热并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会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激素类药物,但这两类药物易出现水钠潴留、胃肠道反应等,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宜长期使用。应用中医辨证的方式治疗癌性发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另一个思路。中医将癌性发热归为“内伤发热”的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且其中明确提出了“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治疗原则。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也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内伤发热的经典方剂,仍被广泛使用。中医可将癌性发热分为虚实两方面,虚证患者可分为气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和复合证型导致虚证发热,因正气亏虚,所以在治疗上要以补虚为主,兼以益气、滋阴、补阳,顾护脾胃。实证患者热势较盛,可适当应用寒凉药物清热泻火。临床上可将实证癌性发热患者分为热毒炽盛证、痰湿内蕴证、血瘀发热证等证型,在治疗上应以清热为主,兼以泻火解毒、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等。癌性发热患者临床上并不少见,如何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需要我们在临床上不断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