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DKN2/p16基因5‘—CpG岛SmaⅠ位点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 C  Ye Y  Wang D 《中华肿瘤杂志》2000,22(6):471-473
目的 研究CDKN2/p16基因5’端调控序列CpG岛甲基化的状态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对甲基化敏感的核酸内切酶SmaⅠ,酶切基因组DNA的方法,对89例肺癌标本和10例正常肺组织的CDKN2/p16,基因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 89例肺癌中,CDNK2/p16基因甲基化15例,甲基化频率为16.9%。42例p16蛋白阴性的肺癌患中,有12例发生甲基化,甲基化频率为28.6%;另有47例p16蛋白阳性患中仅有3例发生甲基化。10例正常肺组织中均未发现CDNK2/p16基因有甲基化现象。结论 CDNK2/p16基因5’端CpG岛甲基化是该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是肺癌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的分子事件之一,可能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结肠癌组织中p16基因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现象。〔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方法(MSP)检测了28例结肠癌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结果〕28例结肠癌组织中有9例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32%),而20例正常组织中均阴性。〔结论〕p16基因5′端CpG岛异常甲基化在人类结肠癌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中国人肺癌中p16/CDKN2基因失活的情况,探讨该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26例临床切除的原发性肺癌标本分别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以及限制性内切酶-PCR法检测了p16/CDKN2基因5’启动子区及第一外显子区CpG岛甲基化的情况,选取与p16紧密连锁的D9S1748位点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同时对其中17例病例的肿瘤及癌旁组织标本用双色FISH分析p16基因丢失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p16蛋白表达。结果:用MSP检测到50%(13/26)的标本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15基因变异及其与脑胶质瘤的发生、恶性进展的关系。方法 利用PCR和PCR-bsed甲基化检测技术检测了56例脑胶质瘤中p15基因外显子1缺失及5’CPG岛甲基化情况。结果 43例高级别的脑胶质瘤中,14例发生了p15基因缺失(32.6%),而13例低级别的脑胶质瘤中无一例发生p15基因缺失,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例低级别的脑胶质瘤、3例高级别的脑胶质瘤发生了p15基因5’CPG岛甲基化。结论 p15基因异常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恶性进展。基因纯合缺失是脑胶质瘤中p15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胃癌患者p53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应用限制性内切酶HpaⅡ和MspⅠ酶切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DNA,经PCR扩增p53基因第5外显子,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电泳图谱,比较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53基因第5外显子特定序列5′-CCGG-3′位点甲基化差异。结果显示:15例胃癌组织中12例p53基因第5外显子出现高甲基化状态,而10例正常胃组织为低甲基化状态,结果提示,p53基因高甲基化状态与胃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p16基因(MTS1,CDK4I,CDKN2)是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它以突变或缺失异常形式广泛存在于各种肿瘤细胞中。p16蛋白为细胞周期依赖激酶CDK4的抑制物,参与正常细胞周期G→S期的调控,并与Rb、p53等抑癌基因有着密切联系。p16抑癌基因的...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中p16基因甲基化与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p16基因表达异常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及RT-PCR检测子宫内膜检测p16基因5’CpG岛甲基化状态及p16基因mRNA表达。结果 8例正常子宫内膜无甲基化,且p16 mRNA表达正常。6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中,有1例甲基化;38例子宫内膜癌中,13例甲基化,占34.2%。6例子宫内膜单纯及复合增生中,有5例p16 mRN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国人非小细胞肺癌中p16/CDKN2基因失活的情况,探讨该基因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与p16基因紧密连锁的D9S1748位点,对17例临床切除的原发性肺癌标本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检测 pl6基因启动子区 CpG岛甲基化状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13例D9S1748位点存在多态性的肿瘤DNA中有 9例(69 .2%)发生了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MSP的结果显示,有 70. 6%(12/17)的肿瘤组织存在p16启动子区的异常高甲基化。在本研究中,82.4%(14/17)的肿瘤组织可以检测出一种或两种p16基因的异常改变。对此17例肿瘤标本进行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有 13例 P16蛋白表达阴性,其中 92 3%(12/13)存在一种或两种p16基因的异常改变。免疫组化结果与p16基因分子遗传学改变情况基本吻合。结论:作为一种抑癌基因,p16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都有异常改变。我们的研究表明,p16基因失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GST-π的表达与其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应用S-P法检测116例胃癌和53例胃癌前病变的GST-π表达和限制性内切酶及PCR、Southern印迹方法检测14例胃癌及其相应正常胃粘膜GST-πDNA5′端调控区CCGG特定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结果:GST-π阳性率,正常胃粘膜10%(4/39),胃癌77%(89/116),肠上皮化生76%(19/25),不典型增生89%(25/28)。GST-π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较正常胃粘膜增高(P<001)。胃癌组织中GST-π基因较正常胃粘膜呈现高度去甲基化(P<001),胃癌GST-π基因5′端调控区低甲基化与其GST-π表达增加呈相关性(P<005)。结论:GST-π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GST-π可作为胃癌的肿瘤相关抗原;GST-π基因5′端调控区低甲基化可能是GST-π高表达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非小细胞肺癌(NSCLC)p16基因突变的情况,本研究应用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了24例NSCLC肿瘤组织中p16基因外显子2的突变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24例NSCLC肿瘤组织及同一病例非肿瘤肺组织均为住院病例手术切除标本,并经病理证实。按常规方法提取DNA。PCR反应在PE9600热循环仪中进行,扩增p16基因第2外显子,引物序列:  PS1:5′-ACAAGCTTCCCTTCCGTCATGC-3′PS2:5′-TCTGAGCTTTGGAAGCTCTCAG-3′循…  相似文献   

11.
人胃癌组织中C—myc癌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冬梅  何志藩 《癌症》1997,16(5):331-333,F002
目的:研究胃癌及正常胃粘膜c-myc基因外显子ⅢCCG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及SABC法检测胃癌45例、胃溃疡14例、不典型增生10例p67表达。结果:胃癌c-myc基因外显子ⅢCCGG位点比其相应正常胃粘膜呈高度去甲基化,mRNA表达升高(p〈0.001),DNA去甲基化与mRNA表达存在相关性(p〈0.025),p67在胃癌、不典型增生、胃溃疡表达率分别为84.44%(38/45)  相似文献   

12.
bcl-2基因与宫颈癌关系密切,本研究采用回体转移法(Ex vivo)和活体直接转移法(In vivo)观察反义ODN及反义RNA作用于移植瘤的治疗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硫代磷酸修饰bcl-2脱氧寡核苷酸(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反义链(AODN)5'-CAGCGTGCGCCATCCTTCCC—3';无义链(NODN)5'-TCGCCACTCGATCCTGCCCG—3'。含反义 bcl-2 cDNA部分序列(622bp)的质粒pDOR-AB(7.12kb)由第四军医大学王成济教授惠赠…  相似文献   

13.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和谷胱甘肽转硫酶M1(GSTM1) 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胃癌高发区福建省长乐市原发性胃癌病例91 例和正常对照94 例进行CYP2E1 与GSTM1 基因型检测和分析。结果 胃癌病例与对照的CYP2E1 等位基因C1 和C2 频率差异有显著性(χ2 =4.91,P<0 .05) 。GSTM1 基因缺失率在胃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61.5% 和45.7% ,GSTM1基因缺失与胃癌易感性有关(OR=1.90,95% 可信限= 1.01~3.56) 。携带CYP2E1 的C2/C2 基因和GSTM1 缺失基因型者长期摄入鱼露可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结论 代谢CYP2E1 和GSTM1 基因多态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胡毅玲  高杨 《肿瘤》1998,18(4):269-271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2D6(CYP2D6)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PCR┐RFLP等技术检测原发性肺癌和住院对照各59例,分析CYP1A1基因MspIC型、CYP2D6Ch型(T/T型)和GSTM1缺陷型〔GSTM1(-)〕三种纯合突变型频率分布及其交互作用。结果突变型在病例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CYP1A1MspIC型25.4%、15.3%(P=0.17),CYP2D6ChT/T型35.6%,47.5%(P=0.26),GSTM1(-)型57.6%、49.2%(P=0.46),无显著性差异。协同分析发现在男性中,11.6%(5/43)肺癌兼有MspIC型和GSTM1(-)型,对照组无1例(0/43),P=0.03。结论结果提示在男性中CYP1A1MspIC型和GSTM1(-)型可能协同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细胞癌多染色体杂合性丢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5对染色体38个位点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LOH与肝癌的临床病理改变和肝炎病毒的关系。方法:用PCR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检测肝癌LOH。结果发生高频率LOH的位点有染色体1p的D1S186(这,48.1%)和D1S243(1p36.3,51.6%);染色体9n24的D9S54(61.8%),9这的D9S1747(52.%)和DD9S1752(51.8%)WUG HK  相似文献   

16.
胃癌高低发区居民空腹胃液中N—亚硝酰胺总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亚硝酰胺(NAD)为高度可疑的人胃癌病因,但缺乏直接的流行病学证据。本研究探讨了NAD暴露与人胃癌流行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胃液痕量NAD总量分析和胃镜活检等技术,对胃癌高发区山东省临朐县和低发区苍山县35~68岁居民空腹胃液中NAD暴露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高发区样品NAD的阳性率(n=176,40.9%)高于低发区(n=99,30.3%),经标化后有统计学意义(p=0.0324)。(2)在高发区仅48%胃液样品的pH≤3,而在低发区则高达84%(p<0.001);在pH≤3的样品中,NAD的阳性率也是高发区高于低发区(46.2%比27.4%,p<0.01);在低发区样品中,pH值高者NAD的阳性率高于pH值低者,在高发区则无此现象。(3)慢性缩性胃炎(CAG)和CAG伴异型增生者,胃液NAD的阳性率高于胃粘膜正常和浅表性胃炎者。结论本研究揭示,NAD的暴露与胃癌的流行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CAG和异型增生与NAD致胃癌过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的目的为获得HJCAC2的cDNA及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靶基因。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人HeLa细胞中扩增出一约1.5Kb的DNA片段,全自动测序后, 组人pLexA载体,构建成pLexA-HDAC2,用醋酸锂法转化醇母菌EGY48(p8op-lacZ)。结果:结果显示,获得的1.5KB的D 段碱基序列与文献报道的HDAC2的cDNA一致。pLexA-HDAC2转化EGY48(  相似文献   

18.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ki′s)p27kip1是CDK2/CyclinE的抑制蛋白,不仅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还可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我们通过体外实验,分析凋亡相关基因bcl2基因族、p27kip1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细胞株生物特性的关系,探讨在阿霉素作用后其基因或蛋白产物表达水平的变化。材料与方法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细胞爬片技术,采用免疫组化、Westemblot方法检测不同ER状态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231中bcl2、bax、p27kip1、PCNA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9.
 DNA甲基化是基因复制后修饰 ,目前 ,认为也是一种新的基因调控机制。尽管 ,大量事实已证明DNA甲基化在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但其确切功能尚不清楚[1] 。人类基因的三分之一由散在的重复DNA片段组成 ,如ALUS和LTNS ,这些DNA片段中又有许多CpG二核苷酸聚集区称为CpG岛[2 ] ,它们具有潜在的转录活性[3] 。大部分CpG岛位与基因 5′端与基因的活性有关[4 ] 。目前研究发现许多抑癌基因 5′端均存在CpG岛 ,并受甲基化的调控 ,此外 ,DNA甲基化的改变 ,对染色体的构形及其结构均有重要影响。DNA甲基化异常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作用 ,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 ,本文就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DNA甲基化异常现象及形成原因肿瘤细胞DNA甲基化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DNA广泛的低甲基化和区域性的高甲基化共存于一种组织 ,以及总的甲基化能力增强。真正意义上主要是与细胞生长分化有密切关系的癌基因和抗癌基因。DNA甲基化异常的程度与肿瘤的进展程度以及转移能力均相关 ,肖文华等[5] 在肝癌的研究中还发现 ,DNA的异常甲基化状态不但反映肝癌的恶性程度 ,而且有助于判断预后。1.1...  相似文献   

20.
DNA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是人类多种肿瘤发生中常见的基因后成事件[1] 。在正常组织中 ,基因CpG岛都是以非甲基化形式存在的 ,仅在胚胎发育、基因沉默、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时 ,基因启动子区域的CpG岛才有广泛的甲基化 ,而某些抑癌基因启动子CpG岛被重新甲基化后 ,可使这些基因失活 ,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据估计 ,每一肿瘤中甲基化的CpG岛数目平均可达 60 0个。FHIT基因的杂合性缺失在多种肿瘤中常见 ,但其另一等位基因抑制性突变却较少发生。1 抑癌基因甲基化机制的研究现状DNA甲基化仅发生于CpG岛。在人类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