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吃霉变食     
1960年,英国一家养殖场发生10万只火鸡幼雏死亡,调查证明是喂养霉变花生饼引起的中毒所致,同时发现许多火鸡患有肝癌.1961年,科学家首次从这种花生饼中分离出黄曲霉毒素."火鸡事件"终于揭开了研究黄曲霉毒素与人类肝癌等恶性肿瘤关系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群膳食黄曲霉毒素致肝癌的暴露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我国人群膳食黄曲霉毒素暴露引发肝癌的危险.方法 用数学模型和暴露限值(MOE)两种方法对我国人群膳食黄曲霉毒素进行了暴露评估.数学模型中使用的资料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和2004年我国居民血样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调查.MOE模型中使用的资料来源于动物实验研究资料、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以及国家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结果 数学模型方法表明,对我国膳食黄曲霉毒素暴露处于平均水平(665.43 ng/标准人日)的人群,由黄曲霉毒素暴露导致的肝癌发病率为每年0.4033/10万;对于膳食黄曲霉毒素暴露处于高水平(第97.5百分位,24 787.20ns/标准人日)的人群,由黄曲霉毒素暴露导致的肝癌发病率为每年15.0215/10万.MOE方法表明,在全国、城市和农村处于平均膳食黄曲霉毒素暴露水平(分别为0.011 09、0.008 13、0.012 49μg·kg-1·d-1)下的人群中,黄曲霉毒素导致肝癌的MOE值分别为9017.1、123 04.7和8006.4;对处于高膳食黄曲霉毒素暴露(第97.5百分位,分别为0.413 10、0.289 30、0.489 50 μg·kg-1·d-1)的全国、城市和农村人群而言,由黄曲霉毒素暴露导致肝癌的MOE值分别为242.1、345.7、204.3.结论 对膳食黄曲霉毒素处于平均暴露水平的人群,膳食黄曲霉毒素暴露导致肝癌的危险属于中度,对于高暴露水平的人群,膳食黄曲霉毒素暴露导致肝癌的危险属于高度.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B1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曲霉毒素是常见霉菌—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中产菌毒株的代谢产物。黄曲霉在自然界的存在较寄生曲霉普遍,此菌能在受到侵染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尤其是玉米和花生)上生长繁殖产生毒素。1060年,英国曾发生了约十万只火鸡幼仔短短几个月内相继死亡的严重事故,后来查明是由于火鸡吃了含有霉变花生饼的饲料引起的,并从霉变的花生饼中分离出黄曲霉产菌毒株,1961年即证实了喂饲含有黄曲霉毒素的花生饼可使大鼠发生原发性肝癌。此后,人们对黄曲霉毒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毒素、致癌性、去毒方法以及与人类肝癌的关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甚至很小的剂量就会使动物致癌。调查发现,肝癌高发区与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过高相关。黄曲霉菌及寄生曲酶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特别是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素致肝癌的分子机制及其化学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黄曲霉毒素的分子生物标志物、黄曲霉毒素B1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B1与P53基因突变、吡噻硫酮预防黄曲霉毒素B1致肝癌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黄曲霉毒素致肝癌的分子机制及其化学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黄曲霉毒素的分子生物标志物、黄曲霉毒素B1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B1与p53基因突变、吡噻硫酮预防黄曲霉毒素B1致肝癌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中污染某些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即霉菌毒素)可引起人和动物中毒,同时还注意到霉菌毒素的慢性毒性和致癌作用。特别自从黄曲霉毒素在实验动物中诱发出肝癌,从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M_1,杂色曲霉毒素在实验动物中诱发出肝癌,使霉菌毒素与癌瘤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顺德县是我省肝癌高发区,其中沙滘公社肝癌死亡率高达70.73/十万(1981年),与我国江苏启东、广西扶绥相近。广州地区肝癌防治研究协作组组织有关部门对沙滘公社小冲大  相似文献   

8.
体内黄曲霉毒素加合物的形成可能是黄曲霉毒素致肝癌的关键步骤。本文就黄曲霉毒素加合物的形成、结构、测定方法以及在肝癌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两种生物毒素与肝癌——黄曲霉毒素与藻类毒素(摘要)俞顺章董传辉张幼辰(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上海200032)原发性肝癌已成为我国农村第一位癌症和城市第二位癌症。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肝癌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为:乙型肝炎感染,黄曲霉毒素对食物的污...  相似文献   

10.
肝癌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以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肝癌发生与HBV感染〔1〕,黄曲霉毒素接触〔2〕,及藻类毒素接触有关〔3〕。也有报道肝癌与基因背景的关系 ,即遗传易患性〔4〕。但是 ,肝癌发生与具体某种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 ,或是联合作用结果的关系并不明确。总的来说 ,肝癌是一种多因素联合作用的疾病。我们在海门 4个乡对 2 56例肝癌配对病例对照进行了肝癌与基因背景、黄曲霉毒素接触、HBV感染以及HCV感染的关系的研究 ,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了解对多种危险因素的评价 ,下面汇报我们的结果。资料和方法1 配对病例对照…  相似文献   

11.
自然界存在的致癌因子除放射性,致癌性烃类化合物、激素等外,最近的资料表明还有下列几类致癌物质(1)微生物产生的致癌物(2)植物来源的致癌物(3)食品烹调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物(4)生物体内和食品中生成N-亚硝基致癌物。在微生物产生的致癌物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真菌毒素,尤其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有B_1、G、M等数种,就其毒性而言以B_1、M最强,G次之。动物试验证明,它们可诱发从鱼至猿类等多种动物发生肝癌。致癌性以B_1最强,有人认为大鼠只要经口摄入1ppb的黄曲霉毒素B_1就可以诱发肝癌。在泰国和印度等地有由于黄曲霉毒素引起人中毒死亡的报告。有人认为泰国和东非各地的肝癌发病率高与当地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谷胱甘肽耗竭与微囊藻毒素-LR细胞毒性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耗竭与微囊藻毒素-LR(MCLR)细胞毒性的关系。方法不同剂量的MCLR作用人肝癌细胞HepG2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毒性,并用二硫硝基苯甲酸法测定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细胞存活率随处理剂量的增加而降低,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明显减轻MCLR诱导的细胞毒性。细胞内GSH含量显著降低,处理剂量与GSH水平之间呈现剂量-反应和时间-反应关系。结论谷胱甘肽耗竭可能是微囊藻毒素-LR引起细胞毒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中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探讨建立保护中国人群健康的合理的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方法利用传统数学模型方法和暴露限值(MOE)方法评估花生及其制品、玉米、大米中不同膳食总黄曲霉毒素和黄曲霉毒素B1限量标准下的健康影响,同时计算各限量水平下的食品损失。结果花生及其制品、玉米中总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限量水平的改变对减少我国人群肝癌患病数的作用没有显著差别,但不同的限量水平却可导致显著不同的食品损失。大米中总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限量水平的改变对减少我国人群肝癌患病数的作用以及导致的食品损失有较显著的影响。结论花生及其制品中总黄曲霉毒素20μg/kg、黄曲霉毒素B1 15μg/kg;玉米中总黄曲霉毒素20μg/kg、黄曲霉毒素B1 15μg/kg;大米中总黄曲霉毒素10μg/kg、黄曲霉毒素B1 5μg/kg或10μg/kg的限量标准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一只雌恒河猴经口给黄曲霉毒素B_16年,发生原发性肝癌。该猴生后不久就给黄曲霉毒素B_1。开始时剂量为每日0.05毫克,加到食料中用瓶子喂,每周三次,给一周停一周。至长到五个月时,将黄曲霉毒素溶于少量二甲基亚砜中加到饲料的维生素夹心饼中。剂量为0.2毫克/公斤体重,每周给五次,给一周停一周。以后三年,几次调正剂量,至44个月时增至0.8毫  相似文献   

15.
微囊藻毒素及其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迅速发展,工农业排污的增加,各地水体富营养化日益加剧,导致江河、湖泊中藻类尤其是蓝藻异常生长繁殖,其产生的产物——蓝藻毒素尤其是微囊藻毒素(Micmcystins,MCYSTs,MCs),不仅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因其可特异性地作用于肝脏,引起肝脏的损伤,被认为是除肝炎病毒和黄曲霉毒素以外的环境中致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微囊藻毒素的一般概况及其与肝癌发生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广西肝癌高发区的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比较严重,为了解这地区居民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情况,我们于1980年7月对广西肝癌高发区隆安县居民食用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量以及其尿中B_1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_1(以下简称毒素B_1或M_1)排出量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正> 江苏省启东县是我国肝癌高发区之一。据1987年统计,肝癌标化发病率为45.90/10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启东县肝癌发病率不同地区硒水平的分布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并与肝癌发病率呈负相关;应用微量元素硒阻断黄曲霉毒素 B_1诱发大白鼠原发性肝癌的结果表明,服硒组肝癌发生率与不服硒组有极显著差异,揭示了硒具有明显的抗肝癌潜在作用。为提高硒的摄入量,以降低肝癌发病率,我们筛选出 HBsAg 阳性肝癌高危险人群应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评估河南省居民膳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暴露量,估算膳食中黄曲霉毒素B1暴露所引发的肝癌发生风险。方法 2013-2014年对河南省部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开展了监测,结合2002年河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食物摄入量数据,利用点评估的方法对居民膳食中黄曲霉毒素B1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 总人群中黄曲霉毒素B1膳食暴露量为2.32 ng/(kg·bw·d),农村居民为2.76 ng/(kg·bw·d),城市居民为1.40 ng/(kg·bw·d);膳食中对黄曲霉毒素B1暴露量贡献率较高的食品为小麦粉及其制品(82.42%)和植物油(13.10%);膳食中黄曲霉毒素B1导致肝癌发生风险在总人群中为009/10万人,农村居民中为2.76/10万人,城市居民中为0.05/10万人。结论 河南省农村地区人群中黄曲霉毒素B1暴露风险较高,小麦粉及其制品、植物油是河南省人群最主要的黄曲霉毒素B1膳食暴露来源。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某高校学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 (PHC)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中国肝癌死亡率居于世界高死亡率水平。据调查 ,全国肝癌死亡率为 2 0 4 /十万 ,男性为2 9 0 /十万 ,女性为 11 2 /十万 ,占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 ,30~ 4 4岁组肝癌死亡率居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1] 。黄曲霉毒素 (AFB1)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广东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属肝癌高发区 ,AFB1污染问题值得关注。为了解人群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水平 ,于 2 0 0 1年对广州市某高校的 310名自愿者进行有关调查。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广州市某高校 97、98、99三个年级…  相似文献   

20.
黄曲霉毒素B1 (AFB1 )是人类原发性肝癌 (HCC)的主要病因之一 ,发展和应用AFB1 及其体内分子生物标记物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检具有重要意义。人体血清中黄曲霉毒素 白蛋白加合物 (AFB ALB)的测定已应用于人体黄曲霉毒素暴露水平与肝癌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建立敏感特异的AFB ALB的测定方法。该方法选择使用Microcon 5 0微型浓缩器使白蛋白快速分离 ,改变了用沉淀和其他分离白蛋白的方法 ,同时由于在同一装置内加入蛋白分解酶消化 ,从而减少了转移操作步骤 ,增加了白蛋白的回收率 ,对消化样品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测定 (RIA)法进行AFB ALB的测定 ,提高了测定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应用改进的方法对我国江苏启东和广西扶绥两肝癌高发区居民的血样进行了测定 ,表明该地区人群黄曲霉毒素暴露较普遍 ,血清AFB ALB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