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方法,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方法,6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疼痛评分及综合疗效评定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比颈椎牵引方法能更好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联合核酪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中度、重度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联合核酪双侧定喘穴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疗程1年。观察2组患者1年内COPD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并于治疗前后采用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呼吸困难分级量表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呼吸困难程度的评估。【结果】1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后,治疗组的MRC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MRC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呼吸困难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核酪穴位注射治疗中重度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及中频、红外线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及中频、红外线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周日休息,共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情况。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比较2组的复发率。【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39/42),对照组为73.81%(31/4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JO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IL-6、TNF-α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95例)和治疗组(95例);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JO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临床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76.84%(73/95),94.74%(90/95);治疗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分别为(15.60±2.13)分,(18.42±2.95)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6%(5/95),7.37%(7/9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腰腿部症状体征,提高腰部运动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刺络药物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刺络药物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评分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3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40/45),对照组为71.11%(32/45),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田中靖久颈椎病评分量表的各项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药物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在缓解疼痛和麻木不适及改善肢体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7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活血止痛软胶囊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TrP)处的浮针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传统针灸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日本骨科医师协会(JOA)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各时间点,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晕针、断针、滞针、皮下出血或血肿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浮针疗法与传统针灸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浮针疗效优于传统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齐刺法结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腰椎牵引并结合齐刺法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腰椎牵引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应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量表评定,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的JOA评分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齐刺结合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腰部症状、体征及功能情况,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腰椎牵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治疗仪与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仪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非甾体抗炎药及肌肉松弛剂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封包与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仪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及肌肉松弛剂治疗,2组均在治疗1周、4周、12周、24周后进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法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1)治疗1周、4周、12周、24周后,2组患者JOA下腰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各个阶段对JOA下腰痛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JOA下腰痛评分分析疗效,观察组的近期(治疗1周和4周后)疗效和远期(治疗12周和24周后)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治疗仪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仪,辅助非甾体抗炎药及肌肉松弛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非甾体抗炎药及肌肉松弛剂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探穴针法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Dsn E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推拿加小针刀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加探穴针治疗,均每周治疗2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及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VAS、NDI、SF-36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NDI、SF-36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4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愈显率为73.33%,对照组为5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推拿结合探穴针法治疗Dsn ES较针刺疗法能够更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肢体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健腰通络方联合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手术指征的风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PEL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腰通络方治疗,疗程为14 d,并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4 d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疾患评分的变化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评价2组患者改良MacNab疗效。【结果】(1)术后1 d、14 d和3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在术后14 d和3个月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和对JOA评分的提高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后1 d的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治疗组改良MacNab疗效的优良率为96.0%(48/50),对照组为94.0%(47/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腰通络方联合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近期疗效确切,既有健腰通络祛痹之功效,又能快速缓解神经压迫,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和按摩手法的中医特色疗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加中药离子导入和按摩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腺苷钴胺肌肉注射加塞来昔布口服,两组治疗方案均为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疼痛、腰椎功能改善、腰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为77.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日本矫形学会(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JOA评分方面,治疗组自觉症状与日常活动两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体征与膀胱功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穴位注射为主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按摩手法相结合的中医特色疗法能够减轻LDH患者的疼痛,改善肢体功能,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168-2173
【目的】观察温针傍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温针傍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JO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为100.00%(36/36),对照组为77.78%(28/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7.22%(35/36),对照组为80.56%(29/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傍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气滞血瘀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旨在观察穴位贴敷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以期为临床运用提供指导.方法 将2014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1个月后将两组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VAS评分和JOA评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加快疼痛缓解、改善腰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伴发腹胀便秘的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患者给予通便承气方药贴贴敷于神阙、天枢、足三里等穴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乳果糖口服治疗,至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通便为止,疗程不超过5 d。观察2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72 h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9.1%(41/46),对照组为79.5%(35/44),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4 h和48 h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通便承气方穴位贴敷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腹胀便秘,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腹胀、便秘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瘀调神针法联合神经电刺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4例。治疗组采取通瘀调神针法联合神经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取穴位注射治疗,均治疗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生活质量评分(SF-36)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为76.9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瘀调神针法联合神经电刺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明显提升疗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174-2179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评分(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FDIP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FDIP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DI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FDIS评分方面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73.3%(22/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部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生活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双蚁祛湿通络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4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双蚁祛湿通络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分别记录2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膝关节功能JOA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8周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8周后,试验组关节疼痛的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活动受限VAS评分和晨僵时间等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治疗4周和8周后,试验组的中医症候积分、WOMAC评分和JOA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双蚁祛湿通络胶囊治疗KOA疗效确切,且起效时间短,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百会穴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女性失眠患者焦虑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女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百会穴艾灸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治疗,每日3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匹斯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退出。最终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纳入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S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为69.3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穴艾灸联合穴位按摩能改善老年女性失眠患者的焦虑情况并提高其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麦粒灸四花穴配合围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营养神经和止痛药物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及加巴喷丁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麦粒灸四花穴及局部围灸治疗,四花穴为左右胆俞、膈俞共四穴。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休息2 d,连续治疗5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DLQI)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DLQ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DLQ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愈显率为87.50%,对照组为65.63%。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93.75%。治疗组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四花穴配合围灸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申时循经取穴针刺治疗肾虚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肾虚腰痛诊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申时(下午3-5时,膀胱经旺盛)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则在申酉时之外时间采用普通针刺治疗。2组治疗取穴:肾俞(膀胱经)、委中(膀胱经)、阴谷(肾经,合穴属水),留针30 min,每周5次,共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分情况。【结果】(1)治疗结束后,2组JOA下腰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肾虚腰痛方面效果更佳(P0.05)。(2)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为93.1%,对照组为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治疗肾虚腰痛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腰痛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对照组,申时循经取穴针刺治疗肾虚腰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