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次全椎板切除减压、斜向植入单枚椎体融合器(cage)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采用次全椎板减压、单枚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的腰椎不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6例均为单节段病变,术后定期随访,比较术前、术后相对椎间隙高度(椎间隙前、中、后部高度之和与下椎体前后径的比值)。按SUK标准观察椎体间融合情况,采用JOA评分及ODI评分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估。结果:相对椎间隙高度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随访时椎体间融合率为92.31%。JOA评分优17例、良7例、中2例,优良率为92.31%;半年随访ODI评分由术前(52.61±6.75)分降至(6.42±2.39)分。结论:次全椎板减压、单枚cage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是一种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Telamon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32例腰椎管狭窄并椎间不稳、21例腰椎滑脱Ⅰ~Ⅲ度的患者采用了经椎弓根固定,全椎板切除减压或开窗减压单枚或两枚Telamo椎间植入融合术。结果 术后随防了3—37个月,根据JOA29分下腰痛评分系统进行了疗效评分,术前平均9.8分,术后平均24分,术后的平均改善率为74%。结论椎弓根钉固定结合Telamon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疗效满意;手术方式取决于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3.
许万洲  岳春彦  高丽 《中原医刊》2013,(23):121-123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加单枚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椎板切除减压、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单枚Cage植入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患者19例,观察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Taillard指数、腰骶关节角、椎间高度指数的变化。结果19例均获随访,时间18~60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1周及术后1.5年Taillard指数、椎间隙高度、滑脱角、腰椎生理前凸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优良率为94.7%(18/19),融合率为100%,无神经根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和断裂,Cage融合器位置形态无改变。结论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固定,单枚Cage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复位满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侧万向钉棒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症患者采用单侧万向钉棒内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观察分析术前、术后和随访时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结果 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植骨融合率100%,神经功能JOA评分显著改善,无椎弓根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侧万向钉棒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量小,临床疗效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无异,但其手术适应证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单枚和双枚椎间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手术对慢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03~2012-03间本院收治的慢性腰椎滑脱患者115例,其中56例置入单枚Cage,59例置入双枚Cage.分别记录两个手术组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观察指标和JOA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术前、术后影像学观察指标和JOA评分,结果表明,单、双枚Cage都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且两者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轻、中度慢性腰椎滑脱的患者,单枚Cage或双枚Cage的临床疗效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椎弓根钉杆系统复位固定结合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应用全椎板减压,撑开椎间隙置入插入型融合器,再进行椎弓根钉杆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4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对滑脱程度、椎间隙后高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进行测量及评估.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滑脱均有不同程度复位,椎间隙后高由术前(3.9±1.2)mm增加至术后(9.7±1.3)mm,生理曲度恢复.临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4.6±6.1)分降至术后的(15.6±5.4)分,结果优良.结论椎弓根钉杆系统复位固定结合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不仅能使滑脱椎体复位,也有利于恢复腰椎生理曲度和提高融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与竖脊肌间隙单侧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微创后路单边椎弓根钉及椎间融合器治疗需行内同定融合手术的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28例。手术方法均采用经多裂肌与竖脊肌间隙单侧显露,单侧置人椎弓根钉,经椎间孔入路放入单枚cage。根据VAS评分及ODI评分法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20.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82.4ml。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所有病例术中无硬膜囊损伤,术后无脑脊液漏、神经损伤、切口感染、椎间隙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多裂肌与竖脊肌间隙单侧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方法简单,可明显减少显露时间,术中术后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同时保留了大部分中后柱结构,对脊柱结构破坏少,稳定性高,对神经根及硬膜囊干扰小,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功能恢复快,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可供选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下腰椎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2例下腰椎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32例接受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分析手术情况、术后情况、临床疗效.结果:32例手术切口4.1~5.9 cm,平均(4.81±1.02) cm;手术时间72~108min,平均(91.00±10.81) min;术中出血178~498 mL,平均(256.28±21.72) mL;术后切口流液量69~278mL,平均(179.98±15.61)mL.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Ⅰ型25例,Ⅱ型7例.临床疗效:优良率93.75%.32例患者椎间融台率为93.75%.术后24、72 h腰腿部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1),且术后72 h 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24 h(P<0.01).术后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术前(P<0.01),但术后72 h高度和末次随访时接近(P>0.05);术后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1),且末次随访时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后72 h(P<0.01);术后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1),且末次随访时ODI评分明显高于术后72 h(P<0.01).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的9~15分提高到22~28分,改善率为62.51%~91.62%,平均75.21%.结论: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下腰椎病变,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病情,提高融合效果和综合疗效,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椎弓根钉杆系统复位固定结合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应用全椎板减压,撑开椎间隙置入插入型融合器,再进行椎弓根钉杆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4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对滑脱程度、椎间隙后高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进行测量及评估。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滑脱均有不同程度复位,椎间隙后高由术前(3.9±1.2)mm增加至术后(9.7±1.3)mm,生理曲度恢复。临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4.6±6.1)分降至术后的(15.6±5.4)分,结果优良。结论:椎弓根钉杆系统复位固定结合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不仅能使滑脱椎体复位,也有利于恢复腰椎生理曲度和提高融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0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管狭窄症18例,腰椎Ⅰ~Ⅱ度滑脱9例。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疼痛视觉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根据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9~25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时间(121.00±26.45)min;术中出血量(340.65±94.26)ml;术后引流量(156.36±43.73)ml。术后第3天、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Mac Nab评价临床疗效:优37例(74%),良11例(22%),可1例(2%),差1例(2%),总优良率达96%。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Lumbar puncture     
E Alexander 《JAMA》1967,201(5):316-317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EL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脊柱外科)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EL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24例(A组),采用TLIF治疗的患者21例(B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不同时间点(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末期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B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出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长于A组,术中出血量、皮肤切口长度、住院费用大于A组(P<0.05)。时间与手术方式在VAS、ODI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腰椎功能JOA评分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手术方式在VAS、腰椎功能JOA、ODI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A、B组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末期随访时的VAS、ODI评分均小于术前,腰椎功能JOA评分均大于术前 (P<0.05);B组术后即刻、术后1周的VAS、ODI评分均大于A组,腰椎功能JOA评分均小于A组(P<0.05)。A组优良率大于B组(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可有效代替TLIF治疗ELLDH,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疗效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技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柱撑开复位固定器(DRFS)加椎间融合器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滑脱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于2000~2003年对20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减压后,以DRFS复位固定滑脱椎体,并置入椎间融合器行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I°滑脱复位率为93%,术后一年椎间融合率为100%,临床疗效:优1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5%。结论:采用后路减压、DRFS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滑脱具有复位满意、椎间易于融合及维持间隙高度等优点,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腰椎管成形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管内肿瘤等复杂性腰椎管病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3月~2009年12月间,我院应用腰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管肿瘤患者共112例,其中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84例,腰椎管内良性肿瘤28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本组术后优:87例,良:15例,优良率91.1%。结论:腰椎管成形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同时关节突关节、棘突间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病变,既能保持脊柱的即时稳定性,又保持了脊柱的持久稳定性,同时减少了腰椎生物力学改变,减少了术后骨质缺如和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对预防医源性椎管狭窄具有积极作用,对复杂而多节段腰椎管病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脊柱后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失稳。方法自2003~2006年,我院对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行腰椎动力位摄片、CT、MRI检查,证实全组病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腰椎失稳症,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共13个间隙。本组均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失稳节段横突间、小关节、椎板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结果术后随访1~3年,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优10例、良1例;植骨融合率达100%,未发现螺钉断裂、松动和其它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失稳,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横突间、小关节、椎板植骨融合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