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卡培他滨单药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25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单药方案化疗.应用卡培他滨2500mg/(m2·d),口服14天,21天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无CR,PR7例(28%),SD13例(52%),PD5例(20%),总有效率为28%.中位肿瘤进展时间3.4个月.主要的毒性反应为手足综合征(36%)、腹泻(44%).恶心呕吐(28%).结论 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的影响.方法:观察术前经粗针吸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确诊的8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分析其手术前后ER、PR、HER2等免疫表型的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总显效率为67.5%,手术前后肿瘤组织的ER、PR、HER2总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ER、PR、HER2均出现较高的不符合率,依次为45.0%、37.5%、12.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有效地作用于肿瘤组织,并能帮助寻找术后有针对性的化疗方案;但对ER、PR、HER2等免疫标记有较大影响,可能会对术后选择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造成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相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15—2020年诊断的接受新辅助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480例, 分析临床病理参数如年龄、肿瘤大小、分子分型、靶向治疗类型、Ki-67阳性指数、雌激素受体(ER)表达水平、HER2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水平及HER2扩增情况等与患者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48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209例在新辅助治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y complete response, pCR), pCR率达43.5%。所有病例中457例患者接受化疗加单靶(曲妥珠单抗)治疗, 23例患者接受化疗加双靶(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治疗。化疗加单靶治疗中198例(43.3%)获得pCR, 而化疗加双靶治疗中11例(47.8%)达到pCR。后者的pCR率相对较高, 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免疫组织化学HER2 3+(49.0%)患者的pCR率显著高于HER2 2+患者(26.1%, P<0.001)。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中HER2平均拷贝数越高, pCR率也越高。ER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4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免疫功能。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ree on Cancer,AJCC)肿瘤分期为Ⅱb期(仅T3N0M0)和Ⅲ期(不包括N3),静脉血于第1周期新辅助化疗治疗前及第3周期化疗后21日抽取,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包括:T(CD3+,CD4+,CD8+),NK(CD56+,CD16+),经过3周期新辅助化疗CEF方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和5-氟尿嘧啶),根据新辅助化疗临床效果评价分为2组,化疗有效组38例(CR和PR),化疗无效组16例(SD和PD),并与正常体检健康者(40例)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治疗前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NK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辅助化疗后,有效组总CD3+、CD4+、CD4+/CD8+、NK细胞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CD8+降低(P<0.05);无效组CD3+、CD4+/CD8+及NK细胞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CD8+升高(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效的辅助化疗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对指导临床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收缩模式的能力。方法收集48例Ⅱ、Ⅲ期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并与全乳腺大切片对比。48例患者均采用TE方案进行4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并在新辅助化疗前后进行MRI检查。48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结束后均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乳腺标本取一半制成全乳腺大切片,显微镜观察残余肿瘤瘤床表现。结果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表现为向心型收缩、树枝型收缩。48例新辅助化疗后的残余肿瘤在MRI上表现为向心型收缩的有39例,占81. 25%;表现为树枝型收缩的有9例,占18. 75%。全乳腺大切片显示为向心型收缩的有40例(83. 33%),树枝型收缩的有8例(16. 67%),MRI与全乳腺大切片评价残余肿瘤收缩模式的相关系数为0. 906(P=7. 37×10-8)。结论 MRI能正确评价残余肿瘤的收缩模式,能为临床手术方式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Ki67在乳腺癌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以及研究其在术后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变化,探讨Ki67标记指数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采取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2012年后该院的246例乳腺癌患者的336例乳腺癌病理组织中Ki67的阳性表达情况,其中包括90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组织标本。Ki67阳性比例为67.5%(166/246),Ki6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细胞学分级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成正相关(为P0.05或P0.01),与年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成负相关(均为P0.01),与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Ki67在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值与化疗疗效明显相关(P0.01),新辅助化疗效果越好,Ki67下降越明显。Ki67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的相关性,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与预后有指导意义,另外术后新辅助化疗影响Ki67的表达,Ki67对预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有重要意义,但其是否可以作为乳腺癌诊断预后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可靠指标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CA15-3、 CA125和CEA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60例乳腺癌(Ⅰ期30例, II-IV期各10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CA15-3、 CA125和CEA表达水平, 并与60例非肿瘤患者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CA15-3、 CA125和CEA含量显著高于非肿瘤患者组(P<0.01);三者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阳性率明显增高.Ⅰ+Ⅱ期患者行新辅助化疗3个疗程后CA15-3、 CA125和CEA水平显著下降(P<0.05), 与非肿瘤患者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Ⅲ+Ⅳ期患者行新辅助化疗3个疗程后CA15-3、 CA125和CEA水平明显下降(P<0.05), 但仍高于非肿瘤患者组(P<0.05). 结论:血清免疫指标CA15-3、 CA125、 CEA变化对临床诊断和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疗效评价与病理评价之间存在差异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施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209例.新辅助化疗前均行核芯针穿刺活检.化疗结束后4周内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新辅助化疗前后均对乳腺原发灶进行临床体检、乳腺X线检查和(或)超声检查.实施新辅助化疗后,依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对乳腺癌原发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依Miller和Payne(MP)分级系统进行病理评价.应用SPSS 15.0软件分析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的相关性.结果 (1)新辅助化疗后依临床体检结果进行临床评价:完全缓解33例,部分缓解124例,疾病稳定41例,疾病进展11例.(2)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乳腺X线检查87例,依乳腺X线检查进行临床评价: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42例,疾病稳定37例.(3)新辅助化疗后MP分级病理评价:1级14例,2级35例,3级106例,4级36例,5级18例.(4)临床体检相关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x2=33.668,P=0.001),乳腺X线检查相关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x2=22.404,P=0.004).(5)新辅助化疗病理评价与X线检查相关临床评价存在差异的病理学改变有:残存浸润癌以脉管瘤栓为主要表现形式;伴有大片黏液湖形成的黏液腺癌;导管内癌残存,伴明显沙砾样钙化及周围组织的沙砾样钙化;间质结节状纤维化等.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相应的病理学基础.伴有大片黏液湖形成的黏液腺癌、导管内癌的残存伴沙砾样钙化及间质结节状纤维化可能是临床评价低估治疗疗效的原因之一;而残存癌表现为脉管瘤栓可能是临床评价高估治疗疗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疗效评价与病理评价之间存在差异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施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209例.新辅助化疗前均行核芯针穿刺活检.化疗结束后4周内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新辅助化疗前后均对乳腺原发灶进行临床体检、乳腺X线检查和(或)超声检查.实施新辅助化疗后,依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对乳腺癌原发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依Miller和Payne(MP)分级系统进行病理评价.应用SPSS 15.0软件分析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的相关性.结果 (1)新辅助化疗后依临床体检结果进行临床评价:完全缓解33例,部分缓解124例,疾病稳定41例,疾病进展11例.(2)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乳腺X线检查87例,依乳腺X线检查进行临床评价: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42例,疾病稳定37例.(3)新辅助化疗后MP分级病理评价:1级14例,2级35例,3级106例,4级36例,5级18例.(4)临床体检相关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x2=33.668,P=0.001),乳腺X线检查相关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x2=22.404,P=0.004).(5)新辅助化疗病理评价与X线检查相关临床评价存在差异的病理学改变有:残存浸润癌以脉管瘤栓为主要表现形式;伴有大片黏液湖形成的黏液腺癌;导管内癌残存,伴明显沙砾样钙化及周围组织的沙砾样钙化;间质结节状纤维化等.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相应的病理学基础.伴有大片黏液湖形成的黏液腺癌、导管内癌的残存伴沙砾样钙化及间质结节状纤维化可能是临床评价低估治疗疗效的原因之一;而残存癌表现为脉管瘤栓可能是临床评价高估治疗疗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组织学疗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根治标本的组织学疗效评价标准.方法 收集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乳腺癌新辅助化疗154例档案,其中改良根治术139例,保乳手术15例.化疗结束后4周内实施乳腺根治术.按照Miller and Payne(MP)分级系统的标准规范进行取材、制片和按该系统组织学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分级评价,同时与既往应用的肿瘤治疗反应评价系统(既往评价系统)进行比较.对所有病例进行常规随访.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154例手术标本所获得的组织学疗效评价信息:MP分级系统1级12例(7.8%)、2级33例(21.4%)、3级64例(41.6%)、4级31例(20.1%)、5级14例(9.1%);既往评价系统分别为轻度治疗反应51例(33.1%)、中度治疗反应71例(46.1%)、重度治疗反应32例(20.8%).MP分级系统与既往评价系统各组病例比例之间存在统计学相关(X2=186.660,P<0.01).(2)154例患者中147例获得随访信息(95.5%),随访时间16~38个月;其中14例出现术后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MP分级系统5个级别组与患者生存状态均相关(X2=11.612,P=0.020),既往评价系统3个级别组与患者生存状态均无关(X2=0.881,P=0.644).结论 MP分级系统可以用于肿瘤化疗后的组织学疗效评价,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核芯针穿刺活检(CNB)标本和化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分子标志物表达及其改变与治疗反应病理评价的关系.方法 收集209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CNB和手术切除标本,评价其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治疗反应病理评价信息(MP分级系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MaxVision二步法)检测上述标本分子标志物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的表达信息,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1)新辅助化疗后治疗反应病理评价分别为MP1级14例,MP2级35例,MP3级106例,MP4级36例,MP5级18例.(2)CNB标本的ER表达与治疗反应病理评价呈负相关(χ2=33.083,P=0.001);手术切除标本各类信息与治疗反应病理评价未见统计学相关性(P>0.05);(3)化疗后手术切除标本信息均可发生改变,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发生变化病例所占比例分别为6.8%(9/132)和34.9%(30/86);ER、PR、HER2表达发生改变的比例分别为42.4%(75/177)、55.4%(98/177)和26.6%(46/173),仅HER2表达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上述信息改变与治疗反应病理评价无关(P>0.05).结论 CNB标本对预测肿瘤治疗反应的病理评价具有重要价值.化疗后肿瘤的信息均可发生改变,因此有必要在新辅助化疗后重复确认肿瘤组织的病理类型及病理分级,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重复检测化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分子标志物表达.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thologic responses and histologic type, grade, the expression of ER, PR and HER2 and their changes in breast carcinoma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 Methods Two-hundred and nine cases of breast cancer with NAC were analyzed and clinical, pathologic data were evaluated based on the Miller and Payne (MP) grading system. The expression of ER, PR and HER2 in the cancers before and after NAC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MaxVision method). SPSS 15.0 software was used to conduct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1) Pathologic responses to the NAC were graded as MP1 (14 cases), MP2 (35 cases), MP3 (106 cases), MP4 (36 cases) and MP5 (18 cases); (2) The expression of ER in core needle biopsy had related negatively to the pathologic response (χ2=33.083, P=0.001). However, the histologic type, grade, ER and PR status, and HER2 expression in surgically-removed specimens had not related to the pathologic response (P>0.05); (3) After NAC, the pathologic type and grade changed in 6.8% (9/132) and 34.9% (30/86) of the cases, and the rates of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ER, PR and HER2 were 42.4% (75/177), 55.4% (98/177) and 26.6% (46/173), respectively. Only the expression of HER2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0.049). The changes in other data had no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thologic response (P>0.05). Conclusions Analysis of core needle biopsy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predict the pathologic responses to the NAC. The pathologic appearance, grade, ER, PR and HER2 in breast carcinoma may change after NAC. 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the histologic type, grade and the expression of ER, PR and HER2 after NAC once more.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5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根治术前是否行新辅助化疗分为术前新辅助化疗组(n=31)和直接手术组(n=21)。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1年、3年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1.1个月,明显高于直接手术组19.2个月(P0.05);术前新辅助化疗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3.54%和83.87%,明显高于直接手术组80.95%和61.90%(P0.001);经过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95%CI:1.84(1.422~2.38)]、直接手术[95%CI:2.80(1.49~5.26)]、肿瘤直径5cm[95%CI:1.434(1.04~1.97)]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改善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病理标本的处理对策及报告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lhemotherapy)是指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的一种治疗方法.1973年,米兰癌症中心的研究者首先采用新辅助化疗对失去手术机会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以期缩小肿块从而使患者有机会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 [1].与常规化疗相比,新辅助化疗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约80%的患者化疗后肿块缩小,原本失去手术机会的乳腺癌患者可重获手术机会;一些原本需施行乳房全切除的患者可进行保乳治疗,虽然这些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可能升高,但其存活率与先手术后化疗的患者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树突细胞(DC)及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培美曲塞二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老年(65~79岁)晚期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47例,24例联合治疗组患者应用自体外周血进行CIK细胞及DC细胞扩增,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CIK/DC-CIK表型,然后采取静脉回输方法,进行自体CIK细胞及DC细胞联合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治疗,静脉滴注,第1天;23例单纯化疗组患者接受培美曲塞二钠单药500 mg/m2治疗,静脉滴注,第1天。21天为1个周期,接受2个周期以上化疗,每2个周期评估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临床获益率(疾病控制率)分别是66.67%和56.52%(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是9.3个月和8.7个月(P>0.05),1年生存率分别是27.6%和25.4%(P>0.05)。两组主要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以及乏力,其中联合治疗组中性粒细胞降低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Ⅰ~Ⅱ度:9.05%vs 19.09%,P<0.05,Ⅲ~Ⅳ度:2.52%vs 9.27%,P<0.05);联合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Ⅰ~Ⅱ度:6.29%vs 15.09%,P<0.05;Ⅲ~Ⅳ度:2.76%vs 8.91%,P<0.05)。结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均较好,但联合治疗组具有更好的临床获益及更少的不良反应,并且具有更高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对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及生物标志物血清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NAC化疗的49例设为观察组,未行新辅助化疗的49例设为对照组,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增值细胞核抗原Ki67阴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AC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治疗,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同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晚期食管癌40例,均采用同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化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为一次/天,5天/周,疗程为6~7周,化疗方案:于放疗第1天开始行顺铂(DDP)30mg/m2静脉输注,1次/周,共6~7周.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生存率和近期毒性反应.结果 本组病例40例中,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17例,无变化(NC)7例、恶化(PD)1例,有效率为80.0%.生存率:1年38例95%,2年26例65%.毒性反应中,放射性食管炎和胃肠道毒性反应发生比例较高.结论 同步三维适型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介.  相似文献   

17.
岩舒注射液在中晚期大肠癌化疗中的辅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来莎 《医学信息》2009,22(8):1540-1542
目的 观察岩舒注射液在中晚期大肠癌化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64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对照组)和化疗联合岩舒组(试验组),其中试验组32例奥沙利铂130mg/m2+5%GS250ml静滴,d1;亚叶酸钙(CF)100mg+5%GS250ml静滴,d1~d5;氟尿嘧啶0.5g(5-Fu)+5%GS250ml静滴,d1~d5.化疗当天给予岩舒注射液40ml+5%GS250ml静滴,d1~d20.常规给予5-HT3受体抑制剂止吐,21天为1周期.对照组32例,化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65.6%,对照组有效率为40.6%,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白细胞减少为78.1%,高于试验组的62.5%.结论 岩舒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化疗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可降低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惠双  万里新 《医学信息》2006,19(4):644-645
目的观察希罗达草酸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自2002年5月我院开始用希罗达及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至2005年5月资料完整可供分析的27例入组,希罗达2510mg/日,分二次口服,连服14天停7天,每21天一周期,草酸铂针130mg/m2。第一天滴注,每21天一周期,至少化疗二周期以上。结果27例患者中13例有效,其中2例CR、11例PR、8例SD、6例PD;总有效率为48.1%(13/27);临床肿瘤控制率(CR+PR+SD)77.8(%21/27);有效者中位进展时间为7.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4个月,随访1年生存率63%;毒副反应主要为:未梢神经毒性,轻微,发生率为40.7%(11/27)。手足综合征发生率26(%7/27),多为I-Ⅱ°,其中1例为Ⅲ°;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33.3(%9/27),其中1例为Ⅲ°,采用G-CSF治疗;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希罗达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佳,毒副反应轻,尤其适用于体质差,高龄及其他治疗失败患者。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房疾病,且每年以5%~20%的速度增长[1]。在我国乳腺癌居全身恶性肿瘤第三位(7%~10%),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2]。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术前化疗中的应用以及腔镜下乳腺癌手术的开展,缩小了乳腺癌手术创伤范围。但  相似文献   

20.
薛永飞  任中海  李长生 《医学信息》2007,20(12):2108-2110
目的 观察单药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28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单药希罗达方案化疗.应用希罗达2500mg/(m2·d),口服14天,21天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无CR,PR10例(35.71%),SD12例(42.85%),PD6例(21.44%),总有效率为35.71%.中位肿瘤进展时间3.4个月.主要的毒性反应为手足综合征(28.57%)、腹泻(32.14%).恶心呕吐(39.28%).结论 单药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