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病原体感染及检出情况,为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及其预防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数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来本医院就诊的3310例就诊者标本,进行3种病原体UU、CT和NG基因定量测定。结果 3种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为48.0%(1590/3310)。三种病原体单独模式感染检出总率为40.90%,混合模式感染检出率为7.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单项感染中UU、CT和NG检出率分别为18.12%、1.36%和0.36%;混合感染中UU+CT、UU+NG、CT+NG以及UU+CT+NG的阳性率分别为3.32%、0.15%、0.24%和0.00%。女性单项感染UU、CT和NG检出率分别为19.63%、1.21%和0.21%;UU+CT、UU+NG、CT+NG以及UU+CT+NG的阳性率分别为3.23%、0.12%、0.06%和0.00%;4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检出人群主要集中在20~40岁,占42.78%。男女患者间三种病原体感染检出率均无差异。结论河池地区本院就诊者3种病原体的检测中,UU感染检出率最高,有必要进行常规检查。单项感染模式病原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混合感染模式;42.78%的阳性患者在20~40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这提示三种病原体的感染检出率与患者的性生活频繁或紊乱相关。女性在三种病原体总体传播过程中更容易感染,应加强自我保护及时就医。FQ-PCR检测NG、CT、UU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结果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优点,适宜门诊初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中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和白带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1 000例患者(妇科门诊500例,生殖助孕500例)的宫颈分泌物中的CT DNA和NG DNA;传统的培养法检测UU;革兰氏染色方法显微镜镜下观察宫颈分泌物的病原菌。结果在1 000例患者中,UU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NG和CT(P0.05)。白带检测结果中革兰阳性小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孢子(P0.05)。妇科门诊患者感染情况(CT、NG、UU)及白带病原菌的阳性检出率与生殖助孕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病原菌混合感染中,妇科门诊和生殖助孕均以CT+UU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60%和2.80%;白带病原菌以革兰阳性小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60%和4.80%。在不同年龄组中,20~40岁感染患者最多,CT/NG/UU单项感染或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NG、CT、UU和白带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不尽相同,混合感染情况复杂,各年龄组均有较高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深圳市罗湖区育龄男女中解脲脲原体(UU)、淋球菌(NG)和沙眼衣原体(CT)生殖道感染状况及特征,为育龄男女生殖道感染的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进行UU、CT、NG检测的育龄期男性和女性检测结果与临床资料,并使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U阳性率育龄女性(62.54%)明显高于育龄男性(2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04,P<0.05)。CT与N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UU、CT、NG阳性率在低育龄组显著高于高育龄组(χ^2=137.87、369.47、69.26,均P<0.05),混合感染以UU+CT为主,且育龄女性高于男性(χ^2=15.88,P<0.05),UU+NG、CT+NG阳性率女性低于男性(χ^2=18.77、109.40,均P<0.05),UU+CT+NG阳性率男性略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指征育龄期女性中,妊娠组UU、CT、NG 3种病原体检出率最高。结论本地区育龄男女各有不同病原体感染,应加强育龄期男女筛查性传播疾病力度,以防漏检,降低育龄人群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淋球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感染现状,为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对3877例性病患者标本同时应用淋球菌分离平板作淋球菌(NG)培养.用选择培养法检测支原体,用抗原快速免疫法检测衣原体(CT).结果3877例送检标本中,检出淋球菌81例(2.1%),衣原体248例(6.4%),支原体1393例(35.9%).其中检出解脲支原体(Uu)1210株,人型支原体(Mh)23株,Uu和Mh混合感染160株.Uu阳性及Uu和Mh都阳性的患者女性比男性高,而男性NG及CT的阳性率比女性高.结论性病门诊病原体检测,支原体的检出率最高,以Uu为主(占86.9%),衣原体检出率次之,淋球菌较低.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085-4086
分析本院三种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感染状况及特点,为本地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本院5828例疑似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病原体的DNA定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三种性传播疾病的总阳性率为56.4%,病原体Uu、CT、NG阳性率分别为45.4%、8.0%、3.0%。男性、女性阳性率分别为45.5%、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0岁年龄段为主要感染人群,占83.8%,以Uu、CT流行为主。混合感染的总检出率为5.19%。加强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监测,对减少其流行与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院皮肤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器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的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对298例疑似HSV-Ⅱ感染者和126例疑似UU、CT、NG感染者进行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结果在298例疑似HSV-Ⅱ感染者中,131例HSV-ⅡDNA检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43.96%;其中男性阳性检出率为42.61%,女性为48.53%,男女性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岁组、20~<40岁组、40~<60岁组、≥60岁组就诊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57%、43.02%、47.37%、41.1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9,P>0.05)。126例疑似UU、CT、NG感染者分别进行DNA检测,检出UU阳性65例(51.59%),CT阳性9例(7.14%)和NG阳性10例(7.94%)。不同性别的UU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的NG和CT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岁组、20~<40岁组、40~<60岁组、≥60岁组UU+CT+N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43%、75.00%、32.00%、83.33%,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该院皮肤性病门诊就诊者HSV-Ⅱ、UU、CT、NG阳性检出率较高,而病原体检测可辅助临床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并为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110例男性疑有慢性尿道炎患者,取早晨排尿前尿道口分泌物、前列腺液、精液,分别作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培养,沙眼衣原体(CT)抗原直接检测.尿道口分泌物阳性率最高,59.1%(65例),其中Uu阳性35例(31.8 %),CT抗原阳性20例(18.2%),NG10例阳性(9.1%),霉菌5例阳性(4.5%).前列腺液阳性率34. 5%,其中Uu阳性25例(22.7%),CT抗原阳性10例(9.0%),NG阳性3例(2.7%).精液阳性率8.2%,其中Uu阳性7例(6.4%),CT抗原阳性2例(1.8%),NG阴性.在阳性病例中4例梅毒血浆反质素快速试验阳性.两种病原以上混合感染13例.取材于早晨排尿前尿道口分泌物阳性率明显高于前列腺液和精液(x~2= 13.32,P<0.001 ,且要作多种病原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与其男性伴侣Uu感染的关系,为临床诊治Uu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就诊并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有症状且Uu阳性女性334例,无症状但Uu阳性女性61例和同期男性伴侣395例,分别取宫颈管或阴道、尿道分泌物进行Uu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基因检测和PCR反向斑点杂交(PCR-RDB)基因分群检测。结果 395例男性伴侣中,203例(51.39%)经FQ-PCR检测为Uu阳性,其中,有症状和无症状女性的男性伴侣Uu阳性率分别为56.3%(188/334)和24.6%(1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0,P0.01)。基因分群显示,有症状女性感染者生物1群、生物2群和混合群各占一定比例,但以生物1群占优势,而无症状女性感染者绝大部分以生物1群为主,占86.9%(53/61);有症状女性的男性伴侣中,有尿道炎症状者绝大部分(98.7%,147/149)为生物2群和混合群感染,无尿道炎症状者则绝大部分(94.9%,37/39)为生物1群感染;而无症状女性的男性伴侣均无尿道炎症状,感染主要以生物1群为主,占80.0%(12/15)。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感染生物1群时其男性伴侣发生感染的比例较低,而女性感染生物2群和混合群时,其男性伴侣感染同类基因群的比例则高达98.6%(71/72)和73.0%(84/115)。结论无论女性感染生物1群还是生物2群,其男性伴侣感染的主要是生物2群。因此,在女性Uu感染者及其男性伴侣中进行Uu基因分群分析,不但可指导临床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而且对监测Uu的基因变化、追踪传染源、分析流行趋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晓英 《检验医学》2012,27(9):770-772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及NG、CT、UU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FQ-PCR同时检测328例疑有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NG、CT和UU,并与培养法做比较。结果 FQ-PCR对NG、CT和UU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培养法。阳性标本定量均值分别为NG 1.1×108拷贝/mL、CT 1.2×107拷贝/mL、UU 3.9×106拷贝/mL。UU的阳性率为60.67%,CT为6.40%,NG为3.05%;CT+UU合并感染的阳性率为4.57%,NG+UU为1.83%,NG+CT为0.61%,总阳性率为70.12%(230/328)。结论 FQ-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对NG、CT和UU进行定量测定,对三者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地区就诊患者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及淋病奈瑟菌(NG)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7110例患者生殖道、尿道分泌物或尿液标本的UU、CT和NG病原体DNA进行检测.结果 UU、CT和NG检出率分别为54.63%、10.02%和2.45%,其中混合感染374例.3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均以<21岁年龄段患者最高.女性UU检出率(58.20%)明显高于男性(33.88%),而男性CT和NG检出率(15.93%和11.27%)则明显高于女性(8.84%和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U的夏季检出率明显高于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和NG的夏、冬两季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以UU+CT最为常见.女性不孕患者CT检出率明显高于体检健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健康男性的CT和UU检出率高于男性不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不孕患者UU检出率高于男性不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女性CT检出率明显高于体检健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南宁地区UU、CT和NG检出率总体较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应加强青壮年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同时CT感染与女性不孕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妊娠期女性的感染情况也不容忽视,提示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教育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女性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解脲脲原体(Uu)合并感染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的情况,用以指导临床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05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进行Uu、NG和CT检测.结果 在205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中检测出Uu感染率为52.68%(108/205),NG和CT感染率均为1.46%(3/205),并且女、男单项和混合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女性泌尿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中Uu有较高的感染率,但对拟诊为Uu的患者应同时进行NG、CT检测,以免由于漏检而延误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淋病奈瑟菌(NG)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为性病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231例临床疑似生殖泌尿道感染的患者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MH)的培养及药敏、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淋病奈瑟菌的培养与鉴定。结果:1231例生殖泌尿道感染的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523例,其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388例,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98例,人型支原体感染27例;支原体体外药敏实验提示有效的抗生素为强力霉素、克拉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淋病奈瑟菌培养阳性51例;衣原体抗原检测阳性37例。结论:门诊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中,支原体感染占主导地位,其次为淋球菌感染。治疗本地区支原体感染最有效的抗生素是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Mycoplasma),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采用培养法检测支原体及其药敏试验。结果 680例标本检出沙眼衣原体35例,阳性率5.2%,检出支原体320例,阳性率47.1%,其中解脲脲原体(Urealyticum ureaplasma,Uu)255例,阳性率为37.5%,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17例,阳性率2.5%,Uu+Mh混合感染48例,混合感染率7.1%;Uu与Mh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较为敏感,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巴沙星和克林霉素耐药率最高。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以Uu感染为主,呈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应参照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可作为临床支原体感染者首选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和淋球菌(NG)的感染情况。方法对来该院门诊的522例男女患者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上述3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3种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CT 19.16%、UU 34.10%和NG 10.92%,感染率无性别差异。男女都以UU检出率居首位,女性UU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0.59%,以CT和UU二重感染最常见。不同年龄感染情况显示,感染率以20~40岁年龄段最高。结论 20~40岁年龄段为主要传染源和高危人群,应作为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对象。3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较常见,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宁夏某医院门诊男性患者淋球菌(NGH)、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单纯疱疹病毒(HSV-Ⅱ)、人乳头瘤病毒(HPV6,11)5种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的检出情况,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1 460例患者进行NGH、CT、Uu、HSV-Ⅱ、HPV6,11病原体DNA定量检测.结果 STD病原体总阳性率为20.34%,HPV6,11、HSVⅡ、Uu、CT和NGH阳性率分别为69.57%、30.00%、24.21%、19.15%和6.32%;21~40岁年龄段患者占86.20%.结论 HPV6,11为男性STD的主要感染因素,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男性和女性支原体流行病学情况,建立本地区支原体药敏谱,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体试剂盒,对1 947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尿道(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在1 947例疑似病患中,支原体阳性805例,阳性率41.4%,以Uu检出率最高,达22.6%;其次为Uu+Mh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4.0%;单纯Mh感染检出率最低为4.8%。从性别看,男性阳性率为24.5%,女性阳性率为44.0%,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药敏结果表明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3种抗菌药物对支原体有较高的抑菌能力,而红霉素的耐药性最高也最普遍。结论长沙地区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Uu+Mh混合感染也逐年增多。男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Uu、Mh、Uu+Mh)对常用抗生素药敏谱基本接近,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可作为本地区经验性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动态观察分析本院2007年-2009年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的药敏规律,为临床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2007年-2009年我院泌尿生殖道感染初诊可疑患者的宫颈分泌物327例进行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验.结果 本院就诊病人支原体感染以以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Uu阳性数136例,阳性率为41.6%;Mh最少阳性数8例,阳性率为2.4%;Uu+Mh阳性数为25例,阳性率为7.6%.耐药情况为:两类支原体都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抗生素敏感性较好.对环丙沙星耐药性较高提示不能用作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单纯Uu感染治疗可供选择的药物较多;单纯Mh感染、两类支原体混合感染耐药性均较高.结论 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经验治疗应使用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选择高效药物治疗有重要的作用.临床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梅陇地区性传播疾病 (STD)感染情况。方法 对 132 2例患者淋病奈瑟菌 (NG)、沙眼衣原体 (Ct)和解脲脲原体 (Uu)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阳性检出率为 :Uu(2 9.5 % ) >NG (18.7% ) >Ct(9.1% ) ,男性患者NG阳性率最高 ,为 30 .9% (170 / 5 5 2 ) ,女性患者Uu阳性率最高 ,为 39.4 % (30 3/ 770 )。结论 男性患者NG阳性率高 ,应加强对性伴的检查。Ct阳性率低 ,可能与标本采集有关。Uu阳性 ,应根据患者情况 ,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本地区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 613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培养,并对12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支原体阳性1 428例,阳性率为54.6%,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和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5.4%、1.4%和7.8%。男女感染率分别是29.0%、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四环素对支原体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只对单一Uu感染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支原体感染是引起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系统炎性反应的常见病原体,其感染以Uu为主,且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