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眼科针灸文献处方用穴分析沈尔安,崔锦裕为了探讨现代针灸处方用穴的基本规律,对建国以来有关医学期刊的临床针灸文献进行分析,其中以80年代后的文献为主,共选出5733篇,将其全部病证的处方用穴,摘录后逐一编码并输入电子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通过用Fox...  相似文献   

2.
50种病证针灸最常用穴位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现代针灸处方用穴的基本规律,我们以建国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医学期刊的临床针灸文献为研究对象,共选出文献5733篇,将其全部病证的处方用穴,逐一编码并输入电子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通过用FoxBase语言编制的相应程序,进行统计分析,现将50种病证的针灸最常用穴位统计结果报道如下,供临床选穴或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古代女科针灸文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群晖 《中国针灸》1996,16(1):52-54
笔者考查了清以前的记载有关内容较多的81部中医著作,从女科针灸的病证种类、取穴处方、刺灸法及禁忌等方面,对其发展源流及特点进行了探讨,从中可知:①古代针灸治疗女科病证的范围广泛;②治疗所涉及的腧穴甚多(131个),但以任、肾、脾、胃、肝等经脉的腧穴为常用;③针灸处方由单穴向多穴组成演变,共有230余首多穴处方;④方后较少言及具体利灸法;⑤刺灸禁忌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临床治疗相关针灸歌赋中腰部病证的治疗用穴规律,以指导腰部病证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治疗类相关的17首针灸歌赋,建立了"临床治疗相关的针灸歌赋数据库",以"腰"为检索词进行病位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数据库纳入的针灸治疗相关的歌赋中,涉及腰部病证治疗的歌赋为13首,涉及处方36张,去其重复,共有处方30张,涉及穴位31个(58穴次,包括1个经外奇穴),涉及经脉11条,涉及病证名称主要为腰痛、腰腿痛、腰痠、腰背痛、少腹痛连及腰部、腰软等。结论:在临床治疗相关的针灸歌赋中,腰部病证针灸用穴有循经取穴、远道取穴、阳经取穴的特点;环跳、委中、足三里为治疗腰部病证的常用穴,并可根据不同兼证辨证选用肾俞、昆仑、身柱、水沟、风市、行间、大都、地五会等穴。  相似文献   

5.
总结针灸古代文献中窦汉卿针灸处方特点和规律,为研究窦汉卿学术思想以及现代针灸临床提供参考。对窦氏针灸处方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录入,建立窦汉卿针灸处方数据库,对处方中的腧穴进行频次分析,并采用Apriori算法分析处方用穴规律。共收录窦汉卿针灸处方446个,针灸处方最多用穴12个。治疗病种以内科病症、头面躯体痛症及五官科病症最多。窦汉卿所有处方中总共用穴205个,包括25个奇穴。窦汉卿针灸处方中关联程度较强的穴对有7组,分别为合谷-足三里、足三里-中脘、合谷-曲池、合谷-委中、曲池-肩井、委中-曲池和委中-足三里。选穴原则以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为主;配穴方法以上下配穴、本经配穴和表里经配穴为主;注重刺灸法与腧穴的配合,注重针刺顺序。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取穴规律现代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孙丽丽  王欣  张丰聪 《中医杂志》2012,53(12):1051-1054
目的 总结现代文献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取穴规律.方法 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1979-2011年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频数、百分数对针灸治疗失眠常用穴位、所用穴的十四经分布及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特定穴应用情况及处方用穴特点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纳入文献192篇,用穴112个.常用穴位为神门、三阴交、百会、足三里、太冲;使用穴位数较多的经脉主要有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任脉、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分部取穴主要以头颈部和下肢为主;特定穴选用最多的是五输穴,其次是原穴和背俞穴;以多穴处方为主,双穴处方的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并注重头部选穴.结论 现代针灸治疗失眠取穴注重循经取穴及特定穴的选用,取穴部位多集中在头颈部和下肢,并结合中医理论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7.
针灸处方选配穴方法多种多样,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方能提高疗效。本文综合有关针灸文献,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提出针灸处方选配穴十三法,初步探讨了十三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及内在联系,期冀对指导针灸选配穴位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8.
提炼并分析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纳入有明确选穴的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发现高脂血症针灸处方的选穴以特定穴为主,选穴频次居于前5位的依次为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和天枢;高脂血症针灸处方的用经包括10条经脉,选用经脉频次较高的为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高脂血症的针灸处方以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的特定穴为主.高脂血症的针灸处方体现了“从脾论治、循脾胃经取穴、远近结合”“调整脏腑虚实、辨证取穴、前后结合”和“辨症取穴”的选穴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经穴应用规律。方法:对1966年至2020年在CNKI、VIP、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用针灸或以针灸联合其他疗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文献进行检索,收集有用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现代文献中治疗本病的经穴运用特点及其规律。结果:共纳入有用文献76条,涉及64个经穴,腧穴应用频次共计493次,提取出76条处方,单穴处方7条,配穴处方69条,拆分出配穴1039对。三阴交、关元、气海为应用频次前3的经穴,三阴交又为配穴处方的核心节点,其次为血海、隐白,大敦-中极、太溪-命门、大敦-地机、地机-命门、大敦加地机加中极-命门加太溪、大敦-太溪、大敦-命门、地机-中极、命门-中极为具有强链接关系的腧穴配伍,聚类分析可将高频用穴分为四类。结论: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为配穴处方,可以三阴交、血海、隐白为基础用穴,选取关联度最强的腧穴配伍形式进行辨证加减,并结合关元、气海等局部高频用穴,从治血、治气、补肾等治则入手,局部选穴与远处取穴相互结合,使针灸处方更加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临床上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有关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文章,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选穴规律。结果:纳入116篇文献,针灸处方146首选穴73个总频次819次。所用腧穴归属足三阳经及督脉为主,且督脉及足少阳胆经腧穴配伍较为常见;腧穴当中,风池运用累积频次最高;颈夹脊风池、风池百会、天柱风池配伍最为常见;特定穴以八脉交会穴及原穴的频次最为高。结论: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选穴、配伍方面有相当的规律性,对于指导临床及相关针灸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借鉴网络药理学思路挖掘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核心用穴,预测核心用穴治疗DGP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2020年1月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DGP的所有文献,运用Excel软件建立针灸治疗DGP的腧穴处方及影响因子指标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腧穴相关数据进行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用穴规律。方法收集1997-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相关文献,严格依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建立处方数据库,从腧穴选用、腧穴配伍、部位归属、经络归属等方面对用穴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83篇,针灸处方390条,腧穴以廉泉、风池、金津、玉液、翳风使用频次最高,高频腧穴间的相互组合是常见配伍形式,腧穴分布以头面颈项部为主;所选腧穴经穴、非经穴占比分别为73.78%、26.22%,经穴遍布十四经,以足少阳胆经、任脉、督脉最为常用。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以局部选穴为主,配合远端选穴;优先选用廉泉、风池、金津、玉液等高频次腧穴进行处方配伍;重视阳经腧穴的运用,并辅以针对性强的非经穴。  相似文献   

13.
针灸处方配穴规律初探郭玉琴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针灸教研室(厦门361005)针灸处方,即针灸临床治疗的用穴方案,包括单穴处方和配穴处方。单穴处方是指用针灸治疗疾病时,针对某一病证只用1个腧穴进行针刺或艾灸的用穴方案;配穴处方是指用针灸治疗疾病时,针对...  相似文献   

14.
刘占文  张翠红  纪军  洪珏 《河南中医》2016,(12):2096-2098
目的:分析针灸歌赋中"心病"治疗的用穴规律。方法:选择治疗疾病相关的17首针灸歌赋,建立了"临床治疗相关的针灸歌赋数据库",以"心"为检索词,利用"疾病名称"字段进行数据检索,根据检索所得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在针灸治疗相关的歌赋中,与"心病"治疗相关的歌赋12首,涉及处方26张,去其重复,共有处方22张,涉及穴位24个(34穴次,包括一个经外奇穴),涉及经脉11条,涉及病证名称主要有心痛、心胸热、肾气冲心、心悸、心痛翻胃、心胆虚、烦心等。结论:针灸治疗"心病"的用穴,有循经取穴、远道取穴、阴经取穴为主的特点;通里、少海、大陵、少冲、劳宫、心俞、足三里组合应用,可作为治疗现代心脏病的基础取穴。  相似文献   

15.
近十余年针灸治疗呃逆之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怡 《吉林中医药》2002,22(3):57-58
呃道是临床常见的病证。运用针灸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疗效。近些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呃逆的论述增多,不论在处方选穴方面,还是在手段方法上,都有创新。现将近十余年治疗呃逆的进展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挖掘古籍《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的选穴规律.方法:利用《中华医典》第5版检索《普济方·针灸门》中治疗不孕症的针灸处方,分析处方数据中穴位的使用频率、特点、归经和刺灸方法.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条文60条,穴位30个,共计用穴频次65次.其中,单穴处方最多,频次为56次,占比93.33%;特定穴17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选穴用经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英文主要数据库,整理近20年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其处方,归纳选穴用经规律。结果: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选穴排名前5位的穴位是中极、三阴交、关元、膀胱俞、次髎。结论:取穴部以腹背为主;经脉使用以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主;重用特定穴,尤以背俞穴、募穴为要。  相似文献   

18.
程艳婷  王艳珍  路晓红 《陕西中医》2011,32(9):1194-1196
对近十年有关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的RCT文献予以总结,对针灸处方选穴规律及与针灸相关的干预措施进行探讨,以期对IBD的进一步临床和实验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现代文献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穴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1979~2013年2月中国知网(CNKI)中国内有关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将纳入文献中腧穴分类整理,设计资料提取表,运用频数、百分数对文献中相关腧穴的归经、分布部位、特定穴应用及处方用穴特点进行统计描述。结果:纳入文献125篇,用穴115个。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夹脊穴、大椎、肾俞、命门、腰阳关、至阳、脊中、身柱、腰俞、中枢;使用腧穴数最多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使用频次最高的经脉是督脉;分部取穴主要以背腰部为主;特定穴选用最多的依次是五输穴及背俞穴。结论:现代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穴注重局部取穴、循经取穴及特定穴的选用,但遵循辨证取穴之临床研究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贝尔面瘫RCT文献的用穴特点和规律。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贝尔面瘫RCT文献基础上,建立针灸治疗贝尔面瘫RCT文献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贝尔面瘫RCT文献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结果:分析发现针灸治疗贝尔面瘫中,手足阳明经穴选用最多,重视局部穴位,配合远端选穴,地仓穴为使用频次最多经穴,交会穴、五输穴、下合穴等特定穴运用广泛。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贝尔面瘫RCT文献分析发现,循经取穴是针灸治疗贝尔面瘫的重要原则,特定穴的运用是针灸处方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