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脊液tau蛋白和人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联合检测在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AD患者31例(AD组),血管性痴呆(VD)患者38例(VD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受试者的脑脊液tau蛋白和Aβ1~42浓度,并对比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AD组的脑脊液tau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其他组间脑脊液tau蛋白浓度无差异(P>0.05);AD组的脑脊液Aβ1~42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其他组间脑脊液Aβ1~42浓度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脑脊液tau蛋白浓度和Aβ1~42浓度,并结合头颅影像学检查排除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能对AD的早期诊断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期老年性痴呆(AD)、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脑脊液Tau蛋白与β-淀粉样蛋白浓度的变化,为早期诊断AD、VD及相互间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早期AD患者,20例早期VD患者及对照组正常人20例血清及脑脊液中的Tau蛋白和Aβ1-42的浓度。结果早期AD组患者脑脊液中的Aβ1-42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而Tau蛋白浓度分别高于早期VD组(P<0.05)和对照组(P<0.01),早期AD组患者静脉血Aβ1-42浓度显著升高,分别高于早期VD组(P<0.01)和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液、脑脊液Tau蛋白和Aβ1-42可提高早期AD与早期V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检测的研究,探讨其对A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1例AD患者(AD组)、1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血管性痴呆组)及29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正常对照组)的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结果与血管性痴呆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患者脑脊液中磷酸化tau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血管性痴呆组患者脑脊液中磷酸化tau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检测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含量可作为AD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脑脊液(CSF)中α1-抗胰蛋白酶(AT)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核心标志物和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108例,分为认知正常(CN)组34例,轻度认知障碍(MCI)组45例,AD组30例。检测CSF中α1-AT、β-淀粉样蛋白(Aβ)42,总-tau蛋白(t-tau),磷酸化(p)-tau水平。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及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SB)检测认知水平。分析各组CSF α1-AT差异及α1-AT与tau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与CN组相比,AD组与MCI组α1-AT水平显著升高(P<0.05),CN组与MCI组tau+者与tau-者相比CSF α1-AT水平显著升高(P<0.05)。CN组、MCI组与全部研究对象α1-AT水平与CSF中总-tau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 认知障碍患者中CSF α1-AT水平与CN组相比显著升高,且与总-tau蛋白呈正相关,提示其有望作为AD的新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体成分(3b/4b)受体1基因[the complement component (3b/4b) receptor 1gene,CR1]多态性与脑脊液相关蛋白的关系。方法从美国国立老年研究所组织建立的阿尔茨海默病(AD)神经影像学研究数据库中选择812例受试者,其中48例AD患者为AD组,483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为MCI组,281例正常对照(NC)者为NC组。用免疫分析试剂盒和xMAP Luminex试剂盒检测入选者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Aβ)、总tau(t-tau)蛋白和磷酸化tau(p-tau)蛋白水平。结果 AD组rs61522287位点基因突变后,GA基因型较GG基因型脑脊液Aβ42水平增加[(193.20±79.05)ng/L vs(137.90±37.28)ng/L,P=0.03762]。8个CR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可以调节AD患者脑脊液中t-tau蛋白和p-tau蛋白水平。11个CR1的SNP突变位点参与调节MCI组患者tau蛋白水平。3个CR1的SNP位点基因突变增加MCI组脑脊液中Aβ42水平。rs41274776和rs12567945位点突变同时增加NC组脑脊液中p-tau和Aβ42水平。结论本研究率先明确了CR1的SNP位点与脑脊液蛋白(Aβ42,t-tau和p-tau)之间的关系,这对未来寻找AD的早期诊断,早期筛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老年期痴呆临床上常见的类型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Aβ42)、总tau蛋白(t-tau)及磷酸化tau蛋白(p-tau181)在两者鉴别中的价值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关注[1,2].但早期诊断至今仍是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最佳敏感性与特异性的脑脊液标记物还不确定.本研究拟检测早期AD患者、早期VD患者及正常人脑脊液中的t-tau蛋白、p-tau181蛋白和Aβ42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其在老年期痴呆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在诊断A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AD患者31例(AD组),血管性痴呆患者38例(VD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患者的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浓度,并分析其诊断A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D组患者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VD组患者(P<0.05),而VD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的磷酸化tau蛋白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的分界值定为60 ng/L,其诊断AD的敏感度为83.87%,特异度为89.47%,准确性为86.96%.结论 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可能成为AD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可以为AD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在坡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379-5380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CSF) tau标志物(T-tau、P-tau和Aβ42)含量与海马体积(HV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6名符合NINCDS-ADRDA AD新诊断标准的患者,通过腰椎穿刺测量CSF标志物水平,6个月内进行核磁共振扫描,采用SPM5分割软件自动化程序方法测量患者HVs和全脑体积,并通过全脑体积均一化HVs,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左侧HVs与T-tau含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53,P<0.001),与P-tau同样呈现负相关(R=-0.56),左右脑HVs平均值与P-tau呈现显著负相关(P<0.001;R=-0.52),HV与Aβ42浓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SF tau标志物与海马体神经元萎缩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双底物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A(DYRK1A)、tau、磷酸化tau(p-tau)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性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87例PD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将其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PD-NC组,17例)、轻度认知障碍组(PD-MCI组,30例)和痴呆组(PDD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浆DYRK1A、tau、p-tau水平,比较不同认知功能组中血浆DYRK1A、tau、p-tau水平的差异,分析这三个指标对PD痴呆的诊断效能。结果 PD-NC组的血浆DYRK1A水平显著低于PD-MCI组(P=0.033)及PDD组(P=0.005),而PD-MCI组与PD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8)。PD-NC组的血浆tau水平显著低于PDD组(P=0.006),但PD-NC组与PD-MCI组比较以及PD-MCI组与PD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p-ta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au蛋白具有诊断PD痴呆的应用价值(AUC=0.658,P=0.012),其最佳截断值为175.88 pg/ml,对应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55.30%,联合指标DYRK1A、p-tau或三指标联合,均可提高诊断效能,其中以DYRK1A+tau+p-tau三指标联合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688)。单一指标DYRK1A、p-tau未显著出诊断PD痴呆的应用价值(P>0.05)。结论 不同认知功能障碍的PD患者血浆DYRK1A、tau水平存在差异,tau水平对PD痴呆有诊断效能,联合检测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老年性痴呆 (Alzheimer’sdisease ,AD)患者血浆中 β淀粉样蛋白 (amyloid betapeptide ,Aβ)Aβ1 4 2 、Aβ1 4 0 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分层选择了轻度AD组患者 2 3例 [19≤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 (MMSE)≤ 2 6分 ,临床痴呆程度量表 (CDR) =1分 ],中度及中度以上AD组患者 35例 (MMSE <19分 ,CDR≥ 2分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 (HC)组 30例。所采集标本需EDTA抗凝管收集新鲜处理 ,低温离心取上清液、加苯磺酸 2h内置低温冰箱保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所有检测对象同批检测Aβ1 4 2 、β1 4 0 。结果 轻度AD患者Aβ1 4 2 血浆浓度较HC组显著升高 (P <0 .0 0 1) ,中度及中度以上AD患者Aβ1 4 2 血浆浓度随病情的加重而下降 ,与H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AD各组患者Aβ1 4 0 血浆浓度与H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分层检测AD患者血浆中Aβ1 4 2 的浓度 ,有可能成为辅助诊断轻度AD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确诊阿尔茨海默病(AD)、很可能AD患者,其它痴呆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Aβ40,Aβ42)、Tau蛋白含量,采用PCR方法分析其ApoE基因多态性,旨在探讨三者与AD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β淀粉样蛋白(Aβ)浓度对于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南昌市某社区老年痴呆随访队列中全部确诊的AD患者134例,按总体衰退量表GDS评分分为轻、中、重三组,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中Aβ40和Aβ42蛋白浓度。结果不同严重程度AD患者组间血浆Aβ4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50,P=0.619),Aβ42蛋白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651,P<0.01)。结论血浆Aβ42蛋白浓度的检测有助于AD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价,低血浆Aβ42蛋白浓度可能与AD的认知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浆β-淀粉样蛋白(Aβ)40、Aβ42及tau蛋白对老年广泛性脑萎缩的诊断价值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老年广泛性脑萎缩患者(萎缩组)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0位健康老人作为健康组.检测各组血浆Aβ40、Aβ42及tau蛋白水平,分析血浆Aβ40、Aβ42及tau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及与简易精神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Aβ42淀粉样蛋白、总tau蛋白及磷酸化tau的含量变化与认知功能关系。方法通过检测78例AD患者脑脊液生物标记物含量变化,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AD患者脑脊液中β42淀粉样蛋白含量下降,总tau蛋白及磷酸化tau的含量升高;p-tau及p-tau/β42与患者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其含量越高,认知功能越差。结论脑脊液中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能导致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并且p-tau越高,认知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含量放射免疫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 -28)含量在老年性痴呆(AD)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平衡饱和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AD组(分轻、中、重 3 组)62 例、血管性痴呆(VaD)组 36例、智能正常老年对照组125例血清Aβ1- 28含量,所有数据均经SPSS8 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AD组与 VaD 组、智能正常老年对照组血清 Aβ1-28 含量分别为(1 .16±0. 70)μg/L、(0 .80±0. 30)μg/L和(0. 68±0. 22)μg/L,AD组明显升高,与VaD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 .01),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VaD组与正常智能老年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血清Aβ1- 28含量测定在AD诊断中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α-突触核蛋白、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总牛磺酸(T-tau)、磷酸化牛磺酸(P-tau)、轻链蛋白(NF-L)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AD患者43例(AD组),血管性痴呆(VD)患者51例(VD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Aβ1-42、T-tau、P-tau、NF-L,应用多因素分析联合5个指标区分AD和VD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D组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T-tau、P-tau、T-tau/P-tau、NF-L水平升高,Aβ1-42水平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VD组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T-tau、P-tau、T-tau/P-tau、NF-L水平升高(P均<0.05);与VD组比较,AD组脑脊液Aβ1-42、T-tau、T-tau/P-tau 水平升高(P均<0.05).联合5个指标区分AD和VD的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88%.结论 α-突触核蛋白、Aβ1-42、T-tau、P-tau、NF-L在AD中表达升高或降低,联合检测五种指标有可能早期诊断AD及鉴别VD.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确诊阿尔茨海默病(AD)、很可能AID患者,其它痴呆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Aβ40,Aβ42)、Tau蛋白含量,采用PCR方法分析其ApoE基因多态性,旨在探讨三者与AD的关系。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包括确诊AD患者41人,平均年龄84±9岁,发病年龄76±9岁,病程9.7±4.2年;很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PD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同时,根据PD患者认知障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CI组)44例及PD痴呆(PDD组)56例,对比两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此外,将观察组患者根据治疗后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的不同分为UPDRS<35分组以及UPDRS≥35分组,对比两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并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磷酸化tau水平为(115.5±56.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79.7±40.3)pg/ml,P<0.05]。MCI组患者血清磷酸化tau水平显著低于PDD组(P<0.05)。UPDRS<35分组血清磷酸化tau水平显著低于UPDRS≥35分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血清磷酸化tau水平与PD患者UPD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63,P=0.011)。结论 PD患者血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很可能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水平变化。方法入选53例临床确诊为很可能的AD患者为研究组,48例非AD者为对照组。记录受试者的一般临床特征,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临床痴呆评级笔盒评分(CDR-SOB)测试,并测定CRP和A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年龄较大(P<0.05),教育程度显著降低(P<0.05)。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MMSE表现较好(P<0.05),且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总分和CDR-SOB得分显著降低(P<0.05);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Aβ40和Aβ42水平显著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对于研究组患者,CRP水平降低显著预测较高的CDR-SOB得分(P=0.020 3),Aβ水平与较差的MMSE得分和CDR-SOB得分有关(P<0.05)。在对照组线性回归模型中,CRP水平与较差的MMSE得分和CDR-SOB得分有关(P<0.05),Aβ水平与较差的CDR-SOB得分有关(P<0.05)。结论很可能的AD患者CRP水平与血Aβ水平显著降低,CRP水平降低与AD患者较差的CDR-SOB得分有关,Aβ水平与较差的MMSE得分和CDR-SOB得分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与~(11)C-PIB PET/CT显示的淀粉样蛋白沉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和无痴呆健康正常对照(NC)老年人共计69例,各组均行~(11)C-PIB PET/CT显像和血浆Aβ42和Aβ40检测,勾画额叶、外侧颞叶、顶叶皮层、楔前叶/后扣带回和前扣带回5个感兴趣的区域,测量全脑和各个感兴趣区域的Aβ标准化摄取值(SUV),分析其与血浆Aβ42和Aβ40水平的相关性。采用SPSS 18.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NC、MCI和AD组Aβ42/Aβ40标准化摄取值比(SUVR)逐渐下降,~(11)C-PIB SUVR值逐渐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浆Aβ42水平、Aβ42/Aβ40与~(11)C-PIB PET显像SUVR值呈负相关(r_(Aβ42)=-0. 461,r_(Aβ42/Aβ40)=-0. 633),血浆Aβ40与~(11)C-PIB PET显像SUVR值呈正相关(r=0. 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相比,各脑区11C-PIB SUVR值逐渐升高,回归分析表明,额叶、外侧颞叶和楔前叶/后扣带回~(11)C-PIB SUVR可由血浆Aβ42/Aβ40比值预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顶叶和后扣带回的PIB结合与Aβ42/Aβ40比值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浆Aβ42/40比值可预测脑淀粉样蛋白沉积水平。~(11)C-PIB PET Aβ沉积量与血浆Aβ42/Aβ40比值作为生物标志物具有潜在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