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脊液tau蛋白和人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联合检测在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AD患者31例(AD组),血管性痴呆(VD)患者38例(VD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受试者的脑脊液tau蛋白和Aβ1~42浓度,并对比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AD组的脑脊液tau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其他组间脑脊液tau蛋白浓度无差异(P>0.05);AD组的脑脊液Aβ1~42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其他组间脑脊液Aβ1~42浓度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脑脊液tau蛋白浓度和Aβ1~42浓度,并结合头颅影像学检查排除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能对AD的早期诊断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检测的研究,探讨其对A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1例AD患者(AD组)、1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血管性痴呆组)及29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正常对照组)的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结果与血管性痴呆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患者脑脊液中磷酸化tau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血管性痴呆组患者脑脊液中磷酸化tau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检测脑脊液磷酸化tau蛋白含量可作为AD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α-突触核蛋白、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总牛磺酸(T-tau)、磷酸化牛磺酸(P-tau)、轻链蛋白(NF-L)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AD患者43例(AD组),血管性痴呆(VD)患者51例(VD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Aβ1-42、T-tau、P-tau、NF-L,应用多因素分析联合5个指标区分AD和VD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D组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T-tau、P-tau、T-tau/P-tau、NF-L水平升高,Aβ1-42水平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VD组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T-tau、P-tau、T-tau/P-tau、NF-L水平升高(P均<0.05);与VD组比较,AD组脑脊液Aβ1-42、T-tau、T-tau/P-tau 水平升高(P均<0.05).联合5个指标区分AD和VD的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88%.结论 α-突触核蛋白、Aβ1-42、T-tau、P-tau、NF-L在AD中表达升高或降低,联合检测五种指标有可能早期诊断AD及鉴别VD.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早期老年性痴呆(AD)、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脑脊液Tau蛋白与β-淀粉样蛋白浓度的变化,为早期诊断AD、VD及相互间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早期AD患者,20例早期VD患者及对照组正常人20例血清及脑脊液中的Tau蛋白和Aβ1-42的浓度。结果早期AD组患者脑脊液中的Aβ1-42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而Tau蛋白浓度分别高于早期VD组(P<0.05)和对照组(P<0.01),早期AD组患者静脉血Aβ1-42浓度显著升高,分别高于早期VD组(P<0.01)和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液、脑脊液Tau蛋白和Aβ1-42可提高早期AD与早期V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老年期痴呆临床上常见的类型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Aβ42)、总tau蛋白(t-tau)及磷酸化tau蛋白(p-tau181)在两者鉴别中的价值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关注[1,2].但早期诊断至今仍是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最佳敏感性与特异性的脑脊液标记物还不确定.本研究拟检测早期AD患者、早期VD患者及正常人脑脊液中的t-tau蛋白、p-tau181蛋白和Aβ42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其在老年期痴呆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Aβ42淀粉样蛋白、总tau蛋白及磷酸化tau的含量变化与认知功能关系。方法通过检测78例AD患者脑脊液生物标记物含量变化,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AD患者脑脊液中β42淀粉样蛋白含量下降,总tau蛋白及磷酸化tau的含量升高;p-tau及p-tau/β42与患者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其含量越高,认知功能越差。结论脑脊液中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能导致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并且p-tau越高,认知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痴呆(PDD)患者脑脊液(CSF)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同时将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和脑卒中研究所-老年性痴呆及相关性疾病协会的“很可能AD”标准的22例AD组患者与20例PDD组患者和21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无痴呆表现的心理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NC组)进行研究。结果3组CSF中tau蛋白平均浓度比较,AD组明显高于NC组(P<0.05);AD组与PDD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CSF中A1β-42平均浓度比较,AD组明显低于NC组(P<0.05),PDD组与NC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D患者CSF中tau蛋白和Aβ1-42浓度变化是其重要的实验室表现,可以作为AD的辅助诊断指标和与PDD早期鉴别诊断的可能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PD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同时,根据PD患者认知障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CI组)44例及PD痴呆(PDD组)56例,对比两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此外,将观察组患者根据治疗后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的不同分为UPDRS<35分组以及UPDRS≥35分组,对比两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并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磷酸化tau水平为(115.5±56.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79.7±40.3)pg/ml,P<0.05]。MCI组患者血清磷酸化tau水平显著低于PDD组(P<0.05)。UPDRS<35分组血清磷酸化tau水平显著低于UPDRS≥35分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血清磷酸化tau水平与PD患者UPD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63,P=0.011)。结论 PD患者血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体成分(3b/4b)受体1基因[the complement component (3b/4b) receptor 1gene,CR1]多态性与脑脊液相关蛋白的关系。方法从美国国立老年研究所组织建立的阿尔茨海默病(AD)神经影像学研究数据库中选择812例受试者,其中48例AD患者为AD组,483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为MCI组,281例正常对照(NC)者为NC组。用免疫分析试剂盒和xMAP Luminex试剂盒检测入选者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Aβ)、总tau(t-tau)蛋白和磷酸化tau(p-tau)蛋白水平。结果 AD组rs61522287位点基因突变后,GA基因型较GG基因型脑脊液Aβ42水平增加[(193.20±79.05)ng/L vs(137.90±37.28)ng/L,P=0.03762]。8个CR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可以调节AD患者脑脊液中t-tau蛋白和p-tau蛋白水平。11个CR1的SNP突变位点参与调节MCI组患者tau蛋白水平。3个CR1的SNP位点基因突变增加MCI组脑脊液中Aβ42水平。rs41274776和rs12567945位点突变同时增加NC组脑脊液中p-tau和Aβ42水平。结论本研究率先明确了CR1的SNP位点与脑脊液蛋白(Aβ42,t-tau和p-tau)之间的关系,这对未来寻找AD的早期诊断,早期筛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血浆中p-tau(181p)蛋白对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浆中p-tau(181P)蛋白对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sease,AD)临床诊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AD患者进行分层研究,并改进了实验室检测方法.选择了早期AD组患者23例[19≤简易精神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26,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1],中后期AD组患者35例(MMSE<19,CDR≥2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30例.所采集血标本置EDTA抗凝管中,低温离心取上清、加酸置低温冰箱保存.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p-tau(181P)蛋白.结果早期AD患者血浆中p-tau(181P)蛋白浓度(8.5±14.9)ng/L与健康对照组(5.7±4.3)ng/L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后期AD患者p-tau(181P)蛋白血浆浓度(18.3士20.3)ng/L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 结论改进实验室研究手段并对AD患者分层检测血中p-tau(181P)蛋白的浓度很有可能成为辅助AD临床诊断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Alzheimer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 方法 测定了70例AD、50例VD患者血清脂质代谢水平,并与50例非痴呆正常老年人进行比较. 结果 AD组和VD组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AD、VD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D组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AD 组及对照组(P<0.05);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患者血清TC、LDL-C的增高和HDL-C的下降可能和痴呆发病有关,调脂治疗可能有助于AD和VD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探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作为鉴别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辅助诊断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住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AD患者和50例VD患者进行研究,并采用MMSE量表和Mo CA量表对这10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MMSE总评分、Mo CA总评分以及细化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行为异常发生情况。结果 AD组患者的MMSE总评分、Mo CA总评分均明显低于VD组(P0.05)。AD组患者和VD组患者的MMSE量表中的即刻记忆、延迟记忆两项得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Mo CA量表中的执行功能得分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在MMSE量表、Mo CA量表的其他项目的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AD组患者和VD组患者在幻觉、睡眠障碍、焦虑恐惧等精神行为异常方面的发生率不明显(P0.05),但AD组患者在偏执和妄想、行为紊乱、攻击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VD组患者(P0.05),而VD组患者在情感障碍方面的异常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VD相对于AD而言,其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状态异常情况较轻,可利用MMSE量表和Mo CA量表对AD、VD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脑脊液铜、锌水平与老年期痴呆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铜,锌与老年期痴呆的关系。方法 对58例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和38例老年队尔蒋海默病(AD)患者及3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CSF行铜,锌浓度和蛋白检测。结果 与对照相相比,VD组和AD组CSF铜有显著性升高(P<0.01),铜/锌的异常率达62.1%和60.5%,大于铜(50%,42.1%),蛋白(41.4%,8%)和锌(3.4%,8%)的异常率。AD组CSF锌有显著性降低(P<0.05),VD组和AD组相比,铜,蛋白和锌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SF铜,锌与老年性痴呆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类疾病与铜,锌参与的免疫和代谢有关,对于该疾病的诊断,铜/锌较其他3项指标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脑脊液(CSF)中α1-抗胰蛋白酶(AT)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核心标志物和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108例,分为认知正常(CN)组34例,轻度认知障碍(MCI)组45例,AD组30例。检测CSF中α1-AT、β-淀粉样蛋白(Aβ)42,总-tau蛋白(t-tau),磷酸化(p)-tau水平。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及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SB)检测认知水平。分析各组CSF α1-AT差异及α1-AT与tau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与CN组相比,AD组与MCI组α1-AT水平显著升高(P<0.05),CN组与MCI组tau+者与tau-者相比CSF α1-AT水平显著升高(P<0.05)。CN组、MCI组与全部研究对象α1-AT水平与CSF中总-tau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 认知障碍患者中CSF α1-AT水平与CN组相比显著升高,且与总-tau蛋白呈正相关,提示其有望作为AD的新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prot einkinaseⅡ-α,CaMKⅡ-α)在Alzheimer(AD)患者海马的表达及其与过度磷酸化tau蛋白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体视学方法定量分析10例女性AD患者及年龄、性别等与之匹配的10例老年非痴呆患者(对照组)海马不同区域CaMKⅡ-α神经元数目和染色强度的差异;同时利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分析AD患者海马CA1区CaMKⅡ-α与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共存神经元的比例。结果:AD患者海马CAl区CaMKⅡ-α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残存神经元免疫反应性显著增强;此区CaMKⅡ-α和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共存比例低,仅32%过度磷酸化tau蛋白神经元同时表达CaMKⅡ-α。结论:CaMKⅡ-α的表达选择性在AD患者海马CA1区受损。CaMKⅡ-α与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共存比例提示CaMKⅡ-α可能部分参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microRNA-135a(miR-135a)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D)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价值。方法使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痴呆期AD(DAT)患者、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和表面健康受试者血清和脑脊液中miR-135a含量。结果 MCI和DAT患者血清miR-135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DAT组低于MCI组(P0.05);MCI和DAT患者脑脊液总体miR-135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DAT组低于MCI组(P0.05);且miR-135a对于早期AD的诊断价值可能优于Aβ42。结论血清miR-135a可能为AD,特别是早期AD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CRP)及其认知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纳入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3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43例,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的对照人群50例。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采集所有受试者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及CRP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受试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AD及VD组总胆固醇(T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A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VD组及对照组(P0.05);AD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VD组及对照组(P0.01),且VD组高于对照组(P0.01);AD组及VD组MMSE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AD组与V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可能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TC、HDL-C与LDL-C可能对老年期痴呆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血脂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CA1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脑低灌注模型(2VO);实验开始后1、2、3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VEGF和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区VEGF表达在1、2月时明显增高(P<0.05),3月时各组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在1月时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和3月时,模型组表达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慢性脑低灌注时VEGF表达增高可能是一种自身保护机制,磷酸化tau蛋白参与了慢性脑低灌注认知功能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山茱萸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清洁级Wistar鼠63只,随机分为青年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和山茱萸多糖组.采用D-半乳糖与Aβ联合诱导法制作A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p-tau(Ser422)及tau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在Ser422位点、Ser396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青年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p-tau(Ser422) 、p-tau(Ser396)表达增加(P<0.05),多奈哌齐和山茱萸多糖显著降低p-tau(Ser422)、p-tau(Ser396)表达(P<0.05)、提高tau蛋白表达(P<0.05).结论 山茱萸多糖可通过抑制p-tau(Ser422)、p-tau(Ser396)生成,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0.
老年痴呆患者的危险因子载脂蛋白E 4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Alzheimer病(AD)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ε4的相互关系,为AD的实验室诊断提供可能的外周生物学指标.方法我们收集了107例AD患者、68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及74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NDC).均取外周血抗凝,酚、氯仿法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检测ApoE基因型.结果AD患者中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VD及NDC组(P<0.01),而VD患者ε4等位基因频率与ND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AD患者中,ε4纯合子基因型者的发病年龄较ε4杂合子基因型者明显年轻、ε4杂合子基因型携带者的发病年龄较非ε4基因携带者明显年轻(P值均<0.05),而VD患者的发病年龄与是否携带ε4等位基因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还发现3例携有ApoEε4/4基因型的家族性痴呆患者.结论ApoEε4与AD密切相关,是AD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