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复发性肝癌是临床治疗肝癌病人的常见问题。目前,缺乏针对复发性肝癌的分期方案和治疗体系,缺少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在治疗上有较多争议。复发性肝癌的治疗争议主要体现在是否需要积极采用手术再切除或肝移植等创伤大的治疗手段。针对多克隆起源的复发肿瘤,临床治疗决策基本参照初发肝癌的分期和治疗体系,预后不劣于初发肿瘤。而对于短期内出现的单克隆起源的复发肿瘤,临床治疗更趋于介入、消融、放疗或靶向药物等创伤小的治疗手段。制定肝癌治疗方案必须综合考虑治疗创伤、安全性、有效性和费用等多个因素,复发性肝癌的治疗既类似于初发肝癌,又不同于初发肝癌。因此,其治疗不能完全参考初发肝癌的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和发病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肺心病的病因治疗和心力衰竭控制,特别是控制感染和氧疗及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结果只要按照以上方法进行规律治疗,疗效非常满意且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命和生存质量。结论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是一个逐步发展而又危及生命的过程,如果任其发展至晚期,治疗效果差且浪费经济,因此早期、规律、有效预防和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重要的全身治疗手段之一,无论是作为乳腺癌术前的或术后预防复发转移的辅助治疗,还是复发转移后的解救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化疗相比,内分泌治疗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少、较轻,适用于长期辅助治疗和巩固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地位越来越高,治疗药物也越来越丰富。然而,其中仍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期待着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去逐一解决。  相似文献   

4.
创伤严重脓毒症和MODS免疫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创伤、严重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免疫调理治疗作用。方法前瞻性分析70例符合创伤、严重脓毒症和MODS标准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和胸腺肽仅1治疗(常规治疗+免疫调理),免疫调理疗程为7d,分别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3、7、14和28d相关免疫学指标:淋巴细胞计数、CD4、CD8、CD4/CD8,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死亡20例,治疗组死亡13例,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CD4在7~14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CD8则在14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在治疗7d内,两组CD4/CD8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是在停免疫调理治疗后,治疗组cD4/CD8会出现有意义的下降,P〈0.05。治疗组的淋巴细胞计数及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在7d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持续至治疗后28d,P〈0.05。结论免疫调理治疗可以改善创伤、严重脓毒症和MODS病人住院28d内的预后,可以升高淋巴细胞和CD0单核细胞HLA-DR水平,值得推荐临床使用。免疫调理治疗对CD。和CD。的升高作用则有不同步或延迟现象,可能与危重病人T细胞亚群对免疫调理的应答时间不一致和(或)T细胞亚群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关。治疗7d内,常规治疗或常规治疗加免疫调理治疗对维持CD4/CD8的稳定具有同样价值,但是停免疫调理治疗后CD4/CD8则会出现下降趋势,原因不明,有待日后适当延长免疫调理疗程深入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和观察,了解综合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和疗效,从而选择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和疗效观察,分析了不同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50例患者经治疗后疗效分别为优108例,良22例,可15例。差5例,总有效率为96.7%。不同性别之间的治疗时间与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同年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其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同突出类型患者的治疗时间与效果均不同。结论正确选择治疗的适应证,综合的非手术疗法可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2例病人的发病年龄、性别、伤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经过2—6个月,按GO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良好者12例,中残者5例,重残者1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者3例,死亡率为14%。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本病对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早期手术治疗本病,乃是多数病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枚鳞纹钉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老年人骨质疏松、退变,加之动作不灵活,很容易跌倒,造成骨折。如果治疗不当,极易导致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股骨头坏死。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不断努力,改进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力求达到更满意的治疗结果。我科1999年4月-2004年3月共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3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脏移植免疫抑制治疗包括诱导、维持和抗排斥反应治疗。如何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制定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仍是这一领域的难题。排斥反应是心脏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涉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其治疗原则主要取决于组织学证实的排斥反应级别和心功能损害程度。为进一步规范心脏移植免疫抑制治疗及排斥反应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心脏移植专家,总结相关国内外最新进展,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从免疫诱导治疗、维持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排斥反应的识别以及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制订中国心脏移植免疫抑制治疗及排斥反应诊疗规范(2019版)。  相似文献   

9.
脊柱转移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约占骨转移瘤70%[1-4]。可造成椎体病理性骨折、脊柱畸形和脊髓、神经压迫,导致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5-6]。脊柱转移瘤(SM)的治疗目标是通过减轻疼痛、解除神经压迫和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7-9]。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患者的生存率大幅提高;同时,立体放射外科手术、微创外科技术等新型治疗手段在SM姑息治疗过程中疗效显著。为弥补预后评分系统不能直接指导治疗的缺陷,多学科协作、多疗法模式的综合性治疗系统应运而生。综合性系统基于多学科协作,综合考虑了脊柱稳定性、肿瘤组织学、放射学、神经功能和全身系统治疗等因素,覆盖了诊断、预后评估、治疗及康复过程[9]。这些治疗决策系统各自具有侧重点,治疗方式的选择也有着不同标准。因此,一个合适、权威和完善的SM治疗决策系统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和医疗效益的提升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查阅SM治疗的相关文献,纳入基于肿瘤治疗原则和脊柱外科手术开发的SM治疗决策系统进行分析,包括NOMS、LMNOP、MONP及《荷兰脊柱转移瘤临床管理指南》,以期为SM的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生率将随着人口年龄的增加而提高,有更多男性就诊并接受治疗将加重医疗的负担。寻找有效的,有成本效益的的治疗药物将变得非常重要。Johnson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价仅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50r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外科手术治疗、候机治疗(英国)及植物提取物(意大利)作为治疗BPH的效果。总的治疗期望使用Markov—state转换模型,通过观察比较五年前后相对于基线治疗的临床改善的程度及相对于基线治疗(等待观察和植物提取物治疗)上每年增加的费用比例来衡量初始治疗的效果。每年的年反应评估将包括治疗后的反应程度和速度,以及包括咨询、中间程序、检查、用药、外科手术治疗和并发症的相应处理等情况。临床和经济方面的数据是通过发表的文献中获得,包括美国健康政策制定署的BPH治疗指导方略、患病人群和地区或者国家政府组织。在个人患者年反应评估中,外科手术治疗是初始治疗方案中最有效果的。在非外科手术治疗中,多沙唑嗪治疗是年反应评估中满意率最高的。非那雄胺的治疗年反应评估仅仅高于基线治疗。多沙唑嗪和外科手术治疗在成本效果比中非常相似,但是非那雄胺却相当低。鉴于外科手术发生合并症以及致死的潜在可能,多沙唑嗪在治疗BPH的初始治疗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我国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急慢性创面患者的治疗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患者面临着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高、生活质量下降等多方面问题。我国现有的医学模式和医疗机构的设置导致创面治疗人员分散,患者也被分散到不同治疗学科,难以得到专业创面治疗专家的治疗和指导,因此,现阶段创面治疗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越来越突显出来。如何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创面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甲亢治疗前、后骨代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甲亢合并骨质疏松病人治疗前、后生化指标,骨密度的变化,观察甲亢治疗1年后骨代谢的情况。方法 选择未治疗的甲亢病人88例与甲亢治疗1年后病人的BMD,血Ca、P、AKP、BGP、尿HOP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进行临床分析和研究。结果 甲亢治疗前FT3、FT4、AKP、BGP均高于治疗组,TSH明显低于治疗组。甲亢治疗后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均低于治疗前组。结论 甲亢经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骨矿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肝癌的系统治疗进展迅速,新的免疫治疗药物、靶向药物不断涌现,新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案不断创新。但关于系统治疗应用于肝癌术前的方案选择和疗效分析,探讨相对较少。肝癌的新辅助系统治疗按其目的和后续手术方式可分为可切除性肝癌的新辅助系统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和肝移植术前的降期或桥接治疗。新辅助系统治疗策略的制定需基于术前诊断特别是病理学诊断、多学科讨论及分子肿瘤学委员会讨论、系统的疗效评估、科学的终点选择及术中术后的全过程管理。由于肝癌肝移植涉及系统免疫调节和免疫微环境重塑,其综合治疗的方案、方式都处于探讨阶段。新辅助治疗用于肝癌肝移植的术前降期或术前桥接在免疫治疗时代,是亟需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化疗前实施心理护理,治疗期间重点观察药物疗效,预防和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过程中有3例分别因过敏、肠梗阻、疾病进展退出治疗,余10例顺利完成治疗。提出恰当的护理可预防和减轻贝伐单抗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及慢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估生物反馈刺激治疗对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PPS)及慢性前列腺炎(CP)的效果。方法:评估30例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液(EPS)及精液(SF)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包括每日排尿次数、尿急、疼痛和生活质量。使用侵入型的生物反馈刺激治疗仪,治疗周期5~15d,每次20min。结果:30例患者中的14例进行了5次生物反馈治疗,10例进行了10次,6例进行了15次治疗(平均每位患者治疗8.6次),追踪生物反馈治疗后0~2个月,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结果,显示病情有明显好转。结论:生物反馈刺激治疗对CP或CPPS患者能明显改善疼痛、尿频、尿急和生活质量,对CP患者能减少EPS或SF中的WBC。  相似文献   

16.
青春期糖尿病鼠性腺重量与性行为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istar大鼠40只,雄性,40日龄,分为对照(C)组、胰岛素及时治疗糖尿病(DCIR)组、胰岛素延迟治疗糖尿病(DDIR)组和糖尿病(D)组。观察60天。结果表明,糖尿病显著降低了睾丸、附睾、精囊腺和前列腺的重量,降低了附睾精子计数和性行为能力。胰岛素替代治疗明显改善了上述指标,及时治疗的效果优于延迟治疗  相似文献   

17.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技术使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与传统开腹手术方法相比,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特点是创伤小,出血少,可避免传统开腹手术所带来的巨大创伤和降低病人心肺等重要脏器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尤其为高危病例提供了治疗的机遇。本文就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如支架血管系统的设计特点、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条件和技术要领以及治疗结果和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内镜治疗相关临床研究结果的陆续发布,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的适应证不断扩大,已成为早期胃癌治疗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镜治疗对传统外科手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上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早期胃癌内镜治疗同样风险与获益并存,外科医师提供的外科领域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保障,可以保证内镜治疗早期胃癌病人的肿瘤学安全性和治疗安全性,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在临床新技术的创新上,无论是内镜科医生或是外科医师,均应坚持严谨学风的精神,积极思考、钻研技术、循序渐进的创新模式,为我国胃癌病人建立更好的诊疗模式,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和更优的诊治体验,做出各自领域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跖跗关节骨折脱位8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方法和疗效分析。方法:对89例跖跗关节骨折脱位者根据分型分类法进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按跖行、稳定、疼痛、外形和X线五项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3年,平均2年。闭合复位治疗29例,优12例,良13例,差4例,优良率86%。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5例,优24例,良16例,差5例,优良率89%。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15例,按分型统计取得满意疗效。结论: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手术较保守治疗并无多大优势。目前应用的分类方法,需进一步完善,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患者的诱因、治疗方法、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糖尿病足的致残率、死亡率及危害。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患者89例,采集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关检查及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患者,因烧烫伤导致者26例,鞋子不适者21例,锐器刺伤者18例,脚气感染不愈合所致者15例,其他9例。治疗时间最短4周,最长16周。痊愈71例,截肢11例,死亡2例,转院5例。结论糖尿病足治疗周期长,费用昂贵,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危害严重。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