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高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将Ishikawa细胞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未转染)、NC组(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转染空载质粒)和TRAF6高表达组(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转染TRAF6过表达质粒);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TRAF6 mRNA以及蛋白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以及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WB检测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E型钙黏蛋白(E-cadherin)、闭合蛋白(Occludin)、N型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结果:相较于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中TRAF6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相较于对照组和NC组,TRAF6高表达组的TRAF6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和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Occludin、E-cadherin...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病变中TET1的表达水平和干扰TET1蛋白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和Ishikaw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TET1的表达;应用干扰TET1表达的siRNA转染Hec-1a和Ishikawa细胞,以仅加入转染试剂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效率;SRB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改变;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改变;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结果子宫内膜组织中TET1的表达随病理类型进展而升高;干扰组TE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干扰TET1表达后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同时出现G1/S期细胞周期阻滞。结论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组织中TE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干扰TET1表达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且出现G1/S期细胞周期阻滞,提示TET1在子宫内膜癌的增殖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参与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过程;双氢青蒿素(DHA)在逆转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NF-κB信号分子可能参与逆转EMT过程。方法:利用DHA处理脂多糖(LPS)诱导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实验及RT-PCR检测DHA干预前后钙黏蛋白(E-cad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DHA干预前后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DHA干预前后核转录因子Snail以及P65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DHA可逆转LPS诱导的乳腺癌细胞MCF-7EMT发生,使LPS诱导的EMT相关蛋白E-cad表达上调、Vimentin表达下调;并下调Snail蛋白及NF-κB P65的表达。DHA可抑制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运动及侵袭。结论:1LPS可诱导乳腺癌细胞系发生EMT,并增强细胞侵袭能力;2DHA逆转乳腺癌细胞EMT,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进而下调核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微小RNA(microRNA)是一类长度约20 bp的非编码RNA,在多种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miR-45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低表达,并且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有研究发现miR-451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且miR-451低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较差,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较短。但是,miR-451促进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 方法 本研究检测了miR-451过表达对骨肉瘤细胞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我们首先构建miR-451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然后将慢病毒转染U2OS细胞以提高miR-451的表达水平;采用划痕试验、Transwell实验观察miR-451过表达对骨肉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451过表达对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以及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 结果 miR-451过表达在体外可以显著抑制U2OS细胞迁移和侵袭,可以上调U2OS细胞内E-cadherin蛋白表达而下调Vimentin蛋白表达,并且可以显著下调NF-κB关键亚单位IKK-β蛋白水平。 结论 miR-451可能通过调控NF-κB活性从而发挥其抑制骨肉瘤细胞迁移、侵袭和EMT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RP11-444D3.1与SOX5基因共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侵袭的影响,并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过表达RP11-444D3.1和SOX5基因的腺病毒转染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构建过表达RP11-444D3.1和SOX5基因及共表达RP11-444D3.1、SOX5基因的子宫内膜癌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RP11-444D3.1和SOX5基因mRNA表达水平,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RP11-444D3.1和SOX5基因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cofilin/LIMK/Rac信号通路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相比,过表达RP11-444D3.1与SOX5基因及共表达RP11-444D3.1、SOX5基因的子宫内膜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均P<0.05),同时,cofilin蛋白的表达降低,LIMK/Rac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上调。结论:RP11-444D3.1与SOX5基因均可激活cofilin/LIMK/Rac信号通路,共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SFN)对人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癌细胞786-O,并将其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SFN低浓度组(5μmol/L)、SFN中浓度组(10μmol/L)、SFN高浓度组(20μmol/L),用CCK-8检测肾癌细胞786-O增殖活化的情况;分别用细胞划痕、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SFN对肾癌细胞786-O迁移能力的影响;用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SFN对肾癌细胞786-O侵袭能力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方法检测SFN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SFN对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FN处理24、48、72 h后,肾癌细胞786-O的增殖活性随着SFN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与对照组相比,SFN处理组的肾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此外,随着SFN浓度的升高,肾癌细胞786-O中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N-cadherin、Viment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随之降低;NF-κB信号通路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携带shRNA特异序列的载体转染子宫内膜癌细胞敲低肌动蛋白样蛋白8(ACTL8)基因对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进行实验研究,以携带shRNA特异序列的载体及空载质粒分别转染Ishikawa细胞株,形成敲低ACTL8基因的shACTL8组和以空载质粒转染的对照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组细胞中ACTL8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细胞ACTL8蛋白表达,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析Ishikawa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CCK8细胞增殖实验及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细胞的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P2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hACTL8组的ACTL8 mRNA、ACTL8蛋白相对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shACTL8组的Ishikawa细胞侵袭、迁移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细胞培养后1天、2天、3天,shACTL8组的Ishikawa细胞数目测定O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板克隆实验培养3天,可见shACTL8组培养皿中细胞生长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shACTL8组E-cadherin蛋白、P21蛋白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shACTL8组N-cadherin蛋白、MMP-9蛋白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敲低ACTL8基因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相似文献   

9.
练维生  姚征  曹非  郑屹峰 《浙江医学》2022,44(18):1928-193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肝细胞癌耐药细胞HepG2/ADM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取人肝细胞癌耐药细胞HepG2/ADM,以预实验确定的姜黄素合适浓度20μmol/L处理细胞。采用噻唑蓝溴化四唑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姜黄素对EMT标志物及NF-κB/Snail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相较于HepG2/ADM组,HepG2/ADM+姜黄素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减弱(均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P<0.05),N-cadherin、Vimentin、NF-κBp65、Snail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HepG2/ADM细胞过表达Snail后,由姜黄素诱导的E-cadherin表达上调、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下调均被逆转(均P<0.0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强(均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HepG2/AD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通过NF-κB/Snail通路抑制细胞的EMT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含三元基序家族蛋白35(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 35,TRIM35)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对人骨肉瘤细胞系143B、Saos-2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收集30例正常人骨组织与64例骨肉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RIM35的表达情况;通过转染TRIM35的siRNA与过表达质粒载体,结合qRT-PCR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效率;在划痕与Transwell实验中观察TRIM35对骨肉瘤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在骨肉瘤细胞中沉默或过表达TRIM35后,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tion,EMT)进程标志蛋白。结果 免疫组化实验中,TRIM35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正常组织低表达。划痕实验结果表明,沉默TRIM35能够抑制143B的迁移能力,过表达后可加快Saos-2细胞的迁移;Transwell实验显示过表达TRIM35能够促进Saos-2细胞的侵袭,沉默TRIM35能够抑制143B细胞的侵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沉默或过表达TRIM35能够引起EMT进程的标志性蛋白的变化。结论 TRIM35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通过介导EMT促进骨肉瘤细胞的侵袭及迁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RNA-613(miR-613)靶向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TBP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方法  采用RT-q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miR-613及PTBP1 mRNA表达;体外培养Ishikawa细胞并对Ishikawa细胞进行干预,过表达miR-613、抑制PTBP1表达或共同过表达miR-613与PTBP1,分别检测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及PTB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613与PTBP1的靶向关系。  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613表达水平为0.48±0.09,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1.03±0.11(P<0.05),PTBP1 mRNA表达水平为2.78±0.2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01±0.12(P<0.05),miR-613与PTBP1 mRNA呈负相关关系(r=-0.523,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iR-613靶向负调控PTBP1表达;过表达miR-613与抑制PTBP1表达,Ishikawa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与侵袭数、PTBP1、MMP-2及MMP-9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过表达PTBP1逆转过表达miR-613对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  结论  miR-61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低表达,过表达miR-613可通过靶向抑制PTBP1表达,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桔梗皂苷D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waka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取第4代对数生长期的人子宫内膜癌Ishiwak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桔梗皂苷D组、激动剂组和桔梗皂苷D+激动剂组。桔梗皂苷D组细胞加入桔梗皂苷D 18 μmol/L培养24 h,激动剂组细胞加入重组人TGF-β 20 ng/mL刺激24 h,桔梗皂苷D组+激动剂组细胞先加入重组人TGF-β 20 ng/mL刺激24 h后,再加入桔梗皂苷D培养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及蛋白印迹法检测TGF-β1、p-smad2/3、上皮钙粘蛋白(E-cad)和神经钙粘蛋白(N-cad)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桔梗皂苷D组细胞存活率及TGF-β1、p-smad2/3和N-cad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激动剂组TGF-β1、p-smad2/3和N-ca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桔梗皂苷组比较,桔梗皂苷D+激动剂组细胞存活率及TGF-β1、p-smad2/3和N-ca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激动剂组比较,桔梗皂苷D+激动剂组细胞存活率及TGF-β1、p-smad2/3和N-cad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桔梗皂苷D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2/3信号通路调控上皮间质转化降低人子宫内膜癌Ishiwaka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3.
PDTC联合紫杉醇降低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MTT及FCM法测定细胞增殖和周期变化,RT-PCR检测细胞NF-κB p65 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F-κB p65、MMP-9及TIMP-1蛋白表达变化,侵袭、迁移和黏附实验测定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PDTC联合紫杉醇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G1/G0期,并可抵消紫杉醇对NF-κB的激活,使NF-κB p65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5)。PDTC降低MDA-MB-23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与紫杉醇联合应用后作用增强(P<0.01)。结论PDTC联合紫杉醇能降低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PDTC抑制NF-κB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
马香莲  冯海霞  吴德慧 《西部医学》2020,32(9):1318-1323
【摘要】 目的 探讨miR-122对子宫内膜癌细胞(RL-952)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MT)及受体酪氨酸激酶(AXL)/缺氧诱导因-1α(HIF-1α)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用培养基)、阴性对照组(转染miR-122 NC)、miR-122 mimics组(转染miR-122 mimi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22水平,利用人胆囊收缩素/缩胆囊素八肽(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印迹(WB)法检测AXL、HIF-1α蛋白以及EMT相关蛋白E-cadherin、α-caten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22 mimics组RL-952细胞转染后48小时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AXL、HIF-1α、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E-cadherin、α-catenin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细胞凋亡率、细胞AXL、HIF-1α、E-cadherin、α-caten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表达miR-122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AXL/HIF-1α通路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纺锤体与着丝粒相关蛋白3(SKA3)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通过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子宫内膜上皮细胞HEECs以及子宫内膜癌细胞KLE、JEC、Ishikawa细胞中SKA3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选取表达量最高的Ishikawa细胞用于后续研究.将Ishikawa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培养Ishikawa细胞;si-SKA3组:根据脂质体2000说明书,将50 nmol/L siRNA-SKA3转染至Ishikawa细胞;NC组:根据脂质体2000说明书,将50 nmol/L siRNA-NC转染至Ishikawa细胞.通过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3组细胞增殖情况,T ransw ell和划痕实验检测3组细胞侵袭和迁移情况,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3组细胞CyclinD1、MMP-2、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 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HEECs比,各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SKA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干扰SKA3表达后,Ishikawa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降低,划痕宽度变大,CyclinD1和MMP-2蛋白表达量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和NC组比,si-SKA3组细胞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AKT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干扰SKA3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SKA3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shRNA靶向下调缝隙连接蛋白26(Cx26)表达对人高侵袭性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及侵袭
的影响。方法用慢病毒介导Cx26-shRNA感染SK-Hep-1细胞并用嘌呤霉素筛选稳转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
测干扰效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检测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间质标志物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
Transwell 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成功建立稳定下调Cx26 表达的SK-Hep-1 细胞(shRNA-Cx26 组),与感染
EGFP空载体(shRNA-control组)及未感染的SK-Hep-1细胞(blank-control组)比较,其Cx26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
0.01),间质细胞形态转变为上皮细胞形态,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增多、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体外侵袭能力
也显著降低(P<0.01)。结论靶向下调Cx26表达能抑制人高侵袭性肝癌SK-Hep-1细胞的EMT和体外侵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鼠双微体2 癌基因结合蛋白(MTB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 Western blot检测MTBP在22RV1、DU145及Lncap三种不同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siRNA及MTBP质粒分别转染 细胞,转染48 h后,用Western blot检测MTBP蛋白的表达量,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平行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垂 直迁移及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分子E-cadherin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前列腺癌 细胞中,MTBP在转移性前列腺癌细胞DU145中表达最高,Lncap细胞次之,局限性前列腺癌细胞22RV1中最低,MTBP的表达 水平与前列腺癌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呈正相关。siRNA干扰及MTBP质粒转染细胞分别能显著降低或提高前列腺癌细胞中 MTBP的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抑制MTBP的表达后,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而MTBP过表达能显著促进 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P<0.01)。Transwell实验发现抑制MTBP的表达可降低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而MTBP过表达 后,能显著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P<0.01);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抑制MTBP的表达可使前列腺癌细胞的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MTBP过表达的前列腺癌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TBP可促进前列腺癌 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EMT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对肺癌细胞中沉默抑制子1(ROS1)表达及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肺癌细胞中EZH2表达;过表达EZH2后,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癌细胞HCC461中EZH2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EZH2对ROS1、E-cadherin、Snail、vimentin表达影响;Western blot检测53例肺癌组织和42例癌旁组织中EZH2与ROS1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肺癌细胞中EZH2均高表达;肺癌细胞HCC461过表达EZH2后ROS1表达上调,上皮标记物E-cadherin下调,间质标记物Snail、vimentin表达上调,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增加;肺癌组织中EZH2、ROS1均显著高表达,且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EZH2可介导肺癌细胞中ROS1表达上调来促进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2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5):325-329
目的:探讨miR-497促进肝癌MHCC97L细胞增殖和迁移。方法:选取肝癌细胞系MHCC97L细胞转染miR-497和miR-zip后,CCK-8分析各组细胞增殖; Transwell实验分析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分析各组RIPK1和NF-κB表达情况。结果:过表达miR-497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明显提高;过表达miR-497细胞中的RIPK1mRNA和NF-κB mRNA表达增高; western blot分析得出过表达miR-497的MHCC97L细胞的RIPK1蛋白和NF-κB表达均上调。结论:miR-497通过调控RIPK1,从而激活NF-κB促进肝癌MHCC97L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