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一家市级老年医院,阳光服务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为住院患者提供热心、耐心、细心、同情心是护理服务的宗旨.我院护士编制不足,护理工作量大,现有护理人员难以包揽患者的全部护理,特别是生活护理、情感支持等.有调查表明,90%以上的住院患者希望有人陪护,陪护人员给患者带来的情感满足、生活方便及安全感有时是医务人员无法替代的,可见陪护人员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1].作为陪护人员直接面对患者,是护理服务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服务行为是体现护理质量的窗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单纯的看护远远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为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减少安全隐患,解决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我院于2004年6月正式启动助理护士服务工程.对助理护士进行上岗前规范化培训与管理,根据患者或家属的需求,为患者提供24 h不间断的服务,受到患者、家属的赞誉,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了解新生儿家庭陪护病房护士的工作体验及需求, 为护士提供必要的支持, 促进提升其护理能力的同时为即将开展家庭陪护病房的同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 于2022年6—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对15名护理过家庭陪护病房患儿的新生儿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 并使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分析得出4个主题, 分别为情感体验较多、护理理念需改变、专业能力需提升、团队合作需加强。结论管理者需重视家庭陪护病房护士的压力与需求, 帮助释放消极情绪以促进护士身心健康, 努力转变传统护理理念, 促进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工作, 加强各类相关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的培训, 加强多学科团队合作, 提高新生儿科护士在家庭陪护病房的综合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平红姣  陈立敏 《护理学报》2016,23(17):75-78
目的:了解强制医疗住院精神病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需求情况,并分析护士对护理关怀行为认同情况,对比分析两者差异,以促进护理关怀的实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关怀行为调查问卷分别对强制医疗住院精神病患者、护士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的需求、护士对护理关怀行为的认同情况。结果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需求排在前10位条目中,有5项属于护士表达性关怀维度;护士对护理关怀行为认同排在前10位条目中,有6项属于操作性专业关怀维度;强制医疗精神病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排在后2位“法律知识的咨询和指导、向患者提供适当保证”与护士认识一致。护士对护理关怀行为各维度条目均分高于患者(P<0.05)。结论强制医疗住院精神患者以表达性关怀行为需求为主,对操作性专业关怀行为需求较低。而护士以操作性专业关怀认同为主,护士对护理关怀行为需从满足患者的需求出发,调整护士的护理关怀行为,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周立霞  邓宝凤 《现代护理》2006,12(21):2050-2050
作为一家市级老年医院,阳光服务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为住院患者提供热心、耐心、细心、同情心是护理服务的宗旨。我院护士编制不足,护理工作量大,现有护理人员难以包揽患者的全部护理,特别是生活护理、情感支持等。有调查表明,90%以上的住院患者希望有人陪护,陪护人员给患者带来的情感满足、生活方便及安全感有时是医务人员无法替代的,可见陪护人员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陪护人员直接面对患者,是护理服务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服务行为是体现护理质量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及陪护需求,以探索适合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基础护理服务模式。方法以Orem自理理论及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依据设计问卷,调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需求及陪护需求。结果在基础护理需求方面,200例患者中84.5%患者愿意在有自理能力时进行自护,而在生活不能自理时由护士提供医学照顾;69.5%的患者希望在住院期问有亲人陪伴;在陪住需求方面,患者自己无法自理时58.5%患者希望住院期间亲人能协助生活护理。住院期间希望家人陪护的原因调查中68.0患者选择是亲情表现,64.0%患者认为是孝顺的表现,78.5%认为是心理需求。结论按需实施基础护理既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回归社会,又有利于护理专业发展,缓解护理服务与护理收费不对等的矛盾,是适合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住院患者护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健 《上海护理》2006,6(1):16-18
目的了解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需求,为改进护理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2005年6月随机对3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主动服务意识较强,在与住院患者的沟通、健康教育、护士学历层次和护士人力配置方面存在不足,患者在陪护方面存在较强需求倾向。结论医院管理者应科学地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护士在护理中应积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在健康宣教中应着重康复知识、药物、心理保健和饮食指导;进一步规范护工管理;从而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线式”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 本科自2010年3月开始实施“一线式”护理服务模式,统计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实施该模式期间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及病房陪护率的数据,并回顾实施该模式前本病房的满意度相关数据及陪护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一线式”护理服务模式,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较前提高,病房陪护率明显下降,两组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一线式”护理服务模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使患者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和实惠,医生获得了最大的帮助和支持,融洽了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大幅度增高,病房陪护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从2003年起,根据卫生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医院护理员管理的暂行规定》和江苏省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对护理工作提出的要求,成立了护工管理中心。为优化医疗护理环境、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住院病区家属陪护率、扩大患者就医空间、减少临床护士从事非专业的护理工作提供了一定保障。目前,中心护工人数180名,分布20个病区,覆盖率90%。纵观护工专业陪护的工作过程,虽体现出能在多方面满足患者需求的优势,但与患者对医疗保健越来越多的需求和服务效果期望值,与患者心理需求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相比较,暴露出护工队伍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对护士沟通服务评价及其需求满足现状,为有针对性改善并提高护理沟通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应用老年人护理沟通服务评价量表和需求量表对江苏某医院464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从情感感知能力、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能力3个方面了解当前老年患者对护理沟通服务评价及需求现状,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老年患者对护士沟通服务评价现状及其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464例老年患者护理沟通服务评价得分(70.97±19.86)分,处于中等水平。在各维度中,“情感感知能力”得分最高,“沟通中的语言”得分次之,“沟通中的非语言”得分最低。老年患者护理沟通服务需求得分(87.14±15.31)分,处于较高水平,“沟通中的语言”得分最高,“情感感知能力”得分次之,“沟通中的非语言”得分最低。年龄、家庭结构是老年患者护理沟通服务评价的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因变量的5.9%的变异;文化程度是老年患者护理沟通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因变量的0.8%的变异。结论护士重视与老年患者的沟通质量,需考虑患者年龄、家庭结构和文...  相似文献   

10.
摘妻目的探讨引入见习护士补充助理护士岗位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我院护理部与中等护理专业院校合作,将300名见习护士引为助理护士补充助理护士岗位,协助责任护士管理病房,在责任护士指导下完成患者生活护理、非创伤性或侵入性的护理工作,比较引入见习护士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引入见习护士前后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合格率、陪护率、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引入见习护士为助理护士前难免压疮的发生率0.72%,管道脱落发生率1.46%,坠床/跌倒率0.38%,基础护理合格率98,91%,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8.42%,陪护率75.6%,患者满意率97.23%;引入见习护士为助理护士后难免压疮发生率0.25%,管道脱落发生率1.32%,坠麻/跌倒率0.26%,基础护理合格率99.53%、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9.61%,陪护率为59.5%,患者满意率99.52%。结论引进见习护士为助理护士,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人力不足的问题,满足了患者需求,有利于深化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院整体护理服务水平,而且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同时为医院储备了人才,提高了中专护生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1.
陈凌  叶红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9):679-680
目的 探讨实施“护士岗位责任制”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骨科和消化内科两个病房实施“护士岗位责任制”,选拔高级责任护士,要求责任护士管床包干,对所管患者的全部护理负责,并对其实施前后主要护理项目护理时数、患者满意度、陪护率进行比较.结果 增加了对患者的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时间,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陪护...  相似文献   

12.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肖春玲  谢三英  周静 《护理学报》2004,11(11):13-14
目的了解住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对240例住院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于住院的第1周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列第1位的是“新药物、新信息介绍”.列第2、3位的分别是“饮食起居调理”和“保护外周静脉防止静脉炎”;健康教育方式需求列第1位的是“宣传册”,列第2、3位的分别是“个别与医护人员交谈”和“讲课”。结论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的调查,增强了护士主动学习和服务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地市级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与满足状况。方法:选择荆州市某三甲医院48个病区19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护士服务意识、专业技能、信息沟通、病区管理、护理环境5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5个方面护理服务的需求与年龄、婚姻状况及护理级别有关(P0.05),与性别、文化程度及住院天数无关(P0.05)。5个方面需求程度依次为护士专业技能、服务意识、信息沟通、护理环境、病区管理;被满足程度依次为病区管理、服务意识、专业技能、信息沟通、护理环境,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与满足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个条目需求排前3位的是护士的穿刺技术能力、服务态度和蔼、认真查对以避免差错,需求排后3位的是护士协助患者进行生活护理、着患服、管理陪伴及探视人员;满足排前3位的是护士仪表规范、详细介绍住院须知、病房清洁卫生,满足排后3位的是病房晾晒衣物、主动提供帮助与指导、保护患者隐私。结论:护士服务意识的需求与满足均处于较高水平,但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患者对护理环境的需求与被满足都较低。护士应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改善护理环境,关注各类人群的的服务需求,做到因需、因人、因病施护,使住院患者的合理需求得到最大程度地满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住院手术治疗的女性不孕症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为制订相应的延续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手术治疗后准备出院的100例不孕症患者发放延续护理需求的调查问卷。结果94%患者有延续性护理需求,内容需求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病情观察、疾病相关知识、心理指导。形式需求排在前3位是微信公众信息推送、病友群交流和护士定期电话随访。结论住院治疗不孕症患者对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有多方面的需求且需求程度高,加强出院后患者的健康指导,采用个体化现代化的延续性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出院后的受孕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徐州和上海两地患者对基础护理和无陪护的意愿,为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徐州和上海两地4所三级医院的164例住院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和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进行调查。结果99.4%患者能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徐州、上海两地住院患者对基础护理承担者的看法“应由家属或陪护做”及“护士帮我做.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2个条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自理能力的患者对“无陪护”的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护士承担基础护理的作用和意义的宣传;无陪护的推行应遵循按需、自愿原则,并积极推进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  相似文献   

16.
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度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状况,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常模作比较。结果6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总分为28.04±8.42(P<0.001),其中在主观支持度方面,女性家属比男性家属低,监管患者家属比社会患者家属低(P<0.05);首次住院患者家属的主观支持度、支持利用度比多次住院患者家属低(P<0.001)。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明显不足,首次住院患者家属获得的社会支持更少。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要掌握有关社会支持及其与心身健康关系的知识,正确评估患者家属对社会支持的需求程度和状态,加强与家属的沟通,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鼓励家属主动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保持身心健康,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2007-05/2008-05我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拉家常式的沟通,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方法1.1入院时的沟通护士接待患者时主动、热情,根据年龄称谓阿姨、婆婆、大姐等,我是您的主管护士XX,现在向您介绍病区环境,如护士站、治疗室、医生办公室、卫生间等,护送患者到病床,并协助摆放物品。再介绍病房的设施、规章制度、主管医生、专业护士等,将我们当成您的孙女、姐妹或朋友,有要求尽管告诉我们,因为我们都是女性。1.2护理资料收集的沟通患者是有感情和需要的,在收集护理资料前先聊聊她的家庭、子女、亲戚朋友,缓解一下气氛,表示对她很关心,使她很自然的主动配合我们的护理治疗,收集我们所需的资料,再告之患者现阶段主要做哪些检查、治疗,使患者及家属相信我们的技术水平,提高信任度。1.3手术前的沟通首先聊聊住院是否习惯?手术时是子女或丈夫陪护?或请专人陪护?有需要为您解决的问题?再告诉手术相关的一些知识。如灌肠、阴道准备及术中配合知识,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粗略的知晓。1.4手术后及出院时的沟通手术恢复期间,特别需要亲人及医护人员的尊重、关心,护士观察病情时,赞美患者您很幸福,赞美她您的丈夫(或子女)对她无微不至...  相似文献   

18.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心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温爱王  王云仙 《现代护理》2005,11(14):1103-1104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心理需求,为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和指导,进一步提高病人满意率。方法对在本院住院3年以上精神病人100人,采用张红云设计的病人心理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监管和社会病人心理需求进行比较。结果初步得出了情感交流、社会适应、心理支持、康复环境、疾病知识、治疗期望6类18项需求中,有5项被50%以上的病人认为是非常需要的,其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缩短住院时间,病情稳定、不再复发,医护人员能主动关心自己,此外,监管病人对情感交流和治疗期望需求相对较社会病人高。结论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心理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因而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发挥家属作用,争取社会支持系统;实践护士角色功能,予以情感服务与支持;提高护理业务技术水平,促进病人康复与回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心理需求,为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和指导,进一步提高病人满意率.方法对在本院住院3年以上精神病人100人,采用张红云设计的病人心理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监管和社会病人心理需求进行比较.结果初步得出了情感交流、社会适应、心理支持、康复环境、疾病知识、治疗期望6类18项需求中,有5项被50%以上的病人认为是非常需要的,其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缩短住院时间,病情稳定、不再复发,医护人员能主动关心自己,此外,监管病人对情感交流和治疗期望需求相对较社会病人高.结论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心理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因而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发挥家属作用,争取社会支持系统;实践护士角色功能,予以情感服务与支持;提高护理业务技术水平,促进病人康复与回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护理及模式需求程度、需求满足度。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骨科手术治疗的41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康复需求10 个维度中他人支持、出院后续康复及功能训练指导位居前3 位,护士与治疗师相结合的康复模式,也是患者最需要的。结论 护士早期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指导和健康教育是患者迫切的需求; 康复需求程度高者, 相应需求满足率低, 其生活质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应成为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