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格拉司琼复合氟哌利多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复合氟哌利多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将病人随机均分为4组:A组(格拉司琼组)、B组(氟哌利多组)、C组(格拉司琼加氟哌利多组)、D组(对照组)。分别预注格拉司琼3mg,氟哌利多2mg,格拉司琼3mg加氟哌利多2mg和生理盐水10ml,观察手术后病人的PONV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A、B、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与A、B组比较,C组的PONV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预注格拉司琼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可较好地预防腹腔镜术后PONV的发生率,比单独使用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应荣高 《北方药学》2011,8(4):21-22
目的:研究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150例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3~65岁,体重40~75kg.随机分成A、B、C、D、F五组,分别给予氟哌利多2mg、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5mg、昂丹司琼4mg+氟哌利多2mg+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氟哌利多、格拉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120例ASA Ⅰ一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A组诱导前 5 min 静注氟哌利多 2.5 mg,B组在开始缝皮前静注格拉司琼3 mg、C组(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10 mL.结果: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17.5%、B组15%,明显低于C组50%(P<0.05),A组与 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哌利多和格拉司琼均可显著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恩丹西酮分别复合地塞米松、氟哌利多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160例,随机均分为4组,于开始缝皮时,A组静注恩丹西酮4mg,B组静注恩丹西酮4mg+地塞米松5mg,C组静注恩丹西酮4mg+氟哌利多1.25mg,D组静注0.9%氯化钠溶液5ml。观察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A、B、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B、C组也明显低于A组(P〈0.05),而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丹西酮能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分别复合地塞米松或氟哌利多更能有效地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文建忠  杨小敏 《江西医药》2006,41(9):689-691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用于胃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fients-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根据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给药方式不同将胃癌根治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昂丹司琼组,n=31):芬太尼1mg+昂丹司琼16mg;B组(氟哌利多组,n=30):芬太尼1mg+氟哌利多5mg;C组(对照组,n=29):芬太尼1mg。将上述各组药物加等渗盐水配成100ml。输注速率为2ml/h.单次自控量为2ml。锁定时间15min,维持时间48h。观察病人术后48h恶心、呕吐次数、疼痛程度及镇静评分。结果3组间镇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镇静评分小于B组(P〈0。05);A组及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小于C组(P〈0.05)。结论昂丹司琼用于胃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术后恶心、呕吐有预防作用,效果与氟哌利多无差异,但对术后镇静作用小于氟哌利多。  相似文献   

6.
昂丹司琼和氟哌利多预防胃癌根治术中恶心呕吐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昂丹司琼和氟哌利多预防胃癌根治性手术中的恶心呕吐作用。方法 :6 7例男性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随机分 3组 ,昂丹司琼组 2 2例 ,氟哌利多组 2 2例 ,对照组 2 3例。术前所有病人肌内注射阿托品 0 .5mg、苯巴比妥 0 .1g ,选T 7~ 8椎间隙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 ,待麻醉平面满意后 ,昂丹司琼组静脉缓慢注射昂丹司琼 8mg ;氟哌利多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 2 .5mg ;对照组不给药。切皮前病人均抽吸胃管以彻底清除胃液。结果 :昂丹司琼组预防恶心呕吐达 1级疗效病例占 86 % ,氟哌利多组为 5 5 % ,经 χ2 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昂丹司琼组和氟哌利多组发生嗜睡反应病例分别为6例和 11例 ,氟哌利多组发生锥体外系反应 2例。结论 :昂丹司琼预防胃癌根治术中的恶心呕吐的疗效优于氟哌利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及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对剖宫产术后舒芬太尼持续镇痛所致的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15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A组于术毕时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B组氟哌利多2.5 mg加入舒芬太尼镇痛泵中持续输注;C组昂丹司琼4 mg加入舒芬太尼镇痛泵中持续输注;D组于术毕时单次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同时将氟哌利多1.25 mg加入舒芬太尼镇痛泵中持续输注;E组于术毕时静脉推注生理盐水4 m L。各组患者均行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5组术后24 h内术后恶心呕吐(PONV)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5组间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内PONV评分E组明显高于A、B、C、D组(P<0.01),A、B、C组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地塞米松均能预防剖宫产术后舒芬太尼持续镇痛所致的恶心呕吐,但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预防效果更佳,不仅减少了单一使用氟哌利多所致的相关并发症而且降低了用药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与甲氧氯普胺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在腰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联合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昂丹司琼组(A组)、甲氧氯普胺组(B组)、昂丹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P〈0.05)(C组)、生理盐水(P〈0.05)组(D组)4组,每组30例。4组患者手术后均行PCEA,并通过PCA泵分别将不同止吐药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患者术后24h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各组间镇痛效果评分、镇静程度评分和吗啡用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恶心发生情况:A、B、C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与A、B组比较,C组的恶心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4组患者呕吐发生率情况:A、B、C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与A、B组比较,C组的呕吐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昂丹司琼和甲氧氯普胺单独应用均能有效防治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的恶心呕吐,两药联合应用能进一步减少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阑尾切除术中联合应用格拉司琼、氟哌利多的预防恶心、呕吐韵作用。方法:选择阑尾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格拉司琼组)、B组(氟哌利多组)、C组(格拉司琼与氟哌利多组)、D组(对照组),观察四组种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恶心、呕吐的情况,并记录鼓肠情况。结果:C组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中未发生鼓肠,P〈0.05,但心率、血氧饱和度、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特别是禁食时间不到6h者,术中都存在恶心呕吐,严重影响手术的操作。现在提前静滴格拉司琼3mg,氟哌利多2mg,能有效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既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也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此方法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格拉司琼与氟哌利多用于PCEA抗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盆腔手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药液为:吗啡3mg+1%罗哌卡因10ml+格拉司琼3mg;B组药液为:吗啡3mg+1%罗哌卡因10ml+氟哌利多3mg。两组药液均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观察术后48h内两组镇痛效果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格拉司琼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抗恶心、呕吐效果优于氟哌利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网状Meta分析评估不同止吐药物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Embase、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为2023年5月1日。选择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比较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文献检索结果显示,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20篇文献,文献累积样本量为2 879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根据SUCRA曲线下面积,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效果最佳的药物为阿扎司琼(SUCRA=72.7%)和昂丹司琼(SUCRA=71.0%),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呕吐效果最佳的药物为氟哌啶醇(SUCRA=87.7%)和氟哌利多(SUCRA=86.9%)。结论 5-羟色胺3型(5-HT3)受体拮抗剂阿扎司琼和昂丹司琼是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的最佳药物,多巴胺2受体拮抗剂氟哌啶醇和氟哌利多是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的最佳药物,此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2.
于带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17-1618
目的:观察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疗效.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手术缝皮时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 mg,B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手术缝皮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C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手术缝皮时给予阿扎司琼10 mg;D组: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缝皮时均给予生理盐水4 mL.观察并记录四组患者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发生的例数、程度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小时内,A、B、C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B两组问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A、B两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较单用阿扎司琼或地塞米松更佳.  相似文献   

13.
黄攀 《中国药房》2010,(28):2660-2661
目的:观察氟哌利多、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分别在开始缝合前静脉注射0.9%氯化钠10mL(A组)、氟哌利多1.25mg(B组)、托烷司琼5mg(C组)。术毕清醒后拔管,观察记录术后24h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B、C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利多和托烷司琼均可显著降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二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氟哌利多和格拉司琼两药对术后自控镇痛中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腹部手术后病人90例进行自控镇痛,分为A、B、C 3组,各30例,术前术中不用止吐药,3组均加入镇痛药芬太尼1 mg,其中A组再加入格拉司琼3 mg,B组再加入氟哌利多5 mg,C组作为对照.各组均加生理盐水至100 mL,术毕均各给5 mL稀释药液为负荷量,然后用机械泵静脉泵注2 mL·h-1.结果:呕吐发生率A组<B组(P<0.05),B组<C组(P<0.05),B组嗜睡发生率高于A、C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较氟哌利多止吐作用明显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刘学文 《安徽医药》2009,13(12):1553-1554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复合氟哌利多预防气管内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麻醉诱导后静注DXM 10 mg,术毕拨管后静注氟哌利多1.25 mg)和对照组(与A组同样时点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每组40例,观察术后6 h、24 h PONV发生例数与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PONV发生率和程度明显低于或弱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后和术毕分别给予地塞米松和氟哌利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妇科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扎司琼在心外科术后预防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84例美国麻醉协会(ASA)Ⅰ或Ⅱ级择期心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阿扎司琼A1、A2组、氟哌利多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1例,术后镇痛泵中均给予舒芬太尼。结果镇痛治疗后6、12、24、48 h四组VAS评分均在1~4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镇静评分较高,术后12 h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以C组最高(P<0.05),A1、A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自控镇痛治疗中阿扎司琼可有效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效果优于氟哌利多,但镇静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伟民  徐土荣 《医药导报》2005,24(11):1026-1027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对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0例须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手术前对照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注射液4 mL;治疗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 mg,药物对照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分别于手术后8,24 h评估并记录患者的恶心呕吐程度。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术后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术后8~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地塞米松可能对创口愈合有影响。 结论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雷莫司琼与氟哌利多预防妇科手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6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行L1~2或L2~3穿刺,术毕接PCIA,实验组选用雷莫司琼0.3 mg,对照组选用氟哌利多5 mg,其余药液配制相同,恶心、呕吐评估标准选用WHO规定标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副作用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莫司琼可以安全有效的用于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减少术后PCIA治疗中恶心呕吐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手术后行PCIA的病人108例,ASAI ̄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6例。镇痛药液配方:A组吗啡20mg加芬太尼0.7mg;B组吗啡20mg加芬太尼0.7mg加地塞米松10mg;C组吗啡20mg加芬太尼0.7mg加阿扎司琼10mg加地塞米松10mg。观察术后各组病人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三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满意,VAS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组和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A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C组呕吐率也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明显减少术后PCIA治疗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手术后格拉司琼单独或联合药物防治恶心呕吐的护理措施.方法 9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术时给予生理盐水5 ml.B组格拉司琼组术中静脉注射格拉司琼8 mg.C组联合组,术中静脉注射长托宁1 mg +格拉司琼.观察术后24 h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A、B、C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83.3%、30.0%、12.0%(P<0.05或P<0.01).结论 本研究提示术中静脉注射格拉司琼与长托宁能有效防止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