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碘缺乏病防治效果的影响,为完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济南市4个县12个乡,在乡中心小学开展碘缺乏病危害健康教育活动;在每个乡随机抽取3个村,共抽取36个村,在全体居民中开展社区碘缺乏病危害健康教育活动。在开展健康教育项目前、后,在每所小学随机抽取5年级1个班的30名学生,同时随机抽取学校附近15名家庭主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调查调查小学生360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总的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81.11%、健康教育后为97.22%(P〈0.01);历城区提高最多,由60.00%提高到95.90%(P〈0.01),章丘市提高最少,由95.19%到97.41%(P〉0.05)。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调查家庭主妇180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总的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85.00%,健康教育为96.00%(P〈0.01);平阴县提高最多,由72.59%提高到92.59%(P〈0.01)。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江苏省2012年地方性砷中毒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3个高砷项目县中选择9个项目乡,在每个乡抽1所小学和1个村,每所小学抽5年级学生30名,每个村抽家庭妇女15名,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饮水型砷中毒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与家庭主妇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63.46%、56.05%提高到93.70%、9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0.135、130.258,P值均0.01)。结论 2012年江苏省实施地方性砷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较好,小学生及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内江市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水平,评价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为下一步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地方病健康教育项目技术方案》随机抽取威远县和隆昌县为项目县,每个项目县随机抽取3个项目乡,在每个项目乡的中心小学4~6年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每个项目乡随机抽取3个项目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结果健康教育活动总体效果明显,健康教育活动后,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上升了39.25%,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上升了32.97%。威远县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上升了41.84%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上升41.48%;隆昌县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上升36.67%,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上升24.45%。结论此次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小学生健康教育成效优于家庭主妇,威远县健康教育成效优于隆昌县。  相似文献   

4.
农村健康教育效果评价(365300)福建省清流县卫生防疫站邱少凡调查方法在东华乡5个自然村中随机抽样150人作为调查对象,在实施教育前后各进行一次健康知识测验,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前后对照以此判定教育的效果。调查内容设计乡、村健康教育达标卫生知识、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州饮茶型氟中毒病情,为制定相关防控对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2个监测县按照东西南北中各随机抽取1个乡,在每个乡随机抽取1个村,入户抽查砖茶氟含量,对红原县抽取的村全部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调查,调查若儿盖县和红原抽取的村全部30岁以上成人氟骨症等患病情况。结果共入户抽查100户砖茶无合格样品;红原县查出200名氟斑牙患儿,检出率为29.55%(91/308);2县氟骨症检出率为71.30%(82/115),若尔盖县30岁以上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70.00%(42/60),红原县30岁以上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72.73%(40/55)。结论阿坝州红原、若尔盖2县饮茶型氟中毒病情重,相关部门应加强砖茶管理、同时疾控部门应做好农牧民健康教育工作、改变其饮茶习惯。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福州市辖区内基层卫生防疫人员的基本情况,为更好地开展计划免疫工作,我们对基层卫生防疫人员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将调查情况汇总分析如下。一、方法与内容1.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随机抽查福911市辖区13个区县(市)的乡、村卫生防疫人员各100人,进行无记名填写乡、村医生现况调查表。2.调查内容:调查乡、村卫生防疫人员的基本情况、收入、对计免工作的认识、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3.系统方法:采用Access软件及x’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二、结果1.乡、村卫生防疫人员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普及相关地方病防治知识,增强人群的防病意识,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每个项目县按病种选择3个项目乡,每个乡在中心小学4~6年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上述项目乡,每乡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在开展健康教育前后,每个乡选择5年级30名学生,3个村各选择15名家庭主妇进行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前,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78.04%(2189/2805),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73.55%(1026/1395),小学生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70.62%(572/810),家庭主妇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61.73%(250/405);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后,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94.37oA(2633/2790),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90.97%(1269/1395),较干预前分别提高16.33%、17.42%,小学生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93.33%(756/810),家庭主妇燃煤型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8.39%(358/405),较干预前分别提高22.71%、26.66%。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地方病防治知识得到显著提高,达到项目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莒南县于2000年1月启动了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扶贫项目,为考核实施情况,分别于2003年8月和2004年6月共随机抽取50个村进行调查,了解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验证乙肝疫苗保护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方法与内容2003年8月在莒南县随机抽取5个乡(镇,下同),每个乡随机抽取5个村,每个村对2002年内出生的儿童及其母亲(含乙肝疫苗免疫和未免疫儿童及其母亲)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2004年6月在原抽查的5个乡各随机抽查5个村,对2003年出生的儿童及其母亲进行HBsAg检测。限公司生产的HBsAg胶体金试纸条,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贫困地区农村育龄妇女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获得途径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在甘肃省武山、镇原、宁县各随机抽取1个乡,每个乡抽取5个村,每个村对50名15-45岁育龄妇女共790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790名育龄妇女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7.82%。文盲知晓率最低(27.3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知晓率最高(72.87%)。不同年龄组育龄妇女在获取和期望的健康教育方式上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不同文化程度育龄妇女则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贫困地区农村育龄妇女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对乙肝病毒感染者有畏惧心理或歧视现象,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了解辽西地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情况,总结农村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健康教育中长期规划及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12月选择朝阳市7个县(市)区中经济发展水平为中等的乡镇,分别随机抽取2个乡,每个乡随机抽取3个村的农民各50名,其中男、女各25名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了14个乡(镇)、42个村的2 100名农民。采用SPSS16.0和Excel2007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2 100名研究对象中,相关知识人群知晓人数为1 294人,占61.62%,健康知识及格人数为1 323人,占63.00%。健康行为及格者1 175人,形成率为55.95%。其中吸烟者606人,吸烟率为28.86%;男性吸烟者541人(51.52%),戒烟者179人(17.05%);女性吸烟者65人(6.19%),戒烟者58人(5.52%)。2 100名调查对象中,36~45岁人群的知识知晓率最高,占63.79%(488/765),≥56岁人群的知识知晓率最低,占59.26%(48/81);16~25岁人群的形成率最低,占55.32%(312/564),26~35岁及46~55岁人群的行为形成率最高,均占58.55%(267/456,137/148);高中及以上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均最高,分别为63.36%(185/292)、59.93%(175/292);女性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均较高,分别为62.48%(656/1 050)、56.86%(597/1 050)。结论辽西地区农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较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全面和具体的要求,开展基层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和实施策略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九龙镇部分居民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九龙镇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在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九龙镇4个行政村共计860名14~65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大坦村、九楼村、燕塘村和枫下村4个村居民平均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5.06%、45.21%、52.77%和56.73%,健康行为平均形成率为59.1%、49.8%、59.7%和63.2%,九楼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低于其他3个村。结论应加大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和覆盖范围,采取多种宣传形式,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常州市武进区自 1 997年开展创卫工作以来 ,按照标准要求 ,全面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本文重点比较 1 997年与 2 0 0 2年居民和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情况 ,以了解创卫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效果1 材料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 全区 2 3个镇中心小学各随机抽取五年级 2 0名学生 ,共 460名 ,每镇随机抽取 1个村的 5户居民 ,共 1 1 5名1 8~ 60岁的村民。1 .2 调查方法 健康知识采取笔试的方式 ,健康行为采取现场察看与询问的方式。调查由区健康教育所专业人员进行。2 结果2 .1 居民 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从 1 997年的 46 5 %上升到2 0 0 2年的 8…  相似文献   

13.
1992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初级卫生保健审评小组为全面评估规划试点阶段的成效,对所属金坛县进行了考评。1 资料来源及评价方法本次评价资料来源于县、乡有关部门的档案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县、乡、村3级核实;现场调查了该县26个乡镇,76个行政村;采用入户调查、问卷、现场考核,查阅有关防疫、妇幼保健卡册等,相互考证。考评方法是对全县26个乡的所有行政村,按好、中、差排列3类,每类随机抽查1村;每村深入到20户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示范工作,评价示范点综合防治效果。方法:选择织金县城关镇荷花村、黔西县太来乡芭蕉村、习水县二郎乡莫洛村为示范点,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改炉改灶等综合防治措施。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每村抽查30户农户家庭、30名家庭主户进行相关行为方式及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在各村小4~6年级学生中,每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的学生进行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答卷调查。通过基线和评估调查对示范点的综合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个示范村回风铁炉正确使用率迭90%以上,烧煤台灶正确使用率达88%以上,电炊具、液化气、沼气等清洁能源拥有率达100%,玉米、辣椒敞煤火烘炕率均在10%以下,玉米、辣椒密闭保存率达85%以上,玉米、辣椒食前淘洗率达90%以上,4~6年级学生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8%以上,家庭主户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结论:示范点地氟病综合防治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取得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马关县降消项目妇幼卫生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我县18~35岁育龄妇女对妇幼保健知识的掌握和卫生行为情况、妇幼卫生知识的来源情况等,为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我县于2000年11月在全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300名妇女进行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根据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原则,按地理地貌、经济状况将全县15个乡(镇)分为好、中、差3个层次,随机抽取每个层次的1个乡镇作为样本乡,在每个样本乡中随机抽取100名18~35岁的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1.2 方法。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乡、村妇幼人员)采取直接…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坪山镇于 1 996年成立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并对社区居民进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为了解深圳市坪山镇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的效果 ,坪山人民医院于 2 0 0 0年 3月对居民进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卫生行为习惯调查等。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对象 坪山镇农村社区的常住居民。采取分层整群抽样 ,将各村按经济水平分为高、中、低 3层 ,每层随机抽取 1个村小组 ;从中随机抽取 1 0户人家进行调查 ,每个村调查 60名左右成人。2 .方法 由医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控办公室、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共同组织两名调查员完成本次调查。采…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贫困山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模式,2011年随机抽取威宁县红岩村(仅1个集中式供水点)、新房村(无集中式供水点)119户家庭,每户1名18~60岁村民进行环境设施、环境卫生、村民健康知识、健康行为、态度等方面调查,对两村的两个小学4~6年级369名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知晓、健康行为、态度等方面调查.基线调查后形成干预方案.干预分为(1)硬件建设:直接投入资金建造三格式卫生厕所、公厕、学校公厕、垃圾池、农户庭院硬化、安全饮用水工程、卫生宣传栏等.(2)社区和学校健康教育.(3)行为干预:帮助村建立卫生方面村规民约、建立环境卫生制度、建立卫生文明示范户.干预后6个月,两村共随机抽取了58户家庭,每户1名18~60岁村民,两村两个小学4~6年级60名学生再次调查,两次调查人员构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荆门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在荆门市选择4个项目县市区,每个县选择3个乡,每个乡的乡中心小学和3个村级小学的4~5年级学生以及附近村的育龄妇女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前后均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各级医生、干部、教师和学生286人,在48所学校对4~5年级学生及附近村育龄妇女共4 251人上健康教育课,发放健康教育材料11 862份,小学覆盖率为21.31%(52/244);4个项目县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61.03%(1 831/3 000)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95.29%(7 455/7 104,χ2=2 020.6,P<0.005),平均增幅56.14%;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74.47%(1 117/1 500)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99.17%(3 833/3 865,χ2=924.15,P<0.005),平均增幅29.14%。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及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健康教育是碘缺乏病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将其作为一项常规工作纳入碘缺乏病防治并建立持续工作机制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2011年江苏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高砷地区的9个乡(镇)中1所小学和1个村为调查点。每所小学抽30名学生,每个村抽15名家庭妇女为调查对象。参照《2011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中健康教育问卷,进行面对面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结果小学生干预前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4.94%,干预后为94.07%;家庭主妇干预前知晓率为53.09%,干预后为90.62%,两者干预前后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各县干预前后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江苏省高砷地区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较好,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相关防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农牧区学生、家庭主妇/孕妇和乡村领导对碘缺乏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在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前后,随机抽取五个县、每县五个乡、每乡一个村和一所小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进行项目实施前后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后,小学生、家庭主妇(孕妇)的知识问卷及格率均有提高,家庭主妇(孕妇)组的提高幅度最大。结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促进项目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各人群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识;采用方法的不同,将极大地影响着健康教育效果;农牧区家庭主妇/孕妇是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的首要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