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的老人问题徐声汉在美国访问考察期间,老人问题,引人注目。美国是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国家;社会赡养重于家庭赡养的养老方式,也给社会带来不小的负担。其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养老方式的发展趋势,有资我国借鉴之处。一、传统的家庭模式及社会关怀与我国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2.
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将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有机结合的新型养老方式,是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为老年人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中存在的医疗服务供需失衡、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并相应地提出在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中引人多元化供给主体和医务社会工作等建议,以提高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文对选择社区养老服务的病残老人的家庭生活现状进行调查 ,探讨其家庭生活现状与选择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关系。方法 :对 6 0位社区病残老人的家庭生活居住类型、婚姻状态、家庭儿女个数、个人收入、住院费用来源、医疗保障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家庭生活现状与选择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关系密切。结果 :高龄、病残老人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社区养老服务越来越成为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 ,社会应高度重视养老社会化问题和社区养老工作 ,重视社区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设 ,改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结论 :老年人家庭生活现状的变化和社会养老的需求对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障体制和模式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我国老年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问题加剧,传统养老方式遇到新挑战,需要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家庭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为依托的多元化养老体系,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道路.  相似文献   

5.
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养老问题将是中国的一大社会难题。不用多想就可以知道,所有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问题,是根本不可能靠传统的子女反哺的方式解决的。一对小夫妻面对四个或者更多的老人,即使他们有心孝顺,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对选择社区养老服务的病残老人的家庭生产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其家庭生活现状与选择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关系。方法:对60位社区病残老人的家庭生活居住类型、婚姻状态、家庭儿女个数、个人收入、住院费用来源、医疗保障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家庭生活现状与选择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关系密切。结果:高龄、病残老人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社区养老服务越来越成为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社会应高度重视养老社会化问题和社区养老工作,重视社区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设,改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结论:老年人家庭生活现状的变化和社会养老的需求对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障体制和模式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失独家庭父母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7—8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在我国东部某省辖市抽取年龄≥45岁的失独家庭父母235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其基本情况、社会支持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及养老意愿,其中社会支持状况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心理健康状况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价,养老意愿包括养老居住意愿和养老照护者选择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失独家庭父母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9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3.0%。关于养老居住意愿,选择社区居家养老者85例(43.6%),选择机构养老者110例(5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RS得分是失独家庭父母养老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关于养老照护者选择情况,选择家人者73例(37.4%),选择护士/养老护理员者87例(44.6%),选择保姆/志愿者者35例(1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患病种数及是否有第三代是失独家庭父母选择养老照护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会支持程度较高的失独家庭父母更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文化程度、患病种数、是否有第三代影响了失独家庭父母对养老照护者的选择。建议为低社会支持的失独家庭父母筹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同时加强护士/养老护理员的培养力度,丰富社区全科医生的签约服务内容,提高服务频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寿命越来越延长。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年人社会,随之而来的老年人问题已不是哪一个家庭的个别问题了,而是普遍的社会问题。人生一世为家庭,为社会曾做过很大的贡献,风风雨雨奋斗一生。老年人既是家庭和社会的财富,又是社会的负担,如何处理好老年人问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与风气好坏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目前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9.
董诚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0):176-176
21世纪我国人口将进人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增多。老年人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随之增加,加之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顺利实施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家庭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家庭养老及照顾老人的能力将降低,老年人养老成为社会问题。因此,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以社区养老服务为基础,形成多极化、全方位的养老格局,以达到减轻社会压力和家庭负担,让老人幸福愉快的度过晚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慧敏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931-1931
糖尿病发病率较高,其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全国现约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发病率较高,其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全国现约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个性化、系统性、适宜的基于社会支持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失独家庭父母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方法 于2017年7—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东部某省辖市选取失独家庭父母10名、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组织人员8名作为关键知情人进行深入访谈。主要访谈内容包括:失独家庭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精神状况、服务需求、帮扶现状、养老意愿等。采用MAXQDA 12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合前期调研结果,构建出基于社会支持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失独家庭父母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结果 访谈结果显示:失独家庭父母很少主动寻求帮助,区政府部门和社区相关机构人员依政策为其提供了一定帮扶;失独家庭父母的心理状态较差,固定、熟悉慰问者(如社区相关机构人员)的慰问效果较好;随着年龄增长,失独家庭父母的身体健康不容忽视;失独家庭父母的健康状况、自理能力及偏好不同,养老意愿存在差异;需要抚养第三代、疾病负担重的失独家庭父母,经济压力较大。在构建出的失独家庭父母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中,服务主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社区相关机构、非政府机构、亲朋邻里等;服务内容包括健康照料、养生养老、经济支持、心理慰藉、参与社会等多个方面。结论 对于失独家庭父母的养老帮扶,应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满足其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为其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养结合服务,从而实现从健康老龄化向积极老龄化、从生存性养老到发展性养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庞世荣 《广西医学》2006,28(8):1241-1242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艾滋病比其它任何疾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健康带来的危害都大.这种高病死率的恶性传染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蔓延,并已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个人、家庭、社会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史豳豳  蒋卫平 《医学综述》2008,14(17):2663-2665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是指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折,二者发病年龄、受伤原因相似,骨折部位也相近。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也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经济、精神负担,应引起社会、家庭、老年人本身的足够重视。现就老年髋部骨折病因、流行病学、预防、治疗等相关问题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我国人口将进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增多。老年人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随之增加.加之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顺利施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家庭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家庭养老及照顾老人的能力将降低,老年人养老成为社会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老年人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状况的削析,提出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以杜区养老服务为基础,形成多檄化、全方位的养老格局,达到减轻社会压力和家庭负担.让老人幸福愉快的度过晚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网络像一把双刃剑,具有正反面功能。如果能正确利用它,网络将会对青少年的成长和人类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否则将会对人类的发展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本文主要从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入手,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对策:(1)开设校园内部网吧,网上开展各种德育活动;(2)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3)社会、学校和家庭互相配合,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广州市越秀区失独家庭的生活现状及其养老需求进行调查,为改进特殊人群社区养老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 方法 对广州市越秀区4个街道中可接触的15户失独家庭,用自行设计的养老需求访谈提纲进行个案访谈,提纲内容:对象的基本需求、心理需求、社区服务需求、选择的养老方式以及接受社区服务意愿等;通过与失独家庭共同参与社区试点实施的"玫瑰家庭"项目,接触失独对象10人,观察其在活动中的表现,并评价该项目实施成效。 结果 受访对象年龄集中在53~66岁,失独时长从2~22年不等,大部分现已单身或丧偶;参与"玫瑰家庭"项目的失独对象目前大多数已退休,身体状况良好,失独时长多在3年以上。访谈结果显示,失独家庭养老需求呈现差异性,包括养老保障缺乏、社会支持不足、经济基础和社交网络均较好3种类型。 结论 失独家庭存在政策保障缺乏、社区帮扶立项缺乏和资金短缺等养老问题;失独家庭自身存在社交网络狭窄、精神支持缺乏等障碍,部分家庭面临老无所养的迫切困境。政府应加大政策补助力度,设立相关专项扶持项目;街道应根据社区人群特征和需求,与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简称"家综")签订社区服务协议;家综应采取社区个性化服务方案,推广社区自助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玲  吴明光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8):128-129
机构养老是指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以政府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的自备资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由养老机构统一为老年人提供有偿或无偿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以保证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养老方式。在目前人口老龄化速度日趋加快,“四二一”家庭普遍出现,空巢家庭逐渐增多的形势下,社会养老问题已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刘茜  马艳莉  徐雪雁  董汉奎 《新疆医学》2015,(4):489-490,482
随着人类寿命不断延长,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老年人群的家庭以及社区护理服务问题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1]。了解老年人群的护理服务需求,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老年人的家庭、社区护理的开展和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参考,也为进一步贯彻我市合理、全面的老年人养老与关怀政策提供借鉴。我们对五家渠市60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及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