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阳明二经针刺和针药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0例12-27岁的青少年患者分为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三组的年龄、性别和病程无显著差异;中药组内服枇杷清肺饮,针刺组用毫针选取单纯合谷、迎香、四白、地仓、曲池、天枢等穴位针灸,针药结合组则以枇杷清肺饮及针刺结合.枇杷清肺饮每日早晚内服一次,针刺穴位下针得气后,一次持续30分钟,每5分钟行针一次,适当泻法,隔天行刺一次,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都以1个月为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都取得一定的疗效,针药结合组疗效最佳.针药结合组在改善寻常痤疮的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和结节等方面;改善面部皮损炎症等方面和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这三项指标与其它两组有明显性差异,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结论:三种治疗方法都可减少寻常型痤疮的丘疹刺头,改善皮损的严重程度和减轻其炎症,但总体上来说针药结合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针药结合组改善患者的体质,同时加强治疗效力.中药攻其内,针灸攻其个,针药结合更有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灸结合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温中健脾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及针药并用组3组,针刺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中药组予自拟温中健脾方治疗,针药组采用上述两组方法综合治疗。结果:疗程结束后针药组的总有效率与针刺组及中药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临床常用的针药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针刺结合中药,包括针刺结合中药内服和针刺结合穴位贴敷;(2)电针结合中药,包括电针结合中药内服和电针结合中药灌肠;(3)针刺、艾灸结合中药,包括针刺、艾灸结合中药内服和针刺、艾灸结合中药外用。针灸治疗EMS不仅能温通经脉、活血化瘀,短时间达到止痛的疗效,并且能调节人体内分泌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局部盆腔微循环,抑制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及出血;中药治疗EMS能够促进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促进异位内膜吸收,具有消散异位内膜结节的作用。针药结合治疗EMS,内外合治,可增强治疗效果。今后在治疗过程中应明确治疗目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加强并完善治疗方案,并对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药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归纳整理近5年来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文献中所用的各类针药结合方法。结果统计分析后得出,主要以单纯针刺、电针、温针结合中药内服和针灸结合中药外治、针刺结合西药以及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等治疗方法为主,且临床有效率高。结论近年来,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针灸或药物治疗疗效突出,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缺乏综述类文献。  相似文献   

5.
赵洁  杨育慈  唐英  徐潇蓉  赵虹 《新中医》2017,49(9):122-124
目的:观察针刺、中药、针药结合3种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3组各30例。针刺组予风池(双),印堂,迎香(双),合谷(双),足三里(双),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等针刺治疗;中药组予中药汤剂通窍方治疗;针药结合组予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针刺治疗同针刺组,中药治疗同中药组。观察3组各疗程症状及体征并给予评分,进行3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第1疗程结束时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治疗症状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结束时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与第1疗程结束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疗程结束时,3组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结合组改善情况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疗程针药结合组疗效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疗程针药结合组疗效高于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组相较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每个疗程的症状改善最明显,针刺组第1疗程疗效和针药组相当,中药组症状情况从第2疗程开始明显改善,第3疗程针刺组和中药组疗效相当,且针药结合组的疗效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和中药合用辩证治疗女性行经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通过中医辨证将行经口腔溃疡分型,根据辩证取穴,针药合用治疗。结果治疗56例总有效率为96%。提示通过辩证选取适宜的针灸穴位,治疗手法结合中药治疗行经口腔溃疡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搜集1990~2000年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的相关文献,从针刺、电针、穴位注射、针灸并用、针药合用、针灸药结合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并就其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疗效肯定,并且以治疗血管性痴呆为主.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6,(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针灸组各70例,中药组给予中药复方汤剂的熏洗治疗,针灸组给予针刺次髎、长强等穴位,针药组给予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治疗,各组治疗时间均为20 d。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改善、复发情况。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中药组72.86%、针灸组71.43%(P0.05)。与治疗前比较,三组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肛门疼痛、肛门水肿等临床体征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针药组对临床体征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6、9、12个月后,针药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中药组及针灸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治疗痔疮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及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以苍附导痰汤为主方的健脾补肾化痰中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67例肥胖PCOS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针药组23例接受穴位埋线配合加减苍附导痰汤为主方的中药治疗,中药组22例接受同针药组的中药治疗,埋线组22例单纯接受穴位埋线治疗,分析并比较相关的症状以及雄激素监测指标。结果:①针药组、中药组、针灸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2%、54.5%、45.5%;针药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和埋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针药组治疗前与治疗后BMI、SHBG、T、A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针药组治疗后T、A2、SHBG值与中药组和埋线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后BMI值与中药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埋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健脾补肾化痰中药治疗肥胖型PCOS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优于单纯的中药或者穴位埋线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BMI,提高SHBG水平,降低雄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针药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主要包括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针灸联合西药治疗、针灸联合中西药治疗。研究表明,针药结合治疗不仅弥补了单纯药物治疗的不足,还充分结合针灸和药物治疗的优势,从而有效治疗PCOS不孕症。但是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对针药结合的作用机制缺乏进一步研究;缺乏对针药结合疗法远期疗效的临床观察;缺乏针刺能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研究;穴位选取、针刺手法均无统一标准,尚未形成规范的临床指南等。今后需做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痛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吲哚美辛,25mg/次,12h/次。治疗组31例中医综合治疗:①针灸:三棱针点刺八风、八邪、四缝放血,进针深度0.1~0.2寸,隔日1次;②中药外敷:消瘀散烘干研粉,混合后取适量,陈醋和蜂蜜调糊,敷在患处,纱布固定,持续陈醋浇纱布上,隔日1次;③刮痧:山茶油少量,涂抹于患处,刮痧板从上到下,从重到轻反复刮拭患处,以患处出现痧疹、痧斑为止;④中药外洗:痛风洗剂,温水融化,药物浸洗患处,30min/次,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6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6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痛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是需终身治疗的疾病,西药虽有疗效,但有明显的副作用,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疗效下降,而中医药疗效好,副作用少。历代及现代医家资料归纳帕金森病的中医发病机制: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痰、瘀、毒为标;治疗方面总结近8年来的相关文献,其主要方法有辨证论治、专方或专方随症加减、针灸治疗(头针治疗、体针或结合头针治疗),均取得了明显疗效。目前存在问题:证候分型混乱,缺乏可重复性和可比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病例报告较少见。今后应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以证实其疗效,从而优选有效的方剂、方药,并应密切结合现代医学最新研究成果,论证中医药疗效,阐释作用机制;针对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剂,做出安全有效的中成药,服务于广大帕金森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钟娟 《中医临床研究》2013,(21):111-11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对VBI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献显示常用的基础方包括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等,常用的中药制剂包括丹红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等。而且中医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在VBI性眩晕的治疗中亦有较好的疗效,其中以针灸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中医综合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将纳入的视神经萎缩患者66例95眼,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34例52眼)和西医治疗组(32例43眼)。中医综合治疗组予口服中药汤剂、针刺及穴位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并予肌注甲钴胺和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西医治疗组仅予肌注或口服甲钴胺、维生素B1。连续治疗15天,比较2组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P-VEP及症状改善情况,并随访1个月。结果中医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76.47%,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28.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综合治疗组视野平均敏感度、P-VEP及症状改善情况也好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对视神经萎缩疗效较好,可以有效地改善视功能,提高视神经萎缩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胸背部肌筋膜炎的治疗主要分为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针刀治疗、手法治疗;西医治疗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类药、镇痛药、肌肉松弛药、苯二氮卓类药等。目前,在该病治疗上没有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无法直观地将其量化;研究者重点研究其临床疗效,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不足。今后,需进一步研究该病治愈的理论依据,使治疗方案规范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痛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优势引起关注,本文通过查阅古籍与近十年的临床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常用验方与成药、针灸、中药外敷与注射等方面综述了目前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认为急性痛风属于中医学之痹证;其病因病机为肾虚,湿邪阻滞,热毒攻于手足;以湿热蕴结为主要证型;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方多为四妙散加减;针灸治疗以循经取穴针刺和局部围刺放血为主;中药外敷多以大黄、黄柏等清热泻火解毒药敷于关节痛处;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冠心病快速房的疗效以及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选取冠心病快速房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人数均等。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以中药治疗,治疗1周后确定治疗效果。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3d、7d进行心电图的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在临床症候、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的改善方面相比较,观察组有显著的改善效果。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房颤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见于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等,常影响血液循环,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甚至导致死亡,严重的威胁人类健康。中医药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概述了近几年来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并从病因病机,中医药、针灸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中药通过调整气血阴阳,恢复脏腑的功能,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延缓复发,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特别是近几年应用中药配合针灸,或是单独使用温针灸等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0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中,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眩晕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刘慧  陈艳  张哲  付雯  雷枭 《河南中医》2021,41(2):320-324
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主要方法有:中药内服治疗、中医外治法(穴位贴敷法、针刺疗法、穴位埋线疗法、推拿疗法)、中医情志疗法、饮食运动疗法、中医综合治疗等。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中医治疗方面的文献研究很多,疾病预防方面的研究较少;(2)临床研究中对疗效的判定缺乏统一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3)文献研究侧重临床疗效评估,实验研究相关文献较少,作用机制尚需深入探讨。今后,应加强未病先防理念;统一便秘疗效标准;增加实验研究,对中医药治疗便秘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