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秀艳 《河北医药》2002,24(6):527-527
为了有效的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我院试用异丙酚静脉注射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 ,经与传统的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旁注射比较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行人工流产的孕妇 2 0 0例 ,随机分为异丙酚组 (试验组 )和盐酸利多卡因组 (对照组 )。每组各 10 0例 ,两组年龄、体重分布、孕龄、孕产次等方面均做t检验 ,P >0 .0 5 ,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 孕妇取膀胱截石位 ,冲洗外阴消毒宫颈、阴道 ,同时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 2 0 0mg(4 0~ 60s) ;对照组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后 ,分别在宫颈旁 3、9…  相似文献   

2.
两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中心于2001年1月 ̄2004年12月采用利多卡因加阿托品宫颈注射及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注射用于妊娠6 ̄10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经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孕,自愿要求人工流产而无手术及药物禁忌证者。平均年龄23.5岁(18 ̄42岁),孕次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异丙酚、利多卡因两种镇痛方法在减轻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人工流产者随机分为异丙酚加芬太尼组(A组)和利多卡因加阿托品组(B组),A组(n=50)2%利多卡因2mL+阿托品0.5mg宫颈旁阻滞。B组(n=50)静脉注射异丙酚0.8mg/kg+芬太尼2μg/kg。结果两组均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B组镇痛效果显著。结论两组均无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不增加术中出血量,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刘虹  张玮  温如玉  陈琦  胡衍辉 《江西医药》2004,39(6):415-416
人工流产术以往都在无麻醉下进行,虽手术小,时间短,但术中疼痛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创伤。为减少孕妇痛苦及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我院自2001年11月~2003年5月间,将异丙酚配伍芬太尼静脉注射、笑气吸入镇痛法用于人工流产术,并与无麻醉组作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自愿要求无痛人流术而无并发症及禁忌症者共288例,孕龄38~82d,平均年龄23.5(18~41)岁,孕次1~4次,产次0~3次。随机分成3组,A组:108例异丙酚配伍芬太尼静脉注射组;B组:100例笑气吸入镇痛组;C组:80例自愿实行无麻醉人工流产术者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年龄、孕产…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工流产仍是节育失败的有效补救措施 ,而人工流产手术的刺激引起孕妇较大的痛苦 ,现无痛人工流产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院自 2 0 0 1年 3月以来 ,进行无痛人工流产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和盐酸利多卡因胶浆进行宫颈局部麻醉这两种方法 ,并加以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2年 8月来我院门诊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 ,自愿要求无痛流产而无禁忌症者12 0例 ,年龄 18岁~ 38岁 ,平均 2 3.5岁 ;孕龄 6~ 11周 ;体重 4 0~ 6 8kg;初产妇 115例 ,经产妇 5例 ;孕次 1~ 4次 ;产次 0次 ;…  相似文献   

6.
人工流产终止妊娠仍是目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由于全身麻醉行人工流产,费用昂贵,尤其在农村不易被患者所接受。为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我院自2 0 0 2年1月~2 0 0 3年6月,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利多卡因行宫颈旁阻滞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我院自2 0 0 2年1月至2 0 0 3年6月,对10 0例孕妇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利多卡因行宫颈旁阻滞麻醉,孕妇年龄17~2 8岁,平均2 1 8岁,孕次1~4次,产次0次,孕龄4 8~70d ,平均5 6 4d。随机分为2组,各组年龄、孕次、孕龄无明显差异。1 2 方法用药组常…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轻人工流产时孕妇的痛苦 ,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我院自 2 0 0 0年 5月开始 ,分别采用 :A组 ,笑气吸入性镇痛 :B组 ,安定、利多卡因和阿托品联合镇痛 ;C组 ,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镇痛。现将三种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 0 0 0年 5月~ 2 0 0 3年 5月在我院就诊 ,确定为早孕、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而无并发症及禁忌症者。年龄 1 8~ 30岁 ;孕次 1~ 4次 ,产次 0 ;孕龄 4 5~ 5 5天 ;30 0例随机分为A、 B、 C三组 ,每组 1 0 0例。三组孕妇年龄、孕周、体重均无显著差异 ,三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2 …  相似文献   

8.
利多卡因用于局麻已众所周知 ,但近年来发现其用于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 (人流综合征 )的发生效果满意。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1月我院将人工流产术 6 0例的孕妇 ,采用1%利多卡因宫颈注射 ,显著降低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观察对象 受术者 12 0例均为门诊病人 ,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 6 0例。A组为利多卡因用药组 ,其中初孕38例 ,孕 2次以上者 2 2例 ;孕 6 0~ 70天 36例 ,孕 71~ 80天2 4例。B组为对照组 ,其中初孕 18例 ,孕 2次以上 4 2例 ;孕 5 0~ 6 5天 34例 ,孕 6 6~ 78天 2 6例 ,年龄…  相似文献   

9.
人工流产钳刮术(以下简称钳刮术)主要用于妊娠10~14周需终止妊娠者。由于胚胎较大,手术时间长,部分孕妇对疼痛难以耐受,不能配合手术,严重者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1997年2月以来,我们对部分行钳刮术者采用芬太尼配伍小剂量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镇痛效果显著,现将资料完整的10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例需行钳刮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年龄、孕周、孕次及官腔深度等均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两组均于术前1天行宫颈插管,扩张宫颈。观察组静注芬太尼0.1mg,5min后静注异丙酚20mg,即开始手术。两组手术中缓慢静注异丙酚20~40mg至手术结束,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盐酸利多卡因及盐酸布比卡因联合应用于宫颈神经阻滞麻醉加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与芬太尼加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方法:将孕7~11周要求无痛人工流产而无禁忌证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前者用2%盐酸利多卡因及0.75%盐酸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液,行宫颈局部麻醉,并于人工流产术前1h及术后,分别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4mg和0.2mg。对照组行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后人工流产术。结果:两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明显小于或短于对照组(P分别为〈0.01和〈0.05)。结论:两种无痛人工流产方法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各有其特点,宫颈局部麻醉加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采用异丙酚 (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得普利麻 )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 ,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ASAⅠ级、ASAⅡ级的人工流产患者 4 0例 ,年龄 2 2岁~ 39岁 ,体重 4 5kg~ 78kg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2 0例 ,单纯异丙酚组 ;观察组 2 0例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1.2 方法 麻醉前患者常规禁饮、禁食 ,术前 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 0 .5mg。入室后开放液路 ,DATEX监测仪监测ECG、BP、HR、SpO2 、RR。对照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1.5mg/kg ;观察组 ,静脉注射芬太尼 1μg/kg ,2min后静脉注射异…  相似文献   

12.
我院从 2 0 0 1年 1月~ 1 2月用利多卡因、东莨菪碱直接宫颈注射、进行人工流产的手术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选择门诊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而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孕妇 ,年龄 1 7~43岁 ,平均 3 2岁。体重 41~ 75kg。妊娠 6~1 2周。初产妇 96例 ,经产妇 1 0 4例 ,随机分为两组。利多卡因、东莨菪碱联合用药为实验组 1 0 0例 ,不用药组 1 0 0例为对照组 ,两组孕妇年龄、产次、孕周均无显著性差异 ,全部手术由 1人操作。人流方法 :宫颈消毒后用 2 %利多卡因 4ml,东莨菪碱0 3mg分别在宫颈 3、 9点位置 ,距宫…  相似文献   

13.
盛爱荣 《首都医药》2006,13(22):43-43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03年起将异丙酚、芬太尼、阿托品联合应用于6~10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5月至2006年4月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92例妇女为观察组,同法选择自愿无麻醉人工流产的90例妇女为对照组。两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均正常,均无并发症和手术禁忌症,两组年龄、孕产次、孕龄、体重及体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观察组要求术前禁食4~6小时,备有心电监护仪、麻醉机、吸痰器和氧气,建立静脉通道,由麻醉师操作全程监护。术前由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加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妊娠妇女,要求人工流产者随机分为A组100例,应用异丙酚静脉注射;B组100例,应用异丙酚静脉注射的同时,行宫颈注射利多卡因。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宫颈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术中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宫颈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术中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使宫颈松弛、减轻疼痛程度、安全可靠的优点,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将异丙酚、利多卡因用于妊娠6~10周的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取得较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要求人工流产、身体健康妊娠妇女1200例,无任何并发症及禁忌症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43岁,孕龄42~70d,均经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根据孕妇需求选择异丙酚镇痛方法为A组,宫颈局部麻醉为B组,对照组为C组。1.2方法A组采用异丙酚麻醉,建立静脉通道后,经静脉推注异丙酚,按2.0~2.5mg/kg给药诱导麻醉,并以0.5mg/kg追加至手术结束,睫毛反射消失后手术;B组采用宫颈局部麻醉,常规消毒后,在宫颈3点及9点处穿刺回抽无回血,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异丙酚2种配伍方案用于无阴道分娩史人工流产术的镇痛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至12月医院门诊要求人流术孕妇,选择无阴道分娩史孕龄6~10周孕妇80例,随机分为甲、乙2组,甲组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乙组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盐酸丁卡因胶浆宫颈涂抹,观察2组手术者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宫口松弛度、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结果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丁卡因胶浆用于无阴道分娩史孕妇人工流产镇痛效果优于异丙酚复合芳太尼。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丁卡因胶浆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尤其适合无阴道分娩史、孕周小于10周的孕妇。  相似文献   

17.
刘霄妮 《江西医药》2004,39(6):416-418
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7月间将异丙酚,笑气联合利多卡因分别用于早孕(6~10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单盲法,选择到门诊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的过去无心血管疾病及严重呼吸系统疾患的健康早孕妇女743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102例,笑气联合利多卡因组307例,对照组336例,3组孕妇年龄、孕次、孕周均为随机抽样,无显著差异。观察项目包括孕妇手术中有无痛苦表现,孕妇对疼痛程度的主观感觉,宫颈扩张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人呼吸、脉搏、血压及麻醉药物之毒性反应。1.2方法1.2.1异丙酚组: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芬太尼与利多卡因和氧化亚氮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行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A组在术前给予芬太尼0.1mg稀释至4ml静脉注射,2min后给予丙泊酚1.5~2.5mg/kg,缓慢静脉注射后行人工流产术。B组用1%利多卡因在宫颈4、8处各注射2.5ml,同时吸入氧化亚氮行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口松驰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的情况.比较两种方法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优缺点。结果丙泊酚和芬太尼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利多卡因和氧化亚氮组,且宫颈扩张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明显好于前者。结论丙泊酚和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明显优于利多卡因和氧化亚氮。  相似文献   

19.
张汉冰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0):855-856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时对孕妇心理、生理的影响及异丙酚加芬太尼全麻对其预防作用。方法 :将120例ASAI~II级孕6~12周需作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每组60例 ,甲组采用异丙酚加芬太尼全麻 ,乙组用利多卡因局麻 ,观察术中两组镇痛效果、出血量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 ,了解术后心理变化进行综合评价 ,并随访6个月。结果 :甲组镇痛效果、抗抑郁、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月经失调明显优于乙组 (P<0.05) ,并能有效防止术中人流综合征发生。对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 ,仅有呼吸、心率轻度下降 (P<0 05)。结论 :异丙酚加芬太尼全麻能明显降低人工流产对人体生理及心理因素的影响 ,并且是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昕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133-134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术妇女的临床镇痛效果,并观察其各自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150例因意外妊娠需终止妊辰的妇女分为两组,I组(75例)予以宫颈旁注射2%利多卡因,II组(75例)予以先后静脉注射芬太尼、异丙酚,比较两组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综合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 I组及II组麻醉总有效率分别为90.7%、9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及II组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2.7%、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术后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芬太尼+异丙酚及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均有较好镇痛效果,但前者费用较高、操作较繁琐,后者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风险较大,麻醉方法的选择应充分结合患者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