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LUAO)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对女性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LUAO治疗组(实验组,65例)和单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组(对照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前后外周血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子宫动脉阻力系数、子宫动脉搏动系数、卵巢动脉阻力指数、卵巢动脉搏动指数的变化水平及术后月经量、肌瘤复发率、妊娠及生育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3月E2水平较术前下降,FSH水平升高(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6、12月各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3、6、12月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卵巢动脉阻力指数、卵巢动脉搏动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2月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术后12月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术后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LUAO治疗子宫肌瘤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改善月经过多等症状,避免肌瘤复发,对患者卵巢功能和生育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对卵巢功能、免疫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本院就诊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210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宫腔镜组两组,每组105例.其中腹腔镜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宫腔镜组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3个月的卵巢储备功能指标[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雌二醇(E2)]、性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腹腔镜组(P<0.01);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LH、E2比较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术后3个月FSH较术前明显上升(P<0.01);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各项性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宫腔镜组术前、术后3个月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均无明显下降,而腹腔镜组细胞免疫功能则有较明显下降(P<0.01),但体液免疫功能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相对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对卵巢储备功能、性功能及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治疗子对宫肌瘤患者性功能、复发率及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6,LM)和观察组(n=60,LM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性激素(FSH、E2及LH)、性功能、子宫肌瘤残留率、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胃肠功能修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FSH、E2及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FSH、LH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更高,E2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6月时FSH、E2及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性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性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肌瘤残留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本院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随访子宫肌瘤复发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病率低、肌瘤复发率低、月经改善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再行肌瘤剔除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肌瘤复发率,明显缓解月经过多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接诊的20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患者,经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中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激素水平[促黄体生成素(LH)、黄体生成素(FSH、雌二醇(E2)]和手术前后的性功能的评分(性唤起方面、性高潮方面、性行为中异常症状、性心理方面、性欲方面、射精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LH与E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SH低于对照组,更接近于正常值(P0.0001)。术前两组患者的性功能的各项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两组的性功能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减短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对卵巢的功能影响小,并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性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性腺轴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科就诊99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根据不同手术术式分成肌瘤剔除组(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46例)和子宫切除组(全子宫切除术,53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的性激素水平[促卵泡成熟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激素(Estrogen,E2)、孕酮];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美国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结果 肌瘤剔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小于子宫切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子宫切除组FSH、LH水平均高于其术前(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子宫切除组FSH、LH水平均高于其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切除组E2水平低于其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后并发症及生育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子宫肌瘤96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阻断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剔除术,54例)和常规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2例)两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6个月内分泌激素水平[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和窦卵泡计数(AFC),术后6个月卵巢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2年妊娠和复发情况。结果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组内及组间血清E_2、LH、FSH水平及AF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卵巢功能情况及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对内分泌激素水平、卵巢功能无明显负面影响,且术后并发症少、妊娠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程卫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3):440-441,444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途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92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1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78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三组比较手术时间腹腔镜组最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式组和阴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多于阴式组和腹式组(P〈0.05),腹式组和阴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腹式组最长,术后病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和阴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和阴式组间剔除的肌瘤单个平均重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于腹式组(P〈0.05).[结论]不同途径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优劣,且不能完全替代,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手术医生技能经验、医院的设备条件而定,选择最合适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浆膜下或肌壁间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和对照纽(直接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子宫肌瘤复发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腹腔镜手术成功,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问和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术后病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平均住院日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月经过多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上升,雌二醇(E2)水平下降,与术前自身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各组性激素水平与自身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子宫动脉阻断具有明显减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时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症状改善率高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是短暂、可逆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经腹小横切口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大部分子宫体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腹小横切口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大部分子宫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前、术后3、6和12个月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 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卵泡刺激素(FSH)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 P <0.05)。两组术前 AM H 、LH 、FSH 和 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 AM H 、LH 、FSH 和 E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 AM H 、E2水平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依次降低,且低于术前( P <0.05),对照组的 LH 和 FSH 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依次增高,且明显高于术前( P <0.05)。【结论】采用经腹小横切口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大部分子宫体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满意,对激素水平基本上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沈燕  沈冰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9):2830-283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为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性激素水平、卵巢动脉血流参数、子宫肌瘤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少于/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6、12个月,两组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子宫肌瘤复发率,且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066-1067
选择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栓阻断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治疗后卵巢早衰发生情况。联合组治疗后血清雌二醇(0.56±0.11)U/L、卵泡刺激素(0.29±0.08)U/L及黄体生成素(10.8±2.64)p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卵巢早衰发生率9.1%,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不影响患者预后雌激素水平,对卵巢功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片用于非绝经期妇女子宫全切术后激素补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因患妇科良性疾病在绝经前行子宫全切术(保留卵巢)的患者276例(A组),术后予戊酸雌二醇片进行激素补充治疗6个月;245例(B组)患者术后未接受任何激素补充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结果]A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围绝经期症状、性生活变化、阴道黏膜改变发生率(3.62%、3.98%、4.71%)均低于B组患者(40%、39.18%、35.5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片用于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可有效预防及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有利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祖建成  陈毅夫  郑为  何军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944-194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双侧隐睾患儿手术前后性激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133例双侧隐睾患儿手术前后6个月血清睾酮(T)、雌二醇 (E2 )、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水平,分析年龄与上述指标及隐睾分型的关系,并与正常健康同龄儿童比较.[结果]双侧隐睾组血清FSH水平高于正常健康同龄儿童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隐睾患儿2岁前手术对性激素的影响明显小于2岁后手术.[结论]双侧隐睾患儿早期行睾丸固定术有利于睾丸功能的恢复,睾丸固定术应在2岁以前进行;血清FSH水平的升高可能反映睾丸功能损害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单极法电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血清CA125水平、EMAb阳性率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方法 对2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单极法电消融术治疗,测定手术前后血癌抗原(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及性激素水平。 结果 术后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及EMAb阳性率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手术前后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未出现围绝经期症状。 结论 腹腔镜下单极法电消融术可降低血清CA125水平及EMAb阳性率、对性激素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LM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性激素水平[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及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E2、FSH、LH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E2、FSH、L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FSFI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LM治疗子宫肌瘤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性功能,对卵巢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瘸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腹腔镜下对84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其中单发54例,多发30例.并与56例剖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剖腹组短,术后镇痛率低、术后妊娠率高(P均<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选择好病例的情况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开腹手术有较多的优点,是一种保留子宫的理想手术.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单极电消融术是治疗子宫腺肌病新的方法,为探讨手术前后内分泌代谢变化,我们选择21例行本术式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患者,测定手术前后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妇产科诊治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中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切开放液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促性腺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前、术后6半年卵巢功能指标: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的水平、基础卵泡数量、卵巢体积变化.比较两组复发率和月经、术后1年成功再妊娠情况.[结果]术后半年,两组LH和E2指标较术前显著下降,观察组LH和E2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两组FSH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基础卵泡数量和卵巢平均体积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经期时间和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术后短期内卵巢储备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在患者妊娠率、术后恢复及复发率方面仍然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壁间肌瘤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76例子宫壁间肌瘤患者随机分A和B组各38例。A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治疗,B组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相关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围术期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肌层愈合情况及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指标[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并比较两组并发症。结果B组手术用时、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A组更短,术中出血量较A组更少,围术期血红蛋白下降值较A组更低(P<0.05)。B组术后1、3及6个月时肌层愈合率较A组更高(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时LH、FSH、E2水平相当(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 LM、TCRM治疗子宫壁间肌瘤均不会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产生明显影响,且手术安全性相当,但相比而言TCRM具有快捷、创伤小、术后肌层愈合快及恢复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