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城市社区老年人死亡态度的现状及其与社会经济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社区老年人死亡教育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抽取成都市99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社会经济特征、社会支持对社区老年人死亡态度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 67.58%的老年人对死亡持接受态度;在老年男女性的路径中,老年男性的家庭人均月收入(P=0.007,β=0.119)和原职业(PSymbol|@@0.001,β=0.180)对死亡态度有直接作用,而文化程度(P<0.001,β=0.127)对死亡态度产生间接作用;老年女性的原职业对死亡态度同时有直接效应(P=0.018,β=0.101)和间接效应(P=0.001,β=0.007),其中家庭人均月收入(P=0.001,β=0.039)和文化程度(PSymbol|@@0.001,β=0.094)对死亡态度仅有间接作用。社会支持对不同性别老年人的死亡态度均有直接影响和中介作用。结论 城市社区大部分老年人的死亡态度较积极;社会经济特征、社会支持与其死亡态度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提示社区死亡教育干预应重点关注社会经济特征、社会支持因素对老年人死亡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的死亡态度与死亡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国杰  仲霞 《中国校医》1997,11(2):148-149
随着健康教育内容的不断延伸,死亡教育问题已受到人们的观注和重视。米光明等提出要在全社会开展死亡教育[1],杜智殊等认为死亡教育应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2]。为了给中学生开展死亡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1994年10月对赣榆县部份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调查对象与方法h调查对象随机抽取赣榆县中学、青回一中、滚而中学、城南中学在校的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洲在厂752名学生,其中男生463名,女生289名,年龄为16~18岁。12调查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同一学校在同一八门进行调查,调查表由调查对象独立填写。共…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合肥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护士的死亡应对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死亡应对能力量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对206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肿瘤科护士死亡应对能力总分为(135.79±27.2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基础学历、肿瘤护理年限、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护士死亡应对能力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死亡恐惧(r=-0.392,P<0.001)、死亡逃避(r=-0.361,P<0.001)与死亡应对能力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护理年限、心理健康状况、死亡态度是肿瘤科护士死亡应对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肿瘤科护士的死亡应对能力不容乐观,护理管理者应结合护士死亡应对能力特点,构建并开展个体化死亡教育,促进死亡态度的正向转变,提升死亡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4.
婴儿死亡水平,是评价一个地区妇幼保健工作和社会经济水平等的综合卫生指标,也是计算人均期望寿命的主要指标。为了解本地的实际婴儿死亡水平,推算实际婴儿死亡率、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大连市疾控中心每年对全部新生儿进行了死亡漏报调查工作。研究了婴儿死亡主要漏报方法,包括医疗机构内漏报调查方法、家中及外地死亡漏报调查方法、意外死亡漏报调查方法,由不同部门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婴儿死亡漏报调查。  相似文献   

5.
临安市居民死亡漏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登记报告和统计分析工作是研究人群死亡原因、死亡频率、疾病谱变化规律和进一步对人群进行健康干预的一项基础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科学价值。我市居民死因报告工作,从2005年5月1日起改变由基层防保网络报告的方法,采用指定医务人员驻殡仪馆进行死因的调查、登记、上报。为分析比较两种调查报告方法的效果,现将我市2005年10月份开展的居民死亡漏报率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社区老年人死亡教育的实践探索,为开展民众死亡教育提供借鉴.方法 2019年4-11月,在北京市某社区1家养老院及1个居民小区选取≥60岁老年人60人,以需求为导向,按死亡教育的"死亡本质、死亡态度、死亡准备、超越死亡"的4阶梯理论,进行4次递进式死亡教育;采用"死亡教育需求调查表"了解被教育者基本信息和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临终关怀态度及死亡态度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开展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南京市某高职院校713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护生临终关怀态度总分为124.72±9.126,个人忧虑态度得分为53.54±5.759,专业忧虑态度的得分为71.18±6.979。死亡恐惧得分为20.51±4.777,死亡逃避得分为15.29±3.197,自然接受得分为20.08±2.756,趋近接受得分为27.22±6.031,逃离接受得分为13.13±3.630。(2)高职护生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接受三个维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个人忧虑态度与死亡态度五个维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P < 0.05)。(3)死亡恐惧是影响高职护生临终关怀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护生临终关怀忧虑程度较高,死亡态度趋向于趋近接受,死亡态度对临终关怀态度有一定影响,需加强高职护生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帮助其形成积极的死亡态度和临终关怀态度,从而提高临终关怀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葛贤富 《上海预防医学》2008,20(10):507-508
我国近几年的死亡调查表明,伤害是我国儿童死亡的第1位原因。为了解宁海县儿童的伤害死亡因素及发生规律,为有关行政部门制订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2-2006年宁海县1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青田县1990—200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状况、医疗保健及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青田县20年来孕产妇死亡调查个案和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以掌握青田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和死亡趋势,为制定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死亡、自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大学生对死亡、自杀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自杀态度问卷和死亡态度问卷调查广州某医药院校在校大学生480人,对研究因素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体被试大学生自杀态度的总均分为(3.44±0.56)分,其均值在2.5-3.5分之间,说明大学生对自杀总体上保持中立或矛盾的态度;从大学生死亡态度的整体情况看,总得分为12-14分的人数最多,占40.62%,说明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总体上表现为企图以嬉闹玩笑来隐藏内心的情绪,在讨论与死亡有关的主题时,表现得不自在,部分大学生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对安乐死的态度(OR=0.779)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死亡态度(OR=1.143)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死亡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降低大学生的自杀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乡居民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乡居民意外死亡及主要死因分析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李春生本文根据有关意外死亡的调查统计资料及论文,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城乡居民意外死亡率及主要死因,为研究和预防意外死亡的发生提供参考。一、意外死亡率及构成比现有的统计资料普遍认为农村意外死亡率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6例产妇子宫破裂死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各市(县、区)妇幼保健所上报的产妇死亡报告卡及个案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结果 26例中,13例使用催引产药物,均为可避免死亡;影响死亡的因素中,医疗保健系统存在的知识技能与态度问题占88.5%。结论 产前严格遵守催引产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密切观察产程,正确处理阴道手术产及先兆子宫破裂,可避免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13.
死亡率、患病率和生长发育状况的调查,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学生的健康、安全己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解成都地区农村学生死亡情况,笔者对成都地区农村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沙市市2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龚仁珍,邓先巧孕产妇死亡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工作的水平和产科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对我市1973~1992年间死亡的孕产妇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死亡情况,原因,以利采取措施。1资...  相似文献   

15.
1986~1990年曲阜市疾病监测点居民意外死亡调查分析曲阜市卫生防疫站曹金亮,关磊近几年来,意外死亡已成为继心血管病,恶性肿瘤之后的又一居民主要死因,日益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由于它涉及到社会、心理、医学等多种学...  相似文献   

16.
张东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4):675-677,680
[目的]分析大学生死亡态度的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河南省8所高校的12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在自然接受维度上的总均分最高,逃离接受的得分最低;②宗教信仰、参与葬礼次数对大学生的死亡态度有重要影响(P﹤0.05~0.001);③EPQ的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掩饰性的得分与与死亡态度的相关因子存在相关关系(P﹤0.05~0.001);④个人生活事件各因子均与死亡恐惧、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呈正相关,与自然接受呈负相关(P﹤0.001)。[结论]①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适时开展生命教育;②通过各种途径塑造学生良好人格;③对大学生生活中出现的负性事件,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7.
自杀死亡是一类非疾病死亡,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采取一定方式结束自已生命的非正常死亡。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100万人自杀,世界银行估计1990年中国有34万人自杀死亡,并且在未来几十年内还会大幅度上升,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本文调查象山县居民自杀的死亡特征,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楼建义 《上海预防医学》2008,20(11):542-54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恶性肿瘤、慢性病对居民的健康威胁越来越突现出来。根据义乌市2004、2005年第3次死因回顾性调查显示,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义乌市户籍人口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为了解义乌市户籍人口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为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一定依据,我们对2004、2005年义乌市户籍人口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田惠 《卫生软科学》2008,22(1):29-30
[目的]为了解和掌握西山区农村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因素,制定相应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按照昆明市统一的调查表格和死亡监测要求,对西山区1997年~2006年10年间的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评审。[结果]10年间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前三位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其中,产科出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结论]孕产科死亡与社会医疗保健等因素密切相关,提高医疗保健质量加强健康教育和贫困救助,只有多方面采取综合有效措施才能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长汀县三年间育龄妇女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汀县三年间育龄妇女死亡分析长汀县妇幼保健所段巧玲为了促进妇幼项目工作的开展,提高长汀县孕产妇死亡的信息质量,建立了育龄妇女死亡报告制度。本文对全县18~49岁育龄妇女死亡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从中了解有无孕产妇死亡的漏报例数。1991~1993年。育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