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内脏动脉瘤(visceral artery aneurysm,VAA)是指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相对罕见。发病率为0.01%~0.1%[1],其破裂和出血发生率高,可快速危及生命[2-3]。脾动脉(约占60%)和肝动脉(20%)最常出现病变,肠系膜上动脉仅占4%,而胃左动脉瘤(left gastric artery aneurysms,LGAAs)的发病率更低[4]。吴长才等[5]报道了临床上的胃左动脉瘤破裂出血案例,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及上腹烧灼感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症状,而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症状原因的疾病[1]。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主要表现为间歇或持续性腹痛,并伴随腹泻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FD重叠IBS-D患者常见[2],本研究拟探讨三伏脐疗治疗FD重叠IBS-D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antiinflammatorypathway,CAP)研究的进一步深入[1-4],迷走神经刺激疗法(vagusnervestimulation,VNS)已作为一种新型疗法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5-6]、系统性红斑狼疮[7]、炎性肠病[8-9]、干燥综合征[10]、外科术后神经炎症[11]、局部炎症反应[12]等急慢性炎症治疗。动物实验研究发现,VNS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全身炎症反应[1],甚至,有学者认为,VNS可作为一种潜在疗法,预防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相关炎症风暴,  相似文献   

4.
<正>肥胖是指机体脂肪总含量过多和/或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全球超20亿人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2],其中腹型肥胖更易诱发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等[3-4],成为危害中国居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疾病,与眼内压(IOP)升高高度相关,降低IOP会明显阻止疾病进展[1]。目前对于降低IOP的药物有前列腺素类似物、β-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及α-激动剂等[2],这些药物具有降低IOP效果好、安全性良好和耐受性等特点[3-4]。但有研究报道许多青光眼患者在使用眼药水时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发红、刺痛、灼热和刺激感最常见的是一过性的结膜充血[5]。有研究表明眼药水中的防腐剂可能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苯扎氯铵(BAK)是眼科药物中最常用的防腐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6],而其对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的眼表耐受性的影响如何,尚未有定论。因此,本研究探究BAK对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的眼表耐受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DM)患者致死原因之一,主要与DM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1-2]。目前,临床诊断DCM主要包括检测左室舒张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病理性左心室肥厚和间质纤维化等指标。研究表明,28%LVEF正常DM患者存在左室径向和纵向收缩期应变减低[3-4],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将亲密伴侣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IPV)定义为由现任或前任伴侣或配偶造成的身体、性或心理上的伤害[1]. IPV不仅影响父母双方,其子女亦可能感知且受到影响[2].儿童观看、参与、倾听或体验到监护人之间发生的身体或性攻击时被称为父母IPV暴露[3].研究[4]结果显示,2%~16%的研究对象表示他们在18岁之前目睹了至少1次父母间的身体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8.
<正>据报道,我国女性不孕症发病率已达到15%,不孕症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不利因素[1]。以体外授精-胚胎移植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是不孕症患者最后的希望,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评估卵巢储备功能[2]。年龄、基础生殖激素水平、抗苗勒管激素(anti-Mtillerian hormone,AMH)或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等都会一定程度反映卵巢储备功能[3-4]。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正>基孔肯雅热(CHIK)是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以伊蚊等吸血昆虫为传播媒介,临床表现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人群普遍易感。2008年3月广州报告国内首例输入性CHIK病例[1],2008年12月杭州发现1例输入病例[2],2010年广东省报告本地暴发疫情[3],全国多地陆续发现病例[4]。  相似文献   

10.
<正>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是一类特殊的症候群,以全身弥漫性的慢性肌肉酸痛、僵硬为主要症状,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通常同时伴有失眠、疲劳、抑郁或认知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1-2]。FMS不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但FMS患者也常伴有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3]。据报道,FMS的患病率高达15%,女性多于男性(达8∶1或9∶1),而且发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4]。数十年前临床对此病的认识不足,常常将其误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心绞痛等[5]。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球约有1.7亿人患有糖尿病,其患病率不断上升,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1]。T2DM传统的内科疗法包括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等。但长期注射胰岛素、口服各种降糖药物会使患者精神负担重、经济压力大[2-3]。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彻底治愈糖尿病的治疗手段。1995年,Pories等[4]行胃旁路术(gastric bypass,  相似文献   

12.
<正>失眠障碍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睡眠疾病,失眠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30%~36%,其中10%~25%成为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患者,约6%~10%达到了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的诊断标准[1-2]。而CID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调节、神经免疫等方面造成多维度损害[3],其中,认知记忆与睡眠功能成为近年研究热点[4]。中医针刺调节失眠障碍具有疗效确切、无依赖性、副作用小等优势[5],  相似文献   

13.
<正>鳃-耳-肾综合征(branchio-oto-renal syndrome,BOR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听力损害、鳃裂、肾脏异常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耳前凹陷、耳廓畸形、外耳道狭窄等表型,其发病率约1/40,000[1]。当患者存在与BORS相似症状但无肾脏异常时被称为鳃-耳综合征(branchio-oto syndrome,BOS)[2]。  相似文献   

14.
<正>微流控技术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以在微纳米尺度空间中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生物技术[1,2],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可以构建各种微环境,实现多种细胞间共同培养,为细胞生长提供一种与人体高度近似的环境[3,4],如肺芯片[5,6]、血管芯片[7]、肠芯片[8]、肝芯片[9]、肌肉芯片[10]等。芯片上的器官(organs-on-a-chip,OOC)是指使用3D培养技术对干细胞进行分化诱导进而形成类似于目标器官或组织的技术[11],相比于广泛使用的Transwell方法[12],它不需要使用专门设计的流动腔来模拟流体剪切力等生理特征,可以取代动物实验模型,降低药物开发成本,为药物递送和毒性筛选提供更好的平台[13]。  相似文献   

15.
<正>多发性骨髓瘤(MM)主要由骨髓中的浆细胞异常增殖、分子细胞遗传异常、病毒感染、接触某些化学物品等因素引发,通常会导致终末器官损害,包括贫血、肾损害、溶解性骨病和高钙血症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该病目前尚无法治愈,但早期诊断、消除影响MM预后的相关因素对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有研究发现,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参与MM的发生和发展进程[2-3]。  相似文献   

16.
<正>产科的子宫破裂指的是在妊娠期或者分娩前后发生的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破裂,属于妊娠中晚期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能够导致胎儿死亡、子宫切除、甚至孕妇死亡等[1-2]。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阴道流血、胎心异常、生命体征不稳定等[2]。目前已有的文献主要集中于正常分娩产妇发生子宫破裂的研究[3-6],而对于因胎儿发育异常、死胎等原因进行引产所发生的子宫破裂的研究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17.
<正>房间隔缺损(ASD)是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发病率约0.3%,并且在过去的50年中,先天性心脏病和ASD的患病率有所增加[1-2]。ASD在儿童时期的临床症状多数不明显,在成人期才慢慢出现症状,可表现为运动不耐受、心律失常[3]、肺动脉高压(PH)[4]及右心衰竭等。目前ASD已经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或内科介入修复,具有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为9%~38%,老年人群患病率显著高于中青年[1]。未经治疗的OSAHS与多种并发症和不良临床后果密切相关,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增加[2-4]。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肺曲霉病(CPA)是一种感染曲霉菌后并侵犯到肺部的感染性疾病,约占全部曲霉病的80%其表现复杂多变[1],其中烟曲霉为曲霉菌主要类型。根据烟曲霉感染反应程度的差异可分为急性侵袭性肺曲菌病(IPA)、CPA等[2-3]。相较于IPA,CPA多见于陈旧性肺病或轻度免疫抑制者(如糖尿病、慢性肺病),病程迁延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且易与其他陈旧性肺部疾病重叠或混淆,故临床对CPA误诊、漏诊较多。免疫学检测具有操作简单、诊断效能高、创伤小等优势其中烟曲霉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对于诊断CPA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4-5]。  相似文献   

20.
<正>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是一种罕见的、侵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肿瘤性疾病,与肺部囊性破坏、乳糜性积液聚集、腹部肿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淋巴管平滑肌瘤等有关[1-3]。该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由平滑肌样LAM细胞异常增生引起,与结节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基因突变有关[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