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吃病的心理和行为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口吃患者心理治疗和言语矫治来消除心理障碍、改变错误的发音习惯,最大程度的提高或改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流畅说话的目的。方法①心理激励;②细听倾诉;③说明与指导;④心理分析;⑤心理治疗;⑥口吃行为矫治和改变认知评价系统,从根本上解决引起当前口吃的心理原因;⑦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心理问卷以60道测试题从“对现实的感知性”、“情绪的稳定性”、“人际关系和谐性”、“心理适应性”等方面的心理变化和动态进行测试和评价比较;并对患者矫治前后的讲话进行录音,观察其初阻、中阻、拖音、字重复、句重复、附加字、附加词、附加动作,记录其出现次数和时间进行评价比较。通过心理治疗、语言行为治疗、以新的语言模式替代旧的语言习惯以及巩固和周期性调整语言模式的方法来综合矫治方法。结果心理问卷中四个部分矫治前平均分分别为16.6、129.5、31.8和25.1;矫治后平均分分别为8.9、55.9、19.1和14.6。矫治后得分比矫治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前后录音显示口吃及相关行为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思比易(SpeechEasy)口吃矫正器对口吃矫治的疗效。方法为5名口吃患者验配口吃矫正器,记录受试者治疗前后正常语速下每100个音节中出现口吃的音节数,并统计结果。结果经使用口吃矫正器,受试者口吃音节百分比均下降,有效率达77.1%(P<0.01)。结论思比易(SpeechEasy)口吃矫正器能有效矫治口吃。  相似文献   

3.
口吃是流畅性障碍的典型代表,主要症状是言语重复、延长和阻塞(阻断);伴随症状包括逃避性行为和回避性行为。遗传生理因素和环境心理因素是口吃产生的主要原因。治疗师在口吃评估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用SSI-3等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4.
口吃患者的心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口吃患者心理障碍的程度及其与年龄、性格、环境的关系。方法 对96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以60道测试题从“对现实的感知性”、“情绪的稳定性”、“人际关系和谐性”、“心理适应性”等方面的心理变化和动态进行测试。结果 以上四个部分矫治前平均分分别为16.6、129.5、31.8和25.1;矫治后平均分分别为8.9、55.9、19.1和14.6。矫治后得分比矫治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口吃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通过矫治,心理障碍问题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说明心理障碍是治疗口吃患者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口吃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就诊年龄,性格,气质类型,心理表现,发病诱因及声带检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0-20岁男性发病率高,性格内向或偏内向型显著高于外向或偏外向型者;而发病诱因多为模仿(68%)。本文患者全部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检查发声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口吃的产生和病情加重其主要原因为患者心理纠缠过重,而矫治的方法应以解脱患者心理障碍为关键,而后辅以良好的发音技巧训练。  相似文献   

6.
痉挛性言语神经官能症(口吃)的矫治张向红1李宝树1董丽娟2痉挛性言语神经官能症,俗称“口吃”、“结巴”,为常见的言语障碍。声病门诊中虽有不少此类患者求治,因种种原因,能坚持治疗者甚少,现报告具有完整资料的病例6例,并对其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及言语训练疗法联合治疗口吃的疗效。方法 78名非器质性病变的口吃人士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和/或言语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PRCA-24)对其情绪状态、社交回避程度等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①SAS、SDS和PRCA-24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前口吃人士的焦虑、抑郁情绪均高于常模(P<0.05),并存在明显的社交恐惧(P<0.05);②短期强化言语训练治疗后口吃人士的焦虑情绪(SAS评分)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恐惧感(PRCA-24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抑郁情绪(SDS评分)没有明显改善(P>0.05);③团体心理治疗配合言语训练治疗后,口吃者的SAS、SDS、和PRCA-24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口吃治疗中,以团体心理治疗配合言语训练疗法可弥补单纯言语训练疗法的不足,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并巩固言语训练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降脂治疗对突发性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住院的181例突发性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联合降脂治疗组患者及非降脂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测试(PTA)差值及总体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降脂治疗组及非降脂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PTA差值分别为(24.8±14.3)dB及(19.6±13.2)dB,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7.1%及52.1%,两组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降脂治疗可显著改善突发性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听力恢复程度。对于无明显治疗禁忌证的患者,在与其充分沟通,获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后,可以尝试联合应用降脂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严重鼻衄治疗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崔顺九  周兵 《耳鼻咽喉》1997,4(6):334-337
鼻衄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多样。报告63例严重鼻衄患者,引起贫血的48例(76.2%),鼻腔填塞2次以上的55例(87.3%),前后鼻孔填塞的34例(54.0%),全部2元首行鼻内窥镜检查。在窥镜下重新止血的19例,行血管栓塞的2例。本文着重分析研究实际临床工作中鼻衄填塞治疗存在的问题,指出医源性同血是严重鼻衄的原因之一,探讨鼻腔填塞、鼻内窥镜、血管栓塞及全身综合治疗在鼻衄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严重鼻衄治疗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鼻衄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多样。报告63例严重鼻衄患者,引起贫血的48例(7.2%),鼻腔填塞2次以上的55例(873%),前后鼻孔填塞的34例(54.0%)。全部患者均行异内窥镜检查。其中在窥镜下重新止血的19例,行血管栓塞的2例。本文着重分析研究实际临床工作中鼻衄填塞治疗存在的问题,指出医源性鼻出血是严重鼻衄的原因之一。探讨鼻腔填塞、鼻内窥镜、血管栓塞及全身综合治疗在鼻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鼓膜治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鼓膜治疗仪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分泌性中耳炎64例(72耳)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2例(34耳)(综合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鼓膜穿刺+鼓膜治疗仪(威海,SGZ型),32例(38耳)(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鼓膜穿刺+经鼻咽鼓管吹张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治疗仪辅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口吃(stuttering)是一种语畅障碍(fluency disorders),是指言语中频繁或持续地出现重复(repetition)、延长(prolongation)和阻塞(block),其中重复包括音节重复(syllable repetition)、单音节词重复(monosyllabic word repetition)和声音重复(sound repetition);延长是有声的持续,指异常的声音或音节的拖长,常发生在前缀;阻塞是无声的持续,指言语过程中突然卡住的无声停顿,伴声音和气流中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经内科药物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例(22耳)经纯音测听、声导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确诊为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者(治疗组)予以内科药物综合治疗,同时选取同期就诊但未接受治疗的11例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患者随诊前后的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变化,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和伴随症状与疗效的关系。统计数据应用SPSS19.0行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经内科药物综合治疗后,治疗组22耳中,治疗有效13耳,有效率为59.09%。治疗组22耳平均纯音听阈由治疗前的(53.92±18.86)dBHI。提升至(47.44±14.98)dB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P〈0.05);而对照组听力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言语识别率治疗前后分别为(29.20±25.80)%和(41.60±22.90)%,平均提高(12.40±1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P〈0.05)。伴有耳鸣症状者疗效较无耳鸣症状者差(t=-3.85,P〈0.05),发病年龄和疗效呈负相关(r=-6.72,P〈0.05),而疗效未见性别差异(P〉0.05)。结论: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内科药物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内科药物综合治疗可作为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治疗的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鼓室途径给药治疗系统疗法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探索突聋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经全身系统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42例,采用鼓膜穿刺法注入40mg/ml甲泼尼龙琥珀酸钠0.3-0.5ml,隔日1次,连续应用3-7次。比较鼓室注射前后0.5-4kHz气导纯音听阈均值差异,分析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鼓室内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全组病例气导平均听阂分别为(66.48±17.03)dBHL和(49.9±20.93)dBHL,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差异明显(P〈0.01);其中19例有效,总有效率为45.2%。听力损失程度、伴有眩晕与否及发病后鼓室注射疗法开始时间等因素对预后影响明显。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鼓室注射疗法治疗突聋安全有效,可以作为经全身系统治疗无效突聋患者的后续治疗选择。一般治疗无效者,应尽早采用本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药物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依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70例)和对照组(年龄〈60岁,70例),7d一疗程,复查纯音测听结果,比较治疗前后听力改善情况。结果:老年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耳言语频率平均听阈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突聋患者发病时间(≤7d)治疗有效率为61.76%,老年组(发病时间〉7d)治疗有效率为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性突聋患者总有效率为49.9%;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在中度耳聋以下(听阈〈55dB)有效率52%,对照组有效率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中重度耳聋患者治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程对于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有重要的影响,尽早的改善末梢血管微循环障碍,可以明显的改善预后;老年突聋患者的预后比年轻患者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声带良性病变患者嗓音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9年1月—2019年1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断为声带良性病变的82例患者分成A、B两组,A组(41例),单纯口服金嗓散结胶囊1个月;B组(41例),在A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情绪及行为干预、禁烟酒、休声、嗓音训练等。通过Xion声学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嗓音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进行测试,并比较两组结果。采用嗓音障碍指数 30(VHI 30)量表评估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嗓音情况,并比较两组评分情况。通过纤维喉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jitter、shimmer、NHR值及VHI 30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B组患者较A组改善更明显(P<0.05)。纤维喉镜检查发现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药物能显著改善声带良性病变患者的嗓音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音乐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7年8月~2017年1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43例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共两个组,分别进行音乐治疗和音乐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分别评估两组治疗方法的主观疗效及有效率,同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耳鸣严重程度及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对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侧别、耳鸣频率、响度)等做单因素回归分析,评估两种方法对主观性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结果 耳鸣个人主观恢复为疗效的评定标准,联合治疗组明显改善12例,改善6例,不改善2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明显改善8例,改善8例,不改善7例,总有效率69.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音乐治疗及认知行为治疗均对耳鸣患者显效,两组治疗前后的THI、VAS和SAS得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病程、耳鸣频率、耳鸣响度、耳鸣侧别、是否伴体力下降与耳鸣疗效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耳鸣疗效无明显影响。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相比于音乐治疗,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有更明显疗效,可有效改善主观性耳 鸣患者的耳鸣主观感受及伴随的焦虑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OSAHS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I)的水平,评估0sAHs患者综合治疗对血清sTNF—RI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经多导睡眠监测仪诊断的OsAHS患者为实验组,15例非0SAHS患者为对照组。选取中重度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做前后对照比较,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非OSAHS患者及OSAHS患者基础水平以及中重度组综合治疗前后血清sTNF—RI水平。结果:①实验组血清sTNF-RI水平(742±258pg/m1)较对照组(340±102pg/m1)明显升高(P〈O.05);②中重度OSAHS治疗组患者血清sTNF-RI水平(351.4±116.9pg/m1)较治疗前(834.1±233.8pg/m1)明显降低(P〈0.05);③控制体重、年龄、体质指数、性别等混杂因素后血清sTNF—RI水平与AHI呈正相关(r=0.646,P〈0.01),与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522,P〈0.01)。结论:在控制体重、年龄、体质指数等混杂因素后,OSAHS患者严重程度与血清sTNF-RI有一定的相关性,综合治疗可以降低OSAHS患者血清sTNF-RI水平。  相似文献   

19.
微波治疗特发性突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频率为9370MHz脉冲式微波仪加综合药物疗特发性突聋70例,而对照组41例仅用药物综合治疗,疗程均20天。结果表明:微波组的有效率=69.23%,对照缚为41.4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对发病后2周以上、2个月以内的患者,微波组的有效率为47.82%对照组为9.09%,两组也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认为:微波对突聋确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本文还探讨了微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突发性聋合并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合并眩晕的治疗方案。方法:对确诊的26例伴有眩晕突发性聋患者,应用扩血管、溶栓、神经营养药物、中医中药及高压氧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纯音测听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6例病人眩晕症状全部消失,根据突发性聋疗效分级标准,痊愈6例(23.1%),显效12例(46.2%),有效4例(15.4%),总有效率84.6%。结论:突发性聋合并眩晕患者,其病因可能以内耳微循环障碍为主,采用以扩管、扩容、溶栓及中医中药、高压氧等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目前较为可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