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热敏灸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的效果及对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120眼)假性近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60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眼调节幅度、眼压、眼轴长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眼调节幅度小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眼轴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热敏灸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视力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哮喘患儿血清VEGF与TGF-β1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相关性及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哮喘及肺炎患儿,分为哮喘组(30例)及肺炎组(30例),并选取同时期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哮喘患儿运用布地奈德治疗7 d,检测各组血清VEGF及TGF-β1水平及动态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哮喘组血清VEGF水平(374.7±208.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肺炎组,经过布地奈德治疗,VEGF水平出现明显下降241.7 ±107.6,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哮喘组血清TGF-β1水平(5 510.7± 1 906.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肺炎组,经过布地奈德治疗,VEGF水平出现明显下降(3 998.5 ±107.6),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哮喘患儿VEGF与TGF-β1水平存在直线相关,呈正相关.结论:哮喘患儿血清VEGF及TGF-β1水平明显增高,两者呈正相关,糖皮质激素吸入对哮喘患儿血清VEGF及TGF-β1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物理方法变化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免疫抑制因子的影响。方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中心2002-09/2003-0215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了1次HIFU治疗。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了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自身配对t检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HIFU治疗1周后外周血免疫抑制因子水平下降,其中VEGF,TGF-β1和TGF-β2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55~3.648,P<0.05)。结论:HIFU治疗恶性肿瘤后患者外周血免疫抑制因子VEGF,TGF-β1和TGF-β2水平明显下降,可能有助于治疗后宿主抗肿瘤免疫平衡的恢复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胶质瘤中表达及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7例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神经外科行肿瘤切除术的胶质瘤患者,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41)及死亡组(n=16)。同时选取50例无任何肿瘤性疾病的脑外伤患者的新鲜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分析TGF-β1、Smad7及VEGF与脑胶质瘤患者各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研究TGF-β1、Smad7及VEGF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结果实验组TGF-β1、Smad7、VEGF高表达率较对照组高(P<0.05)。TGF-β1、Smad7及VEGF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组织分化程度、WHO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5)。死亡组TGF-β1、Smad7、VEGF高表达率较生存组高(P<0.05)。组织中低分化、WHO分级:Ⅲ+Ⅳ级、TGF-β1、VEGF及Smad7高表达是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GF-β1低表达组、Smad7低表达组、VEGF低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较高表达组长(P<0.05)。结论TGF-β1、Smad7、VEGF在脑胶质瘤患者中呈高表达状态,可VEGF在脑胶质瘤中低表达TGF-β1、Smad7蛋白高表达及VEGF蛋白低表达参与脑胶质瘤临床生物学进展,并与患者预后生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乳腺癌后原发灶及腋窝阳性淋巴结中癌细胞表达免疫抑制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变化。方法HIFU组23例患者改良根治术前1~2周接受HIFU治疗,对照组25例仅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原发灶及腋窝阳性淋巴结中VEGF、TGF-β1及TGF-β2的表达。结果原发灶局部,HIFU组三者的阳性率(VEGF,P<0.05)及阳性肿瘤细胞数(三者均P<0.05)较对照组低;腋窝阳性淋巴结中,HIFU组三者的阳性率(TGF-β2,P<0.05)及阳性肿瘤细胞数(VEGF、TGF-β1,P<0.05)也较对照组低。结论HIFU治疗可以减少乳腺癌患者局部的免疫抑制因素,有助于改善局部免疫功能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血清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变化,探讨各指标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确诊的CML 50例(白血病组),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3个月;同时选择在我院体检健康的4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OX-2、VEGF及TGF-β1的水平变化,并观察白血病组治疗前后血清COX-2、VEGF及TGF-β1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白血病组治疗前后血清COX-2及VEGF水平显著升高,TGF-β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白血病组治疗后血清COX-2、VEGF水平显著降低,TGF-β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血病组治疗前急变期、加速期血清VEGF及COX-2水平均较慢性期显著升高,TGF-β1水平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完全缓解(CR)者血清COX-2、VEGF及TGF-β1水平逐渐恢复正常,与未缓解(NR)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血病组血清COX-2、VEGF水平与TGF-β1水平呈负相关(R=-0.632,P0.01;R=-0.315,P=0.026)。结论 COX-2、VEGF及TGF-β1与CML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CML病情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食管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与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 induced lung injury,RIL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97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后是否出现RILI分为RILI组(n=25)与非RILI组(n=72),检测两组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IL-6、VEGF、TNF-α及TGF-β水平,分析各项指标与发生RILI的相关性及诊断效能。结果放疗后,RILI组患者IL-6、VEGF、TNF-α及TGF-β指标水平均提高,非RILI组患者各项指标除VEGF均下降(P<0.05);患者是否发生RILI与外周血IL-6、VEGF、TNF-α及TGF-β水平相关性显著(r=-0.564、r=-0.266、r=-0.758、r=-0.583),P<0.05;ROC结果显示,IL-6、VEGF、TNF-α及TGF-β的AUC依次为0.837、0.645、0.989、0.884,敏感度依次为68.0%、88.0%、100.0%、92.0%,特异度依次为91.7%、47.2%、90.3%、77.8%。结论食管癌患者外周血IL-6、VEGF、TNF-α、TGF-β水平均与患者放疗后RILI相关性显著,可作为预测RILI发生的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热敏灸联合推拿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痰湿阻肺证的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慢性咳嗽痰湿阻肺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敏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日间和夜间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5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相关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咳嗽痰湿阻肺证患儿应用热敏灸联合推拿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儿肺功能,促使其快速康复,该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FN-γ对诱导结肠癌细胞系CT26中IL-33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IFN-γ、IFN-γ联合PKA抑制剂H89处理CT26细胞(分别设为IFN-γ组和IFN-γ+H89组),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NC);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CT26细胞中PKA、CREB和IL-3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T26细胞中PKA、CREB、p-CREB和IL-33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共聚焦试验检测CREB蛋白在CT26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IFN-γ组细胞中PKA、CREB和IL-3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50±0.11、3.10±0.08和2.80±0.22,均明显高于NC组(P均0.05); IFN-γ+H89组PKA、CREB和IL-3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1±0.02、0.59±0.05和0.35±0.04,均明显低于NC组和IFN-γ组(P均0.05)。western blot检测PKA、CREB、IL-3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mRNA的表达结果均一致。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IFN-γ组CREB的表达较NC组增加;与IFN-γ组相比,IFN-γ+H89组CREB的表达减少(P均0.05)。结论 IFN-γ通过PKA-CREB通路诱导结肠癌CT26细胞表达IL-3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为加强临床观察疗效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VEGF、TGF-β1水平,观察患者治疗前后Hcy、VEGF、TGF-β1水平变化,分析其与预后关系。结果直肠癌患者血清Hcy、VEGF、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10.847、37.196、31.458,均P<0.05);手术治疗后患者Hcy、VEGF、TGF-β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7.284、30.045、28.672,均P<0.05),术后12个月,未复发患者Hcy、VEGF、TGF-β1水平逐渐下降,复发组患者血清Hcy、VEGF、TGF-β1水平升高与术前水平相近,复发组显著高于未复发组(t值分别为9.489、35.917、29.846,均P<0.05);Hcy、VEGF、TGF-β1水平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有关(F值分别为3.758、15.376、4.948,t值分别为3.625、21.473、8.975,均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cy、VEGF、TGF-β1水平有助于临床疗效观察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瘤细胞中第10号染色体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缺失性基因(PTEN)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分析其在疾病中的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49例MM患者、30例对照及26例化疗有效患者PTEN、VEGF、bFGF及 TGF-β1的表达,应用卡方检验分析。 结果 MM 患者PTEN及TGF-β1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化疗有效组(P<0.05),而VEGF、bFGF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化疗有效组(P<0.05);MM Ⅰ+Ⅱ期组VEGF、bFGF表达率显著低于Ⅲ期组(P<0.05),而Ⅰ+Ⅱ期组PTEN、TGF-β1显著高于Ⅲ期组(P<0.05)。 结论 PTEN、VEGF、bFGF及TGF-β1的异常表达可能在疾病的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疾病分期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探讨中药治疗儿童弱视的机理。方法:采用平行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弱视儿童分为治疗组28例(43眼)和对照组26例(44眼)。对照组采用验光戴镜 左旋多巴常规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制弱视明目胶囊,3粒/次,1d2次,疗程6个月,随访12个月,观察视力动态变化、视力频数分布,测定视网膜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振幅密度。结果:①2组治疗3个月后视力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治疗6个月后和停药后12个月治疗组视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②2组视网膜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均有提高,以治疗组升高幅度更明显,本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③2组基本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儿童弱视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药改善儿童弱视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应用于哮喘儿童对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气道重塑指标[包括气道横截面积(AO)、气道腔面积(AI)、气道壁面积(WA)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血清瘦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AO、AI、WA和血清MMP-9、TGF-β、CG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O、AI、WA和血清MMP-9、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G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瘦素、EOTAXIN、EC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瘦素、EOTAXIN、EC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可有效抑制哮喘患儿气道重塑,改善气道功能,改善血清瘦素、EOTAXIN、ECP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37、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ITP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泼尼松治疗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血与对照组比较。采用ELISA法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浆中IL-37、IL-6及TGF-β水平;采用实时荧光PCR(RT-PCR)检测治疗前后及对照组IL-37、IL-6及TGF-β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单个核细胞中的IL-37、IL-6、TGF-β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浆IL-37、IL-6及TGF-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出现了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观察组IL-37、IL-6及TGF-β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观察组单个核细胞中IL-37、IL-6、TGF-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 IL-37、IL-6、TGF-β在ITP患者中明显升高,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抑制,这些指标可能对于ITP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7种细胞因子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接受IVF-ET者卵泡液、取卵日血清以及移植日血清中7种细胞因子浓度水平,比较分析临床妊娠成功和未临床妊娠两组7种细胞因子浓度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卵泡液中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浓度。结果未临床妊娠组卵泡液中VEGF和TGF-β1浓度均高于临床妊娠组(P均0.05)。卵泡液中VEGF浓度与雌二醇、睾酮浓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161、-0.224,P均0.05)。卵泡液中TGF-β1浓度与睾酮、IL-1β、IL-6和TNF-α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162、0.716、0.405、0.402,P均0.05)。结论卵泡液中VEGF和TGF-β1的浓度水平可能影响IVF-ET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螺旋CT (SCT)征象与MVD及VEGF、TGF-β1蛋白表达间的关系.方法对40例进展期胃癌病人行S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40例均于检查后一周内施行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手术、剖腹探查术.术后标本行常规石蜡包埋及5 μm切片.然后行VEGF、MVD、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在淋巴结转移阳、阴性组,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1%(12/14)和15.38%(4/26);在肝转移阳、阴性组,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5/6)和32.35%(11/34).②在浆膜侵犯有、无组,TGF-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4%(12/27)和7.69%(1/13);在腹腔转移阳、阴性组,TGF-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4/5)和22.86%(8/35).③MVD值变化范围为4.8~49,平均值26.04(标准差11.96).在VEGF阳、阴性组,MVD值分别为30.91±12.22和22.78±10.83;在TGF-β1阳、阴性组,MVD值分别为29.80±12.43和24.42±11.60.④在40例胃癌中,共有9例胃癌出现VEGF与TGF-β1阳性表达(P=0.002,r=0.468).结论 VEGF的表达与胃癌SCT征象上的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有关;TGF-β1的表达与胃癌SCT征象上的浆膜侵犯及腹腔转移有关; TGF-β1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间接参与胃癌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抗癌中药回生口服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的影响。方法 67例确诊的Ⅲb~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化疗+中药37例)和化疗组(30例),两组均选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方案酒石酸长春瑞滨+顺铂(NP)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血清TGF-β1、VEGF水平。联合组在化疗当天服用回生口服液,连用21天。结果联合组和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48.6%(18/37)和43.3%(13/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TGF-β1、VEGF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化疗组比较TGF-β1(616.25±13.23)ng/L vs(435.99±10.11)ng/L;VEGF(127.33±6.29)ng/L vs(83.56±5.12)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GF-β1、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癌中药回生口服液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降低血清中TGF-β1、VEGF的表达水平,降低肿瘤的免疫抑制作用,起到抑瘤、防止复发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沈林林  蔡健  李熳 《中国康复》2019,34(5):243-246
目的:观察热敏灸能否抑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急性痛的慢性化及是否对受损的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DNIC)功能具有调制作用,并与康复训练作对比,为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名KOA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康复训练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热敏灸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中、后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DNIC)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前、治疗10d及20d后均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0.01),且热敏灸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康复训练组(P0.01)。热敏灸组DNIC功能评分在治疗前、治疗10d及20d后均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0.01),且热敏灸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DNIC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康复训练组(P0.01)。康复训练组DNIC功能评分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0d后,2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0.05),且热敏灸组明显高于康复训练组(P0.01)。结论:热敏灸能修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急性痛慢性化过程中受损的DNIC功能,从而阻止本病急性痛慢性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视觉功能训练系统与传统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及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效果及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100例(200眼)屈光参差性及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法将其分为视觉功能训练系统组和传统综合疗法干预组,每组50例(100眼).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血清ECP、NO及痰EOS的影响并分析疗效。方法:选取60例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治疗组)和传统温和艾灸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测指标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CP、NO及痰EOS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血清ECP及痰EOS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热敏灸能有效减轻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气道炎症,改善症状、体征,且疗效优于传统温和艾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