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微波、射频、高频是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常用方法,主要涉及食管、胃十二指肠息肉。现将以上三种方法的治疗原理及优劣势简要介绍如下:1治疗原理微波凝固疗法是通过组织自体诱电加热而达到凝固的目的。当微波温度达42~44℃时足以使组织细胞水分蒸发而脱落,蛋白凝固变性,细胞萎缩脱落,甚至炭化。射频治疗属于热凝固法,射频电流的极性变换频率为  相似文献   

2.
自1991年开展内镜微波凝固治疗以来,笔者等共治疗消化道息肉396例,现就其利弊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经内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男311例,女85例,上消化道息肉251例,结肠息肉143例,共有息肉734颗(食管息肉18颗;胃息肉384颗;十二指肠息肉13颗;结肠息肉319颗),大于2.0cm者76颗;2~2cm者297颗;小于1cm者361颗。广基息肉579颗;带蒂息肉153颗,病理类型;腺瘤息肉315颗;炎性及增生性息肉419颗,所使用的  相似文献   

3.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芸  张晓荣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396-1396
目的:探讨内镜下氢离子凝固术(氢气刀)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EA型内镜专用氢气刀对上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息肉进行氢离子凝固术。结果:66例上消化道出血,其中十二指球部溃疡43例,胃溃疡23例,贲门撕裂伤综合症10例,Dieulafoy病4例。经氢气刀治疗后,56例患者未再出血,4例患者再出血(胃溃疡1例,贲门撕裂综合症2例,Dieulafy病1例)。81例息肉患者,其中食管息肉9例,胃息肉30例,十二指肠息肉12例,结肠息肉20例,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息肉6例,食管和胃均有息肉4例,全部治愈。结论:氢气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息肉的方法,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副作用少,患者痛苦少,经济实用的好方法,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经内镜下氩气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与高频电刀治疗胃十二指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用氩气离子凝固术和高频电刀治疗胃十二指肠息肉患者578例1545枚息肉。结果本组226例患者共674枚息肉经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其中17位患者共19枚较大息肉为了防止烧灼过深发生穿孔而进行延期治疗。352例患者共871枚广基息肉采用内镜下氩气离子凝固术,其中854枚一次性灼除,术中术后无异常,17枚息肉因体积较大经延期二次治疗后消失。两组方法治疗的治愈率相比较无显着差异,但经内镜氩气离子凝固术治疗在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高频电刀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氩气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息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术后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国粱 《江西医药》2009,44(7):699-700
目的评价内镜下射频及高频电凝联合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效果。方法应用OLYMPUS-240/260电子胃镜或肠镜发现消化道息肉后.内镜下视病变采用OLYMPUSPSD-20高频发生器及射频治疗仪切除息肉。结果155例息肉中,应用高频切除93例.占60%,射频治疗62例,占40%。结论内镜下射频、高频治疗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器(氩气刀)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型内镜专用氩离子凝固器对经病理证实的消化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180例患者,共324例息肉,其中230枚扁平广基息肉经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有94枚有蒂息肉在内镜圈套治疗时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器配合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疗效确切、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湛秀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303-304
目的探讨胃镜射频治疗胃十二指肠息肉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胃十二指肠息肉患者实行胃镜射频治疗。术前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紧密配合内镜医师的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特征变化,并做好各项应急抢救准备工作及术后患者的康复指导护理。结果 30例患者均一次治疗成功,共切除息肉91颗,手术成功率100%,无一例患者有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节约了患者的住院费用。结论在胃镜下对胃十二指肠息肉患者实施射频治疗,做好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莉  周红 《淮海医药》2010,28(2):170-171
目的总结经内镜高频电切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48例在内镜直视下经高频电息肉切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中共切除息肉52枚,其中食道息肉8例,胃息肉35例,十二指肠息肉5例,全组无出血、穿孔病例。结论经内镜高频电切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痛苦小、创伤轻微、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治疗技术,治疗过程中因人而异实施针对性护理,与医生密切配合,是内镜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氩离子凝固术在无痛苦胃、肠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痛苦胃、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氩气刀)治疗消化道息肉、疣状胃炎、胃黏膜脱垂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EA型的内镜专用氩气刀以丙泊酚、芬太尼联合使用静脉麻醉下对消化道息肉、疣状胃炎、胃黏膜脱垂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78例息肉患者,其中食管息肉3例,胃息肉26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32例,结肠息肉12例,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息肉者3例,十二指肠和结肠均有息肉者2例,全部治愈。疣状胃炎16例,胃黏膜脱垂18例,全部治愈。结论:氩离子凝固术在无痛苦胃、肠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疣状胃炎、胃黏膜脱垂的方法,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度高,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的好方法,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1月~2002年3月内镜下微波治疗上消化道息肉32例62枚,下消化道息肉38例116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上消化道息肉32例62枚,男12例,女20例,年龄30岁~79岁.食管、贲门息肉8例,胃息肉22例,十二指肠息肉2例.单发20例,多发1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138例消化道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射频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显效134例(97.1%),有效4例(2.9%)。138例患者中3例治疗2次,1例治疗3次,其余病例全部1次治疗成功。无1例穿孔及大出血,随访4周,残留溃疡均为S2期。结论内镜下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可靠、费用低、恢复快,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可行性分析。方法:应用Olympus CF-260型结肠镜发现结肠息肉后,内镜下视病变采用Olympus PSD-20高频发生器,LDRF-50A型射频治疗仪切除息肉。结果:293颗结肠息肉中,应用射频治疗128例,占43.69%,高频电联合射频治疗165例,占56.31%。结论:内镜下高频电联合射频治疗结肠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比单用效果更为确切,并降低了治疗后消化道出血和穿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内镜诊断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息肉76例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76例共108枚息肉,其中93枚为扁平、广基息肉,仅行氩离子凝固术,另15枚有蒂息肉采用内镜下圈套治疗配合氩离子凝固术。经1~3次凝固术治疗病变均消除,息肉全部治愈。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或息肉样隆起疗效佳、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疾病;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我们1995-of-1998·04使用这一技术治疗消化道息肉,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讨论如下.1一股资料本组病人40例(共有息肉55颗),男26例,女14例,年龄17tos岁,平均年龄45.6岁;胃底息肉2颗,胃体息肉5颗,胃窦部息肉8颗,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颗,食道息肉1颗,升结肠息肉1颗,降结肠息肉5颗,乙状结肠息肉18颗,直肠息肉12颗;息肉直径大于ZCm的6颗,1.5~ZOom的问颗,10~1,4cm的19颗,05~09cm的13颗,0.scm以下的4颗;其中广基无茶息肉20颗,亚蒂息肉15颗,有蒂息肉20颗。2方…  相似文献   

15.
张钰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4):127-128
目的探讨内镜微波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效果。方法常规内镜检查发现息肉即行活检,得病理结果再次镜检,调节内镜微波治疗仪功率和治疗时间,对不同类型的息肉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上消化道息肉经微波内镜治疗后全部消失,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微波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方法简单,效果确切,应作为首选方法推广。  相似文献   

16.
董攀科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186-187
目的:探讨采用单纯圈套器电子内镜下摘除上消化道息肉的方法。方法:对20例单发性息肉患者实行单纯圈套器电子内镜下摘除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内镜下息肉摘除一般出血不多,有3例表面渗血较多,20例息肉标本病理检查结果为,15例呈息肉样改变,4例呈慢性炎症改变,1例为腺瘤样息肉。结论:应用单纯套切法来摘除上消化道小息肉效果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声带息肉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70例,给予喉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对照组72例,给予喉内镜下摘除声带息肉的手术方式,比较两种声带息肉手术方法的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治疗无效率为0.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喉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良好,明显的优于喉内镜下息肉摘除手术,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息肉96例治疗体会泉州市第一医院庄垂田,郭鹏程我院3年来经内镜用微波法治疗96例,194颗消化道息肉,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56例,女40例;年龄5~76岁,其中单发灶息肉62例,多发灶息肉34例,上消化道息肉22例,...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将内镜下直径>2.0 cm息肉称为大息肉,直径>3.0cm息肉称为巨大息肉。我们应用热电极在结肠镜下行电烙样加热,使息肉层层脱落、萎缩至完全消失,避免了大息肉切除术后的出血,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经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直径 2~3.5cm64颗,其中大息肉56颗,巨大息肉8颗。64颗息肉术前均经病理检查无息肉恶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35颗(巨大息肉5颗),其中男18  相似文献   

20.
内镜粘膜剥离术在上消化道息肉、粘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广基息肉、粘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上消化道广基息肉、粘膜下肿瘤患者进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观察切除的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8例患者,共33例广基息肉、5例粘膜下肿瘤,均成功切除,无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对上消化道广基息肉、粘膜下肿瘤,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