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标准剂量地塞米松和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39例M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方案化疗,沙利度胺200 mg/d,标准剂量组给予地塞米松40 mg第1天至第4天,28 d,小剂量组予地塞米松20 mg第1天至第4天,28 d,共4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生存情况和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标准剂量组完全缓解5例(26.3 %)、部分缓解7例(35.0 %)、总有效率75.0 %,小剂量组完全缓解3例(15.8 %)、部分缓解7例(36.8 %)、总有效率68.4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剂量组的肺部感染、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带状疱疹等不良反应均高于小剂量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治疗MM疗效相近,但不良反应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含单周地塞米松的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给予42例MM患者小剂量沙利度胺(150~200)mg/d联合含单周地塞米松(40mg,口服,第1天至第4天)的VAD方案治疗,28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进行总体评估。结果总有效率为80.95%(34/42);其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0例,进步8例,无效8例。不良反应轻微,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β2微球蛋白、Karnofsky评分、血肌酐、血免疫球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含单周地塞米松的VAD方案治疗MM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12例MM患者,其中包括9例难治复发和3例初发,沙利度胺100~200 mg/d口服,每28 d为1个周期, 共3个周期,同时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15 mg/d口服,第1天至第4天,第15天至第18天,每28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3个周期。结果 CR 3例,PR 5例,进步3例,无效1例;不良反应可耐受,轻度便秘及嗜睡多见。结论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MM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5例患者均给予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沙利度胺的剂量为400mg/d~800mg/d,根据血清M蛋白和骨髓瘤细胞的减少判断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0%无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作为难活性多发性骨髓瘤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沙利度胺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药物,其抗MM治疗的合适剂量尚未完全确定,且无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该药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超低剂量沙利度胺(25mg/d,T25)可使大多数患者耐受,并在单用或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小剂量地塞米松)时显示有效。尤其适用于老年、体衰和不耐受的患者,并提供更长时间的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Thal-Dex)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相关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Thal-Dex方案对15例难治复发性MM患者进行治疗,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100 mg,维持两周后逐渐增至200 mg;地塞米松片40 mg口服,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4周为1疗程;口服小剂量华法林(1.25 mg/d)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监测骨髓细胞学浆细胞数、血M蛋白、血β2-微球蛋白及其他常规检查项目。结果 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4例,微小反应4例,无反应1例,死亡1例,总体反应率为60.0 %;3例患者发生DVT;全部患者未发生Ⅱ级以上血液毒性。结论 Thal-Dex 方案对于难治复发性MM有较好的疗效,耐受性好,但需注意DVT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MM患者,给予沙利度胺100mg/d,同时联合MP或VAD方案化疗。在化疗疗程结束后继续给予沙利度胺100mg/d维持治疗6个月以上。结果部分缓解13例,进步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52%,不良反应轻,均可耐受。结论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M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初诊MM患者采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A组),硼替佐米1.3 mg/m2,沙利度胺从100 mg/d开始口服,逐渐增加剂量,至200 mg/d。单纯使用VAD方案(B组)治疗的23例初诊MM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B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有皮疹、便秘、神经毒性、乏力、嗜睡、脱发及感染。结论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疗效明显优于VAD方案,缓解率高,对于初诊性MM是疗效较好而又较安全的方案,在选择化疗方案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0例MM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VAD方案化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方案化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6.0%,高于对照组的48.0%(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M的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 沙利度胺100 mg/d,每周增加50 ~ 100 mg/d,直到200 ~ 300 mg/d,维持治疗。地塞米松40 mg/d,第1 ~ 4天,第9 ~ 12天,第17 ~ 20天,28 d为1疗程。获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应用沙利度胺100 ~ 200 mg/d维持,每2个月应用地塞米松40 mg/d,第1 ~ 4天,冲击治疗1次。结果 21例初发MM 5例达完全缓解,12例获部分缓解,总有效率80.9 %。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发MM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亚砷酸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1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亚砷酸联合维生素C、沙利度胺、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1例难治性MM患者,应用0.1%亚砷酸注射液10m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亚砷酸静脉滴注结束15min后,维生素C3.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沙利度胺100~150mg/d,睡前顿服,地塞米松1.5mg/d,晨起顿服。连用14~21d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3例;进步4例;2例病情相对稳定,2例无效,总有效率63.6%,患者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亚砷酸联合维生素C、沙利度胺、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MM具有药效协同、不良反应减小、疗效较高、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寒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其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MM患者12例,其中包括9例难治复发和3例初发,沙利度胺 100~200 mg/d口服,每28 d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同时联合小剂量地寒米松15 mg/d口服,第1天至第4天,第15 天至第18天,每28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3个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进步3例, 无效1例;不良反应可耐受,轻度便秘及嗜睡多见.结论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MM安全、 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及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5例初治及难治复发MM患者,硼替佐米1.1 mg/m2,第0、3、7、10天,静脉注射;沙利度胺从50 mg/d开始逐渐加量至150 mg/d或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剂量;化疗方案根据每疗程患者情况选择MP、VAD或AD方案。28 d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至少接受2个疗程以上治疗。达到部分缓解(PR)及以上疗效的患者应用沙利度胺150 mg/d或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剂量维持治疗。采用2006年MM国际统一疗效标准观察疗效,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不良事件通用命名标准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中位随访20个月,35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8 %,其中完全缓解(CR)率48.6 %,良好的部分缓解(VGPR )率17.1 %,PR率17.1 %。3年预计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60.92 %和72.41 %。达PR以上疗效患者的OS率高于未达P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初治及难治复发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及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Ⅳ度非血液学毒性主要包括乏力(3/35)、恶心、呕吐(8/35)、便秘(4/35)和周围神经病变(3/35)。Ⅲ~Ⅳ度血液学毒性为粒细胞缺乏(10/35)和血小板减少(8/35)。结论 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及化疗治疗MM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可延长患者PFS时间。  相似文献   

14.
王学文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6):1253-1255
沙利度胺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有效药物,其抗MM治疗的合适剂量尚未完全确定,且无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该药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超低剂量沙利度胺(25mg/d,T25)可使大多数患者耐受,并在单用或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小剂量地塞米松)时显示有效。尤其适用于老年、体衰和不耐受的患者,并提供更长时间的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CO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其与单纯COMP方案疗效的差异。方法分析42例初治和27例难治复发性MM应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COMP方案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分析应用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M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和血红蛋白改善情况。结果42例初治MM,单用COMP22例,联合应用小剂量沙利度胺20例,总有效率分别为40.91%和7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例难治复发MM,单用COMP组13例,联合应用14例,总有效率分别为42.86%和84.62%,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沙利度胺不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联合治疗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浆M蛋白浓度和骨髓浆细胞比例。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COMP方案可以提高初治和难治复发MM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地塞米松20mg/d-40mg/d,奇数月d1-4,d9-12,d17-20,偶数月d1-4,28天/疗程,联合或不联合沙利度胺100mg/d-200mg/d。判断疗效,同时观察血常规、肾功能、Ca^2+、影像学等变化。结果:14例患者的总有效率(CR+PR+进步)为85.71%,总缓解率(CR+PR)57.14%(8/14例),初发患者中总有效率达100%(8/8例),总缓解率达75.00%(6/8例),复发难治患者中总有效率66.67%(4/6例),总缓解率33.33%(2/6例)。主要副作用为感染、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案,毒性较轻。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观察亚砷酸(ATO)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5例难治性复发性MM患者,给予ATO(10 mg/d)及维生素C(2 g/d)静脉滴注,连续应用14 d,每28 d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沙利度胺口服,起始剂量为50 mg/d,1周后逐步加量并调整至100~150 mg/d,长期维持。连续应用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有效患者继续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并随访观察无进展生存(PFS)。采用参照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小组骨髓瘤疗效判定标准判定疗效,并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判定不良反应。结果 ATO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复发性MM总有效率71.43 %(25/35),完全缓解2例(5.71 %),部分缓解12例(34.29 %),微小反应 11例(31.43 %),无效10例(28.57 %)。25例患者进入维持治疗后,中位随访期为11个月(2~31个月),中位PFS 9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手足麻木等,不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结论 ATO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复发性MM有效、可行,并有较好的治疗顺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围化疗期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于化疗前1d晚睡前开始顿服沙利度胺,起始剂量第1周100 mg/d,如能耐受不良反应,每晚增加50 mg,直至按剂量200 mg/d维持,如不能耐受加量者,则维持原剂量,服用至围化疗期结束;同时化疗前30 min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 mg.对照组于化疗前30min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mg,评价两组的止吐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呕吐控制有效率分别为89.5%(34/38)、68.8%(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托烷司琼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围化疗期的呕吐,不良反应可耐受,进一步提高了沙利度胺临床抗肿瘤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确诊的MM患者25例,沙利度胺100 mg/d,每晚睡前口服;VAD方案:长春新碱0.5 mg/d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4天,多柔比星10 mg/d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4天,地塞米松40 mg/d口服,第1天至第4天、第9天至第12天、第17天至第20天,每月1个疗程,共6个疗程。结果 21例患者完成了6个疗程,完全缓解5例(23.8 %),部分缓解14例(66.7 %),未缓解2例(9.5 %),总有效率90.5 %。沙利度胺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便秘、水肿、末梢神经炎,对症处理后可耐受。结论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20.
硼替佐米为主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等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5例复发难治的MM采用硼替佐米1.1 ~ 1.3 mg/m2,联合地塞米松30 mg ~ 40 mg,第1、4、8、11天;沙利度胺100 ~ 200 mg,第1天至第21天,第4天加或不加表柔比星,3周为1个疗程,每位患者治疗1 ~ 4个疗程。根据欧洲血液病和骨髓移植组(EBMT)标准判断疗效、WHO抗癌药毒副作用的分度标准判断不良反应。结果 5例患者均有效,疗效出现在治疗3周后,1个疗程近似完全缓解(CR)2例,轻微有效(MR)2例,另1例3个疗程后达部分缓解(PR)。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是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其减少的程度和治疗前水平相关,其次为腹泻、末梢神经炎和乏力,经对症处理缓解。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等能有效治疗复发难治性MM,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