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3):1506-1507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缬沙坦80mg,1次/d,共14d。实验组在应用缬沙坦的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4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观察其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24U-TP)、血清胱抑素C(Cys-C)和肾功能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24U-TP、Cys-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BUN、Scr未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DN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58例DN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及糖尿病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血脂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的改善(P〈0.01)。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有较好的改善肾功能及降低尿蛋白排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单用缬沙坦和缬沙坦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32例)缬沙坦联合苦碟子注射液40ml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两组疗程均为15天.比较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结果 治疗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缬沙坦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比单用缬沙坦更有效地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Ⅲ、Ⅳ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210例2型糖尿病合并DN患者,随机选取24例作为对照组,其余186例作为治疗组。治疗组再分为3个亚组:早期DN(Ⅲ期)组,临床DN(Ⅳ期)组及肾功能异常组。各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苦碟子注射液4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15d。比较各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的有效率高于临床DN组(P<0.05),临床DN组的有效率高于肾功能异常组(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对Ⅲ、Ⅳ期DN有效,对DNⅢ期的治疗效果优于DNⅣ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药的开发,中药在心血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本试验对苦碟子注射液与5ˋ-单硝酸异山梨酯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在冠心病治疗中均有效,但5ˋ-单硝酸异山梨酯作用强于苦碟子,而苦碟子对于改善高黏滞血症患者血流变有显著效果,并有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分别用苦碟子注射液30ml/d和甲钴胺注射液1.0mg/d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1.0mg/d静脉滴注,疗程皆为3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神经反射,肌电图检查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肌电图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联用可改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DPN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多发腔隙性脑梗死1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289例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苦碟子组149例和脉络宁组140例。结果两组均能提高疗效,降低血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总有效率苦碟子组89.5%,脉络宁组74.1%,两组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苦碟子组降低血液流变学作用较脉络宁组尤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病人脑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优于脉络宁注射液,是一种有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王松 《吉林医学》2011,(5):896-897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照组112例,给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组118例,给予苦碟子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片。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在病程初期3~5 d以及疗程结束时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病程初期3~5 d和疗程结束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2%和99.15%,优于对照组83.92%和92.85%(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片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苦碟子注射液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将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45例,给予肌氨肽苷注射液17.5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0 ml中静脉滴注,并同时给予苦碟子注射液4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对照组患者40例,仅给予苦碟子注射液4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治疗次数和疗程与治疗组相同。两组患者视病情不同可给予相应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氨肽苷联合苦碟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药物组合。  相似文献   

10.
张绍英 《河北医学》2012,18(4):468-471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红花注射液及贝那普利,对照组仅加用贝那普利,14d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以及动血液流变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血糖、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并且改善幅度相似(P>0.05);两组患者尿素氮、24h尿蛋白量均明显下降,肌酐清除率均明显上升(P<0.05),但是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变指标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与治疗前变化不大(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及血流变指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冯春俭 《吉林医学》2014,(9):1813-1814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饮食,并配合控制血糖、血压,改善脂代谢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疗程3个月,对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血流变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血流变等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能改善血液高黏状态、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程。  相似文献   

12.
潘瑞 《中外健康文摘》2012,(33):185-186
目的探讨应用前列地尔与苦碟子联合治疗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无痛行走距离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进行静滴治疗,观察组应用前列地尔与苦碟子进行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均有疗效,观察组好转率及无痛行走距离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闭塞应用前列地尔与苦碟子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苦碟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9 例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及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组)43 例.两组均治疗 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或消失时间以及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2例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给予氯沙坦口服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当归芍药散口服。两组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脂、尿蛋白、血流变学及炎症因子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尿蛋白、CRP、IL-6、IL-18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及Scr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FBG、BUN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廖日调 《中外医疗》2013,32(16):8-9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6月—2012年4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17)与对照组(n=16),治疗组给予苦碟子注射液与弥可保联合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单用弥可保静脉滴注,两组均为1次/d,14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MNCV、SN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NCV、SN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和平行对照的方法,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的基本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胞磷胆碱1 g/d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苦碟子注射液40 ml/d加胞磷胆碱1 g/d治疗,两组患者均共治疗14 d。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TCD)结合屏气试验检测两组患者的屏气指数(BMI);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屏气指数无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屏气指数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较对照组亦增加(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具有改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是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苦碟子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9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降糖及大量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效程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中药对2型糖尿病血流变异常的疗效。方法将68例糖尿病伴血流变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阿斯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口服阿斯匹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化瘀中药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血流变指标。结果治疗组血流变多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伴血流变异常患者的治疗加用益气化瘀中药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氯沙坦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方口服。两组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有效率及肾功能、血脂、尿蛋白、血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UAER、TC、TG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及血流变学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2组治疗后FBG、BUN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杏丁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尿蛋白、血流变等的影响.方法:将尿微量蛋白排泄率30~300mg/24h的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降血糖、控制血压、调脂等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杏丁注射液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肾功能、总胆固醇、尿蛋白、血流变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尿蛋白、血流变治疗组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杏丁注射液通过扩血管、抗血栓、抗自由基损伤、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糖尿病肾病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