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滑动性疝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洋  徐扬  侯智 《中外健康文摘》2008,5(3):113-114
腹股沟斜疝为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而滑动性斜疝(滑疝),属难复性疝,发病率低,并且术前一般不容易确诊,手术难度增大,易损伤内脏,术后易复发,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1临床资料2001-2006年,我院外科其收治腹股沟斜疝224例,其中滑疝6例,占2.6%,6例均为男性,年龄14-72岁,平均54.5岁,病程10-21年,其中左侧1例,滑出内脏为乙状结肠,右侧5例,其中4例为盲肠及阑尾,1例为膀胱。6例滑疝均为疝囊旁滑疝。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imaging,CDFI)对18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检查。结果:本组18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经手术证实。其中易复性疝104例,难复性疝42例,嵌顿性疝30例,绞窄性疝10例。而由CDFI诊断绞窄性疝其中4例为嵌顿性疝。结论:高频超声结合CDFI是诊断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1975年至1988年间收治腹股沟疝548例,男(91.6%)多于女,小儿(53.6%)多于成人;斜疝(98.9%)多见,直疝仅为1.1%。斜疝以右侧多见,但直疝多发于左侧。嵌顿疝发生率为10.8%,均系斜疝引起。难复性疝14例,其中7例属滑动疝。除2.6%复发疝外,均系首次手术病例,手术死亡率为0.2%,术后复发率1.09%。作者认为疝囊高位结扎、缝缩内环以及合理地加强腹股沟管壁,尤其加强后壁,是防止术后疝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点。方法:对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中发现隐匿性疝24例(占24%),避免了二次手术;术后无明显的并发症;术后2-3天出院;随访仅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皮肤切口美观、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术中可同时进行对侧探查,发现并治疗隐匿性斜疝,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2000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腹股沟斜疝48(男41,女7)例,年龄35-75(平均64)岁。病程8个月-40年。其中可复性腹股沟斜疝44例,难复性疝3例,嵌顿性疝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联合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斜疝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联合应用TUVP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36例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斜疝的患者进行同期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中无需输血,术后留置尿管3~5天,拔除尿管后所有患者排尿通畅并即可下床活动,术后IPSS、QOL、MFR和RU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未发生切口感染、心脑血管意外、水中毒、大出血及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未发现腹股沟斜疝复发或尿道狭窄发生。结论联合应用TUVP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斜疝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可靠,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斜疝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腹股沟斜疝术式的选择。方法:对儿童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375例,术中注意切口选择、内环修补及防止医源性损伤。结果:375例均手术成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天,无并发症,无复发。结论:高位结扎疝囊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安全,恢复较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 1990~ 2 0 0 1年共收治 14例腹股沟斜疝医源性损伤病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2例 ,女 2例 ;年龄 8~ 5 7岁。右侧腹股沟斜疝 9例 ,左侧腹股沟斜疝 5例 ;嵌顿疝 8例 ,复发性疝 3例。其中已行 2次疝修补术 2例 ,已行 3次修补术 1例。 14例医源性损伤病例中 ,手法复位时致肠管破裂 3例 ,其中 1例肠管破裂同时合并内环撕裂 ,3例中行肠修补术 2例 ,行剖腹切开内环并肠切除 1例 ;肠管切割伤 3例 ,均行肠修补术 ;膀胱损伤 2例 ,行膀胱修补保留导尿管治愈 ;腹壁下动脉损伤 2例 ,行血管结扎术 ;精索血管损伤 1例 ,行损伤血管结扎…  相似文献   

9.
麦志惠 《海南医学》2002,13(6):61-62
目的 总结采用疝囊颈内翻扭闭法治疗成人原发性腹股斜疝的经验及观察其疗效。方法 采用疝囊颈内翻扭闭法治疗成人原发性腹股沟斜疝76例,均为男性,其中单侧斜疝71例,双侧斜疝5例。结果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局麻者术后可直接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日3.5天,全组病人均得到随访,10-5年48例,5-1年28例,均无复发。结论 疝囊颈内翻扭闭法治疗成人原发性腹股沟斜疝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微及复发率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自1997年以来,我科对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内荷包缝扎疝囊颈代替疝囊高位剥离结扎,治疗斜疝84例,未发现一例复发,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阴囊水肿,术后发热等情况比疝囊高位剥离明显减少。我们认为内荷包缝扎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股沟滑动性斜疝的手术治疗。方法:首先游离疝内容物、疝囊成形和高位结扎,再行疝修补术。结果:1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脏器损伤,术后随访1~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股沟滑动性斜疝只要术前仔细诊断,术中认真解剖,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修补方法,可避免脏器损伤和减少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简便、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脐单孔法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共60例。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6.8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3.3 d。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及并发症出现。结论:经脐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患儿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复发率很低,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股疝患者16例,现将对股疝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女14例,男2例,年龄45~69岁,平均65岁。临床表现;嵌顿性股疝9例,难复性股疝5例,易复性股疝2例。右侧14例,左侧2例。术前3例误诊为腹股沟淋巴结炎,1例误诊为腹股沟疝,1例误诊为髂窝脓肿。2.2 治疗及结果 所有嵌顿疝患者均于入院后6h内实施急诊手术,其中3例行肠切除术,全部病例均行McVay 疝修补术,术后随诊11例,未有复发。2 讨论2.1 诊断 股疝占腹外疝的5%左右,较少见,以女…  相似文献   

14.
二年来 ,本科应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腹股沟斜疝 (以下称斜疝 ) 11例 ,均为男性 ,年龄 36天至 14岁。左侧斜疝 4例 ,右侧斜疝 5例 ,双侧斜疝 2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使用仪器为美国百胜公司AU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用7 5~ 10MHz线阵高频探头 ,采取平卧位直接多切面探查。仔细扫查腹股沟区有否肿物、肿物的内容物的性质及血流情况 ,有否疝颈、疝环 ,是否籍此与腹腔相通。1 一般资料11例小儿斜疝中易复疝 6例 ,难复疝 2例 ,嵌顿疝 3例。 6例易复性疝中有4例疝入物为肠管。声像图表现为腹股沟管探及肠管特征性回声 ,与腹腔相连通 ,肠…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经浅环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的疗效,对我院1995年1月~2003年3月收治的50例小儿斜疝进行分析,认为小儿斜疝最佳手术时机为6个月至2岁,本术式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手术疗效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报道乙状结肠癌疝入右侧腹股沟致难复性斜疝1例。患者因发现右侧腹股沟肿物60余年、进行性增大3年、疼痛半个月入院。入院查腹部CT:右侧腹股沟区可见直肠、乙状结肠疝入,乙状结肠壁增厚。查电子结肠镜及病理诊断提示:乙状结癌。初步诊断:右侧腹股沟乙状结肠癌难复性斜疝。行腹腔镜探查中转开腹根治性乙状结肠切除,降结肠、直肠端端吻合+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式的改进。方法:自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患独395例。均采用经腹股沟内环口的横切口,行高位疝囊横断,高位结扎加缝扎术。切口长约1-1.5cm。结果:395例患儿术后7天拆线,(皮内缝合可吸收线患儿不拆线,术后第4天出院),伤口均Ⅰ/甲愈合,出院时阴囊无肿胀及血肿,无1例输精管损伤。结论:采用经腹股沟内环口的横切口,疝囊横断位置高,术中剥离少,创伤轻,出血少,可大大节约手术时间,且术后极少发生阴囊血肿,也不易损伤输精管。  相似文献   

18.
老年腹股沟斜疝的复发原因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腹股沟斜疝复发原因及其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腹股沟斜疝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辛刀始术式、患者状况、术后并发症对斜疝复发的影响。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所有复发疝患者再次行手术修补。结果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总复发率为9.1%(24/264),初始手术采用传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10.7%,21/197)显著高于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4.5%,3/67)(P〈0.05)。疝复发的主要原因还包括老年患者的慢性病,以及初始术式选择和术中操作的失误。再次手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21例手术患者随访6个月~2.5年,20例(95.2%)显示临床效果良好,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结论健康因素、术式选择、术中操作失误,都是导致老年腹股沟斜疝复发的重要原因。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宜作为治疗老年复发斜疝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规范化锐性分离技术对减轻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意义。方法采集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方式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254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资料。其中132例患者术中操作采用钝性剥离疝囊并手指钝性分离精索后方(钝性剥离法)的方法,另122例患者采用规范化锐性分离技术(锐性分离法),对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术后早期和远期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钝性剥离法和锐性分离法术中出血及术后的阴囊血清肿发生率、慢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2.1%与1.6%,5.3%与0.8%,8.33%与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精细锐性分离技术行成人腹股沟斜疝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解剖结构显露清晰、副损伤轻微、术中出血、术后阴囊血清肿及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明显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Bard平片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并对其治疗初发腹股沟斜疝的科学性进行讨论. 方法报告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初发腹股沟斜疝276例病例,均用Bard 平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结果 276例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对初发腹股沟斜疝均可施行Bard平片无张力疝修复术,该技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损伤轻,术后患者恢复快,对活动影响小,复发率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