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原发性肛周粘液腺癌--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肛周粘液腺癌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我院1998-2000年收治的4例肛周粘液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男3例,女1例,年龄52-74岁,均有肛旁肿痛10余年历史,肛旁皮肤紫暗,有多发性瘘口或呈峰窝状,瘘口分泌物多并有胶冻状物流出,2例瘘管造影示瘘管呈分房状。骶尾部CT检查3例,2例无骨质破坏,1例有骨质破坏。4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结论 肛周粘液腺癌多以肛瘘为主要表现,病史较长。肛瘘与癌的因果表现尚无定论,早期彻底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肛周粘液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强化对肛周粘液腺癌的认识 ,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诊治的 3例和国内文献报告的10例肛周粘液腺癌的诊治经验。结果 :13例病人 ,男 10例 ,女 3例 ,均以肛瘘或肛旁脓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中 2例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治疗多种采用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术后病人辅助放化疗。术后生存期 15个月~ 2 0年不等。结论 :对反复肛瘘或肛旁脓肿的病例应及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下端与肛周皮肤间的感染管道,主要侵及肛管,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以反复发作的肛周红肿、疼痛、流脓为特点,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2009年共收治肛瘘患者160例,男116例、女44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6岁,低位瘘120例、高位瘘40例,平均住院10天,均行手术治疗,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正>为解决肛瘘术后瘘道复发情况,我们对10例患者采取瘘道剔除(挂线术)结果均一次性治愈,疗效显著。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19~62岁,平均35岁。病程2~20年。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混合痔2例,合并肛裂2例,均局部麻醉。1.2治疗方法以0.75%利多卡因行肛周菱形浸润麻醉,效果良好后,由复发破溃处探入,探查该瘘道与原切口关系,及与肛门括约肌关系。如为支道瘘管,予以完整剔除,暴露新鲜肉芽组织创面。如走形较深较远,予以浅部瘘道剔除,深部挂线,以保持肛门功能为度。如为主瘘道复发,在正确探查内口后,浅部瘘道完整剔除,深部予以挂线。术后积极抗感染。对症治疗,切口局部换药。每次便后清洗,观察切口肉芽组织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92~1997年对女性中下段直肠癌8例行后盆腔清除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年龄34~62岁,平均46岁。肿瘤距肛缘均在8cm以内,肿瘤浸润阴道5例,其中2例直肠阴道瘘,肿瘤占据范围达肠周二分之一以上者6例。腺癌3例,粘液腺癌2例...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汉族.因发现肛周溃疡性肿物伴发尿崩症10年,于2008年6月入当地县级医院治疗.手术完全切除肿物大小1.5 cm×0.8 cm×0.3 cm,行病理活检,病理提示为良性病变.2008年9月发现肛周再次出现溃疡性肿物,于省级医院门诊手术切除,未行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7.
慢性根尖周炎并发皮瘘的治疗,过去如遇根尖周病变范围大,牙齿松动度达Ⅱ°或Ⅱ°以上者一般采用拔除患牙,将病道彻底刮除干净的治疗方法。笔者曾对4例该类型患者未拔除患牙而采用根管充填法治疗,瘘道愈合,根尖周病变消失。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男性3例;女性1例。21岁、25岁、27岁、35岁各1例。牙位:1例;1例;2例;2例。瘘道部位:颏下瘘3例;鼻旁瘘1例。瘘道存在时间:6个月~1年2例;2~3年2例。病因:均为外伤所致,除1例冠折外,其余牙冠完整。检查情况:患牙均为Ⅱ°松动,有不同程度叩痛,瘘道口有溢脓,摄X线牙…  相似文献   

8.
王周权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1):1569-1570
现将我院1998~2006年47例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手术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在高龄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合理选择适应证。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31例,女16例,年龄60~81岁。原发肿瘤距肛缘3~5cm11例,5.1~7cm36例。乳头状癌7例,管状腺癌34例,印戒细胞癌4例,粘液腺癌2例。Dukes A期10例,B期32例,C期5例。2手术方法47例保肛者全部行Dixon术,其中26例采用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对残留直肠远端肠管不足2cm者均采用吻合器作低位吻合,其余亦可手工吻合。3结果47例保肛者,其中局部复发率为17.1%(8/47),主要见于部分粘液腺癌、…  相似文献   

9.
我院1981~1985年12月收治先天性间位无肛并直肠瘘26例,施行尾路肛门成形术,治疗效果较好,尤其对合并尿道瘘者有独特的优点。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本组26例中有10例次。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3岁,女13岁,术时年龄1天至8岁,计新生儿17例,5~10个月8例,8岁1例。无肛并直肠阴道瘘6例,直肠尿道瘘2例,会阴瘘6例,舟状窝瘘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中位型无肛结肠造瘘的方法。方法:1986年至1997年收治高,中位型无肛64例,男49例,女15例,均分期手术,I期手术行结肠造瘘,袢式结肠道瘘41例,其中I期开放造瘘20例,延期开放造瘘21例,双管结肠道瘘23例,其中单切口双管结肠造瘘10例,双切口双管结肠道造瘘13例,结果:袢式造瘘41例,术后并发症24例次,双管道瘘23例,术后并发症2例次,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I期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89年11月~1991年9月的住院胸腔积液病人用上海制Abrams胸膜活检针行胸膜活检,其诊断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39例行胸膜活检,男27例,女12例,年龄15~68岁。右侧胸腔积液27例,左侧12例。胸膜活检同时采集胸水检查,根据同一时间胸水检查及血清中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水平,诊断为渗出液27例,中间型胸水10例,漏出液2例。术前准备及体位同胸腔穿刺术。在逐层麻醉过程中测量开始抽出胸水时之胸壁深度,转量于外套针之  相似文献   

12.
1982年~1987年,我院做先天性肛门闭锁经骶会阴肛门形成术31例,现将有完整记录的25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1.5天~3个月17例,4个月~1岁6个月7例,2岁以上1例。有瘘口者多细小,影响排便。病种分布:先天性无肛6例,无肛伴直肠前庭瘘15例,无肛伴直肠尿道瘘2例,无肛伴直肠会阴瘘2例。手术均采用骶会阴入路一次完成瘘管切除及肛门形成术,不先作肠造瘘术。术中损伤直肠6例,阴道2例,尿道1例。术后2小时死亡1例,死因为休克及喉头水肿;第二天死亡1例,死因为新生儿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DIC。术后1个月死亡1例,术后仅扩肛一次,以  相似文献   

13.
2001年3月-2006年5月,我院采用结肠远端带血管蒂的管状肠瓣行内括约肌和保留耻骨直肠肌的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2岁,平均54.2岁。30例全部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中低分化腺癌19例,粘液腺癌5例,乳头状腺癌6例。手术前后测量,癌肿侵袭肛管2例,下极距齿状线〈2.5cm者8例,〈5cm者14例。肿瘤累及肠腔〈1/2周径者21例,1/2~3/4周径者9例。  相似文献   

14.
自1989年6月至1992年12月,我院肛肠科对53例低位肛瘘采用瘘管剔除括约肌保留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53例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39岁;病程最短三个月,最长十余年。手术步骤1·肛周肛管常规消毒。2.1%普鲁卡因肛周局麻。3.在倭管内插入探针,沿瘘管走向切开从外口到内口间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并保护好肛门括约肌。4.用眼科尖剪刀将肛疾外口、疾道,内目完整剔除。5用7号丝线将保留的肛门括约肌上缘联同剔除肛瘘的新创腔缝合一针。用油纱条填塞创口。结果本组53例肛门括约肌保留术,成功48例,失败…  相似文献   

15.
肛周Paget病是一种乳腺外少见的上皮内腺癌。1874年Paget首次报道15例故而得名。Paget病是一种好发于女性乳腺乳头乳晕部位的湿疹样癌。1889年Croker首次报告乳腺外Paget病。1893年Darier和Coculillard首次报告1例肛周Paget病。国外文献迄今报道80例肛周Paget病,国内仅报道4例。我院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1 病历介绍患者男性,66岁。肛周皮肤瘙痒、糜烂4年,按肛门部“湿疹”治疗,效果不佳。经活检诊为“肛周Paget病”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对直肠癌病理生理学认识的不断深化 ,直肠下段癌的诊治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治疗上尤其是手术治疗已从传统的切除、腹壁造瘘改道逐渐向积极的保肛手术转化 ,我院 1989~ 1999年共收治直肠下段癌2 7例 ,其中行保肛手术治疗 18例 ,占 6 6 7%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89~ 1999年我院共收治直肠下段癌 2 7例 ,占同期外科收治直肠癌 46例中的 5 8 7%。男 8例 ,女19例 ,年龄 19~ 47岁。病理分型 :腺癌 16例 ,低分化腺癌8例 ,粘液腺癌 3例。Dukes分期 :A期 3例 ,B期 18例 ,C期 6例 ;距齿…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80~1991年共行直肠癌根治术113例。1985年以来,自行设计新的肛门重建术,并用于距肛缘<6cm的中晚期直肠癌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24~67岁。病理类型包括腺癌7例,浸润癌2例,粘液腺癌4例,息肉样癌2例;病期属DukesB期8例,C期7例。手术操作按Miles手术要求,常规经腹分离直肠达盆隔,将直肠肿瘤及系膜和周围脂肪整块分离,准备一并切除。会阴部手术从肛白线切开,根据肿瘤的组织分类、位置、Dukes分期,即可分离切除直肠病变。如分离困难可先在肛门后正中切开,将近端乙状结肠及肿瘤直肠拖出肛门外。在近端乙状结肠  相似文献   

18.
自1990年至1992年间,我院共收治误诊直肠癌9例,确诊前都曾在不同医疗单位按良性疾病处理,三检后均证实为直肠癌.1典型病例1.1陈某某,男,52岁,因腹泻伴粘液血便四个月,先后在村卫生室和乡医院按“痢疾及溃疡性结肠炎”,用中、西药治疗三个月,症状不减,且出现消瘦,大便细和里急后重等,来院就诊,肛诊有阳性发现,随即于肛镜下取组织检查,病理示,直肠粘液腺癌。1·2刘某某,女,56岁,因间断性血便半年于院外治疗无好转,胸腺位肛诊,手指人肛门约10cm处,于直肠后壁触及一带蒂样肿物,诊为直肠息肉,局麻下行息肉切除术,病理…  相似文献   

19.
骶尾部畸胎瘤常发生女性新生凡及儿童,成人很少见。我们诊治17例,均为成人,结合我们诊治经验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7例骶尾部畸胎瘤均经病理证实。年龄18~71岁;男3例,女14例。临床表现为:大便变细13例,大便困难5例;排尿困难2例;骶尾部肿物5例;肛周及臀部瘘道7例。肛门指诊,5例可触  相似文献   

20.
鼻唇沟皮瓣具有良好的血供,组织弹性好,伸展性强,在鼻及面部组织缺损中应用较广泛。现将我院近年来应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缺损5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5例病例为我院1999年1月-2007年7月收治病例。病例1:女,32岁,右侧鼻翼部及鼻前庭生长肿块10余年,肿块呈乳头状突起,已经行手术切除1次,术后不久又复发。本次入院后行病理检查结果为鼻翼部毛发上皮瘤。病例2:男,71岁,右侧鼻翼部及鼻尖部长肿块8余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