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咳嗽从胃论治的临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月 《北京中医》2006,25(2):107-108
咳嗽从胃论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咳论篇》中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虽为肺之本病,然究其源,非肺一脏之因。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影响到肺之宣肃功能均可作咳。临床上咳嗽多从肺论治,本文重点讨论从胃论治因食滞痰阻、胃寒遏阳及胃气不足所致之咳嗽。1病案举例1.1食积胃脘致咳嗽证患者,男,25岁。主诉:咳嗽痰多、胸闷3个月,加重1周。曾因咳嗽、痰色白稀薄,伴低热,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现咳嗽痰多,痰粘色白,胸脘胀闷,食后加重,嗳腐吞酸,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平素喜食肥甘厚…  相似文献   

2.
小儿呛咳,多因风寒、风热、热毒、虚火等侵袭鼻咽部,肺失宣肃所致,为儿科临床上常见疾患。多表现为因呛作咳,连咳数声,少痰,同时伴有鼻咽症状。肺部听诊、胸透无明显异常,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笔者辨证论治本病,收到较好效果。寒客鼻窍赵某,男,2岁。1周来呛咳,伴鼻塞、流清涕、喷嚏、面色白,二便调畅,舌淡红苔薄白,咽充血不著,两肺听诊  相似文献   

3.
《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是论述咳嗽病机的最早记载,也是对咳嗽病机的完整概括。咳嗽主脏在肺,《素问·咳论》云:“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外感六淫或内伤所生的病邪,皆伤及于肺而致咳嗽,这是因为肺主气,其位最高,为五脏之华盖,肺又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肺最易受外感、内伤之邪,而肺又为娇脏,不耐邪侵,邪侵则肺气不清,失于肃降,迫气上逆而作咳。肺阴不足每致阴虚火旺,灼津为痰,肺失濡润,气逆作咳,或肺气亏虚,肃降无权,气不化津,津聚成痰,气逆于上,引起咳嗽。肺为五…  相似文献   

4.
张红月 《北京中医药》2006,25(2):107-108
咳嗽从胃论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咳论篇>中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虽为肺之本病,然究其源,非肺一脏之因.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影响到肺之宣肃功能均可作咳.临床上咳嗽多从肺论治,本文重点讨论从胃论治因食滞痰阻、胃寒遏阳及胃气不足所致之咳嗽.  相似文献   

5.
吴某,男,41岁.因咳嗽后每发昏厥10年,加重1月于2000年3月1 7日人院.患者10年前因劳复加外感致咳嗽,并出现每次剧咳1~2分钟即突发昏厥,不省人事,持续1分钟许,自行缓解,醒后一如常人.因每次发作可提前预知防范,未造成身体伤害,且其发病多于冬出现,夏天较少,甚至不发,故未曾重视诊治.1个月前因春节劳累又致咳吐黄浊痰,昏厥再发渐重,日作5~6次,甚则每咳数声即发昏厥,跌仆于地,无法防范.在多家医院作全面检查后诊为咳嗽晕厥,复经抗炎、抗过敏和止咳治疗20余天,病情未见好转.多因咽中干痒或有痰引发,痰少色白,粘滞难出,每咳3~5声即发昏厥,移时苏醒,一如常人,日作4~6次.并述每次咳嗽出少量粘痰块后,胸中暂舒,伴见双目红赤,眼周淤斑,咽干不适,观舌淡暗苔白滑,脉滑实有力.饮食及二便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慢支及食物过敏病史.查体:除胸片示双肺纹理增重外,其余头颅CT扫描、超声心动、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及肝功、血常规均正常.证属肺肾阴虚,痰浊内伏.  相似文献   

6.
咳属常见症状及病种,病情有重有轻,伴发症状普遍见于大多数疾病中。《内经》为咳单独立论,亦称《论咳》,以内外合邪为病机,肺胃为病之源头。《伤寒杂病论》六经太少阳阴、阳明、厥阴为纲,分表里寒热虚实;咳亦以六经而分为六经病证,每证又可依寒热虚实再分四证。《彭子益论》临床所见以咳为主之病多为久咳,久咳者伤气伤津。寸口脉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肾,左主血,右主气。脉沉,左右脉偏一侧细者,此为肺金枯燥不能生水,甲木失养,少阳相火上冲攻肺之咳。  相似文献   

7.
一、冲胃气逆肺失清宁赵××男44岁1974年3月16日诊。阵咳气逆,时而泛恶,三月未已。咳甚则中脘疼痛,必倾吐胃内容物方止片刻,但旋又咳逆,日夜无度,求医四方,中西药乏效。患者形体消瘦,神色疲惫,面(白光)无华,时觉有气筑筑动于脐上胸膈之间,头疼喜呕,便结溲清,形寒肢冷,难以平卧,必倚靠棉被方可瞑目片刻,未几又被咳逆惊醒,痛苦之极,几不欲生。舌淡苔白,脉弦滑有力,参之脉证,此乃冲气挟阳明上逆之气上于肺系,肺受冲撞,失清宁肃降之令。故咳逆阵作。法宜降冲和胃以降纳  相似文献   

8.
咳嗽是肺系的常见症状 ,经云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可见其他脏腑感受外邪或内伤均可累及肺脏而咳。1 心源咳嗽 ,宽胸化瘀心肺位于上焦 ,心病及肺 ,肺失肃降 ,肺气上逆而咳。临床如发现年轻久咳 ,病史在 1年以上 ,屡用止咳、化痰、宣肺不效者 ,应考虑病在心 ,咳在肺 ,故在治疗上以宽胸理气、 活血化瘀治心而咳自愈也。王某 ,男性 ,4 3岁 ,个体户。 2 0 0 0年 3月 4日初诊。咳嗽痰多色白约 1年 ,经X线、胸部CT检查提示双肺未见异常 ,心电图提示ST改变。屡用止嗽散、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等方药后咳嗽减轻 ,痰未见减少。症…  相似文献   

9.
咳嗽,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病证之一,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为多。余在临证时,每以《素问·咳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取效满意,故将点滴体会简述如下:一、察病机,最关肺胃两经《素问·咳论》说:“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这里指出了咳嗽虽属肺脏疾患,但与其它脏腑亦有密切关系。任何一个脏腑发生病变,都可能通过经脉的连络关系而影响及肺,导致咳嗽。经文还强调指出导致咳  相似文献   

10.
寒热相兼而咳案例1:金某,男,44岁。1982年4月21日初诊。咳嗽五、六年,久治效少。冬春为甚,夜轻晨重,咽痒则咳,痰多白粘,且常感冒。从去冬至今继续服中药数十剂不效,咳渐加重。观其舌质红略胖,苔白,脉沉缓。细阅前医处方,多宣肺化痰之剂,或加附子以为寒邪客肺,或用泻白散加桑叶、牛蒡子以为风热犯肺。曾服小青龙汤略效,再服反呕。余忖度之,此久病肺脾两虚,肺金质寒而郁热,寒热相  相似文献   

11.
咳嗽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临床上多从肺论治,但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咳嗽虽不离肺,但也不止于肺,《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导师万丽玲对咳嗽的治疗得心应手,咳病多应用而瘥。现分享其从胆论治咳嗽验案1则,以体会其临证治咳之精思巧辨。  相似文献   

12.
肺咳是肺脏在病因作用下,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而引起.五脏咳是五脏各于其所主的时令受病、间接影响及肺而作咳,但不能拘泥此说.五脏咳的各种证候,是根据咳嗽的兼见症状,用五脏辨证进行归类的.六腑咳也是按咳的不同兼症进行归类的.咳证的治疗,经文虽仅指出针刺治咳的主要法则,然其指导思想是重在辨证论治,因势利导,以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临证应根据"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咳而不喘",以及"喘多肾虚"的论述,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肺、脾、肾三脏在临床上反应的特点,分别采用温肺散寒、健脾燥湿、温肾纳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肺咳是肺脏在病因作用下,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而引起。五脏咳是五脏各于其所主的时令受病、间接影响及肺而作咳,但不能拘泥此说。五脏咳的各种证候、是根据咳嗽的兼见症状,用五脏辨证进行归类的。六腑咳也是按咳的不同兼症进行归类的。咳证的治疗,经文虽仅指出针刺治咳的主要法则,然而指导思想是重在辨证论治,因势利导,以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临证应根据“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咳而不喘”,以及“喘多肾虚”的论述,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肺、脾、肾三脏在临床上反应的特点,分别采用温肺散寒、健脾燥湿、温肾纳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映梅 《河北中医》2005,27(3):189-190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一般认为 ,咳嗽病位在肺 ,乃肺系受病 ,肺气上逆所致 ,但其它脏腑病变涉及于肺也可致咳。遵循《素问·咳论篇》“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的理论 ,笔者根据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 ,对咳嗽进行辨证论治 ,临床可获满意疗效 ,现举临床验案如下。1 脾 咳白某 ,女 ,5 4岁。 2 0 0 4 - 0 6 - 2 0就诊。咳嗽 15日 ,痰多色白 ,胸脘作闷 ,神疲乏力 ,食欲不振 ,大便稀溏 ,舌淡苔白腻 ,脉濡滑。中医辨证为痰湿蕴肺。治宜健脾燥湿 ,化痰止咳。方用六君子汤加味 :人参、白术、茯苓各 2 0g ,法半夏、炒厚朴、杏仁、百部、炙紫菀…  相似文献   

15.
王芙蓉  杨华 《河北中医》2002,24(8):594-594
咳嗽一症 ,其病位在肺 ,从肺论治 ,奏效者固多 ,失效者也不乏其例。究其病机 ,虽为肺系病变 ,与肝亦有密切关系。故不可概从肺治 ,临证从肝论治 ,亦常获良效。1 肝咳基本方及其分型证治1 .1 肝咳基本方 柴胡 9g ,前胡 1 0g ,赤芍药1 2g ,白芍药 1 0g ,川芎 1 0g ,枳壳  相似文献   

16.
秋燥咳呛,以及阴虚痨嗽,每见干咳无痰,喉痒、胸痛、咽干失音等症,两者证治的区别点是:秋燥咳呛,外因是秋凉束肺,内因是肺虚郁热,感外邪之后,易从燥化,见症多见咽干唇燥、喉痒鼻干、舌质红而苔白、脉细浮,治以辛凉透泄,方以桑菊饮化裁,加用沙参、麦冬、白前、牛蒡子、蝉蜕、梨皮、枇杷叶等。如有恶  相似文献   

17.
正《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此皆聚于胃,关于肺。"提出咳嗽不只与肺相关,还涉及到胃。本文试对治疗脾胃病的半夏泻心汤用治胃咳作一探讨。1咳嗽与脾胃的关系肺与脾胃关系密切,生理上相互关联,病理上相互影响。从五行角度看,肺属金,脾胃属土,脾胃为肺之母,肺的功能活动需要脾胃化生水谷精微的濡养。若脾胃虚弱,化生精微物质减少,肺失濡养而功能失常。从气机角  相似文献   

18.
叶天士治咳经验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咳嗽一症临床常见,因其成因复杂,治疗不易。《医学真传》曰:“诸病易治,咳嗽难医”。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于咳嗽一症,集前贤之理训,发后学之未发,观其诊疗医案,匠心独运,平淡中蕴真知,会心处有妙用。憾后世多知其治温病有方,而忽其治咳之功,今笔者试析其奥,供临证之绳墨。1新咳责于外感,久咳多因内伤 叶天士认为初发咳嗽其病因病机不外“易感客邪,肺卫虚耳”。风寒袭表,“新凉外束”,“营虚卫薄”,“卫阳怫郁”或“卫阳失护”,产生咳嗽。风热作咳,因“风热上侵”或“风热上阻”,“热郁于肺”而致。“燥侵作咳”,多因…  相似文献   

19.
正文:余尚贞教授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从医三十余年,师从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善于运用经典指导治疗内科杂病、疑难病。历来医家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乃贮痰之器”“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多从肺脾肾论治咳嗽。余尚贞教授临证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师古而不泥古,遵大道而变通,治咳经验丰富,在临床上每遇木火刑金肝咳,认为“土虚木亢,木火刑金,肺失宣降,致气逆作咳”,治以疏肝健脾、培土生金,兼以他法,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张敏涛 《光明中医》2011,26(6):1232-1233
从《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结合小儿的五脏不足有余之说,阐述五脏咳嗽的病理机制及治法方药。咳嗽是小儿肺系疾病中常见的一个临床症状。因为小儿肺脏娇嫩,形气未充,腠理不密,卫外功能薄弱,故极易感受外邪。因此临床上由外感六淫引起的咳嗽较为多见。治疗多采用宣肺、肃肺、泻肺、疏风、清热等方法。故有"咳不离肺"之说。对于久咳、顽咳,若单从肺论治,往往难以取效。《素问·咳论》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提示了咳嗽虽为肺脏之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