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目的:分析2021—2022年某基层中医院骨科中药颗粒应用现状。方法:提取医院骨科用药管理信息系统中2021—2022年含中药颗粒的8 000张处方作为调查对象,由医院主任中医师对中药颗粒处方进行初步整理,提取处方中确诊疾病、中药颗粒名称、用量等变量,对处方中中药颗粒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以使用频率排在前22位的中药颗粒为基层医院高频中药颗粒,对高频中药颗粒进行归类分析、剂量分析及超剂量用药、超适应证用药情况判定。结果:2021—2022年医院骨科8 000张中药颗粒处方高频药物有甘草颗粒、牛膝颗粒、黄芪颗粒等,使用频率>20%的中药颗粒有两味,使用频率>10%的中药有11味,使用频率>5%的中药颗粒有9味。归类分析结果显示,中药颗粒多为补虚药(59.08%)、祛湿药(18.18%)、活血化瘀药(13.64%)。高频中药颗粒剂量规格范围为3~30 g, 3 g、6 g、9 g、10 g和15 g是最常见的剂量。高频中药颗粒适应证与计量基本合理。结论:2021—2022年该基层中医院骨科中药颗粒多用补虚药、祛湿药、活血化瘀药,与骨科常见病补益、祛风湿、活血化瘀的需求基本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当归熟地药对不同配比下有效成分的差异,探索中药药对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配伍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熟地药对配方颗粒和单味配方颗粒混合冲泡后药液中阿魏酸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比较两者差异。结果:当归熟地药对配方颗粒冲泡后,阿魏酸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均略高于单味配方颗粒混合冲泡后含量。结论:中药药对配方颗粒与单味配方颗粒混合后冲泡含量大小有差异,中药药对配方颗粒作为中药基础配伍,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中药配方颗粒是中医剂型改革及中药现代化的重要课题,符合现代社会及特殊病种对中药处方制备便捷性的需求。通过梳理中药配方颗粒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认为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我国中医临床的诊疗模式及市场化的要求,采用以“药对”颗粒剂为主、单药配方颗粒为辅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开展科学的、高质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形成系统化的、可推广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中小药企生产的中药颗粒常见微量金属粉不溶物现象,从中药颗粒处方组成、制备工艺、中药前处理等方面,阐述产生其现象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旨在为加强中药颗粒剂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楼生化汤中药配方颗粒的小鼠急性毒性反应,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参照《药物单次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采用最大给药量(MAD)试验法,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媒组和给药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给药组以0.76g/ml重楼生化汤配方颗粒最大给药浓度按小鼠灌胃最大给药体积0.4ml/10g体重在24h内分3次灌胃给药,每次间隔6h,溶媒组同时灌服同等体积超纯水,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连续观察14d,期间记录各组小鼠的累计死亡数、外观特征、行为活动、脏器指数和体质量变化,14d后行剖检、血液生化检查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小鼠灌服重楼生化汤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急性毒性预试验,未获得半数致死量,最大给药量法实验观察期间无动物死亡,一般行为活动和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等均无明显变化,脏器指数、体质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楼生化汤中药配方颗粒口服毒性小,具有较高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依据中医"肾主骨"的理论,通过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和建立成骨样细胞(UMR106)体外培养模型,采用MTT法和EIA法,检测补肾中药密骨颗粒含药血清对成骨样细胞增殖和IGF-I的活性,阐明补肾中药对肾虚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机理.结果表明密骨颗粒含药血清组的成骨样细胞数目和IGF-I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密骨颗粒与骨疏康颗粒含药血清之间IGF-I活性无明显差别(P>0.05);密骨颗粒与骨疏康颗粒含药血清都有促进体外培养成骨样细胞的增殖和IGF-I的活性的作用,而且呈剂量依赖性.从而为"肾主骨"、"气能生精"的理论提示出客观化、科学化依据;密骨颗粒含药血清可以促进成骨样细胞的增殖和IGF-I的活性,而达到防治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世界科学技术》2003,5(2):20-20
实现中药自动精确、定量抓取的智能配药系统是中药工作者的多年梦想。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制的“中药智能配药系统”项目已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的研制成功,解决了中药颗粒按处方配药、集药不发生交叉污染、秤量准确、配药时间短等技术难点。目前已获得5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系统是以散装中药颗粒为处理对象的智能配药系统,采用摆动式接药、集药机械手结构,可同时完成接袋、开袋、集药及下药袋的功能,还可实现10台以上电机同步下药。这种具有500味不同中药的智能按贴配药系统,平均每贴药的…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为满足患者对中药配方颗粒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北京密云县中医医院近日引进两台中药调剂设备。中药配方颗粒因其疗效好、方便快捷、免煎煮、安全卫生等优点,广受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9.
紫癜灵颗粒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中药紫癜灵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和苦参碱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进行优选,HPLC测定黄芩苷和苦参碱含量.结果:紫癜灵颗粒优选提取工艺为黄芩等5味药用6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药渣及水牛角等余药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正交试验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经济、合理,适合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0.
争议了多年的中药配方颗粒最近终于有了合法身份。不久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广东一方制药厂和江苏天江制药厂作为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点生产企业,其合格产品除允许在原试用的临床单位作为中药临床配方调剂外,还可销往全国其他地区(但需经当地药监部门同意,并接受当地药监部门监管)。 广东一方和江苏天江是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研发的第一个“吃螃蟹者”。为了改变中药汤剂“千年一罐制”的状况,一方药业自建厂时起就确立了以中药配方颗粒为科研目标和主导产品,经过9年的不懈攻关,终于催生了这个国家级新产品―― 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他…  相似文献   

11.
中药配方颗粒剂的优势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1年统一规定单味中药浓缩颗粒、颗粒饮片及浓缩中药均统一以中药配方颗粒命名.中药配方颗粒剂是指将处方内药物或部分药物的提取物与适当的定量辅料混合,经特定工艺制成的含药均匀的颗粒剂.中药配方颗粒剂目前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运用十分广泛,但国内使用范围有限.笔者认为,中药配方颗粒剂与传统的汤剂比较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通降颗粒对实验动物胃排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通降颗粒对实验动物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1.将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分为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及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并设假手术组,连续给药3周后,测定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变化.2.将小鼠分为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及空白组、西药对照组,连续每日给药5次,应用甲基橙胃残留率的测定反映胃排空的快慢.结果:1.通降颗粒各组和西药组均可升高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的血浆胃动素水平,以通降颗粒中、小剂量组作用显著.2.通降颗粒及西药组给小鼠灌胃均能明显降低甲基橙胃残留率.结论:中药通降颗粒能促进实验鼠胃排空.  相似文献   

13.
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化是临床疗效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配方颗粒的存在问题,指出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化是临床疗效的基础,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四个标准化和一个还需要”,即:药材来源标准化、炮制工艺标准化、生产工艺标准化和质量标准化,此外,还需要研制中药药对颗粒、常用经方颗粒、基本方颗粒,为配方颗粒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研制途径。  相似文献   

14.
建宇 《光明中医》2011,(3):601-601
[本刊讯]为满足患者对中药配方颗粒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北京密云县中医医院近日引进两台中药调剂设备。中药配方颗粒因其疗效好、方便快捷、免煎煮、安全卫生等优点,广受患者欢迎。随着该院门诊量由原来的每日几百人上升到现在的2700人,中药配方颗粒供不应求,以致患者等候取药时间过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剂对耐环丙沙星大肠埃希氏菌外排泵耐药机制的影响。方法建立急性耐环丙沙星大肠埃希菌腹腔感染兔模型,复方清热颗粒药液灌胃,空白对照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末次给药心脏取血,离心分离出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应用外排泵抑制剂(CCCP)选择出外排泵阳性的耐环丙沙星大肠埃希氏菌,应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检测在有含药血清、空白血清、复方清热颗粒、泵抑制剂的情况下环丙沙星对上述7株大肠埃希氏菌的MIC值变化。结果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含药血清不能明显降低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值。结论复方清热颗粒含药血清不能改善大肠埃希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目前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现状,找出质量特点。方法通过对不同生产厂单味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检验报告内容进行比较以及与《中国药典》相关品种质量要求的比较,分析目前质量状况。结果目前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各生产厂质量差异大,质量标准低。结论虑尽快出台中药配方颗粒的国家标准,并大幅提高质量标准,才能保证临床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降脂颗粒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血清NO、VEGF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药复方降脂颗粒低剂量组、中药复方降脂颗粒中剂量组、中药复方降脂颗粒高剂量组,各10只。于末次给药1h,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大鼠血清TC、TG、HDLC、LDLC的水平,Elisa检测血清NO及VEGF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C、TG、LDL各指标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HDL、LDL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血清NO、VEGF含量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中药复方降脂颗粒对高脂血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疗效,能够降低血清NO、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针刺结合益智健脑颗粒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益智健脑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智能状况、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3组,各28例.针药组采用针刺百会、四神聪、大椎、关元等穴结合益智健脑颗粒治疗;中药组单用益智健脑颗粒治疗;西药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安理申)治疗.评价和比较各组治疗12周前后及组间简易精神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表(ADL)等神经量表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较前有改善,但针药组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5.7%,优于中药组的71.4%和西药组的67.9%.结论:针刺结合益智健脑颗粒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能显著改善患者智能状况,提高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疗效优于单用益智健脑颗粒和西药安理申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情况,为临床中药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整理医院2018年和2019年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与销售情况,计算不同时间主要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与限定日费用(DDC)。结果:2019年中药饮片用量与销售金额有所下降,销售金额排在前五位的为黄芪、当归、炒白术、茯苓、枸杞子,DDDs排在前五位的是茯苓、当归、丹参、黄芩与黄芪。中药配方颗粒销售金额排在前五位的是炒白术、茯苓、柴胡、当归、丹参,DDDs排在前五位的是当归、黄芩、川芎、茯苓、柴胡。结论:医院中药使用仍以中药饮片为主,但中药配方颗粒使用呈上升趋势,销售金额与用药DDDs均较高,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用药品类型基本稳定,无不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药配方颗粒是现代制药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用经过炮制合格的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成型的单味中药颗粒.其性味、归经、功效与原中药单味饮片没有改变.用中药配方颗粒代替传统中药饮片供临床应用,在辨证论治、随方和药、随证加减等方面与原中药饮片相同.但因其携带方便,不需要煎煮等优点.迅速被医生和患者所接纳.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笔者对一些引人思考的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