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辅舒酮吸入配合小青龙汤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血清IL-l6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重度哮喘发作期患者54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辅舒酮吸入配合小青龙汤口服;辅舒酮组:单纯辅舒酮吸入;小青龙汤组:单纯口服小青龙汤。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定肺通气功能FEV1和呼吸阻抗R5,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6(1L16)的水平。另选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肺通气功能FEV1均显著增加、呼吸阻抗R5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但以治疗组改善最为明显(P<0.01)。治疗前3组IL-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各组IL-l6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以治疗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血清IL-l6含量分别与FEV1、R5值呈负相关和正相关(r1=-0.67,r2=0.7l,P均<0.01)。结论:辅舒酮吸入配合口服小青龙汤对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善和抑制血清IL-16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吸入辅舒酮或单纯口服小青龙汤,可成为中、重度哮喘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拔火罐与穴位注射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SIL—2R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简称“复感儿”)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拔火罐和穴位注射对复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疗效机理。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组、对照组复感儿治疗前后及正常儿童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治疗组采用拔火罐和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均采用单盲法。结果:(1)治疗前复感儿血清sIL—2R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2)经拔火灌和穴位注射治疗后,升高的sIL—2R水平有明显回落(P<0.01),临床疗效治疗组较转移因子对照组为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感儿的免疫功能普遍低下与紊乱,拔火罐和穴位注射既可调节复感儿脏腑经络气血的正常运行,又能提高复感儿的免疫功能,这可能是其治疗复感儿取得较好疗效的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3.
肝癌患者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结合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用白介素-8(IL-8)作为配体,检测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ECKR)结合活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的红细胞与一定量的IL-8溶液结合,离心后取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8含量,反映ECKR结合活性。结果 肝癌患者ECKR结合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结论 红细胞参与趋化因子的调控,在肝癌疾病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临床上检测ECKR结合活性,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与红细胞天然免疫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分离一定量的红细胞与IL-8结合,离心后取上清液用ELISA法测IL-8含量,反映红细胞上趋化因子受体结合活性;在新鲜血中加入一定量的癌细胞,计算花环率,反映红细胞天然免疫能力。结果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和红细胞天然免疫能力均比正常人低(P<0.01);而血清IL-8含量比正常人高(P<0.01);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降低与红细胞天然免疫能力呈正相关(P<0.01),与血清IL-8含量则呈负相关(P<0.01)。结论 红细胞参与细胞因子调控,在肝硬化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测定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用白介素-8(IL-8)作配体,检测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ECKR)结合活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离的红细胞与一定量的IL-8溶液结合,离心后取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8含量,反映ECKR结合活性。结果34例正常人ECKR(红细胞数为3.0×1012/L)结合活性(±s%)为37.6±7.8,30例肝炎、31例肺癌、1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和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则分别为19.7±10.5、19.8±10.9、21.5±6.4和21.3±12.2。经统计,各疾病组ECKR结合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红细胞参与趋化因子的调控,在上述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临床上检测ECKR结合活性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红细胞表面CD35(Ⅰ型补体受体CR1)与CD59及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ECKR)的表达相关性,并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同时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新鲜红细胞表面天然免疫分子CD35、CD59的表达水平;分离一定量的红细胞与IL-8结合,离心后取上清液用ELISA法测IL-8含量,反映ECKR结合活性。结果银屑病患者ECD35、ECD59明显增加(P<0.05,P<0.01),ECKR活性明显降低(P<0.05)。银屑病、正常人ECD35与ECD59呈负相关(P<0.05,P<0.01);银屑病ECD35与ECKR结合活性呈正相关(P<0.01),而正常人两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银屑病患者ECD35与ECD59及ECKR间可能存在某种调控机制,并在机体天然免疫反应和银屑病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s),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1例初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加化疗组(简称参附组,31例)及单纯化疗组(简称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缓解率和治疗前后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变化及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参附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3周开始,两组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回升,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提高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1),但参附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改善、调节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增进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IL-2、sIL-2R、TNF-α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红细胞免疫及其调节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患者血清中IL-2、sIL-2R、TNF-α的含量,采用红细胞与酵母菌免疫粘附法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调节功能。结果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IL-2、IL-2R和TNF-α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P<0.05、P<0.05),RBC-C3bRR和CR1FER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RBC-ICR和CR1FIR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提示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与IL-2、sIL-2R、TNF-α的含量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调节功能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逆针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血清、子宫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化生长因子(TGF)和脾脏白细胞介素-2受体mRNA(IL-2R mRNA)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12只已经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10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另3.5月龄1组16只。采用放射免疫、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10月龄逆针关元穴(2次/周,连续8周)对随后12、14、16月龄大鼠血清、子宫的细胞因子IL-2、TNF、TGF和脾脏IL-2R mRNA的影响。结果与自然年轻组相比,模型对照各组血清和子宫IL-2、TGF及子宫TNF均下降,血清TNF水平呈先降后升的波动性变化,脾脏IL-2R mRNA表达水平下降;而预先介入逆针疗法后,与自然同月龄组相比,逆针各组血清和子宫IL-2、TGF及子宫TNF上升,其中逆针14、16月龄组血清TGF,逆针12、16月龄组子宫IL-2,逆针12月龄组子宫TNF和逆针12、16月龄组子宫TGF均明显提高(P〈0.05,P〈0.01,P〈0.01,P〈0.05,P〈0.01,P〈0.05,P〈0.05)。血清TNF水平与模型对照组呈相反的波动性变化,其中逆针12、14月龄组差异显著(均P〈0.05)。脾脏IL-2R mRNA上调,其中逆针14月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逆针关元穴可以调节随后更年期大鼠血清和子宫的细胞因子IL-2、TNF、TGF水平和脾脏IL-2R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该疗法改善更年期免疫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为COPD稳定期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法、放射免疫法测定33例COPD稳定期患者服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中药3个月、6个月后和正常对照组(30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COPD稳定期CD3^+、CD4^ 、CD4^ /CD8^ 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D8^ 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IgG、IgA、IgM均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IL-2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NF-α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COPD稳定期存在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细胞因子的异常,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能改善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