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 cAg)醇免检测试剂用于血液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同时用抗HCV抗体和HCV cAg酶免检测试剂平行筛查血液,对HCV抗体阴性样本用Chiron Procleixa TMA系统检测HCV RNA.结果 1 762份无偿献血者样本中,抗HCV阳性12份(0.68%),HCV cAg阳性10份(0.57%),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抗HCV及HCV cAg同时阳性4份(0.23%).1 750份抗HCV阴性样本中,其中HCV cAg阳性样本6份,HCV RNA全为阴性.结论 在血液筛查中增加HCV cAg检测,对降低HCV的输血传播危险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HCV抗体(HCV—Ab)阳性标本和200例HCV—Ab阴性标本进行HCV—cAg测定,同时采用核酸扩增进行HCV—RNA对照测定。结果20例HCV—Ab检测阳性的标本中HCV—cAg阳性8例,200例HCV—Ab检测阴性的标本中HCV.cAg阳性3例;以HCV—RNA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为对照,HCV—cAg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为88.3%,特异性为99.5%。结论HCV—cAgELISA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HCV—Ab和HCV—cAg联合检测可起到互补作用,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136例精神分裂症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政雄  罗明强 《新医学》1997,28(4):179-180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方法:符合CCMD-2标准的精神分裂症136例,在入院1周内完成EPQ、EPRS、SANS、SAPS等量表和自制调查表的评定,以IHA法测得弓形虫抗体阳性18例。结果:①本组病人弓形虫感染率为13.2%;②弓形虫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一般资料背景资料、临床特点等的对比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③两组病人病前的性格倾向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弓形虫感染率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较  相似文献   

5.
HCV抗体检测临界值附近样本传播HCV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尽可能低的消耗,达到HCV感染早期诊断,尽量缩短ELISA HCV抗体检测的“窗口期”,防止和减少经输血传播丙型肝炎的风险。方法采集初次检测抗-HCV(S/CO)样本测定值/临界值0.40~0.99的样本310份,采用“HCV抗体分片段酶联免疫确认试剂盒”进行补充旁证检测,对检测阳性及可疑阳性样本再进行HCV—PCR和RIBA及HCV—cAg检测。结果310份样本共检出单片段阳性样本25份,2个片段以上阳性样本3份,共计28份。HCV—PCR阳性3份,HCV—cAg阳性4份,RIBA检测3个条带阳性2份,1个条带阳性22份。28份样本中,抗-HCV分片段、PCR、HCV—cAg以及RIBA共同阳性1份,HCV—cAg与PCR共同阳性2份,HCV—cAg和RIBA共同1份。结论加强对抗-HCV检测阴性高值样本的重视,尽量缩短ELISA—HCV抗体检测“窗口期”。  相似文献   

6.
用间接血凝法对1354例健康成人及住院病人进行血清弓形虫抗体测定,阳性检出率2.29%。提示对本地区人群弓形虫感染必须引起重视。值得指出,在合格献血员中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2.59%,对其血液的安全性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系列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孕早期孕妇弓形虫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83例妊娠早期(第6~12周)妇女血清中弓形虫抗体IgG和IgM,于2~3周后再采集IgG或IgM阳性受检者血清定量检测IgG并比较IgG滴度变化;如果IgG滴度变化小于30%或阴性于2周后再采集标本定量检测IgG。[结果]1928例IgG-和IgM-,未感染弓形虫,属易感人群;其余受检者按计划再采集血清定量检测IgG。在27例IgG-和IgM+的受检者中,检出11例IgG抗体阳性,为近期原发感染;其余16例未检出IgG抗体,IgM为假阳性,未感染弓形虫,属易感人群。83例IgG+和IgM-受检者中,检出1例IgG抗体滴度升高〉30%,但未产生IgM,属近期活动性感染;其余82例IgG抗体滴度没有明显变化,属既往感染。45例IgG+和IgM+受检者中,其中14例IgG抗体滴度升高〉30%,属近期活动性感染;其余31例IgG抗体滴度没有明显变化,属既往感染,但IgM持续存在。弓形虫感染率为6.67%,其中既往感染113例,近期活动性感染26例。[结论]综合系列血清弓形虫抗体IgG与IgM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孕早期妇女弓形虫的感染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本地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临床感染现状,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1999-2001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病人共获取泌尿生殖道标本9767份,其中男性标本2304份,女性标本7463份。培养法检测淋病奈瑟菌和解脲支原体,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或男性急性尿道炎患用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法检测淋病奈瑟菌。结果 1999-2001年共计检测标本9767份,男性2304份,三种病原体阳性共1155份,检出阳性率为50.1%;女性7463份,三种病原体阳性共2353份,检出阳性率为31.5%。三种病原体在1999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33.5%,2000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34.8%,2001年感染的阳性检出率达到39.2%。在3年中淋病奈瑟菌总的阳性率为13.5%,沙眼衣原体阳性检出率为14%,解脲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24%。在3508份阳性标本中,患年龄分布<20岁92例,占2.6%;20-30岁1298例,占37%;30-40岁1789例,占51%;>40岁329例,占9.4%。结论 男性在门诊直接用脓液涂片革兰染色,阳性检出率可达90%以上,无需再做细菌培养,而女性淋病患,细菌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阳性检出率不仅明显高于涂片革兰染色法,而且结合临床有较明确的诊断价值。性病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群,男性主要是淋球菌感染,女性多见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单一感染,女性较男性易发生混合感染。提示泌尿生殖道感染病人,仍应重视对这三种病原的检出,及时诊断和治疗由这些病菌引起的性病,防止性传播疾病的扩散。  相似文献   

9.
孕产妇四种病原体感染血清学筛查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正常孕妇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Torch)感染血清学筛查的意义,妊娠伴胚胎停止发育及产史不良与Torch感染的关系。方法 间接荧光法检测血清Torch—IgG抗体和酶免疫捕获法检测Torch—IgM抗体。303例孕妇、27例妊娠伴胚胎停育及192例产史不良妇女进行了弓形虫血清学筛查,进行风疹病毒血清学筛查的分别278,30和214例,巨细胞病毒(CMV)筛查的分别为280,31和228例,单纯疱疹病毒(HSV)筛查的分别为236,25和168例。结果 孕妇、妊娠伴胚胎停育和产史不良妇女血清弓形虫IgG/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0.33%,0/0,1.04%/0;风疹病毒IgG/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2%/1.4%,96.7%/0,98.6%/0;CMV—IgG/IgM阳性率分别为88.6%/1.1%,87.1%/0,91.2%/0;HSV—IgG/IgM阳性率分别为93.2%/1.3%,88.0%/0,94.6%/0。外院Torch—IgM抗体阳性的31份孕妇血清标本仅确认1份为真正阳性。结论 孕妇弓形虫感染率低,常规筛查的价值需要探讨。妊娠前确定风疹的免疫状态对孕妇风疹筛查意义重大。孕妇CMV血清学筛查方案需要进一步研究。初筛Torch—IgM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应当复查和确认,以避免假阳性。未发现妊娠伴胚胎停止发育以及产史不良与Torch感染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试剂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 研制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HCV cAg)ELISA检测试剂 ,用于诊断早期丙型肝炎。方法 用基因工程表达的HCV cAg ,免疫Balb/c小鼠 ,制备抗HCV cAg单克隆抗体 ,建立检测HCV cAg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以此检测 12 5份抗 HCV、抗 HIV、抗 TP阴性 ,但单项ALT高的献血者血浆。结果  12 5份单项ALT高的献血者血浆中检出 9份HCV cAg阳性。结论 HCV cAg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 ,有望用于早期丙型肝炎诊断。  相似文献   

11.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登革IgG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凤屏  文建华 《疾病监测》1996,11(10):368-371
1995年广东省番禺等市发生登革热流行,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58份待测登革IgG的标本,38份阳性,阳性率65.52%(38/58);检测疑似登革热患者早期血标本51份,用C6/36细胞分离出28株登革I型病毒,阳性率54.90%(28/51),证实本次流行是登革I型病毒所引起,二者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sup2/sup=1.28,P0.05)。IgG最早检出于发病后第三天,一周后达高峰,患者血清中各型登革lgG呈高度交叉反应,不能分型,其平均几何滴度在1:100以上。此外,1FA检测确诊登革病人血清9份.Iga阳性率为100%,滴度范围为1:160~1:1280;检测非登革血清336份,滴度1:40有15份,1:80有1份,阳性率为4.76%。此法检测登革IgG,方法简单、敏感、快速、经济。结果表明:病后一周取检,IgG抗体滴度达1:80以上,对诊断为登革热感染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监利县1991~1994年炭疽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力  山建国 《疾病监测》1996,11(7):249-251
本文报告湖北省炭疽嘘测点监利县19911994年炭疽流行街学调查及补环境病原学监测。监利县这几年共发生3起炭疽流行。19例病人,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为0.35/10万,年均病死率为10.53%。流行季节在6、7、8月份,其中7月份最高,占57.89%。感染方武以剖杀病死畜、加工等直接接触,占84.21%。传染源为病死的牛。在采集各类标本84份中分离出炭疽杆菌9株, 检出率为10.71%。  相似文献   

13.
李玉慧  刘新凤 《疾病监测》1996,11(4):125-127
我们于1992-1994年对甘肃省部分地区、城乡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进行了血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HBV感染率为52.30%,HBsAg用性率为7.50% 抗-HBC阳性率为44.80%,抗-HBs阳性率为36.65%。HBV感染各地分布不均,城乡差异显著,并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双亲携带HBsAg状况与子女HBsAg用性率密切相关。HBsAg阳性者分布呈明显家庭集聚性,186例HBsAg阳性者中HBsAg阳性69人。HBsAg和抗-HBs,同时用性有12例。  相似文献   

14.
2002—2005年金华市ToRCH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轶  王苏华  胡少龙 《疾病监测》2006,21(7):353-356
目的探讨2002 ̄2005年金华市ToRCH感染的疫情动态,为防止ToRCH感染率进一步提高,制定可行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金华市过去4年的ToRCH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2 ̄2005年共检测ToRCH5191例,阳性615例,阳性率为11.85%,以HSV(I、II)和Tox感染为主,分别占Torch阳性结果的48.46%(298/615)和28.78%(177/615),其中HSV-IgM的阳性率分别为3.85%、5.56%、6.08%、6.51%,阳性率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P<0.05。Tox-IgM阳性率分别为1.87%、2.82%、3.73%、4.28%,阳性率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P<0.01。结论防止HSV,TOX感染率进一步提高是工作的重点,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是预防ToRCH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温州市碘缺乏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永强  张孝和  陈祎 《疾病监测》2005,20(11):612-614
目的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后,了解和掌握温州市碘缺乏病流行情况,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为完善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范围内抽取7个县(市、区),每个县抽取东西南北中5个乡(镇),每个乡(镇)中心小学抽取8~10岁3个班学生,每班抽取12份尿样,男女各半;各县至少抽取9个乡36个村288户居民食用盐。结果温州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95%,尿碘中位数为206.17滋g/L,≥100滋g/L的占86.76%,碘盐覆盖率为84.7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0.34%。结论温州市碘缺乏病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已符合消除标准,但碘盐指标偏低,仍应加大碘缺乏病危害宣传力度,提高合格碘盐的覆盖率。坚持长期食用合格碘盐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葡萄球菌16~23s rRNA间隔区序列特征的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分析鉴定方法,以快速鉴定葡萄球菌菌种。方法:在葡萄球菌16s rRNA 3′端和23s rRNA5′端分别设计上、下游引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扩增各个实验菌株的16~23s rRNA间隔区序列。然后分析各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以确定各个菌种熔解曲线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15株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设计的引物对成功地扩增了葡萄球菌所有实验菌株,对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可初步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以VITEK2鉴定结果为标准,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分析法鉴定菌种的准确率为67%(10/15).整个实验可在1h内完成。结论: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分析法有望成为临床实验室快速鉴定葡萄球菌菌种的新方法。[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7.
一起由腺病毒3型引起的儿童咽结合膜热暴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腺病毒3型引起的咽结合膜热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和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幼儿园发生的咽结合膜热暴发病例进行发病经过和传播因素的调查,采集患者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核酸鉴定,采集血清进行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自2004年6月21日~7月19日,幼儿园349名幼儿中共有258人发病,罹患率73.9%。病例分布在不同年级、班别间无差别。流行曲线呈单峰型。在日托幼儿中,参加游泳幼儿的罹患率明显高于未参加游泳的幼儿(X2=28.96,P<0.001),且随游泳次数的增多,罹患率升高。实验室结果,用PCR检测27例病人的咽拭子标本,10份腺病毒基因阳性(37.0%),其中6份进行了基因序列测定,并对获得的基因序列(290bp)进行分析,显示与腺病毒3型同源性达97%,可认为PCR扩增物为3型腺病毒。同时还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I型副流感病毒等其它病原体。结论此次疫情主要的病原体是腺病毒3型,幼儿主要通过在幼儿园游泳池戏水以及接触传播的途径引起咽结合膜热暴发,同时合并其它多种病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选择消化道脱污染对烫伤大鼠白细胞介素-18及相关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量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组织IL-18、IFN-γ、FasL mRNA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IFN-γ蛋白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烫伤组织IL-18 mRNA表达较伤前值即有显著升高,8h达高峰,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烫伤后组织IFN-γ mRNA表达开始增加,伤后8h达高峰、肠、肺组织IFN-γ水平与基因表达趋势基本一致,未致伤动物肠、肺可表达少量FasL mRNA,烫伤可使其表达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组织IL-18 mRNA表达与IFN-γ mRNA、IFN-γ水平、FasL mRNA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肠、肺组织IL-18 mRNA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著增多,并呈一逐渐升高的趋势,创伤后组织IL-18 mRNA基因表达对IFN-γ、FasL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SOD预治疗后可不同程度抑制IL-18及相关介质表达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一周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Hp阳性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20 mg,2次/天),左氧氟沙星(200mg,2次/天),阿莫西林(1000 mg,2 次/天),治疗7天。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2次/天)和克拉霉素(250 mg,2次/天),阿莫西林(1000 mg,2次/天),治疗7天;溃疡患者继用奥美拉唑20 mg,1 次/天,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Hp,观察症状缓解率、Hp根除率、溃疡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Hp根除率、溃疡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6%、90.2% 、90.2% 、4.8% 和88.1% 、85.7% 、92.9% 、4.8%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一周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可被作为根除Hp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唐泓  郭建锋 《疾病监测》1996,11(3):89-93
为了解北京市2~14岁健康儿童TWAR既往感染的状况及肺炎患儿TWAR急性感染的发病率,自1994年11月,我们应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F),对北京市城区508名,郊区450名2~14岁健康儿童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在同期对住院的97例2~14岁肺炎儿童进行TWAR的研究。结果表明,健康儿童中TWAR感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3~14岁可达13%。儿童时期阳性率与性别无差异。肺炎患儿既感染阳性率与健康同年龄儿童无明显差异。97例肺炎患7例诊断为急性TWAR感染,占72.2%.9~12岁发病率最高。并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