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文君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6):1524-1524
近年来各类急症创伤的发生迅速增多,一旦创伤发生,既往现场急救常以背、拉、拖、搬等搬运方式为主,因缺少器材及施救不当,常发生二次伤害.我急救中心于2005-2007年收治了756例创伤骨折患者,现场应用真空夹板气垫进行固定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值得现场急救采用和推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创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多发伤的急救是一个序贯的过程,包括现场急救。转运途中的急救和医院急诊室的急救。一旦发生严重创伤。如何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是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通过对我院28例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与途中护送的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创伤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对创伤患者进行现场急救。方法:一是采取急救措施,二是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结果:对于创伤患者尤其是重症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要做到及时、迅速,忙而不乱,准确判断病情,对症处理。结论:抢救创伤病人应以明显影响生命体征的疾病为主,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掌握,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钱丽霞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X):119-119
目的:探讨如何对创伤患者进行现场急救。方法:一是采取急救措施,二是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结果:对于创伤患者尤其是重症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要做到及时、迅速,忙而不乱,准确判断病情,对症处理。结论:抢救创伤病人应以明显影响生命体征的疾病为主,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掌握,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颌面创伤的急救与护理长治市人民医院(046000)吕春兰口腔颌面部突发性创伤多发生在交通肇事,打架斗欧中和劳动现场意外事故中,少数是因体育运动,儿童游戏中发生冲撞、跌伤、摔伤所致。由于创伤的轻重程度不同,故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我们根据伤情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宋晶  陈永霞  刘承霜 《河北医学》2002,8(4):375-375
创伤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我国各类创伤的发生率较高 ,特别是交通事故 ,而创伤病人大多需要紧急的外科处置 ,有的创伤病人则需要紧急的进一步创伤生命支持。近年来 ,由于我院院前水平的提高 ,大大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和病残率。从长远看 ,向全民普及创伤急救知识 ,提高事故现场急救、互救和群众救助的能力和水准十分必要。创伤急救知识内容较多 ,如何正确搬运与护运创伤病员 ,将体会报告如下。1 现场急救事故发生后 ,现场人员应立即给病员进行必要的止血、包扎和固定 ,对于危重的伤员立即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 ,如输液、吸氧、升…  相似文献   

7.
急诊手术室危重创伤急救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育珍 《柳州医学》2005,18(4):193-193
急救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包括现场急救、途中急救、医院急救三个阶段。我院手术室为危重创伤病人赢得了时间,减轻了痛苦。现将危重创伤救治手术在手术室护理特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煤矿创伤的特点,总结院前急救措施。方法 对42例煤矿创伤病人的救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42例患者经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安全转运40例,现场死亡2例。结论 掌握煤矿创伤的现场判断和急救方法,对提高煤矿创伤急救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于1993年开始开设煤矿创伤现场急救医学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针对煤矿创伤急救特点获得了急救的理论知识,具有进行伤情判断的能力和救生的技术操作能力,对今后急救工作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院外急救是对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的院前救护,包括患者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及时有效的院外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延大附属医院自2003—01~2004-11月开通“120”急救专线以来,共出诊2983次,在院外急救中,我深感急救护理的重要性,现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创立发展中国救援医学事业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李宗浩 《中国全科医学》2004,7(24):1803-1803
救援医学是建立在现代急救、灾害医学学术基础上的,立足于医院外的现场及时急救,是创伤及中毒等其他意外伤害的现场救护。从2003年SARS等一系列的灾害事故来看,我国的急救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多变,空军警卫人员在执勤中遇到突发事件时,可能遭遇闹事人员的激烈对抗。在打击、制止犯罪过程中,警卫人员不可避免地面临受伤危险,如果遭受创伤后未得到及时救治或者救治不当,极有可能加重损伤,甚至造成死亡。为减少警卫人员受伤后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悲剧的发生,应使所有警卫人员都掌握简单有效的非医疗环境下创伤现场急救技能。但是由于经费、器材、师资以及重视程度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目前尚未普遍开展这方面内容的专门训练。掌握现场急救技能是空军警卫实战基础训练的基本目标之一,正确掌握此项技能,不仅可以自救、互救,还可在所警卫的目标受到大规模袭击时,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配合医护人员对目标内的伤者进行救治。本文介绍了常见创伤的判断与现场急救的方法。1空军警卫人员创伤现场急救与普通医疗救治的区别1.1空军警卫人员创伤现场急救:创伤是指人体因受到外力打击造成某些身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常见创伤的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创伤院前死亡的发生特点及其规律,探讨急性创伤院前急救对策。方法对2003年至2005年急性创伤院前死亡1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现场死亡97例(55.1%),运送途中死亡21例(11.9%),急诊室死亡58例(33.0%);死亡率最高为重型颅脑损伤113例(64.2%),严重多发伤63例(35.8%)。结论急性创伤死亡中现场死亡的比例最大;主要致死原因为重型颅脑损伤,其次是多发伤。全民普及急救知识、急救专业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和对伤员进行早期抢救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院前创伤急救的组织实施及救治技术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我院“120”出诊急救的创伤患者6928例救治资料。结果 伤者以21~50岁最多,占79.30%;伤因以交通伤(39%)、斗殴伤(30%)、工伤及坠落伤(10.74%)为主;伤情按院前创伤指数(TI)分:危重患者1454例,中至轻伤5388例;院前急救成功率96.43%,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12.97%,转运途中死亡率为零。结论控制救治反应时间.落实“三线出诊”机制,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完善急救及转运设备,建立管理科学、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急救护理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急救措施必须保证病人安全、注意现场安全、掌握事故情况、反复评估病人、决定抢救措施。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除具有一般护士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获取知识、独立工作、使用现代化仪器、学习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以及进行非语言交流的能力,特别应具备现场急救复苏能力和在各种意外艰苦条件下克服困难、展开救护工作能力。国外早已开展严重创伤后的研究。如急救复苏时间、外科术前准备及其他急救护理切实的指标及参数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创伤发生的规律和院外救治的特点,探讨降低急救死亡、伤残率,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我院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院外创伤急救病人2814例救治资料。结果年龄:年龄与创伤原因有关,19-45岁占75.23%;伤因:生产事故伤占41.4%,交通事故伤占34.5%.伤害致伤占11.0%;部位:四肢伤占44.10%,头部伤占23.53%,胸部伤占17.09,多发伤占35.15%;院外救治成功率97.97%,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11.9%。结论加强创伤预防是遏制创伤发生的重要措施;加强和提高院外急救人员应急能力.使伤病员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救治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曲振瑞  曲亚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481-I0001
社区紧急救护(简称社区急救)是指对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的社区救护,包括现场的急救护理及转运途中的监护。  相似文献   

18.
加强院前急救工作 提高急诊救治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院前急救工作和急救意识,提高急诊救治水平。方法①现场正确迅速的抢救病人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事发现场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早期及时地进行心肺复苏。②抓紧创伤病人1h黄金时间救治。③加强急救医疗网络建设,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功能。④实施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⑤重视全民现场急救知识的培训和普及。结果与结论重视和加强院前急救工作,提高急救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意识,普及现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ny resuscitation,CPR)操作和全民参与的急救意识,对意外伤害危重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和心肺复苏,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院前急救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等事故的病人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转运至医院的过程,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1].院前急救的主要特点是"急"和"救"[2],意外创伤、急症等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此时急救是否及时准确对创伤病人的治疗和预后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急危重病医学未来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广义而言包括危重病发作时或创伤发生的现场、转运过程中、急诊科内、手术室外科干预期问以及在ICU内的加强监护治疗,构成了生命支持的全过程,包括自救、旁观者或急救人员救助的连续过程。因此,属于急危重症医学(Emergency and Criticalcare Medicine,ECCM)范畴。这需要有多种专业背景并有复苏专长医师以及社区急救系统医师的团队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