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清洁手术抗菌药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外科清洁手术病历396份,对抗菌药的使用种类、给药时间和疗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6例清洁手术均使用了抗菌药,应用频率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占57.6%。术前0.5~2h应用抗菌药占84.8%;术前未用抗菌药病例占13.6%,术前〉2h应用抗菌药占1.5%,手术时间大于3h的都未追加抗菌药。结论:我院外科清洁手术抗菌药的应用还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抗菌药合理应用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外伤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公安及交通伤门诊和外伤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病例514份,对抗菌药的应用种类、给药方法和疗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伤住院病例应用抗菌药涉及7大类23种,应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占66.4%;外伤门诊病例涉及5大类10种,应用最多的为大环内酯类,占69.9%。有3种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我院外伤病例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3.
734例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某天的手术病例,回顾性分层调查统计分析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结果:734例外科住院患者中721例应用抗菌药,使用率98.2%,涉及57个品种。2319例次;使用频度前5位的为头孢派酮/他唑巴坦钠、头孢呋辛、奥硝唑氯化钠、氟氧头孢钠、甲硝唑;抗菌药使用合理或基本合理有483例,占65.80%,存在问题有251例占34.20%。结论:临床应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的管理。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解放军264医院1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6年收集整理的150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菌药导致的ADR最多,占总数的42.00%(63例)。150例ADR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38.00%(57例),20岁以下的患者较少,占总数的4%(6例);以静脉滴注方式占91.3%(137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42.7%(64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尤其是对老年人的ADR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5.
滕永和  李洁  于立江 《中国药师》2010,13(8):1159-1161
目的:分析清洁手术抗菌药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92例清洁手术患者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2例清洁手术患者全部使用抗菌药,使用率为100%。平均用药时间(6.87±3.26)d,术后用药4~7d者118例,占61.5%,〉7d者49例,占25.5%。共使用抗菌药6类24种,其中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56例次,占26.3%,一代头孢51例次,占23.9%,青霉素类29例次,占13.6%。人均抗菌药费为(984.09±940.22)元,占总药费的61.28%。结论:我院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6.
肿瘤非手术患者抗菌药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肿瘤非手术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肿瘤中心2005年出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肿瘤非手术患者抗菌药使用率为58.5%,DUI等于或接近1占55.9%,标本送检率10.1%,检品阳性率为33.4%,不合理用药占49.6%。结论:肿瘤患者为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其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ADR报告填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的10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ADR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抗茵药物导致的ADR最多,占总数的46.5%(47例)。101例ADR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35.6%(36例),20岁以下的患者较少,占总数的4%(4例);以静脉滴注方式92.1%(93例)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39.6%(40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茵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出院病历600份,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回顾性分析,并对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进行综合评判。结果:使用抗菌药病历599份,占99.8%,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其中头孢噻肟钠注射剂的用药天数为2040d,用药例次达510例次。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或基本合理占82.14%,存在问题占17.88%。使用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联合用药。结论:本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广泛,大多数是合理的,但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抗感染用药489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永东 《河北医药》2005,27(6):463-464
目的 分析本院剖宫产抗感染用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ADR)。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我院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间489例剖宫产患者术中、术后使用抗生素品种、给药方式、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DDD值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抗感染用药共使用33种。术前0.5~1h给药117例占23.93%、术后给药372例占76.07%。用药频度最高的为PG,用药情况:单用314例占62.21%,二联用药112例占22.90%,三联用药61例占12.48%,四联用药2例占0.41%;不合理应用抗菌药131例占26.79%。结论 给药时间存在不当,滥用抗生素等现象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我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6~12月10个科室围手期住院患者病历600份,对抗茵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防应用率94.0%;平均用药疗程5.3d;抗菌药合理使用率为66.8%;联合用药中二联占17.0%,三联占3.0%,四联占0.5%。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茵药使用率高,用药档次偏高,用药时间选择不当,用药疗程长,联合用药不合理。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专科医院结核痛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抽查2004年结核病住院病历1446份,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46例中有1329例使用抗菌药,占92%。其中30.1%为不合理使用。结论:结核病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应注意避免。  相似文献   

12.
马丽  濮旭萍  罗建华 《抗感染药学》2007,4(3):130-131,144
目的:了解医院抗感染药物用药现状及趋势,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对医院2003年~2006年抗感染药物消耗数据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02%、30.08%、33.02%、34.14%: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在抗感染药的使用中占主导地位,青霉素等老药仍在使用。结论: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抗菌药物治疗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1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病历中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主要采用静脉给药和雾化吸入给药方式;以二联用药为主,占62.0%(93/150);在药物选择方面,阿奇霉素使用率最高,占48.0%(72/150)。结论:我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选药起点高,药物更换、药物配伍与联合用药方案尚存在不合理之处,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我院部分科室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莲华 《中国药房》2009,(20):1541-1542
目的:了解我院部分科室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部分科室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手术出院病历780份,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80份出院病历中,除2例未应用抗菌药物外,其余778例均应用了抗菌药物,应用率达99.74%。抗菌药物品种应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其次为青霉素类,再次为喹诺酮类。单一用药者289例,2联用药者279例,3联及以上用药者210例。在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做过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的只有19例。结论:我院部分科室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性,应加强监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吕冬梅  王涛  邱述玲  任玲  许美荣 《中国药房》2008,19(35):2764-2766
目的:为临床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7年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失败病例进行监测,分析预防性用药失败原因,并对此期间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及细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酶抑制剂是我院临床预防性使用较多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57.21%、65.14%、68.63%、18.81%;监测病例240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877频次,其中388频次为无指征用药,占44.24%;耐药459频次,占52.34%;药物选择不恰当286频次,占32.61%;发生二重感染42例,发生率17.50%。结论:临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较多问题,亟待加强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2年1—10月我院剖宫产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共200份,对抗茵药物的选择、给药时间、联合用药情况、用药疗程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头孢唑林;单一用药者197例,占98.5%;给药时间均为术中断脐后;用药疗程为48h者128例,占64%。结论: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7.
某院9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009年某院9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与分析,为临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某院2009年所有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历,对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分析判断指标。结果:DUI为0.9~1.1品种有17种,占56.67%,DUI小于0.9的品种有4种,占13.33%,DUI大于1.1的品种有9种,占30%。平均每人使用2.94种抗菌药物,每日抗菌药物费用为216.64元。结论:某院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有9种品种DUI大于1.1,存在一定的日剂量及给药频次不规范等问题,应加强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抽取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16%;术前预防性给药时间≤2h的有3例(占13.64%),〉2h的有7例(占31.82%);用药疗程≤24h的有4例(占18.18%)、≤48h的有7例(占31.82%)、≤72h的有1例(占4.55%),〉72h的有10例(占45.45%)。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的是硝基咪唑类。结论: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还存在不舍理之处,应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和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抗生素应用现状,探讨总结急性胰腺炎的抗生素合理应用原则及方法。方法:对2008年1~12月消化科10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轻型胰腺炎78例,占76.4%;重症胰腺炎15例;其他胰腺炎9例。无指征应用抗生素占到31%,用药选择合理的仅占到25.2%,用药疗程合理的占到30%。结论:急性胰腺炎抗生素应用存在不合理表现,应根据"个体化治疗方案"原则及时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完善我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监测标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10年与2011年7—12月Ⅰ类切口住院患者病历各357份,认真填写医院《临床用药抽检监测表》并分析。结果:2年相比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率(15.30%/53.16%)提高了37.86%;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9.93 d/15.83 d)减少了4.1 d;患者人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费用(5 202.7元/4 746.4元)下降了456.3元。结论:我院自监测标准实施以来,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药物选择、用法与用量、用药时间等方面日趋合理,但距国家标准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