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儿感染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特征及基因分型,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医院就诊的患儿中分离得到的54株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按照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改良双纸片协同试验对54株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的表型进行检测,采用PCR法检测耐药菌株的耐药基因。结果从分离出的3 146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54株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检出率1.7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1株占57.4%,大肠埃希菌13株占24.1%,阴沟肠杆10株占18.5%;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的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占48.1%,其次为尿液和血液;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1.0%和80.6%、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分别是84.6%和100.0%、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80.0%和100.0%;54株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中,改良Hodge试验阳性检出总准确率达到94.4%,改良双纸片协同试验阳性检出总准确率达到98.1%,经PCR检测呈阳性的有49例占90.7%。结论小儿感染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3种细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美罗培南的耐药性高于亚胺培南,主要产生B类金属酶(IMP),肺炎克雷伯菌还产生碳青霉烯酶A类(KPC)。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浙江省人民医院2008年4月-2010年3月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及KPC(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酶表型阳性的菌株检出率。方法: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检测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采用改良的Hodge试验,以厄他培南为指示药物进行碳青酶烯酶表型的筛选。结果:在528株大肠埃希菌和33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21株,肺炎克雷伯菌97株;对美罗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21株,肺炎克雷伯菌74株。Hodge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29株阳性,肺炎克雷伯菌67株阳性。结论:浙江省人民医院2008年至2010年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及产KPC酶的检出率已较高,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3.
改良Hodge试验检测KPC型碳青霉烯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Hodge试验检测KPC型碳青霉烯酶最佳底物以及这种检测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收集213株多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选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为改良Hodge试验的不同底物筛选产碳青霉烯酶表型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耐药基因测序分析细菌的耐药基因型.结果 从213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12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株,其中7株为大肠埃希菌,2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臭鼻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聚团泛菌各1株;12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耐药;PCR法扩增出5株阳性株,分别为2株大肠埃希菌,臭鼻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聚团泛菌各1株;扩增产物经基因测序Blast比对均为KPC-2型碳青霉烯酶.结论 改良Hodge试验的最佳底物为厄他培南,美罗培南效果较差;5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肠杆菌携带KPC-2型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5年3月-2008年12月临床分离的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按照美国NCCLS规定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38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154株,肺炎克雷伯菌143株,阴沟肠杆菌38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占100.0%,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占10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89.0%、76.0%;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仅为2.63%,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 结论 3种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都呈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加强医院病原菌耐药性的连续监测尤为重要,目前,亚胺培南仍是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骨科患者感染的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弗氏柠檬酸杆菌、褪色沙雷菌等进行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KPC)酶检测,为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2月骨科感染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110株、阴沟肠杆菌15株、肺炎克雷伯菌145株、弗氏柠檬酸杆菌5株、褪色沙雷菌3株等共278株病原菌采用VITEK-2Compact、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以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为检测药物,筛选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用改良的Hodge试验筛选、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确认产KPC酶及基因分型。结果在278株病原菌中,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9株、阴沟肠杆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16株,共35株进行改良Hodge试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2株,2株肺炎克雷伯菌PCR扩增出现目的基因片段,其余菌株改良Hodge试验全部阴性。结论该项研究除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目的基因片段,其他病原菌未发现产KPC酶的菌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住院患者连续分离的、不重复的肠杆菌科细菌1 764株,以2012年CLSI纸片扩散法为判断标准,采用WHONET 5.5软件对分离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肠杆菌科细菌1764株,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1 043株占59.13%、肺炎克雷伯菌396株占22.4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率最高(>90.00%),但是存在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株,除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外,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药物的敏感性差异不大。结论碳青霉烯类依然是医院对肠杆菌抗菌活性最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和金属酶的携带情况,并进行相关耐药机制分析。方法采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鉴定细菌;用微量稀释法筛选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36株;通过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以EDTA/IMP、EDTA/CAZ复合纸片,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为底物,进行协同试验检测B类碳青霉烯酶(金属酶),统计分析16种抗菌药物的MIC。结果 36株病原菌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有5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敏感;Hodge试验通过36株病原菌筛选,阳性菌株共3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株,阳性率为37.5%,肺炎克雷伯菌26株,阳性率为92.8%;只发现1株肺炎克雷伯菌金属酶阳性,A方法对金属酶的检测优于B方法。结论在ICU和呼吸科产碳青霉烯酶是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对CRE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采用BD 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检测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改良Hodge方法进行碳青霉烯酶确证实验,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采用E试验进行复核,统计CRE的耐药情况和临床分布。结果 2016年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 730株,其中CRE38株占2.20%,包括阴沟肠杆菌(ECL)9株占0.52%,大肠埃希菌(ECO)5株占0.30%,肺炎克雷伯菌(KPN)24株占1.39%。神经内科和ICU各8株均占21.05%,泌尿外科7株占18.42%,神经外科和康复科及呼吸内科各4株均占11.43%,肾内科2株占5.26%和内分泌科1株占2.86%。药敏结果显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低为7.9%,其次为阿米卡星57.9%,再为左氧氟沙星76.25%;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94.5%、97.3%和94.8%。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00%、80%,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83.4%、95.8%,阴沟肠杆菌分别为77.8%、100%。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有效药物的选择。CRE菌株在ICU、脑科综合区和泌尿外科较为集中,应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2年9月临床标本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分离的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药物试验采用K-B法。结果共检出379株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174株占45.91%,肺炎克雷伯菌119株占31.40%,肠杆菌属76株,占20.05%;送检标本分别为痰液201株占53.03%,肺泡灌洗液103株占27.18%,穿刺液32株占8.44%;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99.43%和99.43%,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6.32%,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100.00%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0%,对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为70.59%和77.31%,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和亚胺培南100.00%敏感;肠杆菌属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76.32%,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6.59%,对亚胺培南100.00%敏感。结论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对临床治疗尤为重要,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明显地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病原菌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指导临床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方法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判定标准按CLSI 2009年版规定。结果收集947株临床分离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8.7%、革兰阳性菌占21.3%;常见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在16.7%~49.1%和18.6%~44.1%;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高度敏感,但耐药菌也已出现;鲍氏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菌株占>60.0%,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42.7%和50.3%,非发酵菌对多黏菌素E敏感性较好;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仍高度敏感。结论细菌多耐药现象严重,尤其耐三代头孢菌素的肠杆菌科细菌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非发酵菌增多,必须加强耐药菌监测,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菌群分布及产碳青霉烯酶现状。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腹腔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157株,用VITEK 2 compact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 Hodge试验和双纸片增效试验分别进行碳青霉烯酶和金属酶表型确认,设计通用引物行PCR检测 KPC、NDM-1、IMP、VIM、SME、OXA-23和NMC 7种基因。结果 157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84株(占53.5%)、肺炎克雷伯菌47株(占29.9%)、阴沟肠杆菌8株(5.1%),其他肠杆菌18株(占11.5%)。药敏显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阿米卡星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均高于95%;除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稍高外,其余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4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发生率为52.4%和29.8%,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P<0.05)。发现6株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细菌,经PCR检测,结果有一株肺炎克雷伯菌携带KPC-2基因。结论 该院腹腔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感染类型以胆道感染多见,发现有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流行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6月医院门诊和住院部送检的标本共分离464株菌株,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1525Expression型细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产ESBLs的测定,采用SA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泌尿系感染标本中共分离出404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ESBLs菌256株,检出率63.4%;分离出60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25株产ESBLs菌,检出率41.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98.4%、96.9%和96.5%,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100.0%、96.0%和84.0%,所有菌株均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产ESBLs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0年度全国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收集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根据CLSI 2010标准,判断敏感性,用Whonet 5.6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2010年度全国6大地区129所医院参加了监测,共收集肠杆菌科细菌105 782株,分离量居前3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分别占44.7%、28.5%及9.2%;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对绝大多数细菌的耐药率均<10.0%;另外除志贺菌对美罗堵南耐药率为8.8%外,其余各菌种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均<5.0%;头孢噻肟不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高于敏感株.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仍然是活性最高的药物,但已经出现耐药菌株,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分析某院分离自老年患者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以建立获得性碳青霉烯酶流行监测体系。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临床分离自老年患者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并进行分析。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肠杆菌菌株进行改良Hodge试验。结果 该院3年间分离自老年患者的肠杆菌573株,以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为主占64.7%。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高的菌种是变形杆菌达24.5%,对美罗培南耐药率最高的菌种是阴沟肠杆菌达12.9%。搜集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的肠杆菌做改良Hodge试验阳性菌株13株,碳青霉烯酶检出率为2.2%。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自老年患者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总耐药率为8.9%,对美罗培南的总耐药率为6.1%,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的菌种以变形杆菌和阴沟杆菌为主,碳青霉烯酶检出率为2.2%,因此应加强耐碳青霉烯酶的监测,控制防止交叉感染,减少避免耐药菌的产生的产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现状及耐药特点,为预防和控制ICU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ICU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06-2009年ICU共检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409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33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61株,占26.2%,肺炎克雷伯菌176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38株,占21.6%;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所测14种抗菌药物中最低。结论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ICU的医院感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5年度西京医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12月西京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临床感染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方法进行碳青霉烯酶确证试验,统计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结果 2015年共检出病原菌4 166株,肠杆菌科细菌1 554株,分离率为37.30%,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及产气肠杆菌位列肠杆菌科细菌的前5位。787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581株,产酶率为73.82%;36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182株,产酶率为49.5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3.14%、78.48%。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81株,分离率为5.21%,其中肺炎克雷伯菌41株,阴沟肠杆菌27株,大肠埃希菌13株;主要来自神经外科(42株),消化内科(9株),神经内科(8株)。1.02%(8/787)的大肠埃希菌、3.27%(12/367)的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中肠杆菌科细菌所占比例较高,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较高,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较去年有所上升,尤以肺炎克雷伯菌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二者相关性。方法统计2013—2015年所有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株的耐药率,以及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评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下降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有关(r=0.61,P=0.0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上升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强度上升有关(r=0.78,P0.01)。结论使用抗菌药物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之一,因此,需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减缓细菌耐药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碳青霉烯酶的携带及耐药基因分布,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鉴定细菌,用微量稀释法筛选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30株,通过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以EDTA/IMP、EDTA/CAZ复合纸片,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为底物,进行协同试验检测B类碳青霉烯酶(金属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基因,以确定基因的种类。结果 25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5株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敏感;通过Hodge试验对30株大肠埃希菌表型的筛选,阳性菌株共28株,阳性率为93.0%;通过PCR基因分析,3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28株KPC基因,阳性率达到93.0%,30株大肠埃希菌中未发现VIM和IMP基因。结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肠埃希菌主要在ICU和呼吸科,耐药原因主要是KPC基因,但是不能排除VIM和IMP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数据. 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12月的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212株大肠埃希菌和415株肺炎克雷伯菌共计627株细菌的25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方法进行产ESBLs菌株筛选,初筛试验阳性的菌株再进行确证试验,分别记录初筛阴性、确证阴性和确证阳性的菌群分布与耐药情况. 结果在627株细菌中,ESBLs初筛试验阴性菌株有35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37株,肺炎克雷伯菌215株..ESBLs初筛试验阳性菌株有275株,经ESBLs确证试验为阴性的菌株有9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7株,肺炎克雷伯菌61株),经ESBLs确证试验为阳性菌株有17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58株,肺炎克雷伯菌119株).ESBLs初筛试验阳性菌株对2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要比初筛试验阴性菌株的耐药率高. 结论 ESBLs初筛试验阴性菌株耐药率都较低,ESBLs初筛试验阳性菌株对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的丁胺卡那霉素和呋喃类药物中的呋喃妥因都较敏感.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是对产ESBLs菌株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3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临床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于治疗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并鉴定的400株肠杆菌科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厄他培南的药敏试验,用WHONET5.3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褪色沙雷菌对厄他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96.0%、60.0%、92.0%、95.0%、93.0%、93.0%;对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92.0%、74.0%、92.0%、97.5%、86.7%、100.0%;美罗培南分别为96.0%、78.0%、96.0%、95.0%、70.0%、93.3%。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某些菌株已有较高的耐药性发生,临床应重视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检测,以减缓耐药性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