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秋月 《海南医学》2003,14(5):54-54
目的:探讨用小儿头皮静脉针进行骨髓穿刺的方法及操作体会。方法:对42例血液病患儿应用小儿头皮静脉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结果:一次穿刺成功者为38例,占90.5%,两次穿刺成功者为4例,占9.5%。结论:用小儿头皮静脉针进行胸骨穿刺较之传统骨髓穿刺法不但一次成功率高、取材好,而且还具有痛苦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操作不成功的原因主要为穿刺针刺入的深浅度未掌握好或针头被骨屑堵塞。  相似文献   

2.
应用小儿头皮针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的可行性。方法将需进行骨髓穿刺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骨髓穿刺术,对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取材满意率、操作时间、患儿疼痛时间、家人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人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取材满意率对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操作时间、患儿疼痛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操作快、易掌握、一次性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头皮针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头皮针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患儿应用7~9号头皮针进行胸骨穿刺术。结果72例患儿均穿刺成功,其中1次穿刺成功68例,2次穿刺成功4例。整个手术时间仅3~5min,患儿痛苦小,无一例发生意外及感染。骨髓标本均取材满意。结论应用头皮针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优于传统穿刺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头皮针在小儿胸骨骨髓穿刺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就诊、需骨髓检查的患儿60例。采用8号头皮针接10ml注射空管作穿刺针,首选胸骨为穿刺部位,以此作为实验组。对照组60例患儿行传统小儿骨髓穿刺。结果实验组1次性成功率为95.0%,总成功率为98.3%,对照组1次性成功率为83.3%,总成功率为93.3%,两组均无意外或感染发生。两组1次性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具有1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易被患儿家属接受、创面小、疼痛少、安全性大、容易操作、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 ]探讨小儿行胸骨骨髓穿刺时用头皮针代替传统骨髓穿刺针的优点 .[病例报告 ]用头皮针从 36例小儿胸骨中获取骨髓液 .[讨论 ]用头皮针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的方法简单、安全、成功率高 .  相似文献   

6.
探讨头皮外代替传统骨穿针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方法的效果。通过比较头皮针行胸骨穿刺与传统的骨髓穿刺的成功率、取材满意率、疼痛时间。发现头皮针行胸骨穿刺组的成功率、取材满意率均为100%,疼痛时间0.38±3.3小时,而骨髓穿刺组的成功率88。5%,取材满意率88%,疼痛时间1.02±23.05小时。两组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骨髓穿刺多采用髂骨、胫骨、脊柱棘突、胸骨等部位。均应用传统的骨髓穿刺针进行穿刺。由于儿科患几年龄小,骨面窄小,胸骨较薄,用传统穿刺针在操作上有一定困难和危险性。我们根据儿科特点,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即用7号注射针头代替骨髓穿刺针行胸骨穿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共穿刺35例,年龄为1岁以下3例,1~3岁22例,3~7岁7例,>7岁3例。其中2例14岁患儿因穿刺针阻塞没有抽出骨髓液,改  相似文献   

8.
徐钦钰 《华夏医学》2006,19(6):1074-1074
我科自1992年以来,采用7号头皮针进行小儿骨髓穿刺,代替传统的骨髓穿刺,取得了满意效果,病例最大的12岁,最小的1个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穿刺针的选择选用7号头皮静脉穿刺针为宜。1.2穿刺部位可选择胸骨、腰椎棘突。1.3穿刺方法胸骨穿刺时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胸骨,选胸骨正中线第二肋间水平(腰椎棘突穿刺时患儿取侧卧位,屈颈屈膝,选第3或第4腰椎棘突正中)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用7号头皮静脉穿刺针垂直进针或针尖向头部与骨面成30~45度角进针(腰椎棘突则垂直进针)直到有明显的突破感为止,针体已固定在胸骨(腰椎棘突)上,连接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小儿头皮针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的效果。方法 对45例应用小儿头皮针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回顾性分析。结果 1次穿刺成功42例(93.3%),2次穿刺成功3例(6.7%)。45例中无1例发生意外及局部感染。结论 用小儿头皮针进行胸骨骨髓穿刺优于传统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0.
儿科传统骨髓穿刺多用骨穿针在髂骨后嵴穿刺(6个月小儿多用胫骨上端内侧)。该方法患儿痛苦大,且针柄长、粗、笨,深浅不宜掌握、不宜固定,骨髓液易稀释、凝固,成功率低。我科自1998年12月以来采用7号针头连接的5ml一次性注射器代替传统方法作小儿胸骨骨髓穿刺,至今已进行了66例次,无1例发生意外及局部感染,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探讨相关改进措施。方法:对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儿科静脉输液患儿300例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并制定相关改进措施。结果:300例患儿中,头皮静脉穿刺不成功63例(21.00%),其中患儿因素42.86%、操作者因素30.16%、家属因素17.46%、环境因素9.52%。结论: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较多,临床应提高静脉穿刺技巧,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皮针在腰穿、骨穿中的应用。腰椎穿刺术和骨髓穿刺术是儿科常用的诊疗技术,我们临床工作中用头皮针代替腰椎穿刺针及骨髓穿刺针进行穿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我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门诊输液患儿2068例,其中对新生儿至3岁患儿采用的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方法给予分析总结,小儿头皮静脉血管丰富,皮下脂肪较薄,血管清晰表淺,易于固定,且采用合理科学的操作步驟,保证抢救治疗顺利进行,从而减轻患儿痛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结果:624例新生儿至3岁患儿头皮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达95%。结论: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从操作者的心理素质,熟练的技术,及操作环境,血管的选择,同时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及穿刺后的护理至关重要,从而改善护患关系,营造和谐的就诊氛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小儿头皮静脉留针的穿刺技巧,增加穿刺精准度与留针时间.方法:将该院儿科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6例需进行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并观察96例患儿的留针成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96例实施头皮静脉留针治疗的患儿,成功穿刺93例;穿刺成功率为96.87%,96例患儿家长满意91例,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94.79%.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难度较大,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为小儿头皮穿刺的技巧,能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二次穿刺的痛苦,同时也有效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5.
骨髓穿刺是儿科临床常用的诊疗技术,而传统的骨髓穿刺步骤繁琐,因穿刺点不宜固定:成功率低,致使患儿及其家长难以接受。我科2000年1月-2004年6月采用小儿胸骨骨髓穿刺法为25例患儿进行穿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儿骨穿传统法与改良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骨穿传统法与改良法的比较姜淑华,张宝林,吴福玲(滨州地区中心医院,惠民县城251700附属医院小儿科)骨髓穿刺是儿科常用的诊断技术之一,目前有传统骨髓穿刺和改良骨髓穿刺两种方法。传统法系用16号骨穿针进行穿刺;改良法则使用头皮针或腰穿针穿刺。现将...  相似文献   

17.
吉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9):248-248,273
静脉输液是目前儿科重要的治疗途径和方法,而临床上3岁以前的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因此,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儿科的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我院急诊儿科输液室2010年1月—3月共有3 518例患儿输液,其中,头皮静脉输液者1 035例,一次穿刺成功983例,绝大部分能够一针见血。就此,笔者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改良小儿头皮针固定在临床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79例我院自2015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收治的门诊输液患儿,其中有38例患儿实施普通固定,有41例患儿实施改良小儿头皮针固定。汇总两组患儿的穿刺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改良小儿头皮针固定组患儿的皮下滚针次数比对照组少,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传统输液针固定,改良小儿头皮针固定的穿刺效果更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小儿胸骨穿刺100例次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穿刺是诊断小儿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传统的取材方法多采用髂前或髂后上棘作为穿刺点。此方法存在需局部麻醉,损伤较大,骨髓液易凝固等缺点。我院自1994年10月以来,采用胸骨穿刺术检查小儿骨髓100例次,现介绍如下。l对象和方法1.l胸骨穿刺对象:共100例次,男72例,女28例;年龄4个月~13岁;穿刺后得到确诊;其中急淋白血病48例次,急非淋白血病18例次,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次,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次,恶性淋巴瘤9例次,其他5例次。1.2胸骨穿刺方法:患儿取仰卧位,胸骨完全暴露,操作者立于患儿右侧,选…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和主要的治疗方法,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是衡量儿科护士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在实施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患儿应用相应有效的、合理的操作方法,并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才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和减少护患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