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麻醉性镇痛药度冷丁(Dolantin)和非麻醉性镇痛药罗通定(Rotundine)的镇痛效应.方法 将小鼠分成罗通定组、哌替啶组及对照组,用热板法观察、比较3组小鼠的痛阈变化.结果 度冷丁组与罗通定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对热板致痛的痛闽值,度冷丁于给药后15 min为高峰,药后30 min仍有一定效果.结论 注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哌替啶耐受时洛非西定对小鼠的镇痛效应。方法:小鼠多次腹腔注射哌替啶建立耐受模型。然后分为哌替啶组、洛非西定组及二药合用组。用热板法观察、比较3组小鼠热板法的痛阈(pai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结果:与耐受前HPPT相比,哌替啶组HPPT减小,洛非西定组HPPT增大,二药合用组HPPT增大更明显。结论:哌替啶耐受后,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减弱,但洛非西定仍有明显镇痛作用,且洛非西定与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协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哌替啶耐受时洛非西定对小鼠的镇痛效应。方法:小鼠多次腹腔注射哌替啶建立耐受模型。然后分为哌替啶组、洛非西定组及二药合用组。用热板法观察、比较3组小鼠热板法的痛阈(pai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结果:与耐受前HPPT相比,哌替啶组HPPT减小,洛非西定组HPPT增大,二药合用组HPPT增大更明显。结论:哌替啶耐受后,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减弱,但洛非西定仍有明显镇痛作用,且洛非西定与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协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多巴胺阻滞剂氟哌啶醇上阈下剂量度冷丁合用后对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 热板法。结果 多巴胺阻滞剂氟哌啶醇与阈下剂量试冷丁合用可显提高小鼠痛阈,结论 阈丁剂量度冷丁与氟哌啶醇合用可产生明显协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一次性灌胃和口腔喷雾给予鸡Ⅱ型胶原(CⅡ)5、10、20 μg/kg对小鼠痛阈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板法和温浴甩尾法测定小鼠的痛阈.结果一次性灌胃给予CⅡ5、10、20μg/kg和腹腔注射哌替啶10 mg/kg可以明显升高小鼠的痛阈,且大剂量组(20 μg/kg)较哌替啶起效快,维持时间长.而口腔喷雾给予上述剂量的CⅡ有提高痛阈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口服CⅡ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清醒动物研究洛非西定与氯胺酮的相互作用,为建立洛非西定与氯胺酮复合麻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鼠分氯胺酮组、洛非西定组、洛非西定与氯胺酮合用组。应用催醒实验,记录、比较各组小鼠的翻正反射消失率、睡眠时间;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洛非西定对氯胺酮镇痛小鼠热板法痛阈(painthresholdinhot-platetest,HPPT)和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洛非西定可增大阈下剂量氯胺酮小鼠入睡率(P<0.05),延长睡眠时间(P<0.01),减少躁动,增大HPPT,减少扭体次数(P<0.05)。结论洛非西定可增强氯胺酮的镇痛、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鼠热板法:马钱子碱与可乐定两药合用显著提高痛阈,呈剂量依赖性;每天小鼠 ip 马钱子碱12mg/kg 和可乐定100μs/kg,连续给药8天,镇痛作用不产生耐受性。采用小鼠跳跃试验:结果揭示马钱子碱和可乐定两药合用不产生身体依赖性;两药与吗啡合用时,不能阻止吗啡的身体依赖性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鼠单次灌服生姜提取物对其痛阈以及炎性痛反应的影响,探讨生姜镇痛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热板痛阈模型和福尔马林疼痛模型对小鼠进行行为学观察。结果:生姜组小鼠在热板试验中的痛阈和福尔马林试验中的痛反应时间总和分别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别(P<0.05)和极显著差别(P<0.01),与哌替啶类似,纳洛酮有减少生姜镇痛作用的效果。结论:生姜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其部分机制可能与阿片受体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盆瘀饮的镇痛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罗通定对照组、盆瘀饮低剂量组和盆瘀饮高剂量组,采用热板法测定用药前后小鼠痛阈值以及采用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盆瘀饮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对热板致痛的痛阈值,于给药后1h为高峰,药后2h仍有一定效果;高剂量组还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结论]盆瘀饮对小鼠具有镇痛作用,有利于消除腹腔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菜豆树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 实验组分别以菜豆树豆荚 (豆荚组 )、叶 (树叶组 )、皮 (树皮组 )和根 (树根组 )的水提取物各 10 .0 g/kg(生药 )给小鼠灌药 ;对照组用罗通定 (罗通定组 ) 0 .0 6g/kg和等容量生理盐水 (NS组 )分别给小鼠灌胃。采用热板法、扭体法和电刺激法观察比较各组小鼠的扭体次数、热板痛反应时间和电刺激痛阈值的变化。结果 豆荚组、树叶组和树皮组小鼠的扭体次数、热板痛反应时间和电刺激痛阈值与N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 0 .0 5 ) ,与罗通定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树根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菜豆树豆荚、叶和皮的水提取物对小鼠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小鼠热板法测痛,应用1—SPD(20mg/kg.ip)后,于10,20min时能显著地提高痛阈(P<0.01)。1—SPD分别与度冷丁或双氢埃托菲合用,ip后10min时痛阈提高率分别大于二药单用痛阈提高率之和,镇痛时间也明显延长。结果提示:1—SPD能加强镇痛药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足三里穴穴位注射对胃癌终末期镇痛作用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足三里穴穴位注射对胃癌终末期镇痛作用的效果.方法:将胃癌终末期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足三里穴穴位注射度冷丁;B组单纯针刺足三里;C组度冷丁臀部肌肉注射,观察三组止痛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3.0%,B组71.8%,C组60.5%.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度冷丁穴位注射对胃癌终末期疼痛镇痛效果较好,镇痛效果优于其它两组(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丛吗啡联合静脉芬太尼应用于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8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14例,对照组14例。实验组于静脉开放后,以0.75%布比卡因5ml+2%利多卡因5ml+吗啡2mg行双侧颈浅丛穿刺注射,每侧5ml,术毕给予芬太尼1.0mg+力月西1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行PCIA。而对照组则不行颈浅丛注射,术毕给予芬太尼1.0mg+力月西1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行PCIA。结果:实验组中有1例镇痛效果差,术后需用哌替啶肌肉注射,其余13例镇痛效果良好;而对照组中有5例镇痛效果差,需用哌替啶肌肉注射。单位时间内对照组PCIA芬太尼用量比实验组多,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与实验组相比亦相同,P〉0.05。结论:颈丛吗啡联合静脉芬太尼具有镇痛效果好,操作方法简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伪麻黄碱水杨酸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方法 采用行为药理学实验观察伪麻黄碱水杨酸对小鼠一般行为、自主活动、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以及戊四氮、烟碱和印防己毒素诱导惊厥作用的影响。结果 12.5、25.0、50.0、100.0mg/kg伪麻黄碱水杨酸腹腔注射后,小鼠外观行为表现为兴奋,但自主活动被抑制;以上4个剂量的伪麻黄碱水杨酸可显著抑制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催眠作用;100.0mg/kg伪麻黄碱水杨酸对戊四氮、烟碱及印防己毒素诱导的惊厥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伪麻黄碱水杨酸对小鼠中枢具有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比较非成瘾性盐酸丙帕他莫(普鲁百服宁)注射剂与阳性对照药度冷丁在术后镇痛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胸腹部术后患者完全清醒时,据其对疼痛强度的四级语言表达尺度及视觉模拟尺疼痛强度值的主观陈述,连续选择疼痛达到中度或重度(相当于美国麻醉协会分类为Ⅰ或Ⅱ)的40名40—70岁患者,按随机号生成软件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用药前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指数、病种、手术类型、麻醉方式、麻醉时间、生命体征、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6—0.93)。研究组:将溶于100ml生理盐水的盐酸丙帕他莫2g于15min内静脉滴注完,同时予以生理盐水1.0ml(作为度冷丁的安慰剂对照)肌注;对照组:将溶于100ml生理盐水的甘露醇(作为盐酸丙帕他莫的安慰剂对照)1.6g于15min内静脉滴注完,同时肌注度冷丁(作为盐酸丙帕他莫的阳性对照药)50mg(1.0m1)。在给药后6h内观察两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指标。待全部病例研究完成、两组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数据全部输入电脑后才揭盲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的“疼痛强度减轻值-时间”曲线下面积差异无显著性(P=0.93),镇痛起效时间(15-30min)及持续时间(6h)相似,镇痛的优良效率一致(90%)。两组仅有轻度不良反应,但无统计学差异(P=0.35)。结论 在术后镇痛方面,非成瘾性盐酸丙帕他莫注射剂2g静脉滴注,与度冷丁50mg肌肉注射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杜冷丁在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按照贯序法对我科60例双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杜冷丁组)和对照组(非杜冷丁组),每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5 min的焦虑情况、术中镇痛、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在焦虑、镇痛、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术前肌注杜冷丁能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减少术中疼痛、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梁秀萍  刘茂东  彭为平  王仁儒 《吉林医学》2012,33(13):2725-2727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对肛肠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肛肠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舒芬太尼1组(S1组),舒芬太尼2组(S2组),所有患者骶管穿刺成功后,给予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3 ml,观察无并发症后,C组给予0.5%罗哌卡因20 ml,S1组给予0.5%罗哌卡因20 ml加5μg舒芬太尼,S2组给予0.5%罗哌卡因20 ml加10μg舒芬太尼。观察术后2、4、8、12、24 h各时点VAS评分,VAS评分≥3分,给予杜冷丁1mg/kg肌内注射,必要时重复给药;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尿储留例数及使用杜冷丁例数。结果:在第2、4、8、12 h时点VAS评分S1、S2组均低于C组(P<0.05),在第4、8小时VAS评分S2组低于S1组(P<0.05),C组使用杜冷丁例数多于其他两组(P<0.05),S2组尿储留和瘙痒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0.5%罗哌卡因复合5μg舒芬太尼骶管阻滞用于肛肠手术,能达到舒适有效的术后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乌红天麻种麻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乌红天麻种麻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与剂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测定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值;记录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潜伏期,观察15min,并以此作为痛阀值。结果乌红天麻种麻可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和延长扭体反应的潜伏期,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乌红天麻种麻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蛇莓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鼠给予蛇莓50g/kg灌胃后,可减少自主活动,增强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作用,并可对抗最大电休克发作,而对戊四氮最小阈发作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