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护理员临终关怀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1-5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宁波市20所养老机构的351名养老护理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临终关怀知识、态度及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养老护理员临终关怀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养老护理员临终关怀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分别为(0.65±0.15)、(3.47±0.23)、(3.96±0.60)分。不同学历、工作年限的养老护理员,其临终关怀知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职称、家庭型态、临终关怀知识来源及临终关怀知识总均分的养老护理员,其临终关怀态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家庭型态、临终关怀知识来源及临终关怀态度评分的养老护理员,其临终关怀行为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历和工作年限是养老护理员临终关怀知识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职称、家庭型态、临终关怀知识来源、临终关怀知识是养老护理员临终关怀态度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型态、临终关怀知识来源和临终关怀态度是养老护理员临终关怀行为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养老机构护理员的临终关怀知识水平较低,临终关怀知识来源渠道局限,应重视养老护理员的临终关怀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山东省综合医院肿瘤医护人员临终关怀认知及行为现状,为更好地开展临终关怀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临终关怀调查表,对山东省31家综合医院肿瘤的医护人员进行整群调查。结果:1037名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和评价均分分别为(4.01±0.42)分和(4.20±0.46)分;临终关怀知识及行为得分分别为(3.88±0.68)分和(3.92±0.40)分。结论:山东省肿瘤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的态度积极,对临终关怀评价项目认同较高,但对临终关怀知识掌握不够理想,临终关怀行为不等。  相似文献   

3.
临终关怀学     
070366浅析临终关怀中的护理伦理问题/梁凤梅…//护理研究.-2006,20(10).-2607~2608对于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病人,通过临终关怀护理使其减轻痛苦、安度余生,这既是保护生命的重大举措,也是医学界乃至全社会面临的新课题。为探索这一课题,该文分析了临终关怀中的各项护理环节及其中涵盖的伦理问题,对我国临终关怀护理的现状从伦理角度进行思索、探究。参4(原文摘要)070367综合型医院安宁照护现状及对策的质性研究/郎黎薇…//护理研究.-2006,20(9).-2342~2344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分项目记录、直接观察及半结构访谈工具,收集护生在综合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的临终关怀态度,为开展高职护生临终关怀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南京市某高职院校713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临终关怀态度总分为(124.72±9.13)分,个人忧虑态度得分为(53.54±5.76)分,专业忧虑态度得分为(71.18±6.98)分.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实习、照顾临终患者、至亲去世的经历对护生的临终关怀态度有影响.结论 高职护生临终关怀忧虑程度较高,因此有必要加强高职护生临终关怀教育,同时有必要针对高职护生临终关怀教育需求和内涵作更系统、更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美国老年保健医疗 (Medicare)是政府为6 5岁以上老人设置的医疗费减免制度。其中规定的临终关怀项目急诊室工作人员应详细了解 ,这可使被关怀者得到合适的照料。尽管临终关怀的前提是让患者安静平和地死在家里 ,但某些人仍然死在医院的急诊室。临终关怀项目应被认为是一类治疗方案或保健形式 ,当患者在临终关怀方案上签了字 ,就开始受益于 Medicare,私人保险公司也履行同样义务。这是指临终关怀患者接受的每一项检查和治疗必须由负责实施临终关怀项目的工作人员授权 ,否则 Medicare和许多私人保险公司将不支付检查和治疗费用 ,而只能由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共情能力在ICU护士死亡焦虑与临终关怀态度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11月就职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ICU护士165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中文版死亡焦虑量表(CT-DAS)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为(97.3±10.4)分,死亡焦虑为(8.5±2.9)分,共情能力为(53.8±10.4)分。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焦虑呈负相关,与共情能力呈正相关;共情能力在死亡焦虑对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和共情能力偏低,死亡焦虑较高;改善死亡焦虑和提高共情能力可有效促进临终关怀态度,提升临终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焦虑、共情能力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探讨共情能力在死亡焦虑与临终关怀态度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中文版死亡焦虑量表(CT-DAS)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对大连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65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为(97.3±10.4)分,死亡焦虑为(8.5±2.9)分,共情能力为(53.8±10.4)分;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焦虑呈负相关(r=﹣0.226,P<0.01),与共情能力呈正相关(r=0.232,P<0.01);共情能力在死亡焦虑对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和共情能力偏低,死亡焦虑较高;改善死亡焦虑和提高共情能力能有效的促进临终关怀态度,提升临终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临终关怀研究现状,探讨我国关于临终关怀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方法]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式为"题名=临终关怀(模糊匹配)",文献下载时间为2018年1月10日,运用文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对篇名中含有"临终关怀"的学术论文信息中提取相关数据,对临终关怀的当前研究热点、文献年度分布、作者、第一责任人、关键词、发表期刊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 879篇有效文献。临终关怀研究文献数量增长趋势显示,1989年—1991年为起步阶段,1992年—2000年为平稳发展阶段,2001年以后为快速发展阶段,文献数量稳步递增,2016年达到302篇。共提取到1 866名第一作者,发表10篇以上"临终关怀"研究论文有9人,其中王琳16篇。最高频关键词为临终关怀,出现频率为1 531次,贡献率为12.71%,其次为生命质量、护理、临终病人、临终关怀护理、死亡教育等。在《中国医学伦理学》上发表的相关文献最多,为192篇,其次《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60篇,《护理研究》58篇。[结论]我国临终关怀研究在经过起步期、平稳期、加速期后将继续保持当前热度,临终关怀的研究对象多是护理人员、癌症、肿瘤、老年人,研究多倾向于生命质量、心理、态度、死亡观、疼痛、社会工作、安乐死等内容,反映了我国当前临终关怀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社区护士临终关怀知识和态度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临终关怀知识和态度的情况,研究不同背景护士临终关怀知识与态度的差异。方法:通过问卷对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1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仅19.0%的社区护士对临终关怀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良好;社区护士临终关怀态度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社区护士临终关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其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有关(P<0.05),而临终关怀态度则与其学历、工作年限、收入、宗教信仰、民族、职称有关(P<0.05)。结论:通过加强社区护士临终关怀基础教育及继续教育,可帮助其具备更专业的临终关怀知识、技能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正念水平在死亡焦虑和临终关怀态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31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死亡焦虑量表、正念注意知觉量表、临终关怀态度量表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死亡焦虑对临终关怀态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523,P<0.001),当纳入中介变量正念水平后,死亡焦虑对临终关怀态度的负向预测作用仍然显著(β=-0.407,P=0.001);中介效应(-0.116)占总效应的(-0.523)的22.18%。结论护理实习生正念水平在死亡焦虑和临终关怀态度之间起中介作用,可以为改善学生的临终关怀态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信行问卷对长沙市8所养老机构206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11.37±3.13)分,得分指标为56.85%,处于一般水平;态度总分(3.48±0.27)分,处于高等水平;行为总分(4.10±0.65)分,处于高等水平。性别、宗教信仰、个人月收入、课堂教学与教材对临终关怀知识有影响;年龄、性别、从亲戚朋友处学习及临终关怀知识对临终关怀态度有影响;户籍、个人月收入、专门培训、临终关怀知识及临终关怀态度对临终关怀行为有影响。结论养老机构应加强不同特征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知识学习,拓宽知识获取途径,规范临终关怀教育和再教育,提高收入,引导临终关怀知识学习的热情,进而端正态度、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12.
0518 8 8 临终护理的进展 (综述 ) /陈长金 //医学文选.- 2 0 0 4 ,2 3( 5) .- 6 84~ 6 86文内报告了临终护理在各国开展起始时间及临终护理对护士的要求 ,重点报告了我国开展临终护理的现状。 1.临终关怀模式 :我国临终关怀有三种模式 ,即家庭临终关怀、独立的临终关怀单位及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部门。 2 .临终护理的教育与研究 :临终关怀在我国护理学科中属新开拓领域 ,尚未纳入系统的教育体系 ,中专护理教材中无临终护理内容。 3.临终护理的困扰 :在我国 ,受传统的生命神圣论、死亡观的影响 ,对死亡和濒死持否认、不接受态度 ;不少人误…  相似文献   

13.
临终关怀(Hospice)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病人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临终关怀模式是在临终关怀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向晚期病人及家属提供照护的标准形式和总体看法,临终关怀模式对临终关怀实践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珠海市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中心的临终关怀态度开展现况,分析并提出临终关怀服务的最佳模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珠海市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中心的在珠海生活5年及以上时间的250名老年人(60周岁以上)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及不同民族的老年人在对个人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对医护人员实施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对临终关怀知识的自我评估、对临终关怀的支持、对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的态度、对医院临终关怀现状的看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对老年人临终关怀态度调查方面,医务人员在对医护人员实施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对临终关怀的支持、对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的态度、总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信仰老年人临终关怀态度调查方面,对医院临终关怀现状的看法上,无信仰组与佛教组、基督教组比较;佛教组与基督教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对临终关怀态度欠佳。因此,在珠海市对老年人建立社区、家庭养老和临终关怀一体化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临终关怀服务的准入是开展临终关怀的基础,是发展临终关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1].临终关怀准人系统是指与专业临终关怀收治过程相关的各人员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组成的整体.构建我国临终关怀的准入系统,既保证临终患者享受到科学规范的服务,又从现实人力物力出发,保证卫生资源的合理使用,这是开展临终关怀的前提条件,是启动临终关怀的关键环节,对临终关怀突破瓶颈,加快发展速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论的基本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的整体功能[2].本研究将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初步构建我国临终关怀准入系统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卞艳丽 《全科护理》2020,18(7):872-874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护士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B量表及死亡态度量表对4所三级甲等医院208名呼吸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得分水平。[结果]呼吸内科护士死亡态度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趋近接受维度得分最高,为(28.01±3.68)分,逃离接受维度得分最低,为(13.16±2.38)分。临终关怀态度总均分为(3.45±2.56)分,处于中等水平。呼吸内科护士的死亡态度和临终关怀态度受护士工作年限、是否参加临终关怀教育影响。[结论]呼吸内科新护士、未参加临终关怀教育的护士对死亡和临终关怀的态度较为消极,科室应加强新护士和未参加临终关怀教育的护士的死亡教育,以促进其临终关怀态度的积极转变。  相似文献   

17.
李安琪  王惠峰 《全科护理》2021,19(19):2597-2601
目的:分析近年来我国老年临终关怀领域的研究现状,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的文献,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近年来我国老年临终关怀研究绘制主题词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作者、机构分布、文献发表时间、期刊分布状况以及关键词,分析老年临终关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领域结构.结果:共纳入130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对恶性肿瘤老年人临终关怀,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中医药管理杂志》,养老机构临终关怀服务是目前的研究趋势.结论:近年来老年临终关怀的关注度呈持续上升趋势,对患有晚期肿瘤的老年临终病人应用临终关怀对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成为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护理专业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对临终关怀的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有效开展临终关怀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对湖南省3所三甲医院的578名护生进行有关临终关怀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对临终关怀态度总分为(98.63±7.35)分,宗教信仰、过往接受临终关怀教育的情况、是否有患重大疾病的家人是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生对临终关怀的态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育工作者应重视临终关怀教育,促进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临终关怀培训方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及死亡应对能力的应用效果,以期为NICU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5-6月泉州市某三级儿童专科医院的NICU护士9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护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人。对照组开展NICU新生儿护理理论与实践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新生儿临终关怀培训,干预前后采用新生儿临终关怀态度量表(neonatal palliative care attitude scale, NPCAS)和死亡应对能力量表(coping with death scale, CDS)分别比较两组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和死亡应对能力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护士的NPCAS得分及CDS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NICU护士NPCAS得分及CDS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亦高于干预后对照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生儿临终关怀培训方案可以帮助NICU护士改善其临终关怀态度及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不同专业医学生的临终关怀态度与知识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生命教育对策。方法 :采用临终关怀态度和知识问卷对辽宁省3所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本科生858名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所在专业及其他因素对医学生临终关怀态度及知识的影响。结果 :不同专业医学生在临终关怀照护态度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临终关怀态度具体维度方面显示出了差异,护理专业学生在实施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临终关怀知识的自我评估、对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的态度等维度显著优于其他专业(P0.05)。影响临终关怀知识的回归分析显示,本人是否患过重病和家庭成员是否患过重病联合解释变异量的55.9%;影响临终关怀态度的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和临终关怀知识总分联合解释变异量的4.8%。结论 :不同专业医学生在某些临终关怀态度方面显示出差异,医学教育中应加强对医学影像、麻醉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学生的生命教育,通过网络等途径扩大对医学生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