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是胆胰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纯性ERCP正逐渐被治疗性ERCP所取代。胆胰疾病的内镜治疗手段包括胰胆管括约肌切开术,网篮或气囊取石术,机械、电解和激光碎石术,内支架置入术,鼻胆管、鼻胰管、鼻胆囊管引流术和胆道镜检查术等。内镜治疗的成功率超过90%,且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经皮和外科手术治疗。对需急诊处理的胆胰疾病患者选择内镜下治疗更为适宜。近年来我科通过内镜治疗各种胆胰疾病278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作为消化内镜主要手段,在一些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胆管狭窄、胰管狭窄的减压治疗、胰瘘的治疗等方面,ERCP的胆管内引流术及外引流术、胰管支架植入术等起关键的作用。近年由于介入超声内镜(EUS)技术的进步,当ERCP插管未成功,或手术后解剖结构改变而传统ERCP无法完成胆管、胰管的减压时,还可以通过EUS引导下穿刺及支架植入术完成胆胰管的减压,为其治疗开辟新的领域,同时也体现EUS与ERCP在胆胰疾病治疗中起到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我国消化专业医师间的学术交流,促进消化专业技术发展,黑龙江省医院 (黑龙江省中日友谊医院 )、黑龙江省消化内镜学会将于 2001年 9月 10- 12日在哈尔滨联合举办 2001全国胆胰疾病学术研讨会。大会将邀请山川达郎、于中麟、陈志伟等日本、香港及国内著名胆胰疾病及消化内镜专家到会讲学及技术操作表演。参会者授予国家继续教育一级学分 5分。 主要讲座和技术表演内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 (手术和 PTCS);十二指肠乳头疾病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非手术胆管引流治疗胆管良恶性狭窄; ERCP实质造影对胰腺癌的诊…  相似文献   

4.
胆管恶性狭窄主要由胆总管癌、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壶腹癌等胆胰肿瘤引起,这类患者常由于早期诊断困难而失去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机会,预后较差。提高胆胰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内镜和放射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消化内镜技术的迅猛发展,内镜治疗在恶性胆道狭窄中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大,已广泛用于胆胰肿瘤的姑息性治疗。经内镜方法解除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同时内镜介入用于胆胰肿瘤的局部放疗、化疗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的内镜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国  姜希宏 《山东医药》2000,40(22):53-54
近年来,内镜在胰腺癌的诊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镜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及治疗方法,可大大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率。1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将纤维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经内镜活检钳通道插入造影导管至胰管或胆管内,注入造影剂的逆行胰、胆管造影。目前已成为胰、胆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ERCP影像可归纳为梗阻型、狭窄型、混合型及胰管分支缺损型四型,其中以狭窄型和梗阻型多见。胰头癌的ERCP表现为主胰管截断,胆管及远侧胰管扩张,胰体尾癌常表现为胰管局限性狭窄…  相似文献   

6.
<正>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胆胰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胆胰管取石、支架或鼻胆胰管引流等内镜微创操作技术,ERCP能有效解除胆胰管梗阻,改善临床症状,是胆胰管结石、良性胆胰管狭窄、无法外科手术的恶性胆管狭窄等常见胆胰疾病的一线治疗方法。本文主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恶性胆管梗阻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就诊时大多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故对晚期不能手术切除患者的减黄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以ERCP为代表的内镜技术已在晚期胆胰恶性肿瘤引起的胆管梗阻临床治疗广泛应用,其缓解梗阻性黄疸疗效不逊传统的胆肠旁路手术,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因其痛苦少、创伤小,最符合机体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我国经20余年的发展,其治疗胆、胰、十二指肠乳头疾病的作用日益体现。我院从1995年起开展此项技术,并开展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EPBD)、内镜下胆管内引流(ERBD)等治疗,选择诊治资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内镜术在胆胰疾病诊疗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可以在内镜下经造影将胰胆管显示清楚,从而使胆胰疾病的诊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被誉为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1974年Kawai等首次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开创非外科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先河,加上后来的经内镜胆管引流ER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经内镜胰管引流术(ERPD)、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内镜内引流管置入术(endoprothesisstent)及子母镜技术(PCS),使内镜的介入技术在胆胰疾病的诊疗方面进入一个诊断和…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FRCP)技术及由其发展起来的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使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对体质较差,合并症较多,不能耐受复杂手术的老年患者,效果尤为明显,特别适合胰胆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我们在2003年对13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十二指肠镜下治疗,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内镜技术的问世被称为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而更大的变革是在治疗内镜。近10余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内镜在胰胆疾病中的应用日趋成熟,该项技术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低等优点,成为当今胰胆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2004年9月~2006年10月,我科共实施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胆胰疾病34例,现就其临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高龄胆胰疾病患者日益增多,而传统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目的:探讨治疗性ERCP在老年胆胰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0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诊断为胰胆疾病的343例患者行治疗性ERCP,并按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析原发疾病、ERCP操作、治疗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老年组胆管癌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除胆管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外,两组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总管取石术、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EMBE)、胰管支架置入术(ERPD)、鼻胆管引流术(ENBD)操作频率无明显差异。两组ERCP治疗成功率(82.5%对87.0%)和并发症发生率(3.3%对4.6%)无明显差异。所有并发症经内科保守治疗和内镜下治疗后痊愈。结论:治疗性ERCP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尤其适用于老年胆胰疾病患者,其并发症多数可经内科保守治疗联合内镜下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14.
《胰胆疾病的内镜诊断和治疗录像片征订通知》随着内镜诊治水平的提高,使得过去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疾病目前已能通过内镜治疗完成。为了满足内镜医师的需求,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胰胆疾病的内镜和治疗》医学教学录像片。...  相似文献   

15.
胆管末端良性病变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及治疗较为复杂,治疗后具有易反复的特点。随着内镜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不断发展,其开展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胆管引流术(ER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经内镜胰管引流术(ERPD)等治疗性技术被广泛运用于临床。ERCP技术逐渐成为诊治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另一方面其严重并发症限制了该项技术的运用。本文就目前对胆管末端良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胆管引流(ERCP)在胆管损伤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总结1999年3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31例胆管损伤患者,行诊断性ERCP,选择有内镜治疗价值者作为实施对象,行乳头肌切开术(EST)、鼻胆管引流、塑料支架支撑引流等内镜治疗。结果31例胆管损伤中,胆总管横断或结扎3例,胆管狭窄13例,胆瘘15例,22例(34次)接受内镜治疗,占71%。13例胆管狭窄中,有7例行塑料支架支撑治疗维持8~20个月,4例疗效满意,3例疗效欠佳;15例胆瘘患者行EST、鼻胆管引流,13例胆瘘愈合,2例无效,其中7例因胆管狭窄或有狭窄倾向置入塑料支架支撑维持4~12个月。6例发生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结论ERCP对胆管损伤有定性和定位诊断意义,多数胆瘘和部分胆管狭窄患者通过内镜治疗获得痊愈,早期内镜治疗可简化治疗方案,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超声内镜(artificial intelligence-endoscopic ultrasound, AI-EUS)胆胰识别系统用于辅助识别超声内镜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图像的有效性。方法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数据库前瞻性地纳入2019年12月—2020年8月期间因怀疑有胆胰系统疾病而接受EUS检查的受试者。28例受试者的28个视频用于胰腺标准站的识别;29例受试者的29个视频用于胆管标准站的识别。8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新手内镜医师在有AI-EUS胆胰识别系统辅助下和无辅助下, 分别阅读了57例EUS视频。比较有AI-EUS胆胰识别系统与无AI-EUS胆胰识别系统辅助时, 内镜医师对EUS胰腺和胆管标准站点识别的准确率。结果无AI-EUS辅助时, 新手内镜医师对胰腺标准站识别准确率为67.2%(903/1 344), 有AI-EUS辅助时, 准确率提高至78.4%(1 054/1 344);胆管标准站识别准确率由无辅助时的56.4%(523/928)提高至有辅助时的73.8%(685/928)。结论 AI-...  相似文献   

18.
经内镜细胞刷检对胆胰肿瘤的诊断价值任旭,徐秀芬,李红梅,杜明,朱春兰胆管、胰腺肿瘤通过影像学检查,对典型者不难诊断,但常遇到良恶性鉴别困难的病例,使临床医师感到困惑。经内镜胆管、胰管细胞刷检报道很少[1],我院近一年来开展此项目,探讨对胆管、胰腺肿瘤...  相似文献   

19.
ERCP和PTBD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RCP和PTBD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北京友谊医院(100050)张澍田于中麟1概述1968年McCune等首次报道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胰胆系疾病中的应用,目前ERCP已成为诊断胰胆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ERCP的操作技术较复杂,且...  相似文献   

20.
随着ERCP操作技巧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关配件的成功开发和应用,在ERCP基础上开展的介入治疗已成为胆胰疾病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主要手段,而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与否是ERCP介入治疗的先决条件伸。常规方法(导管或切开刀载导丝)对那些插管困难的乳头进行选择性胆管插管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