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3例肾嫌色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由嫌色细胞和嗜酸细胞构成,呈实性片状、梁状和腺泡状分布.嫌色细胞体积较大,多角形,胞膜清晰,胞质半透明细网状,胞核皱缩,可见核沟及核异型,核仁不明显;而嗜酸细胞胞质嗜酸性呈细颗粒状,可见明显的核周空晕.免疫组化AE1/AE3( ),Vimentin(-).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肾肿瘤,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电铣及遗传学改变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嫌色细胞肾细胞癌和肾嗜酸细胞腺瘤CD117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D117在肾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33例嫌色细胞肾细胞癌(RCC)、10例肾嗜酸细胞腺瘤、151例透明细胞RCC、33例乳头状RCC和3例黏液管状梭形细胞癌组织中CD117的表达.结果 33例嫌色细胞RCC中,29例(87.9%)CD117阳性;10例肾嗜酸细胞腺瘤中,9例CD117阳性;透明细胞RCC、乳头状RCC和黏液管状梭形细胞癌中均未见CD117表达.结论 CD117高表达是嫌色细胞RCC和肾嗜酸细胞腺瘤的特征之一,CD11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有助于肾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肾嫌色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嫌色细胞和嗜酸细胞构成,呈实性片状、梁状和腺泡状分布。嫌色细胞体积较大,多角形,胞膜清晰,膜较厚,胞质半透明细网状,胞核皱缩,可见核沟及核异型,核仁不明显;而嗜酸细胞胞质嗜酸性呈细颗粒状,可见明显的核周空晕。免疫组化:CK7(+),EMA(+),E-cad(+), Vimentin (-)。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集合管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胶体铁染色在肾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2例肾透明细胞癌、27例乳头状癌、30例嫌色细胞癌和9例嗜酸细胞腺瘤组织标本进行Hale胶体铁染色.结果 27例(90%)嫌色细胞癌标本胶体铁染色呈阳性反应.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嗜酸细胞腺瘤胶体铁染色均阴性.结论 胶体铁染色阳性是嫌色细胞癌的重要特征,能应用于肾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尤其有助于嫌色细胞癌与嗜酸细胞腺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胶体铁染色在肾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2例肾透明细胞癌、27例乳头状癌、30例嫌色细胞癌和9例嗜酸细胞腺瘤组织标本进行Hale胶体铁染色.结果 27例(90%)嫌色细胞癌标本胶体铁染色呈阳性反应.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嗜酸细胞腺瘤胶体铁染色均阴性.结论 胶体铁染色阳性是嫌色细胞癌的重要特征,能应用于肾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尤其有助于嫌色细胞癌与嗜酸细胞腺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两例肾嫌色细胞癌病例.方法主要通过病理检查并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病理诊断为肾嫌色细胞癌.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独立类型的肾细胞癌,通过病理形态、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体分析可与其他类型的肾细胞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形态学表现谱,探讨免疫组织染色在鉴别诊断PRCC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确诊为PRCC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表现、免疫组化染色特征及预后信息.结果 36例中19例肿瘤位于左肾,12例位于右肾,5例两侧均有肿瘤.组织学上,14例为Ⅰ型乳头状肾细胞癌,18例为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4例为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PRCC),所有病例组织学上均显示乳头状结构.2例还呈实性透明细胞结构,大部分肿瘤间质中能检到泡沫细胞、砂粒体,3例可见出血囊性变,1例出现血管浸润.免疫组化染色100%PRCC表达P504S,近60%表达ck7、CD10,半数病例表达Vim、EMA,CD117、TFE3均为阴性.结论 PRCC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特征,熟悉PRCC这些形态学特征以及在适当的情况下辅以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可将其与其他形态学类似的肾肿瘤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超声显像的特点,提高超声对嫌色细胞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患者超声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为单发,瘤体大小1.8~10cm,中位数5.4cm;位于肾两极20例,中部1例;瘤体高回声15例,低回声5例,等回声1例;瘤体内血流信号比较丰富6例,多为动脉血流信号。内部出血、坏死、囊变3例,未发现肾静脉癌栓、肾周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结论肾嫌色细胞癌超声表现有一定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较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肾细胞癌,在形态上与透明细胞型及颗粒细胞型肾细胞癌有些相似,所以直到1985年,才由Bannasch提出,成为一种独立类型的肿瘤。肾嫌色细胞癌约占肾癌的5.8%。此肿瘤细胞界限清楚,胞质淡染呈网状,具有独特的超微结构,形态学上与肾透明细胞癌特别是嗜酸细胞瘤有重叠,易误诊。嫌色细胞癌预后较好,本文对258例肾实质肿瘤中诊断为肾嫌色细胞癌的15例,进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探讨。1材料与方法对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密地医院1996—2012年切除的  相似文献   

10.
肾嫌色细胞癌(renal chromophobe cell carcinoma RCCC)是一种少见的肾癌类型,最早于1985年被报道,国内外有关肾嫌色细胞癌的报道总体较少。现报告1例肾嫌色细胞癌,其主要特点为5年前后肿瘤的大小、形态及进展未见明显变化,首次病理回报误诊为肾透明细胞癌。同时就肾嫌色细胞癌的一般特点、遗传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方面做一阐述。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12.
肉瘤样肾细胞癌( sarcomotoid renal cell carcinoma,SRCC)是一种临床高度恶性肿瘤,可见于目前已分类的所有类型肾细胞癌,以及肾盂黏膜的尿路上皮癌.SRCC不是一种独立的病理学亚型,而应认为是各型原发肾细胞癌发生高级别转化的部分.与原发病理类型相比,SRCC预后较差.文中对SRCC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在肾细胞癌及肾盂移行细胞癌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情况,寻求有助于鉴别二者的方法.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7例肾细胞癌及24例肾盂移行细胞癌病人肿瘤中EMA表达.结果:EMA在肾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中均有明显阳性表达,肾颗粒细胞癌表达随临床分期升高而降低,肾盂移行细胞癌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期肾透明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中,EM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MA在肾癌和肾盂癌中表达随细胞类型和分期分级不同而有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EMA可以作为鉴别高分期肾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5.
Reports of multiple synchronous primary renal neoplasms in the literature are rare. Although primary renal tumors of 2 distinctively dissimilar origins have been sporadically described, to our knowledge there have been no reported cases of triple primary renal neoplasms in the same kidney. Here we report a very rare case of ipsilateral synchronous renal pelvic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adenocarcinoma with marked hydronephrosis and multiple stones in thesame kidney.  相似文献   

16.
Reports of multiple synchronous primary renal neoplasms in the literature are rare. Although primary renal tumors of 2 distinctively dissimilar origins have been sporadically described,1-6 to our knowledge there have been no reported cases of triple primary renal neoplasms in the same kidney. Here we report a very rare case of ipsilateral synchronous renal pelvic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adenocarcinoma with marked hydronephrosis and multiple stones in the same kidney.  相似文献   

17.
肾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寰飞 《吉林医学》2009,30(21):2593-2595
目的:分析肾癌的CT影像特征,提高对肾癌影像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病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皮质期15-25 s及实质期65-75 s),对其CT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28例中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23例,乳头状细胞癌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误诊肾癌(RCC)1例。其中小肾癌15例。多数突出肾轮廓外,平扫多数表现为低或等密度,少数表现为高密度。部分病例可见坏死囊变、钙化。增强扫描大多数皮质期明显强化,实质期迅速消退。结论:肾癌CT增强扫描多表现为快进快退的特征性影像表现。CT扫描还可为肾癌分期及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保留肾脏手术治疗肾癌的经验。方法 对 15例肾癌患者施行保留肾脏的手术治疗 ,其中楔形切除 8例 ,上下极肾部分切除 7例。结果 术后出现切口漏尿 1例 ,经保守治愈。无其他并发症 ;随访 3~4 8个月 ,无肿瘤复发或转移 ,全部患者总肾功能正常。结论 保留肾脏的肾癌手术对局限性肾癌疗效确切 ,可达根治术相同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4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单纯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8例,囊性坏死肾细胞癌25例,单房囊性肾细胞癌11例,单纯囊肿恶性变6例。56例获随访,平均随访52个月(6~100个月),1例尿毒症患者术后15个月死于肾衰竭;余患者随访期内均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囊性肾细胞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术前诊断困难者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囊性肾细胞癌预后较好,治疗应争取行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