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晓明  张金明 《陕西中医》1998,19(4):179-179
<正> 附子与大黄配伍应用,首推医圣张仲景。他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中云:“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相似文献   

2.
大黄附子汤     
正《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曰:"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由大黄、附子、细辛三味成方。传统认为本方是温下剂,因为张仲景原文就是"此寒也,以温药下之"。但如果是寒积,直接用巴豆温下可也,何必三味同用,寒热相制。对张仲景的原文往往要"从无字处着眼",温经汤、黄土汤等传统的温药方剂,实际上是寒热并用的,实质是这些方剂基本都是针对肿瘤寒热胶结的病机,很少纯寒纯热形成肿瘤者,纯寒纯热要  相似文献   

3.
腹膜炎属于中医"腹痛"范畴,中医治以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汤症见"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胁下偏痛之"偏",指的是痛的"部位固定、不在正中"之义;发热为局部病灶部位发热,非全身性之热,亦非寒盛格阳于外之真寒假热之"热";"脉紧弦"为腹膜炎形成外象之一。方中"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大黄附子汤之所以能治疗腹膜炎,在于炮附子的固阳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谈《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治疗急腹症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曰:"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本条论述的是寒实内结的证治,其主症为腹痛、大便不通.方中用大黄泻下通便,附子、细辛温经散寒,并能止痛.用之治疗以大便不通为主症,伴见腹满痛的内科急症、重症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大黄附子汤在急腹症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附子汤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原文云:“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本方是温下法的最早方剂。方由大黄、附子、细辛三药组成,方中大黄苦寒、附子辛热,两药相伍,以祛内积之阴寒,细辛温经发散,以宣郁  相似文献   

6.
大黄附子汤证症状为胁下偏痛,发热,脉紧弦,病机为阳虚生寒,寒气上逆,方中附子温经祛寒,细辛散寒止痛,大黄破积聚、下逆满,并可制约附子、细辛之温燥,诸药相配,共奏散寒开结,通经止痛之功。该证病位或在脾胃,或在肝肾,其临床表现或为胁痛、腹痛,或为便难,或为发热,也可能诸症并见,临床应用大黄附子汤不必拘泥于偏痛或满痛,也不应将病位定在“胁下”,只要病机相同即可随证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全篇条文前后联系,先有腹满病,兼有外感发为厚朴七物汤证,不解则邪盛正虚,进而兼腹满虚、实之证,再不解,邪正相搏,发为寒疝,故该篇所言各证为同一类病证失治误治后病机的各种转化,体现了张仲景整体恒动思维。  相似文献   

7.
1厚朴七物汤、大黄附子汤厚朴七物汤方出《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是治疗“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的方剂。药有厚朴、甘草、大黄、大枣、枳实、桂枝、生姜。大黄附子汤出处同上,是治疗“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的温下方剂,药有大黄、附子、细辛三味。病案举例:慢性盆腔炎。叶某,45岁,2005年2月23日初诊。慢性盆腔炎病史已经多年,下腹胀痛3天,以胀为甚,大便正常。月经周期规律,经量正常,无痛经。孕4产2人流2,输卵管已结扎。小便频急,无尿痛;胃寒、纳可,寐欠安。B超检查提示子宫肌瘤7mm×8mm×9mm,末次月经2月13日…  相似文献   

8.
答:温脾汤与大黄附子汤都能温散寒凝,泻下冷积,治疗寒凝阻滞于肠中所致的腹痛便秘,均以附子配大黄作为方中的主要部分,其中大黄附子汤配细辛之辛温宣散,助附子温散寒凝止痛,主治寒实凝滞所致的腹痛便秘或寒凝于肝经所致的胁下偏痛而中气未虚者;温脾汤配干姜之  相似文献   

9.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熟附子、细辛3味药物组成,原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之太少两感证.笔者临证用此方加味治疗感寒致痛病症颇有效验,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黄附子汤首载于《伤寒论》,用于治疗寒积内结、胁下偏痛,后世医家将其加减化裁、病证结合,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疗效显著。目前,关于大黄附子汤的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报道日益增多。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得到结论:目前大黄附子汤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肾病、痛证、妇科疾病等,但是临床报道多见于个案分析和小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药理研究大多限于单味中药,整方的机理研究报道较少,尤其是其药理作用的微观机制如何,这就使大黄附子汤的临床扩大应用缺乏认可度和药理研究支持;而如何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基础上合理用量,本方的量效关系如何,这都是亟需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阳虚头痛     
附子汤乃仲景治“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之有效方,其病机为阳虚水寒不化。方中重用炮附子配人参,以温补元阳,祛寒邪而镇痛;白术、茯苓健脾燥湿;白芍为阳中阴药,和营血通血痹。余抓住两则阳虚头痛顽疾的病机亦属阳虚寒盛,用附子汤加味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27.实证腹满痛的治疗方剂有哪些?试进行比较。答:治疗实证腹满痛的方剂,有厚朴七物汤、大柴胡汤、厚朴三物汤、大承气汤和大黄附子汤。前四方是治疗实热腹满病的方剂,其适应证的症状是,腹满多为持续性,胀满不减,按之疼痛,舌红苔黄,脉多沉实。但实热腹满由于病机和病位不同,选方  相似文献   

13.
《金匮要略》"胁下偏痛"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篇第1 5条 :“胁下偏痛 ,发热 ,其脉紧弦 ,此寒也 ,以温药下之 ,宜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讲义》释义为 :“这里的‘胁下’,包括两胁及腹部 ,‘胁下偏痛’谓左胁下或右胁下痛 ,而非两胁下俱痛。”笔者经过 1 0多年临床实践 ,反复思考 ,借鉴同道们的研究成果 ,认为“胁下偏痛”,应理解为胁下及胁下偏后痛。首先从字面上理解。“胁下偏痛”说明病位不在两胁 ,更不在胁上 ,而在胁下或胁下的偏前或偏后位置。若为“偏前痛”,当称为“腹痛”。所以“胁下偏痛”只能理解为“胁下及胁下偏后痛”。假如“胁下…  相似文献   

14.
<正> 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攻专温散寒凝,用治脏腑素有沉寒痼冷,复感寒凉或寒邪直中脏腑,凝涩于胃肠。症见:酸痛便秘,肋下偏痛,病势为急,故取附子之辛热以散寒凝,大黄走而不守以荡积结,助细辛之宣通,则阴霾散而坚结开,气机通而便调痛解。《普济本事方·卷四》温脾汤均为许叔微所创,实为大黄附子汤之发挥。方中附子大黄并用,又取  相似文献   

15.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原方由桂枝、生姜、甘草、大枣、麻黄、附子、细辛等7味药组成.此方可视为主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之桂枝去芍药汤与主治"少阴证,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方,功能温阳散寒、顺接太阳与少阴,尤对假热真寒、表热本寒之证有效.此类证型在肿瘤患者中并不鲜见,现结合病例将我们运用此方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邓宏  吴万垠  孙良生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746-2747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麻黄2两、细辛2两、炮附子1枚组成,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之“太少两感证”,有温经散寒、助阳解表之功,后世以之为治疗阳虚外感之方。笔者在临床中,针对阳虚外感的病因病机,遵仲景之法,随证加减治疗阳虚感寒的各种病症,获  相似文献   

17.
<正> (二)少阴病 1.提纲证主证心动悸,背恶寒,短气,或脉微细。治则:温阳。主方:附子人参汤。2.目证 (1)附子汤证:主证身体痛,骨节痛,手足寒,口中和,脉沉者。治则:  相似文献   

18.
刘明怀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是阴阳失和,阴盛阳病;主病少阴,心肾阳微;合病厥阴,气机逆滞;并病太阴,津液不转。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应立足"阴阳",以"和"为贵;贯通"三阴",主张以温真阳制阴寒为本,以达风木畅气机、复中阳运津液为旨。以自拟方三阴复脉汤治疗,三阴复脉汤为真武汤、吴茱萸汤、理中汤合方加减而成。  相似文献   

19.
腹满是以腹中胀满为主,或伴有腹部疼痛的一种症状,属脾胃系病症,《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篇对"腹满"的病机、辨证分型和治则方药作了详细介绍。该篇将其分为虚寒证和实热证,提出治疗腹满病的治疗原则,即根据腹满寒热虚实的辨证,虚寒证宜温之,实热证以泻下等。寒泻法适用于实热证腹满,其代表方剂为实热性腹满四方(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温补法适用于虚寒证腹满,代表方剂有附子粳米汤和大建中汤。温下法适用于寒实证,代表方剂为大黄附子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与实践大黄附子汤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方法:权衡方药组成及用量、煎药、服用及注意事项,审度病变证机及主治,拓展扩大运用思路,合方应用大黄附子汤;临床实践大黄附子汤与理中丸合方辨治痛经,与四逆散合方辨治习惯性便秘,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辨治输卵管粘连伴不通。结果:大黄附子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寒结证的重要基础代表方,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结论:运用大黄附子汤不能局限于大便不通,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寒结,即可以法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