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成人结肠冗长症的诊断与外科治疗8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成人结肠冗长症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82例成人结肠冗长症极其主要合并症——顽固性便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中66例(80%)有顽固性便秘,28例(34%)有腹痛、腹胀,16例(19%)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82例中74例经x线钡剂灌肠透视,8例于急诊术中确诊。35例为结肠冗长症Ⅰ型;19例为Ⅱ型;28例为Ⅲ型(其中包括4个节段结肠冗长即全结肠冗长18例)。82例中行乙状结肠切除3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右半结肠及横结肠切除4例,横结肠左半及脾曲切除4例,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切除、将脾曲结肠向下游离与直肠上端吻合15例,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切除、再将肝曲结肠向下游离与直肠上端吻合6例,全结肠切除、回肠末端与直肠上端吻合18例。82例术后无肠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随访率为88%(72/82),疗效满意。结论根据顽固性便秘病史和x线钡剂灌肠透视可确诊成人结肠冗长症,外科手术是治疗成人结肠冗长致顽固性便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成人结肠冗长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为7例结肠冗长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5例伴有顽固性便秘,2例伴便秘与腹泻交替症状,且经X线钡剂灌肠确诊为全结肠冗长症。结果:7例均顺利完成结肠切除术,最后以回肠末端同直肠上端直接吻合。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6~9 d,平均(7.8±1.5)d。随访9~24个月,平均(15.0±4.5)个月,疗效均满意,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未出现长期腹泻及肠梗阻、便秘复发等远期并发症。结论:X线钡剂造影检查结合长期的顽固性便秘病史是现阶段结肠冗长症诊断的理想方式。应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成人结肠冗长症疗效确切,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结肠冗长症的诊断与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总结我院12例结肠冗长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2例结肠冗长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肠冗长主要表现为便秘、腹痛;可经X线钡灌肠确诊。手术治疗8例,非手术治疗4例,随访0.5-3年,手术效果满意,非手术治疗效果差。结论 结肠冗长可经X线钡灌肠确诊,手术治疗效果差,3岁以上有症状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成人结肠冗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32例成人结肠冗长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26例(81%)有顽固性便秘,11例(34%)有腹痛、腹胀,6例(19%)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25例经X线钡剂灌肠透视确诊。17例为结肠冗长症Ⅰ型,5例为Ⅱ型,10例为Ⅲ型。本组行乙状结肠切除15例;右半结肠切除2例;降结肠、乙状结肠切除,将脾曲横结肠向下游离与直肠上端吻合5例;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切除,再将横结肠右半拉下与直肠上端吻合7例;全结肠切除,回肠末端与直肠上端吻合3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疗效满意。结论经X线钡剂灌肠可确诊成人结肠冗长症;外科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肠脾曲综合征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93年9月至2003年9月收治的22例老年人结肠脾曲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便秘伴腹痛、腹胀、消瘦、头痛、头晕、心悸、腹膜炎等;X线钡剂灌肠造影检查示结肠脾曲过高、迂曲成角,甚至扭转,可伴有横结肠冗长。行横结肠与降结肠侧侧吻合术,切除冗长结肠,随访2~8年,疗效满意。结论对老年结肠脾曲综合征患者,钡剂灌肠检查应是常规检查,一旦确诊,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肠冗长症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以减少误诊,缩短确诊前的就医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17和322医院普外科2005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7例结肠冗长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27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早期反复出现的顽固性便秘、腹胀、腹痛、消瘦等,容易被误诊.除3例患者因乙状结肠冗长症并发扭转急诊入院手术外,24例症状持续,反复多处就医长达2~32年.经门诊钡灌肠造影确立诊断,手术切除病变肠段,随访7~11个月,患者腹胀、腹痛、便秘、消瘦等全身症状消失.结论 本病较少见,要提高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钡灌肠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最好方法.确诊后外科手术是治疗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结肠冗长症合并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文献复习结肠冗长症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一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7例结肠冗长症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4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合并结肠冗长症17例(9.24%),合并家族性息肉病恶变2例(1.09%),合并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1例(0.54%),合并炎症性肠病1例(0.54%)。合并结肠冗长症的比例较高(P〈0.05)。其中术前经结肠气钡灌肠检查诊断为结肠冗长症5例,术中诊断为结肠冗长症1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切除结肠13~80cm,平均33.8cm。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切口液化1例,腹水1例,肠瘘1例,骶前感染1例。术后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为10个月。随访期间,l例患者于术后1年出现卵巢转移。结论结肠冗长症合并顽固性便秘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严想元  陈杰  殷刚  许维 《腹部外科》2011,24(3):158-159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辅助下冗长结肠切除术治疗成人结肠冗长症的效果.方法 已确诊为成人结肠冗长症的成年病人12例,病程5~27年,顽同性便秘,保守治疗效果差.行腹腔镜辅助下冗长结肠切除术,切除冗长肠管.结果 9例症状消失、排便正常;3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保守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手术切除冗长结肠不失为一种保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结肠脾曲综合征(SSFC)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对1989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81例SSF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以反复发作性腹痛、腹胀及便秘并顽固性不全结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钡剂灌肠造影显示,结肠脾曲均较肝曲高7cm以上,迂曲成角〈45°,并横结肠冗长。行结肠脾曲松解术2例和结肠脾曲侧侧吻合术3例,近期效果尚好,远期(6个月~2年)效果不良;76例采用较彻底手术,包括近段结肠大部切除14例、结肠次全切除术20例、全结肠切除术42例,术后均痊愈。结论:根据临床特点和钡剂灌肠造影,可以明确诊断SSFC,应积极手术治疗,以近段、次全、全结肠彻底切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顽固性结肠慢传输性例秘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总结顽固性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经X线钡灌肠以及排粪造影检查,结合临床特征而决定手术切除冗长结肠12例,4例非手术治疗,其中冗长横结肠4例,冗长乙状结肠12例。伴直肠前凸3例,重度直肠膨出,盆底下降1例,4例患者中3例经肛修复,1例经腹修复,重建盆底。3例乙状结肠冗长扭转行急诊手术。结果:11例患者恢复良好,有1例高龄患者仅行扭转乙状结肠复位而于术后10d死亡,随访3年,1例有肠粘连症状,1例切口感染,4例非手术治疗症状未缓解。结论:顽固性结肠慢传输性便秘冗长结肠是其原因之一,需早期手术切除,伴有直肠前凸,盆底下降可一期手术修复,如待急诊肠扭转再手术,则危险较大、甚至危及生命,而非手术治疗症状不得缓解,且造成药物依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Soave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结肠冗长症的手术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2010~2013年收治小儿结肠冗长症患者64例,年龄2~116个月,体重3.9~21.5 kg,均以反复顽固性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钡剂灌肠检查患儿有结肠冗长表现。行腹腔镜辅助Soave术41例,开腹手术23例。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平均(70.95±6.6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07±1.17)ml,术后平均住院(5.85±1.01)d,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术后血尿。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术后血尿等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小肠结肠炎、肛周皮炎、污粪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Soave术治疗小儿结肠冗长症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患儿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美观等优点,可达到治愈便秘的目的,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腹腔镜辅助Soave术可作为手术治疗小儿结肠冗长症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Soave术治疗小儿结肠冗长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2010年应用腹腔镜辅助 Soave术治疗106例结肠冗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8例发生小肠结肠炎,5例肛门污粪,经保守治疗治愈.随访6 ~65个月,疗效满意,随患儿年龄增长,大便次数逐渐减少,远期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成人肠旋转不良影像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1例成人肠旋转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钡灌肠、消化道造影、B超、CT及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全组患者行Ladd手术治疗.结果 消化道造影结合B超检查确诊2例,消化道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4例,血管造影检查确诊1例,B超结合CT检查确诊1例,碘水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1例,术中探查确诊2例.术后1例患者因小肠广泛坏死导致短肠综合征,3个月后死亡,2例术后肾功能不全,1例术后肠瘘.结论 结合多种影像检查可提高成人肠旋转不良的诊断率,Ladd手术治疗成人肠旋转不良是必要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成人肠旋转不良影像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1例成人肠旋转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钡灌肠、消化道造影、B超、CT及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全组患者行Ladd手术治疗.结果 消化道造影结合B超检查确诊2例,消化道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4例,血管造影检查确诊1例,B超结合CT检查确诊1例,碘水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1例,术中探查确诊2例.术后1例患者因小肠广泛坏死导致短肠综合征,3个月后死亡,2例术后肾功能不全,1例术后肠瘘.结论 结合多种影像检查可提高成人肠旋转不良的诊断率,Ladd手术治疗成人肠旋转不良是必要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成人肠旋转不良影像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1例成人肠旋转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钡灌肠、消化道造影、B超、CT及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全组患者行Ladd手术治疗.结果 消化道造影结合B超检查确诊2例,消化道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4例,血管造影检查确诊1例,B超结合CT检查确诊1例,碘水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1例,术中探查确诊2例.术后1例患者因小肠广泛坏死导致短肠综合征,3个月后死亡,2例术后肾功能不全,1例术后肠瘘.结论 结合多种影像检查可提高成人肠旋转不良的诊断率,Ladd手术治疗成人肠旋转不良是必要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成人肠旋转不良影像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1例成人肠旋转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钡灌肠、消化道造影、B超、CT及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全组患者行Ladd手术治疗.结果 消化道造影结合B超检查确诊2例,消化道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4例,血管造影检查确诊1例,B超结合CT检查确诊1例,碘水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1例,术中探查确诊2例.术后1例患者因小肠广泛坏死导致短肠综合征,3个月后死亡,2例术后肾功能不全,1例术后肠瘘.结论 结合多种影像检查可提高成人肠旋转不良的诊断率,Ladd手术治疗成人肠旋转不良是必要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成人肠旋转不良影像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1例成人肠旋转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钡灌肠、消化道造影、B超、CT及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全组患者行Ladd手术治疗.结果 消化道造影结合B超检查确诊2例,消化道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4例,血管造影检查确诊1例,B超结合CT检查确诊1例,碘水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1例,术中探查确诊2例.术后1例患者因小肠广泛坏死导致短肠综合征,3个月后死亡,2例术后肾功能不全,1例术后肠瘘.结论 结合多种影像检查可提高成人肠旋转不良的诊断率,Ladd手术治疗成人肠旋转不良是必要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成人肠旋转不良影像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1例成人肠旋转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钡灌肠、消化道造影、B超、CT及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全组患者行Ladd手术治疗.结果 消化道造影结合B超检查确诊2例,消化道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4例,血管造影检查确诊1例,B超结合CT检查确诊1例,碘水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1例,术中探查确诊2例.术后1例患者因小肠广泛坏死导致短肠综合征,3个月后死亡,2例术后肾功能不全,1例术后肠瘘.结论 结合多种影像检查可提高成人肠旋转不良的诊断率,Ladd手术治疗成人肠旋转不良是必要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成人肠旋转不良影像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1例成人肠旋转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钡灌肠、消化道造影、B超、CT及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全组患者行Ladd手术治疗.结果 消化道造影结合B超检查确诊2例,消化道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4例,血管造影检查确诊1例,B超结合CT检查确诊1例,碘水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1例,术中探查确诊2例.术后1例患者因小肠广泛坏死导致短肠综合征,3个月后死亡,2例术后肾功能不全,1例术后肠瘘.结论 结合多种影像检查可提高成人肠旋转不良的诊断率,Ladd手术治疗成人肠旋转不良是必要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成人肠旋转不良影像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11例成人肠旋转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钡灌肠、消化道造影、B超、CT及肠系膜血管造影等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全组患者行Ladd手术治疗.结果 消化道造影结合B超检查确诊2例,消化道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4例,血管造影检查确诊1例,B超结合CT检查确诊1例,碘水造影结合CT检查确诊1例,术中探查确诊2例.术后1例患者因小肠广泛坏死导致短肠综合征,3个月后死亡,2例术后肾功能不全,1例术后肠瘘.结论 结合多种影像检查可提高成人肠旋转不良的诊断率,Ladd手术治疗成人肠旋转不良是必要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