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临床上或血中激素水平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一直持续到来过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在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神经内分泌系统不适应雌激素水平骤降而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失调症状,称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出现与绝经相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及临床特征起至绝经后1年内,为正常生理变化时期。大约30%的妇女可平稳过渡,无明显不适;约70%的妇女可出现低雌激素血症引发的一系列症状,这种因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的综合征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样,如月经紊乱至绝经、性欲下降、潮热汗出、烦躁、睡眠差、关节疼痛等,严重者还可引发心血管疾病、萎缩性尿道炎、阴道炎、骨质疏松、骨折等。本病严重影响妇女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并直接关系到女性老年期疾病的发生,因此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我们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药治疗3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回顾,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称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称之为绝经前后诸症。常见症状有心悸失眠,烘热汗出,眩晕耳鸣,易怒,潮热,月经紊乱,浮肿,情绪不宁等。现代医学主要以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但是在改善围绝经期症状的同时,有诱发其它病变的可能性。笔者采用黄芪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该病38例,疗效明显,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发病率急剧上升,这主要是由于绝经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低下所致[1]。雌激素替代疗法(HRT)可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降低冠心病发生率,然而,HRT可能导致生殖系统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等则影响了其应用。因此,能对心血管系统等有保护作用,且无不良影响的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PE)成为防治绝经期妇女冠心病的最好药物。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pheral menopause syndrome,PMS)习称"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该病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但长期应用HRT有可能诱发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并且可能产生阴道不规律出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危害其身心健康。中医药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有独特优势,患者接受度更高。该文从肝脾肾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认为该病病机为肾精亏虚、肝郁脾虚,治以滋肾健脾、疏肝理气为法。  相似文献   

7.
陈霞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绝经期综合征为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证候群,以往称更年期综合征。中医学称之为“绝经前后诸证”,又称“经断前后诸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陈霞老师为江苏省名中医,从事妇科临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辨证用药独特,尤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有幸跟随陈老师学习,现将老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绝经综合征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绝经综合征具有多系统、多样化的特点,绝经综合征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多,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着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在改善绝经期症状,辨证治疗,随症加减,治疗个性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患者接受程度高,药物灵活,不良反应少,用药依赖性小,体现出中医治疗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因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导致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症状群,其发生率约占更年期妇女的30%,约5%~20%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需要药物治疗。现代医学应用激素替代疗法(简称HRT)能明显缓解绝经期  相似文献   

10.
吴红斌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4):1034-1036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就中医而言,其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症、郁证、脏躁、虚劳、失眠、心悸、汗症等范畴,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对于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笔者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实验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绝经前至绝经后的一段过渡时期,此时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期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出现潮热、盗汗、心烦、焦虑、抑郁等情绪方面的改变,晚期则会出现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甚至影响其他各系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关注妇女健康,帮助她们度过这个阶段,已成为许多机构的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中、西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2.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pheral menopause syndrome,PMS)又称"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以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1],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治疗该病,但长期应用HRT有诱发乳腺癌、心血管疾病等危险[2]。中医学将PMS归于"经断前后诸证"的范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报道表明艾灸治疗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主要采用论述与分析的形式,通过收集大量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的实验研究。进而从这些文献资料中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理分别从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自由基代谢、血脂代谢、骨代谢等方面的影响作了一些探讨。并进一步对用中医药和单纯用西药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的优势进行了简要比较,从而肯定了中医药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绝经期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直至消失引起的内分泌失调和自主神经紊乱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称为围绝经期或绝经后期综合征。中医称之为经断前后诸症或绝经前后诸症。其为妇科常见病,发病率为85%左右,笔者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妇科进修期间,对姜坤主任医师运用中药及心理疏导综合疗法治疗妇科疾病收益颇多,现仅就其在治疗本病的病例观察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波动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紊乱为主伴有精神心理症状的一类症候群。现代医学在治疗上,主要采用激素治疗,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价。而中药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方法灵活且疗效显著,越来越受到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目前,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研究着手,从激素内分泌、免疫、细胞凋亡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围绝经期指从接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和临床特征变化时起至最终月经后1年内的期间[1]。围绝经期因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症候群即围绝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从接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与临床特征起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1].由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女性可出现一系列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变化所致各系统症状和体征的综合表现,即围绝经期综合征.而睡眠障碍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一种主要症状. 1 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发病率 研究发现,女性在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睡眠障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一系列疾病和症状。笔者根据现代医学临床的科学分型,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祖国医学在保健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显著功效。  相似文献   

19.
围绝经期综合征为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此期E2下降,FSH及LH上升,TC、TG和LDL—C上升,HDL—C下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脂代谢紊乱,是其冠心病上升的诱因之一。近两年来,我科应用益坤口服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脂质代谢紊乱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显著,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引起一系列绝经综合征症状,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现代医学定义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为围绝经期综合征~([1])。失眠是围绝经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发生率已达到70.6%~([2]),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翁庚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30年,治疗本病有较丰富的经验体会,翁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症与特定生理时期出现的血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