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是颈部活动的重要支柱,日常活动频繁。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从事低头工作的人,颈椎容易发生劳损,产生颈椎肥厚钙化、椎间盘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病变,影响椎间空隙,  相似文献   

2.
廖生会 《药物与人》2014,(6):275-275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所致神经、血管及脊髓损害的一系列的综合症。现搜集我院从2012年--2014年间100例颈椎X线平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①总结老年性腰椎退行性病变的X线与CT影像学表现;②探讨老年性腰椎退行性改变导致临床症状的原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共检查、治疗老年性腰椎退行性病变60例,就其腰椎X线平片与CT影像学表现分析。结果60例老年性腰椎骨质疏松有35例(53.33%),60例90节椎间盘中检出退变83节(92.22%),各椎小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100%)。结论需重视影像学与临床方面对老年性腰椎退行性的改变表现,尤其是对于椎间盘变性、椎小关节病变、继发性椎管狭窄导致老年性腰腿症状因素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1])。但颈椎病在康复中出现痛觉敏感性增高少见,本文将1例颈椎病在我社区康复中出现痛觉敏感性增高的  相似文献   

5.
张老汉这一段时间感到两条腿走路无力,双腿发紧,还伴有轻度尿频、尿急、尿排不尽,肩臂也有点麻木。经检查,张老汉原来得的是颈椎病。那么,颈椎病怎么会影响腿无力呢?原来,人上年纪后,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颈椎病就是颈椎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疾病。此时,由于颈椎体后缘及颈椎体侧面钩突关节长了骨刺,骨刺侵入椎间孔,使神经受到压迫,引起后枕、肩、颈及上肢的疼痛、麻木等证状。如果变性的椎间盘向后突向椎管或椎体后方的骨刺,小关节增生,韧带肥厚、钙化,甚至椎板增厚造成颈椎管腔狭窄,压迫了脊髓,此时的主要症状不…  相似文献   

6.
《上海预防医学》2006,18(2):61-61
颈椎病主要由颈椎间盘和颈椎及其附属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引起。其发病率为1.7%-17.6%,40-60岁为高发年龄。①椎间盘: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开始。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狭,使纤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更易进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纤维环变性及椎间隙狭窄使椎间盘易于向后及侧方突出。颈4、5,颈5、6椎间活动度最大,应力也最集中,最易受损伤。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工作中,多数人因下腰痛而就诊。据资料统计,约70%成人或早或晚会患下腰痛,其病因又以退行性椎管狭窄居多,具体来说有:椎间盘病变、椎小关节综合征、椎体后缘骨刺、脊椎滑脱、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严重脊柱后突及侧弯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乾 《长寿》2004,(12):16-16
颈椎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这种病特别好发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工作时头颈经常向某一方向转动的人,外伤也是造成颈椎病的重要因素。由于以上原因使颈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等组织,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问答     
1.问:什么叫颈椎病?答:颈椎病从词义上看应是泛指颈段脊柱病变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导致周围组织和结构继发性变化,而引起一系列临床变化。现在国际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椎间盘、颈椎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发生的退行性改变而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颈部血管神经及神经根和脊髓组织受损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颈椎病X线片常表现为生理弯曲消失变直,椎体骨赘增生,椎间隙或椎间孔变小,颈韧带钙化等,病变主要累及颈椎间盘和周围纤维结构组织,伴有明显颈神经根和脊髓  相似文献   

11.
宋海霞 《工企医刊》2012,25(5):48-5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CT扫描对腰椎滑脱的诊断价值。对41例确诊的腰椎滑脱患者的椎间盘CT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均见假性椎间盘膨出征,少数见双边征;椎弓崩裂并滑脱者椎管矢状径于滑脱下缘层面拉长,椎小关节多正常,部分可见椎弓峡部裂隙征;退变性滑脱者椎管矢状径于滑椎下位椎体上缘层面可不同程度变小,椎小关节均见矢状改变,半脱位及退行性变。结论腰椎间盘CT扫描可初步诊断腰椎滑脱及其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采用CT诊断老年腰椎退行性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50例老年腰椎退行性患者进行CT诊断,并分析总结起影像变化特征.结果: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CT表现为:(1)椎体前缘骨折增生132例,占88.0%;(2)椎间盘膨出128例,占85.3%;(3)椎间盘突出60例,占40.0%;(4)椎小关节增生58例,占38.7%;(5)退变性骨性椎管狭窄42例,占28.0%;(6)黄韧带肥厚60例,占40.0%;(7)真空现象44例,占29.3%;(8)脊柱滑脱14例,占9.3%;(9)骨质疏松80例,占53.3%.结论:采用CT检查对诊断老年退行性病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临床治疗腰椎退行性变提供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健康生活》2021,(10):15-16
正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在临床医学上,根据颈椎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受累的病灶部位,通常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等六大类型。  相似文献   

14.
陈长亮 《现代医院》2004,4(10):49-50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 (神经根、椎动脉、脊髓和交感神经 )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者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和交感神经型 4型 ,椎动脉型在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居第二 ,仅次于神经根型。椎动脉于前角肌内侧越过第七颈椎横突穿过上位 6个颈椎横突孔垂直而上 ,最后绕过环椎侧块经枕大孔进入颅腔 ,负责大脑的血供。对颈椎疾患的影像学诊断不仅要求显示颈椎复杂的基本骨性结构 ,还需要显示骨性椎管内的硬膜囊、脊髓、脊神经、韧带、椎间盘和椎动脉等椎旁软组织结构。传统的颈椎影像学检查方法是X…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60岁以上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48例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参照日本NNAKANO和TNAKANO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改良评定。结果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以椎间盘突出为主,常伴有小关节增生内聚、椎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黄韧带肥厚以及腰椎不稳或腰椎退行性滑脱等病理特点。本组48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36个月,优30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有效97.9%,优良率达87.5%。结论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手术,单纯小开窗椎间盘摘除可能导致疗效不佳,对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的充分减压、肥厚的盘-黄韧带切除和腰椎不稳的植骨融合固定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的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椎体的骨赘形成和黄韧带的透明变性,引起脊髓、神经根和脑血液循环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基层医院治疗颈椎病,由于条件不足、经验少。疗效也不肯定。我科2006-2008年治疗78例颈椎病,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是怎么发生的呢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伤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由于颈椎疾病是一个比较大的病种,范围很广,要说的也很多,我们就以常见的为例来说说吧。现在城市生活、工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的健康教育与推拿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2):1154-1155
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退变、老化或继发性改变 ,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鞘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颈椎病的发生原因1 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 ,人体颈椎间盘会产生退行性变 ,并因此而致整个颈椎和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 ,这是颈椎病形成的主要原因。2 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是由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最大限度的活动所引起的。包括有 :( 1 )睡眠的不良体位。因其持续时间长 ,会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失调 ,而波及椎管内组织 ,加速退变过程。( 2 )坐姿不当。经常处于坐位 ,尤其是低头工作的人员 ,虽工作量不大、强度不…  相似文献   

19.
赵赟赟 《医疗装备》2014,(8):102-105
护士长: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  相似文献   

20.
目前,腰痛有很高的发病率[1],椎间盘退行性变可能是发生慢性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2-3].根据组织学和MR检查,我们发现早在20岁时,椎间盘就已经有了退行性变[4-5].最早发生在髓核(nucleus pulposus,NP),以现有细胞的丢失和基质的改变为主.随着病变的进展,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AF)的外层会改变其正常的层状排列顺序,从而使椎间盘的受力发生改变.久而久之,从AF内部向外部逐渐开始出现裂隙慢慢变为裂口,进而导致了整体性力学改变[6].这些变化增加了传递到椎体终板的力,引起微小的骨折和边缘骨赘形成.产生并刺激血管和神经向椎间盘内部生长的细胞因子在腰痛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7].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程度与腰痛的临床表现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关系[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