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并发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732例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经腹部超声检查和采集病史筛查NAFLD,观察其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并发NAFLD的患病率为40.3%(295/732)。NAFLD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血清总胆固醇、血尿酸、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均高于非NAF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和总胆固醇水平是肥胖性高血压患者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肥胖性高血压并发NAFLD患者与MS等多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冠心病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108例,根据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77例)和非心律失常组(31例),根据血浆醛固酮水平分为醛固酮增高组(65例)和醛固酮正常组(43例)。所有入组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QTc间期、室性期前收缩数目、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等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醛固酮水平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 心律失常组患者的体重指数、高血压史、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醛固酮均高于非心律失常组,LVEF低于非心律失常组(均P<0.05)。与醛固酮正常组相比,醛固酮增高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24h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数目及QTc间期延长发生率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醛固酮水平增高(OR=2.774,95%CI1.1~7.0,P=0.031)是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  相似文献   

3.
胡斌  周敬群 《广东医学》2012,(21):3233-3236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正常水平对重度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CHF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根据首次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将患者分为BNP正常组(≤100 pg/mL)和BNP升高组(>100 pg/mL);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通过组间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评价各因素对重度CH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相关性。结果共592例重度CHF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平均随访2年。BNP正常组和BNP升高组分别为106例(17.91%)和486例(82.09%),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为416例(70.27%)和176例(29.73%)。BNP正常组和BNP升高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68.85%和24.91%。存活组与死亡组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发现年龄、心力衰竭病程、收缩压、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BNP正常患者人数构成比及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8项指标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BNP正常(OR=2.68,95%CI:2.47~2.84,P<0.01)、心力衰竭病程(OR=1.56,95%CI:1.41~1.68,P<0.01)、心功能分级(OR=1.79,95%CI:1.67~1.91,P<0.01)、LVEF(OR=0.91,95%CI:0.87~0.93,P<0.01)、LVEDd(OR=1.37,95%CI:1.25~1.42,P<0.01)以及β受体阻滞剂使用(OR=0.87,95%CI:0.82~0.94,P<0.01)与重度CHF患者死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对于重度CHF而言,血浆BNP水平正常患者较血浆BNP水平升高患者预后差,血浆BNP水平正常是影响重度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农媛  肖海  杨叶妮 《广西医学》2013,35(1):63-64,71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进展性脑梗死病例(进展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85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尿酸水平、发热、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动脉狭窄、高脂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史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发热、动脉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组周围血白细胞计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发热、白细胞增多、动脉狭窄是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发热、白细胞增多、动脉狭窄是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人脑利钠肽(BNP)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VCF)的变化、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44例,并收集22个正常人作对照,测量血浆BNP及Vwf,并按收缩性、舒张性心衰及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BNP、wWF增高(P<0.001),收缩性心力衰竭(SHF)组高于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组,心功能Ⅲ~Ⅳ级组高于Ⅰ~Ⅱ级组(P<0.05);②BNP与vWF呈正相关(rs=0.567,P=0.001).结论 ①BNP评价收缩性心衰较舒张性心衰更敏感.②BNP、vWF均可反映收缩性及舒张笥心力衰竭程度.  相似文献   

6.
刘慧平 《疑难病杂志》2012,11(8):614-615
目的探讨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患者Tei指数和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108例SHF患者按入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35例,B组)、Ⅲ级(36例,C组)、Ⅳ级(37例,D组),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A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Tei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频谱峰值与舒张晚期血流频谱峰值比值(E/A)及血浆ET-1水平。结果 SHF各组Tei指数、血浆ET-1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LVEF及E/A比值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Tei指数、ET-1水平显著增高,LVEF显著降低,而各组间E/A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力衰竭患者Tei指数与ET-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9,P<0.05);结论SHF患者Tei指数与ET-1水平有较好的相关性,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估测患者的病情、评价疗效和判断S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各27例。常规治疗组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利尿药、硝酸酯类药和洋地黄类药,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16周。观察心功能改善并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血浆BNP水平。结果:两组心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卡维地洛组更明显(P<0.05)。卡维地洛组LVEF和LVEDd虽较常规治疗组有所增加和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常规治疗心衰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能更有效地改善心功能和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术,根据Killip心功能进行分组,≥Ⅱ级为心力衰竭组80例,Ⅰ级为非心力衰竭组80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病历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NT-proBNP、IL-32、MMP-9水平。结果: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肌酐相对高值及血红蛋白相对低值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NT-proBNP、IL-32及MMP-9水平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IL-32及MMP-9三指标联合检测价值较高。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可能为STEMI直接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血清NT-proBNP、IL-32及MMP-9联合预测心力衰竭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曲美他嗪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心功能Ⅱ~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EF)大于或等于50%,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30例)和标准治疗组(30例),标准治疗组采用常规抗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法 ,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抗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患者观察治疗6个月,每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及左室舒张功能的测定.结果 曲美他嗪组和标准治疗组均能降低血浆脑钠肽水平,与标准治疗组相比,曲美他嗪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标准治疗组相比,曲美他嗪组能更有效地改善左室舒张功能(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显著降低血浆脑钠肽的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行急诊介入治疗老年患者113例临床资料,按照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分为两组(心衰组41例、非心衰组72例),依据两组人口学资料、病例病情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心力衰竭高危因素。结果心衰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心绞痛、血糖、TIMI血流分级、发病至手术时间与非心衰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心绞痛、血糖、TIMI血流分级、发病至手术时间属于心力衰竭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可由多因素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心功能异常障碍诱发心力衰竭,对此需针对患者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